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發現「大冰庫」,大約有500米厚,或加快人類移民腳步!

2020-12-24 天時說科技

工業時代出現後,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球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就對海洋的生物沒有逃脫環境帶來的影響,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地球變得不再完美,慢慢將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從2020年地球發生了變化,不難看出地球出現自然災害的頻率越來越高,如果未來地球一旦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

火星發現「冰庫」

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他們想方設法改變未來人類生活環境,於是他們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研究金星、火星等等,研究火星的時候,發現它很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目前科學家們正在想方設法移民到火星上,可是火星的環境和地球的環境大不相同,甚至都沒有發現任何微生物在火星上出現過。近一段時間在火星上竟然發現了一個大冰庫,這是不是意味著在火星內部存在著大量的水資源呢?

這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在其他星球上一旦發現了冰庫和水資源都有利於人類生存,難道說星際移民即將要實現了麼?此次在火星上發現的冰庫又是什麼呢?很長一段時間的科學家都對火星的地表環境進行了研究和探索,通過雷達能夠很明顯的看出火星上有一個大冰庫,如果一旦在地球上發現了水資源,人類想要改造火星的環境會方便很多。

人類移民計劃

目前馬斯克的NASA兩者攜手加快實現火星移民計劃,由於在移民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所以人類不得不推加快移民。近段時間馬斯克公開一個好消息,目前他們正在開始新一輪融資,如果融資成功後會加快人的移民腳步,這就意味著未來人類進入火星的腳步越來越快。

一旦實現真正的火星移民,人類可以去到其他星球上生存,馬斯克表示在2050年之前,將人類成功送往火星上生存,它要建造1000枚星艦,利用1000枚星艦搭載100萬人,雖然這100萬人中沒有我們的身影,可是馬斯克的這項技術一旦成功後,能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綜合所有的情況來看,人類想要實現星際移民是個問題,雖然馬斯克表示100萬人可以離開地球,不過誰不能保證在離開地球後會發生什麼,移民火星已經成為所有人討論的話題,如果未來人類再不注意保護地球的話,或許會縮短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

相關焦點

  • 火星上發現「水冰庫」,人類是否可以通過改造,加快移居的腳步?
    地球還能讓人類生存多久?火星上發現「水冰庫」,移居更近了!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有很多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呢?地球環境的變化和人類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工業化時代加快腳步的情況下,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科學家認為,如果按照目前地球環境的變化來看,地球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日期,可能會在人類破壞環境當中提前到來。如果地球真的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
  • 約500米厚,幾乎100%是冰,火星新發現水冰庫,移居會成真?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人類的目光也逐步往地外看齊,金星,火星等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期待能夠在有一天,人類可以居住到它們上面去,很明顯,從短時間的情況來看,火星,金星都不適合人類居住,特別是火星,人類基本已經將其認定為了「第二地球」,正在想辦法上去,並且開啟火星移民之旅。而根據行星科學研究所(PSI)發布新成果顯示,火星又出現了一個重大成果。
  • 火星發現水冰庫,差不多百分百是冰
    行星科學研究所(PSI)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在火星的Nereidum Montes地區有一個「巨大的、以前未被發現的水冰庫」。而此次發現的水冰庫將更加證實了火星存在水,這個水冰庫約500米厚,幾乎100%是冰,碎片覆蓋最多十米厚。這些水冰沉積物可能代表 「可能是南半球任何非極地地區的最大濃度」。而這個水冰庫也將成為太空人的潛在水源。
  •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此前未被發現的水冰庫」
    據外媒CNET報導,由行星科學研究所(PSI)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在火星的Nereidum Montes地區有一個「巨大的、以前未被發現的水冰庫」。這篇發表在《Icarus》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了粘性流動特徵(VFFs),即在紅色星球上發現的冰層。VFFs已經與地球上的冰川形成進行了比較,並可能成為太空人的潛在水源。 「我們的雷達分析顯示,這些特徵中至少有一個約500米厚,幾乎100%是冰,碎片覆蓋最多十米厚,」PSI高級科學家、論文的主要作者Daniel Berman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說。
  • 為什麼火星對於人類卻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
    兩極溫度低,大量的co2會以乾冰形態存在,所以冬季北極區域的乾冰層厚度可達一米,而南極則常年覆蓋著厚達八米的乾冰層。 如果你覺得新疆塔裡木盆地的沙塵暴最難以忍受,那麼到了火星上,這是小巫見大巫 由於火星引力小,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失重狀態,特別容易揚沙,加之火星晝夜溫差大
  • 美科學家推出三色火星國旗 人類千年後或移民火星
    該協會目前已經制定出一套詳細的改造火星計劃,而且計劃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實施這個驚世駭俗的移民計劃,也許1000年後,當溫室效應最終摧毀我們的家園的時候,這一移民計劃會成為人類的「諾亞方舟」。對於火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火星上生成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對於這一目標,很多科學家認為需要2萬至10萬年的時間,因而是遙不可及的。
  • 火星首次發現液態水湖 移民「紅色星球」不再是夢?
    火星首次發現液態水湖  移民「紅色星球」不再是夢?  人類在火星探測徵程中又迎來一項重大進展:第一次在這個「紅色星球」上發現了液態水湖。  「從這些角度研究火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避免地球『朝著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方向發展』提供借鑑。」龐之浩說。  十多年來火星上頻現水的「身影」  這並非人類第一次發現火星液態水的痕跡。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科學家探索火星環境的腳步就從未停止,火星上存有水流痕跡及含水土壤樣本等研究成果也頻頻見諸報端。
  • 「維京號」疑似火星發現「神秘洞穴」,約數千個,或有生命存在!
    「維京號」在火星發現疑似地下世界,或有生命存在,它們是什麼?現如今人類只知道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至於其他星球科學家一直在不斷研究,最讓大家懷疑的星體是火星和月球,有人說在月球的背面、火星的深處藏著其他生命。
  • 2026年首批乘客送往火星,人類距離火星移民還需要多長時間
    茫茫宇宙,星體無數個,火星也許是人類最獨有情鍾,也是可以登錄,通過一些列科技手段,最終實現移民的目的一個星球。美國科幻小說家金斯坦利羅賓遜描述的火星移民藍圖正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夢想,人類最終的希望。有史以來,人們只知道地球是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NASA在火星上的兩項重要發現告訴你答案
    處在宜居帶內的火星和金星是探索重點,金星環境太惡劣,生存存在的可能性比較多。而火星生存存在的可能就比較大了。為了探索火星,火星軌道上不僅有數量不少的探測器,而且在火星表面也有陸地車在進行登陸勘測,目前火星上有兩架陸地探測器,其中好奇號火星漫遊車是最有實力的,它於2011年11月發射,已經在火星上工作6年左右,拍攝回非常多的火星地表圖片,而人類也對火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科學家預測:移民火星將加速人類的進化,不朽人類並不是傳說!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預測:移民火星將加速人類的進化,不朽人類並不是傳說!人類會對太空不斷的探索呢?難道真的只是為了探索外星文明和外星人的存在嗎?真的會有這樣一部分原因,但是最大的原因,在面臨現在地球上的資源不斷的枯竭時,迫切地去尋找一個另人類可以生存的第二個地球。宇宙中的星球環境很多都是不適合人類進行居住的,而人類就算能夠去太空進行探索,那又怎能夠永生永世的生活在外星球上呢?英國的科學家認為相比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火星更適合人類進行居住。而火星上的氣候不適合人類居住這樣的情況。
  • 火星上的「滷水」是人類希望!新技術將把它變成氧氣,太驚喜了
    在2008年,NASA的火星探測器第一次在火星的表面土壤中,發現了冷凍水的存在。此後,火星上擁有水的消息,就不斷被報導,除了NASA之外,歐洲空間局的火星車也同樣在火星上發現了很多地下水塘,更加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地下水塘中的水,竟然是液態水。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原標題: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人類火星一號計劃公司創始人巴斯·蘭斯多普(Bas Lansdorp)。(圖片來源:歐聯網)據報導,當地時間2月11日,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公司,已於當地時間1月15日宣布破產。該公司宣布破產時,帳戶餘額少於25000歐元,公司已同時宣布解散。
  • 人類為何多次往返火星?宇宙內究竟有什麼,讓科學家如此痴迷?
    探索宇宙一直是人類的話題。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人類其實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來表達,如果非要說的話,怎麼只能用廣袤無垠來表示了。我們生活在銀河系,而在我們所屬的星系中就有大約有4000億顆恆星與大量的團狀星雲。並且在太陽系中,我們是唯一存在的生命,但是人類很好奇宇宙中是否還和人類一樣存在的生物,也不知他們是敵是友。
  • 一聲巨響和一場大火,人類到火星究竟有多難?
    根據SpaceX的計劃,在飛船最終成型之前,大約要有20臺原型機進行測試,全部迭代要在3年內完成,目前在建造的還有SN9、SN10、SN11。儘管馬斯克對SpaceX在2026年載人著陸火星依然「高度自信」,不過CNN稱,SpaceX在造出一臺能用的星艦飛船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40億年前,火星曾發生過大洪水,那時火星宜居且可能孕育了生命
    據報導,在近日的《科學報告》上,NASA的聯合科學家團隊表示,大約40億年前,火星上曾經出現過一場大洪水,當洪水退去,火星上也曾經出現過一段短暫的溫暖宜居期,這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火星大洪水的?
  • 火星有生命嗎?來看看人類對火星的「發現史」!
    火星有生命嗎?來看看人類發現的「火星人」的故事!今天來聊聊人類對火星的「發現史」。後來也有人建議用排列成形的火堆,或者設法把太陽光反射到火星上去,作為地球人發向火星的聯絡信號,認為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火星人」的想法,由於1877年火星大衝時義大利科學家斯基帕雷利發現所謂的「火星運河」而得到加強。斯氏的原意是說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溝渠」那樣的地形,但後來卻被傳成是「運河」。既然是運河,當然是人造的,這「人」當然應理解為「火星人」了。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引熱議 移民火星未來能否實現?
    高爽解釋,最裡面有一個鐵的核心,中間一層是地幔,外面一層很薄的是地殼,也很堅固,「看起來有點像一個蘋果,有蘋果核、蘋果肉和蘋果皮三個組成部分。」  當然,火星和地球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高爽介紹,火星上不光空氣稀薄得多,也缺少水,「火星比地球小一半左右,距離也很近。每兩年時間,會有一次火星和地球最近的時刻。這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好機會,我們叫『發射窗口』。」
  • 火星下一個地球?「螢火號」和人類尋找恆星的失敗是什麼?
    其次,火星更接近地球環境,雖然火星是紅色沙漠貧瘠的,但是相對於汞在500℃的晝夜溫差是地球的92倍。在類地行星的姐妹中溫順就像一隻小貓。另外,火星日和地球日的時間非常接近,因為自轉軸的傾角與地球的傾角很接近,而且季節也與差不多地點相同。最重要上有水火星給火星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可行性。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為「人類登陸和探索火星」探路等。 表面溫度接近500攝氏度,沒有液態水。在「相遇」期間,從地球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縮短抵達火星耗時,節省燃料,從而降低「探火」成本。雖然「火星移民」可能遙遙無期,但很多「火星迷」已經「浮想聯翩」,開始考慮火星上的衣食住行了。在科幻電影《火星救援》裡,主人公馬克靠種植土豆獨自在火星上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