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照片背後故事:壯士出川8年,26萬袍澤戰死,川人未曾負國

2020-12-13 小小史觀

「三杯酒,上敬戰死的英靈,下敬塗炭的生靈,中間敬人世間的良心」這是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一句臺詞。抗戰期間,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圖為川軍死字旗。

25歲的四川男兒王建堂本是一名書生,七七事變後他和許多中華熱血男兒一樣,主動請纓殺敵組建了一支義勇隊開赴沙場,途中父親王者誠得知兒子請纓出川抗日後,立馬給兒子寄去了一面旗子,中間的「死」字十分醒目,字裡行間中都透露著老父親濃濃的愛國情懷。

七七事變爆發後,長年軍閥混戰的川軍放結束內戰,開始枕戈待旦厲兵秣馬,揮師出川抗擊日寇,圖為抗日戰場上的川軍部隊,裝備簡陋、衣衫襤褸,只有兩頭小毛驢拉著輜重。

眾所周知,川軍是抗戰隊伍中裝備最差的一支隊伍,,有些人用的還是鳥槍,許多人還有人連軍裝都沒有,他們肩挑手槓 ,穿著草鞋,可川軍打仗最猛、最不怕死,而且川人打仗最精怪,臺兒莊大戰中,川軍死守滕縣,數次打退日軍進攻,李宗仁說「若無滕縣死守,焉能有臺兒莊之大捷」,可見川軍英勇無畏。

川軍簡陋的裝備打出了中國軍人鐵血的軍魂,予以狂妄的日本侵略者承重的打擊,這是一種堅韌、不怕犧牲的信念,也是中華民族珍貴的財富。圖為衣衫襤褸的川軍戰士,他看上去還沒有步槍高,好像還是一個少年,腳底下踩著一雙草鞋。

圖為開赴戰場的川軍部隊,烈日炎炎之下,沒有車沒有馬,扁擔上扛著衣服被褥、彈藥,路兩旁的殘垣斷壁曾經是熱鬧的縣城。

以上這些老照片背後的故事,一定有太多的艱辛和淚水。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滕縣之戰後世人無不對川軍將士肅然起敬。抗戰期間,350萬川軍出川抗戰,佔全國同期實徵1405萬餘人的五分之—還多,無川不成軍,當之無愧!

相關焦點

  • 抗戰老照片背後故事:壯士出川8年,26萬袍澤戰死,川人未曾負國
    「三杯酒,上敬戰死的英靈,下敬塗炭的生靈,中間敬人世間的良心」這是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一句臺詞。抗戰期間,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圖為川軍死字旗。
  • 「從未負國,無川不成軍」!八年鐵血抗戰,這句誓言是何等沉重
    川人不負國,無川不成軍! 壯士出川 在中國歷代戰史上,有一句話直到今天依然一直響徹雲霄:「川人從不負國」。
  • 川人不負國!國難當頭,350萬川軍出川,65萬將士血灑沙場
    14年抗戰,我們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在全國各個地區當中,在抗日戰爭支持上,就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從損失慘重的程度上來講,排在首位的是哪個地方?毫無疑問是四川!
  • 無川不成軍!西充800壯士出川抗日,只剩下1人
    從川軍出川的背景我想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有沒有內憂外患,不管有沒有領導的號召,我們都應該保持深明大義、忍辱負重和注重團結的精神。在成都市檔案館裡,至今留存著一批沒有發出去的川籍將士抗日陣亡通知書。抗戰八年,近30萬份陣亡失蹤將士通知書陸續從前方發回四川,送達遺屬手中。但因為戰時混亂,很多都沒能送達。
  • 四川為抗戰作出的貢獻何止是幾十萬川軍?川人從未負國!
    或許不了解川軍的人會認為這是一支單純的舊軍閥部隊,但是真正了解這支隊伍的人卻知道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踐行了「川人從未負國」的誓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川軍,這支悲壯的部隊!一、國軍將領眼中的魚腩部隊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開始全面侵華!
  • 川人從未負國:七七事變後,這些四川人的表現太讓人感動
    1938年1月20日,川軍總司令劉湘在抗戰前線病逝,臨終前留下了那封著名的遺囑——「餘此次奉命出師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以盡軍人之天職。不意宿病復發,未竟所願。今後惟希我全國軍民,在中央及蔣委員長領導之下,繼續抗戰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澤,一本此志,始終不渝。
  • 天府之國的四川,為何傳出「川人從未負國」的說法
    「川人從未負國」,原話為「川人從未負國,國人決不負川」,這一說法的本意,強調了歷史上四川人對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當然,這裡面只是強調川人的貢獻,並不是用來否定其他省份人民的貢獻。四川地圖一、天下糧倉,天府之國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中國都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多。
  • 無川不成軍,川軍從未負國,川人威武!
    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到1945年小日本投降,14年的抗戰過程中,雖然也出現過一些漢奸賣國賊和不放一槍一炮就撤退的軍隊,但是更多的,是有血有肉有氣節的中國軍人,正是在他們的堅持下,中華民族才能戰勝不可一世的日軍!這其中,就有一支特別的軍隊,因其特立獨行的氣質和英勇抗戰的事跡,而廣為人知!這支軍隊就是川軍,一支從四川走出來的軍隊!
  • 《壯士出川》熱播 「羅漢」程實偷師經典抗戰劇
    程實《壯士出川》飾演楊德貴程實寫真  搜狐娛樂訊 近日在四川衛視熱播的電視劇《壯士出川》獲得了觀眾與媒體的一致好評。  在《亮劍》中魏和尚,為報救命之恩跟隨團長趙剛,而《壯士出川》中,程實飾演的楊德貴也同樣是因為連長的一句話,解開了心結,經歷了一個慘痛的轉變。觀眾評價,楊德貴這個人物是讓程實演活了,無論從形象還是演技上來講,都是一流的水準。更有觀眾與《亮劍》中的魏和尚相比,稱兩個人物在抗戰電視劇史上「罕見的鮮活」使得故事線更加豐滿,情義的一面表現的更加透徹,可以說是劇中非常亮眼的一個角色。
  • 抗戰八年,無川不成軍,川軍將士用鮮血築起了最後的防線
    其中就包括了當年川軍出川抗日的英雄事跡。壯士出川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日本軍國主義藉機向我國發動了全面入侵。抗戰初期,由於我方準備不足,加上國力,軍力都有限以及國內的矛盾。日寇在我國長驅直入,更妄想在短時間內佔了中國全境。
  • 《壯士出川》四川衛視熱播 死字旗揭川軍抗戰史
    出川前,不少將士抱著誓死衛國的信念預立遺囑,老人王者成更贈送給出徵的兒子王建堂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寫了個大大的「死」字,旗子左邊則寫著上面這段令人動容的四字訣。秉承著這種大無畏犧牲精神,川軍轉戰各地,立下赫赫戰功的同時付出犧牲巨大,總計350萬人出川抗戰,64萬多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
  • 推薦一部抗日戰爭劇《壯士出川》
    《壯士出川》講述的就是抗戰時期川軍出川的抗戰事跡。抗戰時期川軍出川350萬人,相當於當時整個抗戰人數的五分之一,劉湘一句話:「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整個川軍就離開了家鄉,為了和平為了保護兄弟姐妹參加抗戰。
  • 抗戰八年,為什麼說,川軍從未負國?無川不成軍!
    然而到1937年的時候,盧溝橋事變後,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川軍收起了之前懶洋洋的樣子,當時的軍閥也一致停戰,四川軍政府主席劉湘毅然主動請纓抗戰。徵兵令一發下去,四川兒郎紛紛主動從軍。而抗日時期川蜀是沒有遭受日軍侵略的,四川人民成功將日軍阻擊在潼關之外。抗日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300萬川軍兒郎64萬客死他鄉,他們本來可以選擇在川蜀度過安寧的生活,但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退縮。
  • 抗戰八年,為什麼說,川軍從未負國?無川不成軍!
    然而到1937年的時候,盧溝橋事變後,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川軍收起了之前懶洋洋的樣子,當時的軍閥也一致停戰,四川軍政府主席劉湘毅然主動請纓抗戰。徵兵令一發下去,四川兒郎紛紛主動從軍。而抗日時期川蜀是沒有遭受日軍侵略的,四川人民成功將日軍阻擊在潼關之外。抗日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300萬川軍兒郎64萬客死他鄉,他們本來可以選擇在川蜀度過安寧的生活,但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退縮。
  • 橡樹 | 淞滬會戰:壯士出川,赴國難,打國仗
    1937年3月,一直關門內鬥,打打鬧鬧的四川大大小小各路軍閥們終於心平氣和,坐在一起開了一次團結的大會。這是川史上著名的川康整軍會議。川康整軍會議不再是老套路的軍閥們重新劃分地盤、分配利益,而是大家手拉手異口同聲拍胸口、表態川軍出川抗日的大事。
  • 川軍出川:350萬川軍譜寫的抗戰悲歌!
    300萬川軍出川抗戰,64多萬人傷亡,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川軍同全國同胞一起以血肉之軀築成一道國防長城!  8年戰爭,川軍在抗戰中以硬戰、血戰聞名,前後出川350萬兵員,為全國各省之冠,傷亡約佔全國的20%,共64萬餘人傷亡,其中陣亡26萬3千多,負傷35萬6千多,失蹤2萬6千多。
  • 張抗因《壯士出川》而走紅,看完這部電視劇後我們很受感動
    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人們都習慣宅在家裡看電視劇,軍旅劇是人們的最愛,所謂的軍旅劇就是圍繞著一群熱血軍人所講述的故事。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遠離戰爭,但是抗日戰爭那些年月熱血軍人的愛國熱情確實令我們永遠不能忘懷。時間雖然過去了好久,但是一切關於抗戰的事跡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記憶猶新的。
  • 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丨川人從未負國,國人亦不負川
    而每一次,都與「川人從未負國」息息相關。宋亡而川人死戰衛川,川人不負國!明亡而川人死戰衛川,川人不負國!時間推進到抗日戰爭時,川人報國行動堪稱達到有史以來「苟利國家生死以」的頂峰。據統計,抗戰八年,四川為前線提供了近300萬的兵員,佔到了當時全國實徵壯丁的五分之一還多。當時有句話叫:「無川不成軍」,可見四川籍士兵的廣泛。伴隨著高徵兵率的是高死亡率,川軍也是在抗戰過程中犧牲最多的軍隊之一。
  • 壯士出川,日軍的夢魘!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日軍又在鄂南集聚十多萬兵力,第二次進攻長沙,突破新牆河防線。戰役開始後,楊森率20軍由南江橋、胡林鋪等地,會同各軍向日軍進行截擊和側擊。在汨羅江以北地區,切斷了日軍的後援部隊,破壞運輸補給,遏制了敵軍繼續南進。敵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又遭到我主力圍攻,再度向北敗退,沿途受到阻擊,損失十分慘重,傷亡士兵在1500人以上。
  • 你不知道的建川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聚落現館藏珍貴文物超過800餘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329件,這在國內民營博物館中首屈一指哦!建川博物館,全稱建川博物館聚落,由民營企業家樊建川創建,位於位於中國博物館小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聚落佔地5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擁有藏品800餘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2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