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定要上幼兒園嗎?提前做好入園準備,合理應對入園焦慮

2021-01-13 水星育兒說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著作《政治學》中說:"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社會從本質上看是先於個體而存在的。那些不能過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過公共生活,因而不參與社會的,要麼是獸類,要麼是上帝。"

我家的寶貝公主到今年秋季將滿3歲,是該考慮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了,雖然心裡隱隱捨不得,但是人不可能離群索居,人需要過公共生活,哪怕心裡再不舍,也要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因為這是孩子踏入社會需要走的第一步!

幼兒園生活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歷程,對於那些即將送孩子上學的家庭來說,無論是作為孩子還是身為父母,抱有焦慮是難免的。

為了消除入園焦慮,把自家寶寶開開心心送進幼兒園,父母有必要提前做好一些準備。

為什麼孩子必須上幼兒園?

幼兒園,港臺地區稱"幼稚園",是目前社會上成熟的學前教育體制。

孩子在園裡,不僅可以受到專業幼兒教師的培養,還擁有一大批共同玩耍、學習的小夥伴。

孩子在幼兒園裡將開始學習做一名社會人,與小夥伴和老師接觸,提高其社交能力,這對未來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身體、智力和心情都會得到科學、健康的發展。

幼兒園是小孩子們的快樂天地,小朋友們在這裡度過的溫馨快樂之童年時光將會是他們人生裡一段最初的美好經歷。

送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工作

1、找一個固定玩伴:打開交際之門,完成社會化的第一步孩子在入園後,除了生活環境的改變,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突然要面對一大群和自己一般大的小朋友,由此產生的人與人的競爭,這是他們在家裡完全感受不到的,這個變化難免刺激到孩子幼小的心靈。

這時候如果孩子擁有一個相處得好的,年齡相當的小夥伴,將可以很好緩解這個心靈變化過程,因為小夥伴可以給他提供情感支持。所以,作為父母要意識到讓孩子有一個好玩伴的重要性,可以提前幫助孩子去結交他的小夥伴。

2、面對衝突的處理:和別人產生矛盾時懂得解決孩子在家裡百般受到父母的疼愛,除了二娃的家庭孩子間有些競爭外,基本感受不到人際關係的矛盾。

但是以後在幼兒園裡就不一樣了,孩子會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生活,發生衝突在所難免。

為了孩子將來在園裡能過得快樂,如何處理和其他小朋友的矛盾衝突是一個需要事先考慮的問題。

首先第一點,要教孩子表達自己,比如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情緒;還有就是是學會尋求幫助,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要找別的小朋友和老師幫助。

幼兒園可以說是一個小社會,這裡和家裡不一樣,如果孩子很想要的一個玩具,被其他人拿走了,孩子肯定會失落,此時他的處理方式不應該是無視這個感覺,而是開口說出來,讓老師來幫助處理。

另外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有些活動是需要輪流和等待的。家長在孩子進幼兒園前,就可以幫助他樹立這種"等待的觀念"。

3、社會化意識:去適應集體生活幼兒園是孩子邁入的第一個"社會",在園裡會有很多的集體活動,在固定的時間裡還會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生活是集體而規律的,如果能提前幫助孩子建立一點社會化意識,未來在入園的時候孩子就能夠從容地面對。

適應集體生活,簡單的說就是由"我"過渡到"我們",以往在家裡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玩的狀態,而到了幼兒園裡就變成大家一起玩了。人不能脫離集體,同時又需要一種相對獨立性,父母可以提前在日常對孩子做一些針對培養。

4、情緒管理:認知自己,表達自己不僅是大人,對於小孩子來說學會情緒管理也相當重要,比如不能無限度的發脾氣,哭鬧也得有個限度。

家長可以教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並妥善管理表達好自己的心情。

孩子還很小,剛開始對於情緒管理可能很難,這就需要父母們耐心的介入和幫助了。

這一點在入園前可能比較難做到,在孩子上幼兒園後,父母應當多和孩子交流,在此過程中幫助他們辨別自己的情緒,和如何管理情緒的問題。

提前帶孩子實地接觸"幼兒園"

1、提前了解實地環境

首先,我們在正式送寶寶進幼兒園之前,可以先帶孩子到幼兒園看看,看看裡邊的小朋友,讓孩子試著和他們說說話;看看幼兒園裡都有哪些玩樂設施;教室的布置漂不漂亮等等。

然後,我們要接觸下幼兒教師,因為老師是孩子幼兒園教育的關鍵環節。作為家長,可以和老師多交流,了解一些幼兒園裡的知識。

並且,幼兒教師一般對育兒有比較豐富的經驗,他們專業學習過兒童的心理,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上可能為父母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議。

另外,家長還可以安排寶寶與老師做一些早期接觸,幼兒園裡的老師都很平易近人、多才多藝,很受小孩子的喜歡,如果孩子喜歡這裡的老師,那麼以後在幼兒園的日子就會很快樂。

2、制定入園策略父母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會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對附近的幼兒園做一些了解等。現在,有的幼兒園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入園體驗,如半天入學過渡、家長陪同上課等貼心的措施。

這種入園分離措施可以為孩子初期適應幼兒園提供一個很好的緩衝條件,父母可以諮詢所在的幼兒園有沒有這種措施。

上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父母面對這個選擇出現焦慮是正常的,對此我們理應做好積極的準備。其實把問題理順了,一切煩惱都會迎刃而解,一切事情都是順理成章的,讓我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把孩子送進幼兒園,讓孩子開展新的一段人生吧!

相關焦點

  • 蓓蕾佳爾幼兒園新生入園須知和入園前準備工作
    ,入園初期,孩子的生活環境與看護人都發生了變化,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如何緩解新生入園焦慮,如何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這份入園攻略很重要哦,快來看看吧!所以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之前,父母要先調整好心態,相信孩子可以堅強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閱讀繪本,緩解分離焦慮 藉助繪本幫助孩子了解幼兒園,也可以在家玩一些「寶寶上幼兒園」的情景遊戲,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嚮往。推薦繪本:《我愛幼兒園》、《湯姆上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媽媽一定來接你》、《魔法親親》等。
  • 繪本書單|推薦6本幼兒園繪本,緩解寶寶入園焦慮更快適應幼兒園
    還有二個月就是9月,適齡小朋友要上幼兒園了,入園的準備工作該做起來了。安全別針、名字貼、手絹……這些需要採購的小物品可以淘起來了。比物質更需要準備的是孩子的心理,是孩子有沒有做好上幼兒園的思想準備。要知道天底下的孩子都不捨得離開母親片刻。
  • 家園合力應對幼兒入園焦慮: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要關注幼兒需求  又是一年「入園季」,如何幫助幼兒度過這個焦慮期,再次成為家長、幼兒園關注的焦點。一定不能用消極的情緒,比如「有沒有人欺負你」「今天有沒有哭」,更要杜絕用物質刺激來哄孩子入園「明天不哭,給你買個新玩具」等等。  家長的行為、情緒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入園焦慮,家長也需要「斷奶」。  走好第一步從家訪開始  面對即將進入的「新家」,教師一定要提前拜訪幼兒家庭,與幼兒有個初步的接觸。
  • 寶寶即將上幼兒園的家長們,入園準備都做好了嗎?4個錦囊送你
    離幼兒園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你家是否有準備上幼兒園的寶寶呢?相信這篇文章你一定需要!我剛到幼兒園工作的時候,見過一個家長,至今還印象深刻。那是幼兒園小班開班的日子,也是孩子哭的最厲害老師最忙的時候。很多時候,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孩子並沒有出現分離焦慮反而是家長先出現了焦慮。所以,家長也要給自己做好心理輔導,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入園前,家長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心理準備,但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會更多。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寶寶入園焦慮怎麼辦,2至3歲寶寶需要培養的入園準備技能
    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轉折。作為剛入園的寶寶,媽媽們擔心寶寶經常哭,不吃東西,不喝水,不與同齡的小夥伴一起遊戲,不敢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不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狀況。寶寶們會經常生病而且會產生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那麼寶媽們該怎樣幫助寶寶緩解入園焦慮,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從寶寶2-3歲時就該逐漸培養孩子以下技能。
  • 寶寶上幼兒園前,父母有沒有做好這3個準備,入園後差距明顯
    道理大家都懂,可真到了實踐上,還是有太多家長因為各種原因做不到這一點。尤其是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很多家長的準備都不足,這在入園後孩子的表現中都是很明顯就能看出來的。距離9月份孩子正式入學還有兩個多月,家長們不妨抓住這段時間的機會,幫寶寶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
  • 家有小班幼兒入園,提前做好3點準備,順利度過 「疫情入園季」
    ,把這種緊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反而非常不利於孩子上幼兒園,所以作為家長,更好的是我們把焦慮的情緒轉換為一些行動,順利度過開學季。一、物質準備 孩子剛上幼兒園,家長們提前給孩子做好物質準備,當老師要的時候不在手忙腳亂,比如父母的身份證戶口本等複印件,給孩子準備的有1寸照片,小白鞋,備用衣物,水杯等。還有一些孩子有食物過敏的問題,家長可以購買類似姓名條提前縫到孩子衣服上,以免初入園老師不熟悉孩子而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姓名條也是必備的。
  • 3歲兒子馬上就要入園,應對入園分離焦慮,這5本繪本值得一讀
    今天下午,三歲多的兒子非常認真的跟我說:「媽媽,你從京東上買個幼兒園吧,現在下單!」我逗他:「為啥要買個幼兒園啊?」他說:「那我就可以在家上幼兒園了呀。」人不大,鬼點子倒不少,拐彎抹角的不想上幼兒園啊。
  • 【入園準備】幼兒園新小班入園須知,家長必看!
    01 幼兒入園須知 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家長們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和焦慮,為了能夠讓寶寶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家長要了解以下相關事項:
  • 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新生入園準備(家長篇)
    提前消除孩子入園障礙因此,家長要充分配合幼兒園做好入園過渡,在每一個環節中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況,決定下一步的過渡引導行為。在孩子入園後要和孩子經常探討他(她)在幼兒園的趣事,對於孩子遇到的問題,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幼兒園的老師要經常溝通,互相配合,彼此信任。
  • 幼兒園開學在即:順利入園的孩子有共性,父母和孩子都要提前準備
    至於淺淺小朋友為何能夠順利入園,也是有原因的,有入園焦慮的家長一定要看看哦。淺淺入園順利的原因其實淺淺上幼兒園這事,在去年國慶節就提上了日程,當時報了名初步打算今年年初送她去幼兒園,但是沒想到特殊情況的出現,一直到了6月28日才送去。
  • 幼兒園門口孩子嗷嗷哭?可能是「分離焦慮」,三招讓孩子輕鬆入園
    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會冒出來寶寶離開安全的家庭環境,離開親切的爸爸媽媽,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剛開始難免會不適應,擔心媽媽不來接自己,不敢輕易讓媽媽離開,從而形成了分離焦慮。孩子從生下來就有分離焦慮,不過媽媽一直在身邊照顧,即便離開也會很快回來,時間長了,寶寶知道媽媽一會就會回來,分離焦慮就表現得不強烈。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哭鬧好幾天,媽媽應該提前做好3點準備
    媽媽第一點要做好的準備就是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心態讓孩子建立良好的秩序感。不要讓自己的「分離焦慮」來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入園前準備 1、提前養成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幼兒園雖然有幼師對孩子進行照顧,但是畢竟孩子那麼多老師不可能百分百全方位照顧自己家的寶寶
  • 新生入園指南,提前做準備!
    來自長沙市雨花區小哈佛星光幼兒園的老師建議,即將在9月份入園的孩子們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啦,做好下面幾個環節準備,寶寶開學後一定會適應幼兒園!心理準備1、從心理上幫助孩子產生對幼兒園的嚮往自豪:讓寶寶感受「我已經長大了,所以要上幼兒園了!」可以在家說一些上幼兒園的遊戲或背著小書包演練一番,若家裡有外人演練效果會更好。
  • 孩子上幼兒園像生離死別?父母提前做好這些工作,萌娃入園不再愁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導致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所在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一些方面進行培養,讓孩子在去幼兒園的時候可以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環境。二、孩子生理生活方面的培養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習慣性的就承包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例如:吃飯、穿衣、如廁。導致寶寶進入幼兒園自己穿衣吃飯是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孩子初入幼兒園感到不適應也都屬於正常現象,因此家長們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一定要在生活上鍛鍊孩子,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 入園焦慮是道坎,學會這3招,幫助寶寶順利適應新環境
    可是沒想到琪琪上幼兒園的道路顯得如此艱難。每天早上起床,琪琪就會回先掙扎一場,嚷著不去上幼兒園。 到了幼兒園門口,還會扒著門不願意進去。好幾次老師在中途都給媽媽發信息,說琪琪睡午覺的時候睡不著,上廁所時也不願意上。媽媽發現好幾次琪琪都要大便憋回來,到家後再如廁。
  • 如何讓寶寶順利渡過入園焦慮?10年幼師手把手來教你!
    在小區帶寶寶玩耍,經常會和寶媽聊天。發現有好多今年九月份要上小班的寶寶,言談中,能感覺到媽媽們的擔憂。小星的媽媽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說這段時間她為了讓孩子有要上幼兒園的意識,經常會問孩子:「想不想上幼兒園?」。小星的回答永遠都是:「我不要上幼兒園,我要跟媽媽在家裡玩。」
  • 初哆咪育兒課堂:寶寶要上幼兒園啦,這些事兒你一定要知道!
    很多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有一段分離焦慮期。寶寶們初次離開家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哭鬧、焦慮、不安。有的家長甚至比小朋友們還要焦慮。其實,這只是寶寶成長的第一步,家長們一定要坦然接受。同時,家長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寶寶輕鬆應對入園。
  • 幼兒新生入園篇:上幼兒園,如何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
    在求學路上,我們會面臨很多個轉折點,入幼兒園、上小學、升初中、進高中、讀大學……在這些轉折點上,如果你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許可以輕鬆地駛向自己的目標;如果你隨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可能將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無謂的蹉跎上。  針對入幼兒園、上小學、升初中、進高中、讀大學這些求學路上的轉折點,我們請了有關學校的專家、老師傳授方法,這些學習經驗或許對你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