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鋼軌上延展不悔人生——成都局集團公司凱裡工務段一線...

2020-12-19 騰訊網

鋼軌上延展不悔人生

——凱裡工務段一線職工群像掃描

特約記者 葉志權 唐思佳

金秋時節的滬昆線貴州東段凱裡工務段管內,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列車在苗嶺侗鄉奔馳而過,一邊是職工年復一年的堅守,一邊是旅客平安回家的保證,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讓旅客心情愉悅。

近日,記者尋訪凱裡工務段一線職工的足跡,展現他們的工作片段。雖是點滴記錄,但可窺見紮根山區鐵路一線職工的責任與擔當,平凡中的堅守。

潘秀德:沐雨櫛風守山人

坐落於滬昆鐵路上行水花至鎮遠區段的涼風坳Ⅱ級防洪看守點,周邊山高坡陡,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極易造成邊坡溜坍。潘秀德是凱裡工務段鎮遠橋路車間的一名看守工,他和3名同事常年日夜守護在這裡,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守山人」。

立秋後的貴州,涼意襲襲。10月3日8時許,潘秀德穿上黃馬甲,穿戴好防護用具沿著山腳來回巡查。「我們必須每兩個小時防洪巡查一次,下雨時還要上山開展連續不間斷巡查。」潘秀德說。

2015年,潘秀德接到了涼風坳Ⅱ級防洪看守點的任務。「5年裡,像這樣24小時連續看守的日子累計有1848天。」潘秀德掰著手指數了數,「這座山體由於外部因素造成的滑坡嚴重,按照要求必須24小時不間斷監控。」

用眼睛盯注用耳朵傾聽、用腳步丈量,這樣的工作潘秀德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據潘秀德介紹,在一次強降雨過程中,他和同事一起巡查發現山體坡面有少量泥土溜滑,正夾雜著雨水往下流淌。他第一時間報告了上級部門,現場監護,並及時採取了坡面臨時固定措施,消除了安全隱患。

看守點的工作不免有些枯燥,接車是唯一的「調味劑」。「嘀嘀嘀」,別在他腰間的列車接近報警儀響了,潘秀德拿起防護旗立崗按標迎接列車,返回後他在記錄本上清晰地記錄下列車通過的時刻、車次等信息。

上下班要沿著蜿蜒的山路行走近半個小時。山裡的風說來就來,而且方向沒有規律。有一次,看守點煮飯的鍋被大風吹得無影無蹤,潘秀德情急之下只好讓家人送來自家灶上的鍋應急。「就是一心一意怕錯過接車,怕山體有動靜,下大雨的時候一刻都不敢離開工作崗位。」潘秀德嚴肅地說。

1848天,潘秀德和同事們在這裡迎來送走了一場又一場山雨,徒步進行防洪巡查達一萬餘遍次,迎接過往列車達十萬餘趟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守護著西南山區鐵路運輸安全。

可愛的人,做著可愛的事,溫暖著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因為他們的平凡,充滿著力量。因為有你,才有了西南山區鐵路運輸安全。最可愛的人在最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一般的貢獻。

吳家強:夫妻比翼平凡處

六個雞站,是大山深處一個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五等小站,所處地形陡峭,鐵路鋼軌橫穿山谷而過。自1975年湘黔鐵路開通以來,這裡換了一代又一代工務職工,而節假日累計值守時間最長的當屬吳家強夫婦。

2016年3月,同為「鐵二代」的吳家強、鍾桂萍夫婦因工作需要調到六個雞線路工區,一呆就是近4年。他們曾在2017年見證過小站最紅火的時刻,也曾為來此參觀的遊客當好導遊和安全員,是遠近聞名的網紅小站「夫妻檔」。

調入小站的近3年時間裡,夫婦倆一直默默無聞紮根在這裡,用心呵護著工區責任地的線路、道岔。

48歲的吳家強在2018年凱裡工務段生產布局調整中被任命為工長,被委以「兵頭將尾」的重任。他一年365天的任務就是帶著職工對眼前這條長達18.5公裡的線路和9組道岔3.2公裡站線設備進行檢查、維修和養護,確保行車安全。算起來,吳家強是工區的「老人」了,哪一米鋼軌到了檢查周期,哪一顆螺栓需要及時加固,他都心中有數。吳家強人很樂觀,在這個閉塞的小站,他總是主動與職工談心交心,為大家加油鼓勁,為山區鐵路安全生產凝心聚力。

同為48的鐘桂萍每天的工作單調卻不簡單。穿上橙色「馬甲」,拿起安全防護旗,對每一趟即將通過鐵路的列車進行預告,在線路上一站就是一整天。

這個國慶和中秋長假期間,吳家強和鍾桂萍依然選擇了留守值班。「我們全年算下來在小站呆了有330天吧」,妻子說道,「我已經融進了這裡,走出小站總想到要早點趕回來,想著小站這個『家』。」

當被問到為什麼總是主動申請值班時,吳家強直率地回答:「我們留下來,就可以多讓兩個職工回家與親人團聚。」

「工區現在有幾個職工?」我們追問。

「算上我們夫婦倆,只有10名職工,8男2女。」吳家強微笑著說。「全段像我們這樣兩口子在同一個工區的很少,凝聚合力抓安全保春運暢通,我們責無旁貸。」

「同為一家人,工作起來也更有默契,工作的時候互相幫助,少了牽掛,多了底氣」,鍾桂萍認真地說。

筆者從留守的其他職工口中得知,倆夫婦之間有一個邪秘密」,他們主動擔當「候補隊員」,遇到節假日,或者職工家中有事,總是率先頂上,他們堅信,兩個人的力量總比一個人大。

為了支持丈夫工作,鍾桂萍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未因為個人問題請過一天假,家裡的老人生病,她總是打電話請求親戚幫忙照顧。對於在貴陽讀書的兒子,學習、生活關心也少了很多,本來說好的春節旅行也推遲了,這也讓夫婦倆心生愧疚和遺憾。

好在22的兒子很是懂事,時常打來電話安慰,爸爸媽媽,小站離不開你們,我的很多同學都很羨慕你們,說我的爸爸媽媽是網紅小站的「守護神」,節日裡你們最忙,這個長假,我還到小站來過。

鄧興順:祖孫三代滬昆夢

在滬昆線貴州東大門的玉屏線路車間管內有一個名副其實的「鐵三代」世家。祖孫三代都是線路工,「滬昆夢」在他們手中接力和延續。他們就是爺爺鄧興順,兒子鄧應標和孫子鄧傑。

爺爺鄧興順,1944年出生,1965年當兵,1967年轉為鐵道兵,1970年在成鐵三段當工人。1975年6月,鄧興順支援新開通運營的湘黔線來到玉屏工務段,1978年任線路班長,1980年擔任線路工長,1989年在開始擔任玉屏線路領工區領工員,直到1994年光榮退休。

那個時候,由於新線剛剛投入運營,作業環境非常艱苦,住的是枕木搭建的小平房,穿的是經過多次縫補的破舊工作服,維修線路的路基是沙子和石砟混合,每次作業結束都是滿身灰土。若趕上清理道床翻漿就更遭罪,一鎬下去,臉上、身上都是泥漿。因為線路基礎薄弱、設備陳舊,技術落後,軌枕都是木枕,鋼軌多數都是短軌,火車通過鋼軌接頭時,總會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國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山區鐵路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鄧興順針對小半徑曲線幾何尺寸不達標問題,採取安裝軌距杆固定幾何尺寸的方法,對管內曲線進行加固,大部分軌枕也由原先的木枕更換為砼枕,木枕、道釘等零配件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當時流行一句話:養路工三件寶——撬棍、耙子、大頭鎬。那是安全生產必不可少的工具,在那個年代,列車經過鋼軌接頭時的「哐當、哐當」聲變成了「咔擦、咔擦」聲。

1994年,24歲的鄧應標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接力棒」,成為青溪線路工區的一名線路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參照著書本自學《技規》和《維規》,不斷向師傅請教,在實踐中消化所有的知識點。他的雙手被搗鎬把磨起了厚厚一層老繭,別人做一遍的活,他至少要做2至3遍,慢慢成為了線路養護的行家裡手。由於自己的刻苦鑽研,他先後在郎洞、玉屏擔任線路班長。那個時候,工區管內的站專線P43、P50鋼軌還有不少,木枕也比較多,鋼軌接頭下塌嚴重,尤其是小半徑曲線作業時,用當時的話講就是「每天在曲線裡追著病害轉,一天小跑下來,活還是幹不完」。那個時候,調整線路幾何尺寸,都是依靠鐵棍、鐵錘,幾個人撬起枕木,然後敲打道釘,依靠道釘和枕木的咬合力,調整小半徑曲線的轉向數值,時間久了,木枕上都是道釘眼。由於道釘不能承受太大的力量,作業人員只能先更換枕木,再調整線路幾何尺寸,很難保持線路設備狀態穩定。

1999年5月,隨著鐵路體制的改革,玉屏工務段撤併為凱裡工務段,上級對線路設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線上既有的木枕全部更換為砼枕,同時使用扣板式扣件,提升設備質量。而且對維修線路的設備進行了再次升級,新裝備、新機械也在源源不斷投入到現場維修中。

2013年的時候,鄧應標的兒子鄧傑退伍回家,被分配在了玉屏線路工區從事線路工作。實現了與父親並肩工作的夢想。隨後,他又調到玉屏線路維修工區、線檢組工作。現在,鄧傑是羊坪線路工區的線路工。2020年4月,因工作認真負責,業務較強,他被推薦參加了全段首屆後備工班長培訓班。50天的封閉培訓,鄧傑努力學習,豐富自己的崗位知識,誓為山區鐵路線路設備質量優質把好最後一道關。

從蒸汽機車到和諧號列車,從12.5米短軌到500米無縫鋼軌、從人工搗固到機械化作業……山區鐵路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祖孫三代人,經歷了鐵路工務維修體制和方式的變化,見證了山區鐵路自開通以來45年的滄桑巨變,他們用一家三代一脈相承的踏實苦幹精神,築夢前行數十載,為山區鐵路建設繼續奮鬥,無怨無悔拼終生。

相關焦點

  • 沿著鐵路「走貓步」 他們為鋼軌打上「健康碼」
    3月19日早上8時30分,隨著現場防護員易自力揮舞著手中的防護旗,成都局集團公司凱裡工務段探傷車間凱裡探檢二工區的12名職工迅速抬起兩臺探傷儀平穩擺放在兩根鋼軌上,調試正常後,他們沿著長長的鋼軌走起「貓步」,為每一寸鋼軌打「健康碼」。今天作業位置是凱裡專用線及道岔探傷作業,作業分為兩組,即楊濤和楊昌平組,熊生發和吳定富組,負責執機和跟機。
  • 鐵道線上的鋼軌醫生
    10月20日,地處黑龍江小興安嶺南麓的綏(化)佳(木斯)鐵道線上,綏化工務段線路工剛拆卸下緊固鋼軌的螺栓,瞬間,1600米長的鋼軌就像彈簧一樣蜿蜒伸展出去,同時發出嗡嗡的響聲,如同歌聲一樣在山谷間迴蕩。
  • ...訪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務段線路工馬浩然
    他就是來自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務段的馬浩然。  23歲的馬浩然是哈爾濱工務段賓州線路車間的一名線路工,他的工作是利用夜間維修「天窗」對管內112公裡哈佳鐵路精細維修,確保時速200公裡的動車組列車安全平穩運行。近日,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走進的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務段,和「鐵路詩人」馬浩然一起聊聊他的詩意青春。
  • 武漢高鐵工務段「鋼軌整形師」讓德國工程師表欽佩
    武漢高鐵工務段「鋼軌整形師」讓德國工程師表欽佩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6-04-22 17:07
  • 4條鋼軌組成的「騎馬式」鐵路,全國罕見!
    一段路基上鋪設四條鋼軌 這樣的鐵路你見過嗎? 火車行駛在其中一組鋼軌上 「騎著」另一條鋼軌走 這條有名的「騎馬式」鐵路
  • 上海鐵路工務段蔣錢明:38年做好鋼軌調校一件事
    上海鐵路工務段蔣錢明:  38年做好鋼軌調校一件事   本報記者 李治國  曾經有人在疾馳的京滬高鐵車廂內豎起一枚硬幣,硬幣屹立9分鐘不倒,鐵路工務系統的軌道調試精度讓人印象深刻。  2020年4月20日,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開始聯調聯試。
  • 中鐵二局京原鐵路電化工程指揮部與北京局北京西工務段聯合開展...
    中國路橋網北京訊(通訊員 唐利坤 李亮)2019年5月9日,在京原線良各莊至孤山口區間39km+230m處,京原鐵路電化工程指揮部與北京局北京西工務段,聯合開展2019年度汛期山體落石上線應急處置演練,參加應急演練的單位主要包含:工務段調度指揮中心、橋梁技術科、安全科、職教科、黨委宣傳、良各莊線路車間、十渡橋梁車間、中鐵二局。
  • 封面人物|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黨支部...
    於本蕃單腿跪在混凝土軌枕上,臉幾乎貼著道砟石,瞄著鋼軌邊看邊喊。三個工友圍在旁邊,輪換著用長把、短把扳手使勁擰軌道螺栓。一番鬆動,於本蕃爬起來走到旁邊,拎過道尺,橫在兩條鋼軌中間測軌距、量水平,而後皺著眉頭拿粉筆在混凝土軌枕上寫下一串數字。厚毛線帽再往深裡戴一戴,於本蕃又一貓腰鑽到工友堆裡調軌距去了。鋼軌旁,一個工友使勁拉著引線啟動搗固機,為下一個環節工作做準備。
  • 封面人物 |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黨支部...
    於本蕃單腿跪在混凝土軌枕上,臉幾乎貼著道砟石,瞄著鋼軌邊看邊喊。三個工友圍在旁邊,輪換著用長把、短把扳手使勁擰軌道螺栓。一番鬆動,於本蕃爬起來走到旁邊,拎過道尺,橫在兩條鋼軌中間測軌距、量水平,而後皺著眉頭拿粉筆在混凝土軌枕上寫下一串數字。厚毛線帽再往深裡戴一戴,於本蕃又一貓腰鑽到工友堆裡調軌距去了。  鋼軌旁,一個工友使勁拉著引線啟動搗固機,為下一個環節工作做準備。
  • 【新春走基層】鐵路南昌局贛州工務段鋼軌探傷工李澤輝的春運故事
    【新春走基層】鐵路南昌局贛州工務段鋼軌探傷工李澤輝的春運故事 2019-01-21 07:00:00來源:央廣網
  • 雨中護路人:南陽工務段70餘名鐵路職工冒雨護軌
    然而,在南陽火車站內,有這麼一道風景,一個個黃色的身影在鐵路線上"翩翩起舞",遠看似秋景中的"那抹黃",近看是一群工務養路人,現場時而機器轟鳴,時而火花飛濺。這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南陽工務段的職工在綿綿秋雨中為線路進行維修養護、病害整治作業的場景。
  •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鋼軌探傷工:給鋼軌「看病」
    2月11日早上6點過,天還沒有亮,太(原)焦(作)鐵路河南境內的丹河鐵路大橋旁,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月山工務段鋼軌探傷工們,面對黨員突擊隊旗莊嚴宣誓。這支由12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是月山工務段檢查監控車間的鋼軌探傷工,不少黨員是第一次到山裡作業。當日,他們將要對丹河鐵路橋到孔莊站間的8公裡鋼軌進行探傷檢查。
  • 漲知識|中俄交界處的「騎馬式」鐵路,4條鋼軌組成全國罕見
    一段路基上鋪設四條鋼軌這樣的鐵路你見過嗎?那麼問題來了火車在這裡怎麼開呢?火車行駛在其中一組鋼軌上「騎著」另一條鋼軌走這條有名的「騎馬式」鐵路位於中俄交界處綏芬河站與俄羅斯格羅迭科沃站之間沿著出國方向從左向右數第一根、第三根鋼軌為準軌線路第二根、第四根鋼軌為寬軌線路俄羅斯火車出境時運行在靠右的寬軌線路上
  • 鐵路工的「飛馳人生」:讓中國高鐵跑出「穩穩的幸福」
    杭州工務段供圖攝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 題:鐵路工的「飛馳人生」:讓中國高鐵跑出「穩穩的幸福」作者 張煜歡 劉方齊西湖、富春江、千島湖、黃山……串起中國浙皖兩地7個5A級、50多個4A級旅遊景區的杭黃高鐵,被贊為「世界級黃金旅遊線」。杭黃高鐵開通百餘日,交出了「無故障、無晚點、乘客舒適度高」的亮眼成績單。
  • 鐵路秦皇島工務段:穿山越嶺卸砟忙
    提起鐵路職工,您肯定第一時間想到那些穿著漂亮的鐵路制服,在車站或列車上為您提供優質服務的鐵路人。然而,當您坐在飛馳的列車裡享受著安全、快捷、舒適的旅途生活時,是否會想起車輪下那負重的鋼軌和軌枕?是否還會想起默默承受著列車、鋼軌、軌枕之重的道砟?
  • 鐵路上的鋼軌是如何連接的,你知道嗎?
    新出廠的鋼軌一般都是定尺軌,最長的定尺軌也只有100m,這些鋼軌是如何一節一節的連接起來的呢?鋼軌連接並不是普通的連接,這其中也是有很多技術的。鋼軌之間不同的連接方式,就會有不同的類型,每種類型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 閻良工務段「特種兵」:幹不好不罷休的鐵心人
    在陝西渭北高原積雪還沒有完全消融的鐵道線上,春節雖已過去,但對於鐵路工人來說,這仍是一年一度最繁忙的春運時節。此時,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閻良工務段的鋼軌探傷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天的鋼軌檢查工作,這是由一群年輕人組織的隊伍,因為崗位技術含量高,大家親切地把他們成為「特種兵」。
  • 黨旗引領風帆勁——烏海工務段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紀實
    同時,烏海工務段黨委創新班組政治學習形式載體,用好用活「學習強國」「風傳吧」APP等平臺,紮實抓好一線車間班組政治理論學習、培訓和考試等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組織黨員的主體作用,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運用「三會一課」制度,領導講學、上門送學、黨員幫學、線上線下交流學……學習方式百花齊放,為理論教育學習提供了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