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很多朝代都實行「重農抑商」,所以商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面都受到了限制,因為古代是封建制度。所以掌權者為了鞏固統治,重視農業發展,農業發展不僅可以徵稅,而且人口流動少有利安定,而商人會增加流動性又無法徵收糧食,還不好管理。
而如今這個社會,商人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商人也成功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如大家所熟悉的馬化騰、馬雲、董明珠、王健林等等他們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個個身價不菲,這都得益於他們經商的經歷,通過不斷努力,最終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而說到商人就不得不說一說「商幫」,所謂的商幫其實就是以鄉土情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誌性建築的商業集團。在中國有著這樣的三個有名的商幫,它們就是浙商、粵商以及閩商,這些商幫中都誕生了非常知名的企業家,它們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
首先來看看浙商,其中比較有名的商人有,阿里巴巴的馬雲,吉利汽車的李書福、網易丁磊、復星國際的郭廣昌以及萬向集團的魯冠球。他們帶領著企業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不僅企業貢獻了很大的價值,他們自身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粵商中同樣有一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有長江實業的李嘉誠、騰訊控股的馬化騰、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比亞迪的王傳福以及美的集團的何享健。這些企業家同樣非常優秀,其中李嘉誠最為出名,還被稱為「李超人」,曾經多次成為我國的首富。
閩商中同樣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家,其中有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字節跳動的張一鳴、美團的王興、世茂集團的許榮茂以及安踏體育的丁世忠等等。其中要數曹德旺最為有名,他不僅僅玻璃產業發展到了海外,而且還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
其中浙商通常就是指浙江籍的企業家,因為它面海通江,因此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崇文重教的地域文化優勢,讓浙江的工商活動發展非常活躍。浙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的浙江,據了解它的主要分支有寧波商幫、溫州商幫、紹興商幫、義烏商幫等等。
相關數據顯示,浙江市場主體總量大約為724萬戶,其中1萬個人中大約有1237個人是老闆,這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在2019年的時候,浙商中上市公司的數量就達到了468家,民營企業500強佔了96家,而中國企業500強佔據了43家,實力非凡。
粵商的歷史很悠久,整個商業的氛圍也非常濃烈,在明朝的時候粵商的足跡就已經在全國各個地方出現了,在近代粵商在海外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強悍的,一度引領著商業的潮流。自改革開放之後,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策優勢,粵商的發展勢頭也非常猛。
通常認為粵商的分支有廣府商幫、客家商幫、潮汕商幫、雷州商幫等等,而廣東市場主體的總量大約為1300萬戶,據說1萬個人當中,大約有1128個人是老闆,這樣的比例也是非常不錯的。2019年粵商的上市公司有618家,在民營500強中有58家,而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有59家。
閩商通常指福建籍商人以及海外閩民系從商的人,其中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是由福建人開創,閩商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是非常給力的。而且閩商幾乎壟斷了國內80%以上的紅木、民營醫院等產業,同樣具有不容小覷的實力。
如果從企業的重量級別來看,那麼浙商和粵商的實力明顯要比閩商高出一大截,而且影響力也相對更廣一點,像阿里、吉利、騰訊、格力這些在各自的行業中都是數一數二的,而閩商很多人都比較低調、務實。他們更加喜歡悶聲發大財,而不是作為企業家到處去演講,做報告等等,所以影響力不及浙商和粵商。
如果比較浙商和粵商,那麼從成就上面來看浙商要更強一點,這當然不是用頭部企業去做比較,而是企業的覆蓋率和知名程度來決定的。對於浙商而言,它的覆蓋率是相當廣泛的,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涉及,而粵商的主要分布地區在廣東以及東南亞地區。
所以如果從對民間的影響力以及頭部企業的總市值來看的話,那麼浙商的實力確實要比其他的商幫實力更強一點,對此你怎麼看?在你心目中哪個商幫的實力最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