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守藝人非遺課堂正式開課

2020-12-11 權益導報

消費日報網訊(鄧仰輝) 11月21日上午,長三角世茂攜手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聯合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行動《拾光守藝人》經過一個月的傳播,數萬人的關注,首堂非遺課堂正式在世茂泰禾江南院子開課了,40位小小非遺傳承人穿著漢服體驗了一場瑰麗的非遺文化之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南昌市紅谷教育集團銀都路校區校長曹娟,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著名主持人徐慶元親臨現場。

在數十家主流媒體的見證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和世茂泰禾江南院子營銷負責人劉瑋傑共同為世茂泰禾江南院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基地掛牌。

江西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弋陽腔、儺文化、瓷文化、客家文化等在全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此次《拾光守藝人》非遺傳承行動經過一個多月的打磨,開發了專屬於江西的非遺課堂。樂安儺舞、新餘夏布繡、瑞昌竹編、婺源三雕四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分為8堂不同的體驗課,孩子們現場穿上漢服,親手製作非遺作品,體驗古老文明的技藝與傳承,用實際行動傳承傳統文化之美。

長三角世茂非遺傳承行動,探尋的是江西傳統文化的根脈,展現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回溯與尊重,也滿懷對文化復興的社會責任感。

本期非遺文化課程,邀請了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著名主持人徐慶元蒞臨世茂泰禾江南院子親力主持。一個月的時間裡,都市頻道《都市現場》欄目開啟了特別策劃《拾光守藝人》,通過走訪瑞昌、新餘、樂安和婺源等地,尋訪了多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持續地系列跟蹤報導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江西的非遺文化,也呼籲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主持人徐慶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先生親臨現場,作為致力於非遺傳承的代表人物,已經70歲的田先敏從15歲開始學習篾匠並一直以竹編為生,至今仍在堅持竹編創作與教學,並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各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將竹編技藝傳授到非洲幾內亞地區。

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先生

活動現場,田先敏先生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竹編藝術的發展歷史,向現場小朋友們展現了竹編的製作手法和特點。現場展示自己的竹編藝術作品,各色竹編工藝品,精巧美觀,極富實用性及觀賞性,將民間的數千年的傳統所見所用之物和竹編藝術完美融合,用作品講述了他自己的「非遺故事」和匠心精神。

田先敏先生親自授課教學

孩子們現場學習樂安儺舞

現場親身體驗竹編技藝

世茂在中國文化傳承的道路上,明白古老的文化更應由年輕的生命去承載。少年即國運,對青少年的文化傳承教育的關注,是塑造未來中國競爭力最可行的手段。世茂依託旗下光合教育平臺,率先引入國際「STEM」教育理念,打造國內首個「非遺傳承」主題+「STEM科學探索」模式的標準化課程《非遺故事》,讓兒童在動手體驗中,激發創新靈感,賦予非遺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光合教育出品《非遺故事》

世茂光合教育緣起於2016年,迄今4年多的時間,光合教育紮根世茂50多個城市,進駐過百個社區,惠及30萬業主和家庭。率先引入STEM課程、創辦世茂巴薩足球訓練營、研發首條長江大保護研學路線、構建組織首批進入天眼基地的少兒研學團隊、打造首套社區非遺STEM教材等,先後5次行業領先的嘗試,也使得世茂光合教育社區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長三角世茂深耕江西,重視和尊重江西的傳統文化,用行動和產品延續著「守藝」精神。世茂泰禾江南院子落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基地,用豐富有趣的創新形式將傳統文化傳播開來,未來也將傳承行動延續下去,發揚「守藝人」的匠心精神,繼承民族文化的靈魂與精髓。

相關焦點

  • 拾光守藝人非遺課堂正式開課,長三角世茂X江西都市頻道,守藝匠心...
    11月21日上午,長三角世茂攜手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聯合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行動《拾光守藝人》經過一個月的傳播,數萬人的關注,首堂非遺課堂正式在世茂泰禾江南院子開課了,40位小小非遺傳承人穿著漢服體驗了一場瑰麗的非遺文化之旅。
  • 【非遺傳承】洛邑古城:比手藝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什麼?是「守」藝人!
    【非遺傳承】洛邑古城:比手藝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什麼?是「守」藝人!「比手藝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守」藝人。」 古城「守」藝人擇一藝 終一生精通一門手藝不易,堅守一門手藝更難。在古城中,有這麼一群「守」藝人,擇一藝,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追尋著歷史的烙印,守護著文化的魂。
  • 雨花區:學子走進非遺課堂學習「捏麵人」
    (寒假非遺課堂開課。)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1月18日訊(通訊員 何偉)為了讓孩子們接受非遺文化的薰陶,1月17日上午,井灣子街道井巷社區組織長沙市雅境中學與燕子嶺小學的同學們,學習「捏麵人」。  活動中,麵塑藝人龍玉平老師逐步帶領同學們進行新年福豬的製作,通過示範和闡述頭、嘴、眼、腳的製作過程,幫助同學們理清製作方法和步驟。
  • 黃浦區非遺暑期課堂即將開課!學茶藝、做衍紙,帶孩子感受傳統文化...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舉辦的2020年黃浦區非遺暑期學院應運而生。7月4日,第一堂衍紙課將在皓古文化藝術館開講。圖說:黃浦區非遺暑期課堂即將開課 官方圖地處上海中心的黃浦區擁有1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如何充分利用這些非遺資源,讓傳統文化走進年輕人的世界?非遺暑期學院便是黃浦區「非遺在社區」項目與青少年暑期教育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
  • 【雲上嶺南】視頻 | 「守」藝人
    【雲上嶺南】視頻 | 「守」藝人金羊網  作者:宋金峪 王綺靜 劉思辰 姜雪媛  2020-12-22 在嶺南,有這樣一群匠人,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用雙手製作工藝
  • 「針心針意」啟動,編織課堂開課!
    昨天,由每日新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正式啟動。與此同時,首場編織課堂也在西青區西營門街黨群服務中心正式開課,愛心市民和志願者手中的小小編織針,不僅串起細細的毛線編織成禦寒物資,更串聯起數不清的愛心,幫助孩子們驅趕冬日寒冷,擁有別樣溫暖。「去年我就報名參加了『針心針意』活動,今年也一直關注著,終於啟動了。」昨天上午,市民趙阿姨撥打了報名電話。
  • 龍華區2020年藝術體育項目公益培訓課堂正式開課
    為了滿足市民多樣化的文化、體育需求,龍華區2020年藝術、體育項目公益培訓課堂也趁著暑假這股熱浪,正式開課了。「媽媽快看,這馬好大呀。」預約前來體驗馬術公益培訓課程的張同學起了個大早,跟著媽媽來到矽谷動力清湖園的深圳尚武國際馬術騎射學院,看到了高大帥氣的駿馬。「很多人不知道在城市裡也可以騎馬,來到學院後看到這麼多馬很吃驚。」
  • 【非遺公益課堂】一場好「玩」的文創手作陶藝體驗~
    8月8日下午,非遺傳統工藝科普課堂系列活動第二課——陶藝課堂,在十笏園非遺空間開課了,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非遺空間陶藝坊馬志勇老師為各位非遺愛好者授課指導
  • 合肥蜀山區井崗鎮金湖社區「好人課堂」正式開課
    開「好人課堂」,與好人同行。12月4日上午,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金湖社區「好人課堂」正式開講,「中國好人」葛惠珍、黃先明向轄區黨員、居民等觀眾分享了30多年來捐資助學的故事。接下來,「好人課堂」將定期開課,金湖社區黨委以黨建領航共治共享為架構,持續打造「好人社區」,讓「好人精神」引領社區文明新風尚。
  • 海南黎苗文化匠心課堂」在椰田古寨景區開課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陵水9月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魏天浩)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課堂」在海南陵水椰田古寨景區精彩「開課」。由椰田古寨景區主辦的「守護家園計劃」系列活動之「你的名字——海南黎苗文化匠心課堂」拉開帷幕。
  • 「海南黎苗文化匠心課堂」在椰田古寨景區開課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3日電 (覃曼)9月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課堂」在海南陵水椰田古寨景區精彩「開課」。由椰田古寨景區主辦的「守護家園計劃」系列活動之「你的名字——海南黎苗文化匠心課堂」(以下簡稱「文化課堂」)拉開帷幕。
  • 非遺小課堂第3期 | 舞獅爸爸,在線陪玩
    為了讓非遺回歸生活,傳統走進現實淹城春秋樂園非遺小課堂第3期開課啦~/01/何為南獅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南獅一般是單獅表演,表演中要體現獅子時而威武勇猛,時而嬉戲歡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南獅。
  • 「非遺」進課堂:咀香園老師傅手把手教你泡製正宗杏仁餅
    7月14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課堂在市文化館開課了。這是以「綠色暑假繽紛文化」為主題的暑期文化活動之一,吸引近百名外來優秀員工子弟參與其中,現場展位人潮踴躍,成為今年系列文化活動中的一大亮點,合力打造「學校放假,社區開學」的社區文化度假模式。
  •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5月27日晚,由什邡市婦聯主辦,瑟寂花藝館承辦的什邡女子公益課堂在瑟寂花藝館圓滿開課!市委機關20名婦女姐妹參加本次課堂。課堂上花藝老師講解了插花基本知識,讓大家學會了通過插花來裝飾自己的生活,點綴生活中的美,豐富婦女姐妹的業餘文化生活,感受花藝帶來的樂趣。
  • 仁川館韓國語課堂再次開課
    12日,仁川代表處(即仁川館)新一期的基礎韓國語課程正式開課啦。這也是今年新冠疫情後的首次線下開課,吸引了不少新老學員,前來報名參加學習的學員熱度不減。當天下午4時許,仁川代表處首席代表梁景錫為開課儀式致辭。
  • 手作月餅,愛滿金秋,玉景社區美食課堂開課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李曉琳9月18日下午,玉景社區首期美食大課堂在社區功能室-社會組織孵化園正式開課。此後,每周五下午都有精彩的美食課程呈現給居民,邀請大家美食分享。課堂上由有著多年美食製作經驗的老師全程教授居民月餅的製作方法,老師剛演示了一遍,居民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製作自己的手工月餅了。「之前都是吃外面買回來的,對於自己動手做月餅很是期待。」居民說。居民樂在其中,對於這樣極具趣味性的美食實踐課堂非常喜歡。
  • 秦淮燈彩藝人列為200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人
    據悉,「中國非遺年度人物」遴選自2017年至今已連續舉辦四年,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標誌性人物,遴選在非遺領域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堅持保護、繼承、弘揚、振興,並有效保護非遺、確保非遺生命力,以及在疫情防控期間,結合自身工作,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或在復工復產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代表性傳承人。
  • 裡水這位守藝人,50年習武,誓要把白眉拳發揚光大
    於是在雲浮,他和弟弟就正式拜陳宗良為師,開始系統地學習白眉拳拳法。從此,黃新健的生活就是上班工作、下班練拳,每天下班後都趕到武館學習,結束後再摸黑騎車回到住處。「那時學白眉拳的人不少,但真正系統學白眉拳的人不多,我們師傅就是其中一位,他畢生都在研究白眉拳。」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孔子求教》開課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孔子求教》開課
  • 七彩假期|夢想課堂開課啦
    播下希望的種子灌以最清冽的泉水還上一份純純的仙靈7月20日,留守兒童暑假「攜手繪夢」活動在漚江鎮上東希望小學正式啟航,當地以羅璇為首的7名在校大學生組成暑假「夢想支教團」,藉助「夢想教室」,帶領上東村暑假中的30餘名留守兒童開啟自由閱覽、手工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