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哈!」每天上午早操音樂響起,裏水鎮麻奢小學的操場上,全校學生踏著節點耍起了白眉拳,不時發出剛勁響亮的喊聲,場面十分震撼。在操場邊上,一名武術教練總在觀察學生們的一招一式是否到位,他就是「白眉拳」第八代傳人、白眉拳市級非遺傳承人黃新健。
黃新健為學生展示每一個招式,每一個動作,讓學生深入理解。
六歲起就習武,師從白眉拳第七代傳人陳宗良,苦練多年後回鄉開武館授徒,他不僅向年輕一代展現武術文化,更是肩負起把武術推向校園的重任,誓要將白眉拳精髓傳承,把武術精神發揚光大。
輾轉多地 只為學到真功夫
「我6歲開始就跟著村裡的教頭學拳,只為自衛防身!」今年58歲的黃新健依然記得年少時學武的初衷。那時,北沙鶴暖崗村的武術底蘊和氛圍很濃,很多村子都聘請了教頭教武術。他就跟著包括父親在內的多名教頭學武。
讀書時,他就加入了北沙小學的武術隊,開始接觸國標拳。一直到高中,他在村裡學習傳統武術,在學校就學習國標拳,每天早晚堅持訓練,打下了紮實的武術功底。
學武立德,每次上課,學生都要行抱拳禮,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我一定要學到真功夫!」高中畢業後,黃新健來到廣州工作,還不忘尋找武功高強的師傅學武。1981年,適逢陳宗良和陳飛鴻在廣州開白眉拳培訓班,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每天下班後都堅持去上課,對白眉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因工作調整,他只是學了一兩年就告別了師傅們。
「緣分有時真的是註定的,不久後我又在雲浮遇到了師傅。」回想起當年學武經歷,黃新健覺得仍歷歷在目。原來,1992年他和弟弟到雲浮開建築公司,偶遇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也是學白眉拳出身,他的師傅竟然就是陳宗良。於是在雲浮,他和弟弟就正式拜陳宗良為師,開始系統地學習白眉拳拳法。
從此,黃新健的生活就是上班工作、下班練拳,每天下班後都趕到武館學習,結束後再摸黑騎車回到住處。
「那時學白眉拳的人不少,但真正系統學白眉拳的人不多,我們師傅就是其中一位,他畢生都在研究白眉拳。」黃新健說,白眉拳難學難精,需要無數次實踐才能領悟如何利用身體的筋骨、脈絡與大地傳遞力量。為了學習白眉拳精髓,他和弟弟分工學習,一人跟著師傅一招一式地學,一人在旁一邊聽一邊做好筆記,以便記住每一個細節,課後隨時隨地反覆練習。
直至師傅意外去世後,黃新健仍跟著同門師兄繼續學,不斷切磋,提高自己的水平。
開館授徒 成為非遺傳承人
黃新健兄弟系統學習了白眉拳後,總想把師傅這一門拳術傳給更多的人,於是於2000年回到北沙開了一個 「北沙武術醒獅館」。每個周末,總有一批年輕人從各地如約而至,雖然年齡不同、身份不同,他們卻有著同一個目標:跟著師傅學好白眉拳。
黃新健、黃國健與徒弟們合影。
「為了專注傳承白眉拳,把這一門武術系統傳授,很不容易才註冊成立為正式的武館。」4年後,經黃新健努力,得到上級及本地政府支持,終於註冊成為當時南海區的第二家武館,經村民同意,把黃氏宗祠用作武館場地,從此,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員。
2007年3月,北沙武術「白眉拳」被南海區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3月,「白眉拳」被佛山市列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立項申請廣東省非遺,黃新健、黃國健等被確認為「白眉拳」第八代傳人。
「北沙武館名聲起來了,最輝煌的時候,武館收徒近百人!」由黃新建兄弟掌舵的北沙武館,不僅授徒,還成為了白眉拳非遺文化的展覽館,歡迎各界前來學習交流,傳播本土文化,為此吸引了不少武術愛好者及學生前來參觀。
2019年珠江形象大使十強、裡水北沙的「功夫少女」黃裕興,是黃新健的徒弟,也是他的侄女,從小就開始學習白眉拳,愛好藝術表演的她經常在各類展示平臺展現白眉拳非遺文化。「雖然黃新健師傅沒有明說,但是他還是希望我能把白眉拳繼續傳承下去。」黃裕興表示,自己和白眉拳的聯繫只會越來越緊密,在大學期間白眉拳傳播出去,畢業後會回到家鄉把白眉拳繼續發揚光大。
練武立德 最好的傳承在校園
事實上,近十年來,黃新健積極參與裏水鎮舉辦的夏令營公益課堂,與徒弟等一起為學生們教授白眉拳,每年的課堂都非常受歡迎。
黃新健在校園為學生教授白眉拳。
黃新健認為,最好的傳承是在校園。最開始時,裏水鎮旗峰中學要在大課間練武術操,他就和弟弟為學校專門錄製了白眉拳課間操。此外,為了讓更多學生可以了解、學習白眉拳,他們還專門加錄了白眉拳的初級拳——《石獅拳》。這一嘗試得到了學校與學生的肯定,更堅定了黃新健要把傳承重心轉移到校園裡。
2012年起,他到麻奢小學擔任武術教練,向該校師生傳授白眉拳。「學生基本上是零基礎,要把他們培養起來,就要有合適他們的拳法。」為了全面推廣白眉拳,該校不僅要求全校體育老師都要學會白眉拳,並設有每日白眉拳課間操和每星期固定一節的武術課,還專門推出了麻奢小學武術系列教材。
麻奢小學的武術教材。
不僅如此,黃新健還推動麻奢小學成立了「象林武術隊」,吸納功底好、興趣濃的學生入隊,每天堅持集訓,既磨練了學生的意志,也代表學校在市、區,甚至省賽事上拿下了多個獎項,助力學校打響特色教育品牌。
「武術是講究精氣神的!千萬不要忘了我們最基本的禮儀!」黃新健指導學生練習白眉拳,不僅傳授拳法,更是時時為學生傳遞「文武立德」的理念,通過言傳身教把武德傳承下去。如今,麻奢小學已成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白眉拳傳承基地。
黃新健帶領學生們,獲得不少獎項。
今年讀6年級的馬鎮宇曾在省賽中憑藉白眉十字拳斬獲一等獎,他希望長大後希望能回麻奢小學教白眉拳,能把這項非遺項目傳承下去。聽到徒弟的願望,黃新健欣慰地笑了,還不忘囑咐:「你以後升到中學後,要進入武術社團,把白眉拳教給更多的同學們。」
夢裡水鄉編輯部
來源:珠江時報 記者:歐林菊、梁嘉妍
編輯:杜婉容
審校:陳淑儀、朱嘉泳、吳碧霞
-----
-----
原標題:《裡水這位守藝人,50年習武,誓要把白眉拳發揚光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