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遊擊戰」到建「根據地」 長春商業街背後的川貨出川之變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從打「遊擊戰」到建「根據地」 長春商業街背後的川貨出川之變

  亮點

  近日,吉林省長春市巴蜀映巷特色街區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川貨展銷會,來自四川省的140餘家特色食品、食材企業集中參展,這是今年省商務廳組織的川貨全國行長春站活動。

  雖然坐落在東北,巴蜀映巷卻有濃濃的四川風情——「寬窄巷子版」的建築、清一色的四川餐館。

  而這條商業街也折射出川貨出川的模式之變。依託四川風情商業街聯展聯銷,川貨出川正從打「遊擊戰」到建「根據地」,加快融入當地市民的生活。

  □本報記者 寇敏芳

  從賣產品到賣文化商業街成為川貨展銷「根據地」

  獨具四川風情的巴蜀映巷2015年開街,至今,這裡已聚集了四川特色餐飲、土特產品、文創產品等多元業態。

  開發公司董事長劉上源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在東北打拼35年,他發現四川的「慢生活」文化和餐飲、土特產在東北很有市場。「我曾做過調研,僅在長春,約有40%的餐館是川菜館,但大部分都是當地人開的。」劉上源從中嗅到了商機,「外地人都在賣川貨,說明川貨市場不小,而我們賣川貨,還得賣四川文化,強調四川特色。」

  文化影響力如何升級為產品競爭力?劉上源想借巴蜀映巷為平臺,將分散的川貨聚集起來,形成特色化的競爭優勢。為了打造四川特色風味,「巴蜀映巷的川菜館和四川小吃都是四川的老闆和廚師,只是口味略作本地化調整。」劉上源介紹說。

  「街區本身就是巴蜀文化的符號,賦予了川貨更多文化內涵,有利於提升川貨整體的品牌影響力。」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省外第一條四川風情商業街,讓川貨在外省有了「根據地」。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商業街區通過集中的店鋪常態化展銷川貨,解決了過去僅依靠展會促銷方式推廣,川貨出川難以形成持續效果的問題。

  四川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已是第三次參加川貨全國行長春站的活動。公司市場業務經理何智萍表示,正和街區入駐的川菜館談合作,「我們是生產花椒油和藤椒油的,今後可以就近為街區川菜館供原料了。」

  從「包打天下」到按需供給保留特色不忘照顧東北「口味」

  「我們東北人也是重口味。」展銷會開展的第一天,長春市民石梅就前來選購特色調味料,她告訴記者,家裡的調料很多都是四川產的,最喜歡的是四川的豆豉,「但是吃不了辣,就怕這次賣的川貨『太正宗』」。

  石梅的擔心是多餘的。在綿陽綠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攤位前,經銷商展示了10多種醬料,「這只是部分產品,考慮到東北人的口味,我們特別選了一些少辣、少麻、鹹香的味型。」公司負責人說,以前展銷的產品太「正宗」,反倒影響了銷量,這次公司調整了產品口味,在保持特色的同時也不忘照顧東北的胃口。

  不只是綠香源,記者隨機採訪了10家攤位,涵蓋土特產品、調味料、特色小吃、絲綢製品等產品,經銷商均表示,帶來的貨物是根據東北人的喜好特別挑選的,同時他們也帶來了最正宗的產品,用於對比展示。與此同時,考慮到在商業街展銷以零售和散客為主,不少經銷商帶來了小包裝產品供選擇。

  「這麼有心的商家,以前並不多見。」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以前川貨全國行主要走進展會,對象以經銷商和代理商為主,這次走進商業街區,消費群體則以普通市民為主,對個性化的產品需求更強,「這表明企業主動適應市場的能力在提升。」

(責編:伍振國、孫紅麗)

相關焦點

  • 川貨出川有了「根據地」 140餘家川企亮相長春巴蜀映巷特色商業街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寇敏芳)8月25日,為期三天的「川貨全國行·長春站」活動在長春巴蜀映巷特色商業街拉開帷幕。這是川貨首次依託外省的巴蜀特色商業街區進行聯展聯銷,共設置102個開放式展位,吸引了全省17個市(州)的140餘家特色食品、食材企業抱團展銷和推介。川貨全國行活動已連續舉辦3年多,累計組織5000餘家(次)企業赴全國30餘個城市開展近百站「「四川造」產品展示展銷和宣傳推介活動,已成為川貨出川的重要平臺。
  • 紅色巴中紀行之川陝革命根據地將帥碑林遊記
    川陝革命根據地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創建的一個重要根據地,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紀念川陝革根據地,巴中市在南龕山坡上修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將帥碑林,以紀念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將士的豐功偉績。參觀完南龕石窟,從觀音寺大門出來往山上走,前面有一座高大的塔,看上去有五層,名叫「飛霞閣」。登上「飛霞閣」,巴中全城盡收眼底。
  • 川農大紅色檔案入駐建川博物館
    12月2日,在建川博物館,川農大向建川博物館捐贈抗戰期間楊開渠、楊允奎兩位農業專家為四川糧食增產做貢獻的相關檔案材料。其中,《再生稻研究之一:品種間重要性狀之相關性》《再生稻淺說》等6件檔案為原件;楊開渠教授抗戰時期所寫愛國日記《生命的點滴》、研究文章《民族復興最後根據地:四川省當前的稻作增收計劃書》《再生稻栽培之理論及其對戰時糧食增加之意義》,楊允奎教授的四川稻麥改進所完成的《試驗工作報告》等10件檔案為影印件。
  • 「好味」川貨 借臺唱戲
    2020川貨新春大拜年暨「四川扶貧」產品及名優特新商品展銷推介活動走進深圳。  新年新氣象,本期《商務縱覽》,我們就帶您一起觀川貨市場拓展路徑之變。新空間  1月10日—12日,2020川貨新春大拜年暨「四川扶貧」產品及名優特新商品展銷推介活動在深圳舉行,這是「四川扶貧」產品及名優特新商品首次大規模走進深圳。
  • 川農學生微博校領導 竟然「刷」出咖啡廳、商業街……各種福利
    在四川農業大學,學生們給出的答案是:微博@校領導。近日,川農一名研究生在學校副書記張強微博下留言反映操場關閉無法鍛鍊身體,50分鐘後得到回覆,當晚操場重新開放。啥事都能找校領導,這樣的待遇令人羨慕。但在川農學子們看來卻習以為常,他們早已形成通過微博、網絡表達訴求的傳統,「刷」出了空調、商業街、咖啡廳各種福利。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收藏一批名家手跡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收藏一批名家手跡發布時間: 2020-11-17 09:02:56 | 來源: 國家文物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日前,2019年度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85
  • 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陝革命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拍攝於2020年8月16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陝革命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拍攝於2020年8月16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陝革命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 八旬老者向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和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無償...
    四川在線記者 鍾帆 攝影報導10月23日,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巴州區人大退休幹部張崇魚收集名人名家手跡移交捐贈儀式舉行。此次涉及的物品共計5147件,將無償捐贈給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和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收藏。
  • 年貨出川---四川日報
    即便到了物質豐富的消費時代,以傳統食品為主的年貨,也能為企業貢獻全年3成以上的銷售額。    四川的年貨,除了本地銷售外,如今也瞄準了省外市場甚至海外市場。新年伊始,四川省政府在全國10餘個區域中心城市同步開展為期兩個月的「2017川貨新春大拜年」活動。年貨出川,擁有哪些新通道?年貨出川,帶來哪些啟示和反思?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年貨的故事。
  •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將迎來改造升級,傳承優良精神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為載體,由主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四方面軍烈士墓」和「紅雲崖紅軍石刻標語――赤化全川」、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和「大城寨紅軍烈士墓」等5部分組成。
  • "刻在石頭上的革命"--記川陝革命根據地石刻標語
    記者在四川省通江縣沙溪鎮景家塬村看到,海拔800多米的懸崖峭壁之上,矗立著「赤化全川」四個大字,每個字高5.9米,寬4.9米,深深的筆畫道裡臥下一人還綽綽有餘。巨型石刻標語雄踞萬丈懸崖之巔,仿佛為山嶽般偉岸的巨人書寫,筆力遒勁,鬼斧神工,遠隔數十裡,仍赫然醒目。    據沙溪鎮鎮長程參介紹,這個奇蹟是革命者與他們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共同締造的。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四舉措」開展冬季園林綠化養護
    近日,按照「早預防、早安排、早動手」冬季園林綠化養護原則,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推行精細化養護管理,以降低因嚴寒冰凍及病蟲害給園林綠化帶來的損失,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化防寒防害及抗凍能力,確保園林樹木安全越冬。一是整形修剪。
  • 無川不成軍!西充800壯士出川抗日,只剩下1人
    隨後劉湘又發表《告川康軍民書》,對全省做出動員:「中華民族為鞏固自己之生存,對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積極抵抗!凡我國人,必須歷盡艱辛,從屍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後之勝。四川為國人期望之復興民族根據地與戰時後防重地,山川之險要,人口之眾多,物產之豐富,四川7000萬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
  • 抗戰老照片背後故事:壯士出川8年,26萬袍澤戰死,川人未曾負國
    抗戰期間,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圖為川軍死字旗。25歲的四川男兒王建堂本是一名書生,七七事變後他和許多中華熱血男兒一樣,主動請纓殺敵組建了一支義勇隊開赴沙場,途中父親王者誠得知兒子請纓出川抗日後,立馬給兒子寄去了一面旗子,中間的「死」字十分醒目,字裡行間中都透露著老父親濃濃的愛國情懷。
  • 坐高鐵出川,8小時內能到哪些主要城市?
    原標題:8小時內可到哪   2019年12月30日,鐵路部門大調圖,往昆明、廣州等地時間進一步縮短。在此之前的2019年12月16日,成貴高鐵全線開通,形成了成都南下最快的高鐵大通道。至此,四川北上、東向、南下都有了出川高鐵通道。   坐高鐵出川,8小時內能到哪些主要城市?能否才食酸湯魚又飲珠江水?
  • 坐高鐵出川8小時內能到哪些主要城市?
    至此,四川北上、東向、南下都有了出川高鐵通道。坐高鐵出川,8小時內能到哪些主要城市?能否才食酸湯魚又飲珠江水?新年伊始,本報記者登錄12306網站,以成都為中心,對成都到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除拉薩、海口外)的最短鐵路旅行時間進行了梳理。這些城市中,8小時內能抵達的有重慶、貴陽、昆明、西安、蘭州、北京、太原、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
  • 川味川香飄北京 2018川貨新春大拜年北京站
    為滿足北京消費者節日期間飲川酒、品川茶、吃川菜、購川貨的消費需求,1月22日-28日,由四川省商務廳等多個部門主辦的2018川貨新春大拜年北京站——川貨進泡菜/調味品/醃臘製品市場專銷活動在北京四道口水產市場舉辦,來自四川省16 個市(州)的 64 家企業參加了此次展銷活動。
  •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全球叫響四川品牌 可依託川菜帶川貨出川
    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他又頻頻為叫響四川品牌站臺,為川貨出川出謀劃策,認為川商遍布全球,應充分利用川人出川帶動川貨出川,全球叫響四川品牌。川貨出川除了旅遊和川菜,我們還有先進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四川山河美麗,旅遊資源豐富。
  • 通江縣召開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整體提升暨王坪國家AAAAA級...
    1月7日,通江縣召開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整體提升暨王坪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專題會,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通江縣委書記孫輝主持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何奎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了王坪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整體提升「11+1」已竣工7個項目清理規範及問題整改工作,陳列布展、信息化提升、三處散葬墓區修繕項目推進,總醫院舊址保護修繕項目推進以及王坪新村、紅軍街提升和安置房建設項目推進等情況。
  • 馮錦花:「川酒全國行」川酒品牌對外推廣的一道亮麗名片
    一邊是在四川省經信廳指導下,川酒六朵金花、十小金花抱團出川,進一步鞏固擴大「川酒」品牌效應和整體實力;另一邊是在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下,百家媒體走訪貴州白酒企業,提升產區品牌影響力。一出、一進,凸顯川黔兩地白酒產業發展的新格局,也照見酒業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川酒向左,黔酒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