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人們只有土地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但在日本,土地是可以被個人所有的。不管是日本國內,還是海外買家,都可以在日本買土地,並且買來就是自己的,可以任意支配和使用。
但在中國,由於土地性質的限制,房地產業變成了短期的「快消品」,因為房子使用年限只有40年到70年不等,短時間買進再賣出,就能獲得不小的收益。
在日本可不是如此,很多財閥和家族,買了土地就是永遠不出手的,也叫祖產。這樣的祖產通過幾十年乃至數百年的承襲,土地面積就會越來越大,這也成就了日本「最強房東」,日本的德川家族。
很多人都認為富士山是日本國家所有,就像中國的故宮、長城一樣,但其實富士山並不是日本政府的財產,而是一個家族的私有財產,也就是德川家族。
富士山最早的擁有者是幕府時期的德川家族,這個家族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在日本幕府時代,天皇是沒有實權的,真的權力都掌握在幕府的手裡,而富士山的所有權也歸於幕府時期的這個德川家族。
由於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為了不讓火山爆發,德川家族把富士山海拔3520米以上的土地給了淺間神社,淺間神社就在上面修建寺廟,以保佑富士山不再噴發。
在20世紀初的時候,日本發布規定,所有私有土地都歸國家所有,當時富士山曾回到政府手裡一段時間,那時富士山還是國家財產。
隨著二戰結束,日本需要發展經濟,便重新實行了私有制,所以富士康就又回到了德川家族的手裡。2004年時,淺間神社也收回了3520米以上的土地所有權,富士康其他部分也經過多次談判,回到德川家族的手中。
因此德川家族也被日本當地人稱為「最強房東」,日本政府每年要給德川家族繳納高額的租賃費用,用來修繕基礎設施,以發展當地的旅遊業。當然德川家族也賺得盆滿缽滿,衣食無憂,除了政府租金和補貼以外,他們還能獲得旅遊收入的部分分成,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面對這樣的「國家向私人租山」的租約,一定會有許多人表示出乎意料、無法理解。
如果就這個問題,走上街頭去採訪,相信大多數人都會不假思索的說:「這麼重要的地標性土地,政府怎麼可能允許私有呢?這樣管理上不會出現問題,不會亂套嗎?」
然而事實上,富士山的私有化不僅沒有影響它的應有的美景,管理也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人們的觀光活動依舊井然有序的進行著。而且,相比起富士山每年給政府帶來的旅遊收入,支出的租金不過是九牛一毛。
對於日本的富士山,以及土地私有制度,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評論,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