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沙青青】
2020年12月10日,日本單日新確診的新冠患者數量高達2828人,累計患者超過17萬人。日本醫師會中川會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日本全國醫療資源已經出現緊迫狀態。這個冬天,日本勢必要接受新一波兇猛疫情所帶來的煎熬。伴隨著的惡化的疫情,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也「應聲而落」。
根據共同社12月6日發布的輿論調查結果,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為50.3%,較上次11月調查時猛降12.7個百分點。9月菅義偉內閣成立之初,在日本主流媒體的輿論調查中,其支持率一度高達74%,平民出身、無派閥的背景以及「令和大叔」的知名度,似乎為其博得了「親民」的好名聲。當時自民黨內還傳出過「希望藉助菅政權初期的高人氣,提前解散眾議院而進行大選」的呼聲。11月初,永田町就有傳聞稱,安倍曾在與同派系議員聚餐時說:「如果我是首相的話,會在明年1月解散眾議院」。結果菅義偉內閣上臺僅僅兩個月後,支持率就開始一路下行,甚至成為了平成以來支持率下降最快的內閣之一。11月底,《日本經濟新聞》率先披露:鑑於疫情惡化與支持率的驟降,菅義偉基本放棄了在2021年1月提前解散眾議院的打算。
在安倍晉三的第二個任期間,其內閣支持率滑落至50%以下是在2016年4月,彼時已上臺執政三年多。與之相較,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在前後三個月間,連新政權100天的「蜜月期」都還沒結束,就已經滑落至50%上下,無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連菅義偉自己也驚呼「令人震驚」。
從共同社此次民意調查的結果來看,受訪民眾對菅義偉的 不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防疫決策不力的失望、二是對「賞櫻會」問題的不滿。在調查中,55.5%的受訪者對菅義偉政府防疫措施「不予好評」。受疫情和封城影響,日本2020年度第二季度實際GDP比上季度下降7.8%,換算成年率為下滑27.8%,降幅創二戰以來的最差紀錄。為挽救經濟,日本政府自夏天以來就發起了所謂「Go to」消費支援運動,希望通過發放旅遊、餐飲和消費補貼的方式來拉抬陷入萎靡的經濟。依照菅義偉在11月中旬的說法,有超過4000萬人次參與了「Go to」補貼活動。部分地區、場所也確實重現人潮,出現了熱門景點、餐飲場所人滿為患、甚至比疫情前還擁擠的狀況。但這與眼下愈演愈烈的日本新一輪疫情之間是否有因果聯繫?
11月28日,東京民眾觀光拍照。圖自美聯社
菅義偉堅持認為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疫情蔓延與「Go to」補貼之間有關係,但日本醫療研究機構似乎已經給出了相反的答案。12月7日,東京大學等聯合團隊發布研究結果稱,與沒有利用政府旅遊支援項目「Go To Travel」的人相比,利用者中出現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症狀的概率要高2倍之多。同一天,菅義偉卻還在首相官邸舉行的內閣與自民黨的黨政協調會上高調宣示「無論如何都要克服新冠疫情,重振經濟」。直到本文截稿前,菅義偉依舊「頭鐵到底」,最新表態是否認暫停「Go To」政策。
12月11日,菅義偉表示不考慮暫停「Go To」補貼項目。
與此同時,現任官房長官、原厚勞相加藤勝信在記者會上繼續為「Go To Travel」項目背書:宣稱該項目產生了「5萬億日元的經濟效應和46萬人就業」的拉動效果。然而,直接面對疫情擴大困境的地方政府則無法坐視改補貼政策的繼續,包括東京、大阪、北海道在內的地區都先後喊停或部分喊停「Go to」項目。在輿論調查中,超過四分三人受訪者都認為當前應以防止感染擴大化最優先,而不是「拯救經濟」。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山口泰明也承認:「這說明國民的不安感才是首要的因素」。
菅義偉對喊停「Go to」補貼項目倍感猶豫,甚至不惜冒著感染擴大的風險也要繼續,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堅持舉辦東京奧運的考慮。11月中旬,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剛造訪東京,信誓旦旦地表示將與日本政府一道堅持於明年舉辦奧運。但如果因為疫情惡化、經濟大幅衰退,進而導致奧運籌備工作再有反覆,後果不堪設想。
但眼下,東京奧運會似乎將從安倍政府留下的最大遺產,變成一顆等待隨時引爆的定時炸彈。如果說奧運會還是一顆未爆彈,那麼「賞櫻會」醜聞則可以說是一個已爆彈。
實際上,「賞櫻會」問題,並非最近才浮上水面。早在2019年底,圍繞「賞櫻會」的紛擾就已經成為媒體和政壇的關注焦點。今年兩三月,安倍政府還在對「封城」與否舉棋不定時,「賞櫻會」醜聞便有愈演愈烈之勢。例如2月19日,《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大報的頭版頭條全都是前一日在野黨猛烈批判安倍晉三「賞櫻會」醜聞的新聞:在野黨指責安倍圍繞該醜聞的發言前後矛盾,甚至一度集體離席抗議。只不過由於此後疫情加劇,防疫議題衝淡了外界對「賞櫻會」醜聞的關注。
所謂「賞櫻會」是指每年4月以總理大臣名義在新宿御苑舉行的官方招待會,旨在邀請皇族、政府要員、地方首長、社會名流以及各類對社會有卓越貢獻者參加,相關費用由國家財政支出。然而,自2014年起,「賞櫻會」預算逐年猛增,至2019年甚至達到計劃預算的三倍之多。經費的劇增引起了在野黨和媒體的關注,結果被發現原本用來招待社會賢達的官辦「賞櫻會」,逐漸變成安倍個人招待選舉支持者的「私宴」。主辦費用年年增加,乃是因為邀請了大量自民黨及安倍本人的政治支持者參與,尤其以安倍後援會的成員居多。這批受邀者不僅不符合原本受邀者的標準,還涉及濫用稅金問題,因為激增的費用同樣由國家財政負擔。
除了涉嫌「公器私用」外,還牽扯到主辦方利益輸送弊案:有證據顯示安倍夫人的友人正是最近幾年「賞櫻會」的承辦企業。此外,媒體還發現安倍後援會的成員在參加「賞櫻會」前夜還會在東京的高級飯店舉辦大型聚會;而該聚會的人均花銷明顯超過安倍後援會成員所繳納的年費,被懷疑是安倍事務所甚至其本人埋單,以填補差額。
根據日本現行的選舉法規,此舉涉嫌賄選。12月3日,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決定以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對安倍晉三的第一秘書立案偵查,並提出要對安倍本人進行問話。安倍本人則繼續沿用首相時代面對弊案醜聞的一貫戰術:「一問三不知」、試圖以「不知道」來矇混過關。在共同社的輿論調查中,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無法接受安倍這樣的辯解。立憲民主黨、日共等在野黨在國會質詢中,直接譴責其「說謊」,指出特搜部的調查已將安倍此前在國會答辯中的說法徹底推翻。
作為安倍路線的「繼承人」菅義偉,當然也很難在這場風波中置身事外。理由很簡單,當菅義偉還是安倍內閣官房長官的時候,曾在國會質詢和新聞發布會上多次為安倍辯護。值得玩味的是,菅義偉在發表上任政見時,曾將停辦「賞櫻會」直接列入政綱,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立憲民主黨掌門人枝野幸男在質詢時,就曾言辭激烈地質疑:「身為當時的官房長官,不能以『不清楚』就應付過去了」。而菅義偉的回答就顯得沒什麼底氣了,只是表示:當時是根據安倍首相確認的信息來進行答覆。在野黨當然不會放過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認為「對於當時虛假答覆,現任首相同樣負有責任」。
根據日媒披露的消息,菅義偉身邊人士也對「外界越來越認為首相與安倍是一體的印象」而感到憂慮。在菅義偉正式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安倍晉三曾稱讚其是「最適合令和時代的新總裁」,呼籲「在新總裁的帶領下,戰勝新冠疫情」。但是,對於如今陷入救疫情還是救經濟、保政權還是保安倍困境的菅義偉來說,這句稱讚顯得尤為苦澀。
縱觀平成以來的日本政治史,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穩定的長期政權與紛亂頻仍的「戰國時代」交替出現。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平成初年日本政壇曾長期陷入長期「迷走」的狀態,政府更替如家常便飯。自 1993 年至 1996 年間,日本先後出現了多達五任首相:宮澤喜一、細川護熙、羽田孜、村山富市與橋本龍太郎。自民黨完成了從 1955 年首次丟掉政權,到重新上臺執政的輪迴。
但此後,經歷了在任內去世的小淵惠三和口不擇言的森喜朗時期,直到2001年4月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後,近十年的「戰國時代」才告一段落。而在小泉政權與第二次安倍政權之間的6年內,又產生了多達6位首相(包括2006年第一次上臺的安倍本人),自民黨再次完成了一次丟掉政權到重新執政的輪迴。
如今「意外接班」的菅義偉似乎正在快速褪去光彩,過渡政權的特徵愈來愈明顯。疫情、奧運、經濟以及政治弊案的任何一條,都足以動搖菅義偉的執政根基。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我們未必等來遲到的奧運會,卻或許將迎來日本「走馬燈式」政權更迭的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