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鄧仰輝) 11月21日上午,長三角世茂攜手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聯合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行動《拾光守藝人》經過一個月的傳播,數萬人的關注,首堂非遺課堂正式在世茂泰禾江南院子開課了,40位小小非遺傳承人穿著漢服體驗了一場瑰麗的非遺文化之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南昌市紅谷教育集團銀都路校區校長曹娟,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著名主持人徐慶元親臨現場。
在數十家主流媒體的見證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和世茂泰禾江南院子營銷負責人劉瑋傑共同為世茂泰禾江南院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基地掛牌。
江西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弋陽腔、儺文化、瓷文化、客家文化等在全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此次《拾光守藝人》非遺傳承行動經過一個多月的打磨,開發了專屬於江西的非遺課堂。樂安儺舞、新餘夏布繡、瑞昌竹編、婺源三雕四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分為8堂不同的體驗課,孩子們現場穿上漢服,親手製作非遺作品,體驗古老文明的技藝與傳承,用實際行動傳承傳統文化之美。
長三角世茂非遺傳承行動,探尋的是江西傳統文化的根脈,展現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回溯與尊重,也滿懷對文化復興的社會責任感。
本期非遺文化課程,邀請了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著名主持人徐慶元蒞臨世茂泰禾江南院子親力主持。一個月的時間裡,都市頻道《都市現場》欄目開啟了特別策劃《拾光守藝人》,通過走訪瑞昌、新餘、樂安和婺源等地,尋訪了多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持續地系列跟蹤報導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江西的非遺文化,也呼籲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主持人徐慶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先生親臨現場,作為致力於非遺傳承的代表人物,已經70歲的田先敏從15歲開始學習篾匠並一直以竹編為生,至今仍在堅持竹編創作與教學,並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各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將竹編技藝傳授到非洲幾內亞地區。
瑞昌竹編傳承人田先敏先生
活動現場,田先敏先生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竹編藝術的發展歷史,向現場小朋友們展現了竹編的製作手法和特點。現場展示自己的竹編藝術作品,各色竹編工藝品,精巧美觀,極富實用性及觀賞性,將民間的數千年的傳統所見所用之物和竹編藝術完美融合,用作品講述了他自己的「非遺故事」和匠心精神。
田先敏先生親自授課教學
孩子們現場學習樂安儺舞
現場親身體驗竹編技藝
世茂在中國文化傳承的道路上,明白古老的文化更應由年輕的生命去承載。少年即國運,對青少年的文化傳承教育的關注,是塑造未來中國競爭力最可行的手段。世茂依託旗下光合教育平臺,率先引入國際「STEM」教育理念,打造國內首個「非遺傳承」主題+「STEM科學探索」模式的標準化課程《非遺故事》,讓兒童在動手體驗中,激發創新靈感,賦予非遺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光合教育出品《非遺故事》
世茂光合教育緣起於2016年,迄今4年多的時間,光合教育紮根世茂50多個城市,進駐過百個社區,惠及30萬業主和家庭。率先引入STEM課程、創辦世茂巴薩足球訓練營、研發首條長江大保護研學路線、構建組織首批進入天眼基地的少兒研學團隊、打造首套社區非遺STEM教材等,先後5次行業領先的嘗試,也使得世茂光合教育社區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長三角世茂深耕江西,重視和尊重江西的傳統文化,用行動和產品延續著「守藝」精神。世茂泰禾江南院子落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基地,用豐富有趣的創新形式將傳統文化傳播開來,未來也將傳承行動延續下去,發揚「守藝人」的匠心精神,繼承民族文化的靈魂與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