國學創智遊戲《弟子規》在上海推出,用生動情景傳授做人做事

2020-12-25 澎湃新聞
《弟子規樂園》遊戲畫面

       上海兒童嘉嘉和媽媽這兩天共同愛上了一款名為《弟子規樂園》的兒童應用:「專供平板電腦使用,每次遊戲20分鐘後就會提示孩子放鬆休息。我們家長也和孩子一起完整地學了一次《弟子規》,這樣的遊戲太贊了。」 這款遊戲新穎的防沉迷設計受到了家長們的普遍歡迎。

       「網際網路+」與傳統文化正發生化學反應。嘉嘉和媽媽一起玩的這款《弟子規樂園》APP,於5月27日在蘋果iOS和安卓Android平板端上線,6月1日正式發布。它是國內首款用情境遊戲演繹國學經典的兒童創智遊戲。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吳兆路教授認為,《弟子規》的特點就是讓小孩子從小清楚要怎麼做人做事,通俗易懂、易學易背。

讓傳統文化不再枯燥

       沒有繁複的文字界面,不需要孩子們認識很多字,更不需要進行生澀枯燥的記誦。這是一款獨闢蹊徑的APP,用生動有趣的情境遊戲和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演繹《弟子規》中適合幼兒德行養成的精選語段。溫馨童趣的美術畫面,融合神秘的場景彩蛋、複習關卡和小劇場,為2-10歲年齡段的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遊戲和學習選擇,倡議親子共讀。

       《弟子規樂園》上線後創造多項國內第一,它是國內首款用情境遊戲演繹國學經典的兒童創智遊戲,它是國內首款幼兒園參與研發創作的教育應用,它是國內首款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參與真人配音製作的APP,它更是一款關注德行教育的應用。

       《弟子規樂園》是由上海市婦聯直屬的上海市市立幼兒園與信息技術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款平板端兒童教育應用。上海市市立幼兒園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幼兒園,其前身為華東保育院,市立幼兒園獨到地提出了四立教育理念,以德立人,關注幼兒品性德行的培養,開展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例如經典誦讀、傳統節日、中華禮儀、服飾文化。

不認字也能玩遊戲

       「多媒體技術在發展,我們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也在思考如何使孩子與國學的距離更近,如何以一種更快樂的方式學習國學,理解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在調研了兒童應用市場的教育產品分布後,我們以孩子喜愛的卡通界面和劇情演繹的方式,打造一款全新的《弟子規》創智遊戲。」上海市市立幼兒園的潘嘉煒老師和陳涵老師,在開發這款《弟子規樂園》APP的研發周期內,一直派駐於技術公司,與遊戲團隊研討產品的教育性和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全程參與劇情腳本的創作。「為了開發一款真正適合孩子的APP,我們幼兒園全體老師和熱心的家長們可謂集思廣益,竭盡全力。」潘嘉煒說。

       《弟子規樂園》中五位可愛的卡通形象「小滿」、「小雪」、「立秋」、「穀雨」、「小寒」由320位孩子票選產生,角色名取自中華二十四節氣。

邀家長參與塑造親子氛圍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習慣將iPad扔給孩子就去忙自己的工作,《弟子規樂園》APP獨具匠心地設立了溫馨的親子共讀的功能,特別加入了親子小任務,鼓勵父母能陪伴孩子共讀經典。

       「我們80後這一代的家長,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也沒有讀過《弟子規》,和孩子一起共讀經典,爺爺奶奶也參與進來了,三代人共賞傳統文化,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樣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光,我們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了,多虧有了這個新的《弟子規樂園》APP。」中三班小朋友添添的媽媽曹女士說。

       在開發《弟子規樂園》之前,上海市市立幼兒園已經連續多年在幼兒園中進行《弟子規》等傳統國學經典的學習。幼兒園從託班開始教授《弟子規》,老師與孩子一同誦讀經典,更重要的是分享《弟子規》中的為人之道和習慣養成。

       大二班熙熙小朋友的爸爸程先生在女兒身上看到了明顯的變化,學了《弟子規》以後,她更加尊敬愛護長輩,會為父母考慮,體貼父母的付出與辛苦,和外公外婆出門會主動關心他們的安全;秩序感也增強,會考慮同伴的感受;識字數明顯增多,對語言文字的把握能力明顯提升。「我工作回家若是累了,她會主動來幫忙捶背,有一次還拿著蒲扇給我們扇風,一邊說著『冬則溫、夏則凊』。她特別討厭說話不算數,自己說話、承諾會盡力做到,因為《弟子規》教過她『凡出言、信為先』。」

       中一班晨晨的媽媽陳女士說,自小班開始,市立幼兒園的孩子們就集體吟誦《弟子規》。晨晨不僅時不時口中會冒出幾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在生活起居中也會表現出孝親友愛的禮貌禮節。主動打招呼,幫家長做家務,關心老人,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

       從幼兒園聽說了《弟子規樂園》APP 上線後,晨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人幫她下載,晨晨說:「這是一款讓我們快樂又長知識的兒童遊戲。」

       除了在家裡的變化,在幼兒園裡,孩子們也給老師帶來驚喜。小一班的班主任王慧媛老師感觸很深:「孩子們很喜歡戶外活動,但是在戶外活動時,孩子們也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動作,這時候,跟他們說起《弟子規》中的『身有傷,貽親憂』孩子們就知道了,用稚氣的聲音說,『我們要注意安全,如果摔跤了,老師和家人都會擔心的。』因此在戶外活動時,孩子們都有意識地保護自己。」

遊戲中的親子環節

《弟子規樂園》引發熱議

       《弟子規》遊戲在受到師生以及家長追捧的同時,也引發了教育界學者專家的熱議。

       《弟子規》全文1080 字、列述了113 件事情。作為國學啟蒙教育經典,概括了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的態度和禮儀。

       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導吳兆路看來,《弟子規》是清初一失意文人所編,針對滿族入主中原,有復興古「禮」之意;另外其中也不乏迂腐糟粕之語。

       事實上,持有吳兆路教授這樣觀點的人在社會上並不少,關於《弟子規》是否適合幼兒學習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歇。北師大教育學家趙忠心就認為,《弟子規》表面上教孩子行為規範,但實際上在壓抑人的個性。古人有古時的行為規範,今人有今天的行為準則,不應該提倡和古代接軌,應該提倡和國際接軌。

       「我們也留意到了爭議,所以我們對《弟子規》的一些內容進行了調整。比如『親有疾,藥先嘗』,顯然是不科學的,但是照顧長輩的初心是向善的,我們就通過孩子為長輩端茶、遞水、捶背等這樣適合現代人的手段,鼓勵孩子們尊重和照顧親人。」研發團隊的陳涵說。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吳兆路教授也認為,上海市市立幼兒園這一創新之舉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尤其作為一種公益的善舉,應予以肯定。因為孩童時代對他們講「理」為時尚早,不如就教育他們怎麼做人做事。而《弟子規》的特點就是講小孩子從小要怎麼做人做事的,通俗易懂、易學易背。

       《弟子規樂園》APP的研發和發布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上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蔣萍芳科長稱,都說3歲看老,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培養他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觀念,是終身受益的,《弟子規樂園》APP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是創新,值得推廣。

        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徐楓表示,《弟子規樂園》APP是一款面向孩子的、具有教育創新意義的應用,全新的情境遊戲方式讓孩子從小愛上國學,愛上優秀傳統文化。

       上海市市立幼兒園的全體老師們則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提到兒童早期教育品牌,不僅有米奇、米尼、奧特曼、朵拉、櫻桃小丸子等這些舶來品,更能誕生屬於中國孩子的民族文化品牌。」

《弟子規樂園》有防沉迷提示功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是文化尋根還是時髦遊戲 海口孝廉中心推行國學啟蒙課(圖)
    這到底是文化尋根還是時髦遊戲?孝廉中心老師和學生交流看法。  一推開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素雅的唐裝、孔老夫子的畫像、90度的標準鞠躬……周末本是許多人放鬆小憩的時間,而在這間教室裡先後有近2萬人次選擇這樣獨特的方式在「充電」。國學的學習過程類似於一種新的休閒生活方式。
  • 芙蓉山小學辦國學教育 能聽古箏學《弟子規》
    充滿書家聖賢氣息的芙蓉學堂、古韻悠悠的《弟子規》全文牆、開放的傳統文化長廊 、訴說文化的國學樓、師生們創作的幅幅書法國畫作品……芙蓉山小學於1954年在芙蓉山舊廟基礎上建成,當時僅有木板教室四間,教師在廟宇的偏廈裡辦公 。近5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學校非但舊貌變新顏,還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校風。  李帆校長說,學校不僅非常重視學生的智育,還開始抓學生的德育。
  • 「功能遊戲」崛起,首屆校園電競創智大賽在滬舉行
    記者 | 楊舒鴻吉1在虛擬遊戲中,憧憬未來世界的模樣。12月20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校園電競創智大賽中,參賽選手在遊戲《我的世界》中,描摹、建造了未來都市。同時,參賽選手也非職業電競運動員,而以來自於上海及全國各地的在校學生為主。其中,年齡最小的參賽者僅13歲。本次大賽共有超過110支隊伍報名,在一個月的線上賽裡,圍繞「我心中的現代數字城市」為主題,展開「未來數字建築」和「未來數字交通」兩條賽道,在《我的世界》遊戲中完成了一座座充滿創意與靈感的「未來城市」。
  • 孩子12歲之前必讀的國學經典,你的孩子讀過幾本?
    對於國學,很多人都覺得枯燥、深奧,所以從來都不注重孩子在國學方面的教育。但其實,對於13歲以前的孩子來說,國學教育是一種潛意識教育。家長無需刻意要求孩子對國學達到完全理解的效果,只需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中傾聽,便能自然而然地帶領孩子進入國學經典的世界,進而開發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為什麼兒童時期的潛意識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呢?
  • 三字經弟子規下載_三字經弟子規手機版下載【官方安卓版】-太平洋...
    三字經弟子規 系統安全 大小: 39.8M
  • 2020「光影上海」在創智天地拉開帷幕
    作為「光影上海」重要的一站,創智天地此次展出的是來自中國藝術家朱金樂的《LAILELAILE》以及三郎設計研究室的《魚勵》。這兩件作品在充分展現本土藝術家旺盛原創力的同時,又與創智天地「創新、創業、樂活」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讓參觀者切身感受到藝術源於生活又融入生活,忠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獨特魅力。
  • 梨花坡+國學村「小夫子吃苦一日遊」
    新軍屯供銷大廈——寶中旅遊,給您推薦一個好線路:梨花坡+國學村「小夫子吃苦一日遊」價格:128元/人線路特色:賞梨花、挖野菜、嘗遷西特色農家飯、聽國學、學耕種! 賞千畝似雪梨園,覽鄉村田園風情。遷西縣的梨花坡上迎來了繁花如雪,飄香醉人的好時候。每年4月中下旬,梨花綻放,如雪似玉,十公裡花海飄香醉人,形成了獨特的生態旅遊景觀。
  • 藁城南營鎮中心小學舉行《弟子規》誦讀比賽
    誦國學經典,促養成教育。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檢測學生讀背《弟子規》的熟練程度,激發學生讀背興趣。2020年12月15日上午,我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弟子規》誦讀比賽。
  • 浦江書院國學冬令營暨臺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習營招生啦
    為了更好地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共同研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中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聯合上海同濟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共同舉辦「國學人文研習營」。主辦單位: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承辦單位:上海同濟大學文化交流中心課程提供方:臺灣師範大學協辦方:上海福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浦江書院)凡10-18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興趣,願意以開放的心態了解中國臺灣地區對國學的理解,共同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習身心健康的學員均可報名。
  • 楊浦「大創智」打響上海服務品牌
    12月18日,楊浦區召開大創智上海市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推進大會,此舉意味著「大創智功能區」將貫徹上海市「高質量發展服務業」的戰略部署,在更高的起點上大力推進示範區建設,推動楊浦服務業更高質量發展,為「上海服務」增添光彩。
  • 中山大學新生開學交《弟子規》讀後感引爭議
    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大2013屆8000名新生入學報到時,要向中大學生工作處上交一份特別的暑假作業——《弟子規》讀後感。此舉在網絡上引發廣泛的爭議,輿論褒貶不一。中大新生對這份暑假作業滿意嗎?校方的初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偏偏是三百多年前的《弟子規》?昨日,記者蹲守中山大學南校區,對100名新生閱讀《弟子規》的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專訪了中大學生處負責人。
  • 育人邦教育|從國學經典中學習大愛無疆!
    我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國學經典文化為載體,幫助學員們進行思想建設。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每一部分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思考、感悟,從而獲得許多道理。
  • 輪臺縣國學教育進課堂讓中小學生知忠孝仁愛
    人民網輪臺5月22日電(通訊員 劉方龍 李寶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近日,筆者來到輪臺縣第一中學初中部,正值初一三班的學生在誦讀《弟子規》,見到有人採訪,老師示意學生停了下來,筆者走進教室隨機採訪了一個維吾爾族女生,當問到她是否會讀弟子規時,她說全班的學生都會,而且他們已經可以熟練地背誦
  • 北京市東城小學開展國學教育活動
    探索國學教育 建設文明東城從娃娃抓起   北京市教委發布了《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古詩詞、書法、楹聯等內容,引導學生們廣泛閱讀古今文學名著,作為中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基礎素材。  從東城區教委了解到,近年來,東城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國學教育探索。
  • 創智天地大學路升級 魔法點亮楊浦創意休閒街
    作為知識創新社區創智天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路鞏固和加強了原有的「創意、文化、格調」的特色,通過業態調整和環境提升,更加著重創意文化品味,成為整個創智天地項目乃至五角場(板塊樓盤、地圖選房)商圈的一道風景線。來自楊浦區(區域樓盤、地圖選房)政府相關領導以及創智天地開發團隊悉數出席了以「魔法之旅」為主題的升級啟動儀式暨慶典狂歡活動,共同見證大學路全新升級盛況。
  • 青島城陽國學公園,中國首家以國學為主題的公園
    青島城陽國學公園是中國首家以國學為主題的公園,在布局上,根據相地原理精髓進行規劃,形成開合有致、綠化為主的優美公園景觀。園區按照經、史、子、集布局了國學廣場區、歷史文化區、民俗體驗區、國學核心區、接待服務區五大功能區。
  • 「光影上海」來了!免費打卡!在創智天地有這些驚豔展品→
    近日,第六屆「光影上海」2020燈光藝術節拉開帷幕。2020「光影上海」以「希望(hope)」為主題,用光影揭開城市之美,點燃城市文化好奇心。通過向全球發起公開徵集,共收到來自十五個國家及地區超過110件作品,其中包含多件亞洲首展、中國首展、特別巡展作品,並於11月16日起在創智天地、上海新天地、虹橋天地、瑞虹天地展出來自多個國家及地區的20餘件光影藝術作品。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年「光影上海」的亮點作品吧!
  • 嶽陽:小學校園文化濃鬱 國學教育傳承經典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4月14日,嶽陽市君山區許市鎮黃金小學課間操上,學生們在音樂伴奏下正在一邊誦讀一邊表演《弟子規》,聲情並茂,時而鏗鏘有力,時而悠遠綿長,時而動人心弦,字字沁人心脾,言言直達肺腑。
  • 2020「光影上海」在創智天地拉開帷幕
    暌違一年,第六屆「光影上海」2020燈光藝術節如約而至。本屆藝術節以 「希望(hope)」為主題向全球藝術圈公開徵集,最終收穫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10件投稿作品,其中包含多件亞洲首展、中國首展等來自多個國家及地區的20餘件光影藝術作品。
  • 江永三小:沐浴國學經典 打造書禮校園文化
    自2016年來,該校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深挖學校文化內涵,找準學校發展優勢,以《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以及本地的「女書」文化為載體,以「江永三小十禮」和「禮文化」中的「五德」為主課堂,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踐行「江永三小十禮」,傳播「禮文化」內涵——「誠、勤、孝、善、智」,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