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川B到川Z 20個地市州的正宗家鄉味 我們都幫你們在成都找到了
文/圖 更成都
(微信名:gengchengdu)
成都,一個特別包容的城市,不僅外地人在成都很少有異鄉感,在吃上成都更是兼容並包,只要好吃,無論你來自哪裡,都一定能在成都紮下根。所以在成都,不用跑太遠,你就能吃遍整個大四川地市州的美食,從川A到川Z,一個都不少。
川B
綿陽
綿陽米粉
天府三街大源國際中心B2棟(吉泰二路63號)
毫不誇張地講,一個綿陽人每年吃的米粉比吃的米還多,就綿陽市區,大大小小的米粉店有好幾千家,天府三街這家也是在成都一抹多「綿陽米粉」店中殺出重圍的。這家店招牌比較小,但絲毫不影響生意,經常排長隊。米粉細細的,很正宗的鮮米粉。2兩米粉放在竹簍簍裡冒個幾十秒,再加上臊子,撒上蔥花、香菜,綿陽土著說這是在成都4年最喜歡的味道。
川C
自貢
自貢好吃客
科華北路101號(近川大西門)
在成都,說起鹽幫菜,這家店有口皆碑。十四年了,總店開在科華北路上的自貢好吃客,在成都的自貢人80%都是它的回頭客。自貢人好吃蛙,吃辣也很厲害,加入大量薑絲提味,一鍋紅通通的跳水美蛙辣得很霸道。店裡各種菜都是自貢土著的最愛,冷吃兔、爆姜(很多姜)蛙、耗兒魚……
川D
攀枝花
鹽邊羊肉米線
正北下街98號(雙流區)
攀枝花是一座移民城市,東南西北各地美食皆匯於此。在飲食文化上,鹽邊菜系算是攀枝花的地方特色。攀枝花土著告訴更哥,這家店的老闆以前在攀枝花開店,現在開到了成都,24小時賣正宗的攀枝花鹽邊羊肉米線,食材和佐料都帶著攀枝花的光照味兒。
川E
瀘州
瀘州酸菜豆花
川大望江校區小北門外共和村8號附4號
《舌尖上的中國》曾讓瀘州豆花成為全國吃貨的嚮往。這家酸菜豆花是很多川大人的愛。看一家瀘州酸菜豆花正不正宗,就問他們家有沒有木姜油、木姜菜,這家算是非常地道了。豆花、豆漿隨便加,天冷喝一碗熱湯,幾口微微燙嘴的嫩豆花吃下肚,幸福感爆棚。
川F
德陽
什邡肖麻辣
菱安路130號
在德陽美食裡,什邡板鴨是特別出名的。這家肖麻辣,更哥以前去川師的時候吃過一回,味道不錯。什邡土著說,這家是分店,老店就在什邡,菜品名副其實,全是鮮香麻辣味,紅油加芝麻特別香。土著瘋狂打call,並強烈推薦一定要點香腸。
川H
廣元
廣元蒸涼麵
益州大道1999號銀泰城悅坊10棟負一層2370號
廣元蒸涼麵是廣元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更哥的廣元同事說,成都幾個比較有名的蒸涼麵他都去吃過,這家是經常會再去的店,老闆和老闆娘操著一口廣元口音,特別親切,光看切面的手法就很地道。這家涼麵比較薄、軟,很入味,自製的辣椒油特別香。
川J
遂寧
溫江吉美涼粉
溫江區柳城鎮行署路93號
芥末春卷,因為其獨特的口味,遂寧人給它取了個「老土」的名字叫「衝」。「衝」裡的芥末不是普通的日本芥末,是遂寧人獨創的黃芥末。在遂寧,無論冬夏都有推車車的阿姨賣「衝」,是無數土生土長的遂寧人從小吃到大的。這家溫江老字號賣的芥末春卷,很多在成都的遂寧人都吃過。薄皮包著三絲,芥末帶出辣味,更哥第一次吃就驚豔了,難怪生意一直火了20多年!
川K
內江
資中兔兒面
桐梓林南路9號附27號
資中土著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最愛的麵館吃一碗兔兒面。去過資中的更哥也對它愛不釋口。桐梓林這家兔兒面的澆頭確實不錯,兔子肉比較大塊,顏色深,入味。大概由於面不是手工的,細的程度和口感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雖然不能像資中本地一樣加蒸籠肉,不過這兔兒面已經是比較地道的資中味兒了。
川L
樂山
樂山徐燒烤
雙楠置信廣場
樂山燒烤到底有多好吃呢?不瞞你說,當年成綿樂高鐵剛開通的時候,更哥第一時間去樂山就是為了吃燒烤。徐燒烤在樂山也算小有名氣,五花肉驚豔得更哥連吃三串,包漿豆腐味道很贊,幾乎每一串食物都和樂山店一樣製作。配上來自樂山的峨眉雪,簡直不擺了。
川M
資陽
樂至燒烤
金堂縣復興街
樂至烤肉就是資陽人冬天晚上出門的動力。和大四川其他地方的燒烤不一樣,除了香、辣、麻等特色,脆才是樂至燒烤的精髓。這家五花肉烤得很資格,炭火烤的,又脆又幹,佐料剛剛好。作為金堂有名的燒烤老店,更哥朋友元旦凌晨去的時候還排了二十分鐘隊!特別推薦竹筒肉。
川Q
宜賓
宜賓燃面
科院路錦苑巷
宜賓特色除了五糧液,必須是燃面了。這家店是朋友強烈推薦的。店面不大,人卻不少,來的客人基本都是「燃面、燃面、燃面……」燃面分葷素兩種,更哥要了二兩葷燃面,面的質感好,芽菜鹹香,紅油恰到好處,愛麵食的更哥覺得這個口味要算成都頂尖級的了!
川R
南充
南充涼粉鍋盔
玉林橫街20號
前面說到綿陽米粉,大四川只有南充米粉可以與之一戰,無奈更哥尋遍大成都,都沒找到非常巴適的南充米粉,只好把同樣好吃的南充鍋盔告訴大家了。在玉林耍過的朋友都知道,這家店是玉林著名的網紅店,鍋盔非常資格。剛出鍋的時候有些酥脆,吃過以後麥香回甘,夾點三絲、耳片、涼粉,裹上紅油的麻辣鮮香,每一口都是對南充本味的執念啊!
川S
達州
達州特色香爆堂
書院街東城拐下街20號附20號
達州物產豐饒,是「川氣東送」的起點站。當更哥向達州小夥伴提及要整理達州美食的時候,他們說都是「土特產」:大竹東柳醪糟、渠縣黃花菜、達縣烏梅七星椒……最後推薦了這家集所有「達州特色」於一身的達州餐館。據說這裡的食材正宗到連辣椒都是老闆從達州帶過來的,各種爆炒非常達州式重口味。強烈推薦姜爆鴨,吃不到鴨子的腥味,小塊鴨肉爆炒,仔姜和青花椒堪稱一絕。
川T
雅安
小饕薈雅安
貢椒河鮮館
廣福路5號-34號
但凡在雅安吃過貢椒魚的,就很少有戒得掉的。貢椒的麻味混合藤椒的清香,那味道曾經讓更哥回成都以後一直想啊想。後來雅安的朋友帶著去了這家,連蘸碟都很正宗!老闆娘講著一口雅安話,貢椒非常資格,是很地道的雅安口味。除了魚鍋很鮮,紅糖餈粑也是非常少見的糯軟香甜;甜水麵的味道也很好,更哥巴不得把調料都吃完。
川U
阿壩
羌寨印象
農家土菜
薈錦路214號
玉米餃團、洋芋餈粑、羌香老臘肉,山野菜……這些羌族特色美食,在這家店一找一個準。每一道菜,都很地道玉米饃饃糯香,特色羌寨老臘肉味道很巴適,還沒上桌就飄香,資格呀。
川V
甘孜
瑪吉阿米
蜀漢路209號泰逸酒店8樓
這是一家在成都比較出名的藏餐餐廳。雖說部分菜品為了適應成都口味有些改良,但還是很有藏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本質。招牌烤羊排外焦裡嫩、肥瘦相宜,是更哥最近吃得特別爽口的烤羊排。朋友說,店裡涵蓋了大多數藏族美食品類,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地道的藏族風味與文化。
川W
涼山
阿斯牛牛·涼山菜
世紀城路200號世紀新城1棟1-2樓
朋友木木是土生土長的涼山吃貨,問他哪兒能吃到地道的坨坨肉、苦蕎粑粑、高山香腸臘肉……他二話不說就帶著更哥來到了這裡。更哥第一次吃彝族菜,看菜單就驚呆了,放眼看去全是各種肉。手撕牛肉很正宗,裡面混合著杏鮑菇絲,嚼起來很香。石鍋燜羊肉、邛海醉蝦、幹煸土豬肉 、蕎餅……口感可以打四星,木木說常客都知道這裡的食材都是從涼山運過來的。
川X
廣安
土碗菜
中和公濟橋25號附1號
鄧家菜,是廣安的特色家宴,主要菜品有8個,都是地道的川東風味。夾沙肉、扣肉等菜品,成都的家宴也曾流行過,但現在成都市面上已不太能找到如此傳統的菜品了。土碗菜在中和開了十多年,「鄧家菜」裡主要的菜品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塊扣肉下肚,好似找回了小時候吃肉的滿足感。
川Y
巴中
巴中油茶
成華區洪山北路99號附12號
巴中地處川陝交界處,四季變化、農作物生產都獨具特色。每一類小吃,都在不斷變化中翻新,應時應景:酸的夠味,甜的爽口,辣的極致。更哥的一個朋友說,油茶是一種特別適合冬天的小吃,早上和夜晚都勾動著食慾。這一家店的油茶有著巴中人早上最喜歡吃的味道,不油膩更清香。麵粉炒香,加上肉臊子、調料和蔥花,再撒上一把金黃的饊子,味道相當巴適。
川Z
眉山
川工第一漂
郫都區廣場路360號附2號二樓
西華的小夥伴們應該對這家店不陌生。川工第一漂開了20多年,漂湯就在西華火了20多年。來自眉山鎮江的這家店,把漂湯帶到了成都,成為西華人「打牙祭」的必點菜。這家店價格很實惠,蘸碟香,湯比較鮮,酥肉還瘦,怪不得是西華人的心頭愛。「第一漂」除了漂湯,眉山的地道美食幾乎都有,灌湯烏雞、東坡甜皮鴨、東坡肘子等眉山特色菜,都是這裡的招牌菜。
(責編:羅娟、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