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的圖騰是龍?

2020-12-13 看鑑

我們有很多人的小腳趾甲都分成了兩瓣,其實這並非是一種疾病,大可不必因此而驚慌。實際上,關於分成兩瓣的小腳趾甲,不但有著內在的科學原理,甚至還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傳說和民族傳承。

從某種意義來說,分成兩瓣的小腳趾甲也是我們的一個「圖騰」,但提到中國人的圖騰,談的最多的還是一種神奇的生物——龍。

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這個觀念是紮根在我們每個中國人心裡的。然而,近年來網上卻出現了一些爭論。

有人說龍當然是中國人的圖騰,因為歷朝歷代皇帝都自稱「真龍天子」,他們的身體叫「龍體」,坐的椅子叫「龍椅」等等,這本身就是中國人尊龍崇龍的實例啊。

但是,也有人說:從《西遊記》、《哪吒》等書籍和影視中可以看出,在我國神話體系中,龍的地位好像不是那麼崇高,他們好像更像某片水域的管理員,或者某些大佬的坐騎。那麼,究竟哪種說法是對的呢?

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翻翻一些古籍,看看裡面有沒有關於龍的記載。

首先,《史記天官書》中講「權,軒轅。軒轅,黃龍體」。《昭明文選卷第十一》記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的身世「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由此可見,早在先秦時期,龍就得到了人們的尊崇。與龍扯上關係,就好像加了Buff,稱帝也有了依據。

但是,龍不是一開始就被皇家所壟斷的(要不然怎麼會出現「葉公好龍」的成語)。實際上,在宋元之後,才禁止民間使用龍的形象。

我們再來看看民間的龍。在民間,龍通常都跟水有關,比如《陋室銘》中有這樣的語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民間的龍還有三六九等,清初詞人納蘭性德曾經說過「天龍為貴,海龍次之,江湖之龍又次之,井潭之龍下矣」。總之就是管行雲布雨的,所以在民間才建了這麼多龍王廟。

甚至在《本草綱目》裡面,龍還是一味藥材,吃了可以補腎。由此可見,民間所指的龍與皇家的龍是不同的。

皇家的龍,類似「君權神授」的代表,只是一種經過實體化的象徵物。而民間的龍,更像是一種能帶來降雨的水族異獸。

因此,討論龍是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偏頗,這個問題混淆了中西方圖騰的概念。

在西方,通常用一些猛獸來作為自己的圖騰,想藉此獲得它們超凡的力量。而中國龍更多是一種內在精神的表現,其外形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從這個角度講,龍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圖騰」。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真的有「龍」嗎?為什麼「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古今很多學者與專家經過多年的考證與研究,基本已經搞清了中國人為什麼會崇拜「龍」,中華名族為何以龍作為民族的圖騰。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圖騰,圖騰一詞本源於印第安語toten的譯音,意為「他的親族」遙遠的原始人認為每個部落都會和一種動物,一株植物有著親密的聯繫,他們有著親族的關係。
  • 民族文化:中國人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從神話、圖騰、皇權看
    一、圖騰的影響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與中國的圖騰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傳在上古時期,黃帝統一中原之前,一直是以「熊」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的,在戰勝蚩尤、統一中原之後,為了安撫歸順的部落,便使用了新的圖騰,即「龍」圖騰來作為自己部落的標識。「龍」圖騰是吸收其他圖騰的特點而組合形成的, 「龍」圖騰的形成充分體現了部落間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為何鳳凰這一意象會發生改變?這就要從遠古時期的氏族部落開始說起。一、 遠古圖騰和巫術禮儀中國對圖騰的崇拜要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大自然的奧秘,於是將其看作為神靈的旨意,所謂龍、鳳,都是當時的「人心營構之相」。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是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所一直崇拜的神異動物。在中國傳統的習俗中,龍是吉祥的象徵。
  • 河南發現3700年前的「中國龍」,證明了中國的龍圖騰!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的圖騰——龍,就已經深深的烙刻在了每名華夏兒女的心中,那麼,龍圖騰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又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呢?下面的這件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的「超級國寶」或許能給我們解開這些千年未解之謎。
  • 專家解讀龍的傳人:中國龍多元一體超越圖騰
    -「龍的傳人」應從人文的意義上來理解,中國龍源於圖騰,但又超越圖騰  主持人:在關於龍文化的爭論中,人們對龍是否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爭論較多,也有人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一說也提出質疑。究竟該怎麼看待龍與圖騰的關係?「龍的傳人」是一種誤談嗎?
  • 龍,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黃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在部落聯盟中,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有的圖騰是蛇,有的是羊,也有的是老虎,各種動物都有。後來隨著部落聯盟的壯大,黃帝覺得需要有一個圖騰來作為大家共同的圖騰標誌,可是各個部落的圖騰都不一樣,該選誰呢?
  • 中華圖騰「龍」之謎。
    圖騰指一個氏族的標記或圖騰,處于氏族社會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於某一動物,植物 或其他特定物類,並認為這種物類是其氏族的象徵和保護神,因而對其加以特殊愛護並舉行各種拜祭活動,古往今來,有一種神聖的動物形象深深地紮根於海內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那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龍」。
  • 龍圖騰,息息不滅的華夏精神
    龍是中華文化裡的主要圖騰、主要象徵,很多華人等自稱龍的傳人。在華人文化圈裡,龍文化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龍圖騰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則是中國天文的四象。神話傳說裡龍是神異動物,能行雲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太空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 中國頻頻發現龍的蹤跡,龍真的存在嗎?難道不僅是中國人的圖騰?
    龍,在中國的影響頗為深遠。在中華大地之上,幾乎隨處可見龍的影響。不管是從生肖文化來看,還是從「血脈起源」來看,中國人永遠都是龍的傳人。一直以來,這種所謂的「龍」,是被譽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圖騰象徵,並沒有所謂的實質性證據。那麼,龍這種生物,究竟是真實存在呢?
  • 中國龍圖騰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怎麼形成的?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自然力的「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出現了它的「模糊集合」。  考古發現:炎黃二帝生存的年代距今大約5000年左右,而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以上的龍器物已有多件,如遼寧阜新查海出土的距今達8000年的石塊堆塑龍,「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
  • 美國是鷹,俄羅斯是熊,印度是象,為何中國自稱「龍的傳人」?
    大家都知道,自從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以後,龍就成了帝王專用,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龍袍繡的也是龍,普通人是不能使用帶有龍的標誌的。皇帝為了神話自己,會有生母夢見被龍纏身,進而受孕生龍子的說法。雖然現在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在古代卻很管用。在古代除了皇帝外,誰敢說自己是「龍的傳人」,無疑是罪不可赦。
  • 300餘年客家圍龍屋意外發現多種圖騰 有何意?
    300餘年的客家圍龍屋以及屋內的罕見圖騰。   300餘年的客家圍龍屋以及屋內的罕見圖騰。當地文物普查隊近日在該座圍龍屋內意外發現了客家地區罕見的「丁、財、貴」文化圖騰,以及八卦(太極)圖騰。目前,當地計劃今冬將其修繕後逐級申報為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圍龍屋已有300餘年   據大湖鎮油村何新屋村民、現年95歲的伍爾明阿婆介紹,何新屋屬於半圓形的客家圍龍屋,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建築歷史,居住在這座圍龍屋的村民均為何姓。
  • 《龍圖騰文化·企業家高峰論壇》在南昌拉開帷幕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南昌2月26日消息(記者範存寶)2月25日,第一屆《龍圖騰文化·企業家高峰論壇》在南昌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專家學者、企業家導師、影視明星、知名企業家負責人、社會團體等領域的40多位大咖共同出席,共享以「包容、和諧 、吉祥、 奮進、 團結」
  • 大熊貓能否做中國標誌? 中華民族為何是龍的傳人
    大熊貓能否做中國標誌? 中華民族為何是龍的傳人 2008年12月29日 08:40 來源:廣州日報 傳統中國的標誌是龍,龍非常有氣勢,也已經成為非常固定的中國象徵,但是龍本身也具有非常強的皇權、霸氣的特點,因此在過去龍不是屬於全民的而是屬於皇家專有的;龍不是隨便表現的,只在特定的場合出現;龍是抽象而特別的。關於龍是不是合適代表中國,曾經有學者提出這個問題,引起很大的爭議,我覺得龍代表傳統中國或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不大,但是代表正在更加開放與自由的當代中國,似乎顯得有點不是特別相配。
  • 龍文化的差異:為何東方的龍是祥瑞,西方的龍是邪惡
    皇帝的座椅叫「龍椅」,身體叫「龍體」,甚至是床也叫「龍床」,可見經過歷代的發展,龍在中國人的心中,已經成為了尊貴、高傲、強大的象徵。無獨有偶,龍這一形象也曾出現在西方,且和我們東方的龍一樣流傳了近千年,唯一不同的是,西方的龍一直以來都是邪惡的象徵,而中國的龍則成為祥瑞。那麼,這麼巨大的差異因何而來?
  • 中華文化數千年崇拜的圖騰——龍
    龍是如何形成的?古人為什麼要崇拜一種虛構出來的動物,並且數千年來以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關於龍的秘密,有著太多的撲朔迷離。在這裡,我們將會追尋龍的足跡,探尋龍的秘密。中華文化中龍的圖騰龍文化的出現,始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大概有八千年。那時候的古人類,已經不再茹毛飲血了,他們學會了用火,製作陶器,蓄養家畜,以及種植作物。在生產活動的過程中,人類對自然力量的崇拜,越來越強烈。
  • 探訪中國的龍圖騰-黃河壺口瀑布
    黃河,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分分合合,見證了一個老國家的不屈,這是一條怒吼的龍,一條無法被禁錮的龍。       在戰國時期的中國,有點像一戰前的歐洲,各國的老大都能拉上親戚,而且沒事還和親。婚該結結,喝完喜酒就開幹。不是小叔子打了表弟,就是表兄滅了大伯子。        其中,秦、晉兩國,就好像兩個同桌的學霸,黃河,就是這二位學霸課桌上的三八線。
  • 中國形象標誌為何不能是龍?
    據《南方都市報》12月5日報導,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公共關係學會副會長吳友富教授領銜的「重新建構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的重要研究」已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這些專家認為,「龍」的英文翻譯「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容易讓外國人產生不好的聯想,因此必須「重新建構國家形象品牌」。
  • 解讀龍圖騰女孩事件 網遊推廣新模式
    摘要:  一樣的面具,一樣的黑衣鬥篷,一樣的龍圖騰。9月10日,隨著《誅仙2·末日與曙光》新職業辰皇的公布,網絡中沸沸揚揚的龍圖騰女孩事件也終於有了定論,《誅仙2》開創行業先河的懸念營銷,繼拍攝《肆水年華》微電影之後又一次走在了行業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