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2020-12-16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我國古代有兩本非常出名的文化典籍,一本叫做《尚書》,一本叫做《詩經》,前者為一部多個體裁性質的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主要記載的內容,上起堯、舜,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的歷

    原標題: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我國古代有兩本非常出名的文化典籍,一本叫做《尚書》,一本叫做《詩經》,前者為一部多個體裁性質的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主要記載的內容,上起堯、舜,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的歷史。後者則是漢族文學史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計三百零五個篇幅,也稱毛詩,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紹本篇內容、意旨等等。

    在這兩個典籍之中,都提到了一個物種,尚書稱其為貔,詩經叫它是白羆。用現在的解字手法來講,貔和白羆的意思相近,關於解釋則有兩種,一種比喻勇猛的軍士或者軍隊,另外一種形容存在於傳說之中的猛獸,這個答案就不好解,有人指虎,有人說熊。

    《本草綱目》_圖

    近一點的歷史當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出現了一個叫做貘的物種。獸經裡也有記載,不過名稱又叫做貉。但不管是貘或者貉,它們都有一種類似的顏色,灰白色以及棕白色的外貌。清代蔣超所著的《峨眉山志》裡出現了貔貅的記載,關於貔貅的記載就相當之多,也可以稱為豼貅,是古籍中記載的猛獸之一。《史記·五帝本紀》之中,有一段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清稗類鈔·動物·貔貅》中記述,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遼 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從這些歷史典籍中可以清晰看出這個動物本身的各種特徵,從性格入手的話,其雖然非常兇猛,但卻是可以馴服的。這樣一種勇猛的生靈用來比喻戰士也就非常恰當了,於是唐代有赳赳將軍,豼貅絶群的句子,到了元朝也有羨威統百萬貔貅,坐安邊境的例子。

  貔貅壁畫_圖

 

  從歷史起源講起,貔貅並不是只有這一個稱呼,又名天祿、闢邪、百解,共四個名字。作為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瑞獸,貔貅除了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這裡還有一個典故,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

 

  簡單一點就是食金吃鐵,食鐵獸這個東西在《山海經》裡邊出現過,但最出名的是這個東西還是蚩尤的坐騎,參與了蚩尤與黃帝的大戰!漢代的東方朔在《神異經》裡邊介紹,南方有獸,名為齧鐵。晉朝的郭璞在《爾雅 釋獸》中也對這個動物進行了說明,似熊,小頭,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好像有哪裡不對,畢竟這個叫做貔貅的食鐵獸樣子越來越清晰了,明代袁牧的《新齊諧初集》,有更詳細的記述,房縣有貘獸,好食銅鐵而不傷人,凡民間犁鋤刀斧之類,見則涎流,食之如腐,城門上所包鐵皮,盡為所啖。

  最為詳細一點的還要說《北川縣誌》,這也是將食鐵獸正式與現實之中的動物聯繫起來的。而這個被稱為食鐵獸的動物叫做大熊貓!

    阪泉之戰,黃帝與炎帝之爭_圖

    而關於大熊貓為什麼被稱之為食鐵獸,不過是傳聞大熊貓在無鹽可食的情況下,就會闖進村民家舔食鐵鍋裡殘存的鹽分,村民們不了解大熊貓的習性,誤以為大熊貓在吃鐵,從此便得名食鐵獸。。。黃帝的龍是手下大將應龍變的,蚩尤結果騎著一隻熊貓去pk,結果。。。

    當然這並不是說熊貓攻擊力低,只是大熊貓的攻擊方式有點另類而已,可能它也是動物界裡 會使用星爺無敵風火輪的高手。一般情況而言,遇到危險的熊貓會背靠大樹或者巖石擺起防禦姿態,用雙掌招呼敵人,打不過就咬。但是熊貓進化了太久,已經算不上純粹意義的食肉動物,不會進行弱點攻擊。當這兩種攻擊並不能打敗對手時,熊貓就會抱著敵人滾下山坡,一趟風火輪下來,其實多半可能是被熊貓轉暈的。

  上世紀作為外交使者的大熊貓_圖

 

  雖然大熊貓的研究是從近代開始的,但於古而言,這個動物的記載數不勝數,按照正確的科學定論,熊貓還是動物界的活化石。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和它們同時代的動物有劍齒虎等等。

 

  一八六九年,一個叫做阿爾芒·戴維的法國人在中國四川將一隻大熊貓製成標本,後經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阿爾封斯·米勒·愛德華茲鑑定,黑白熊是一個新物種,定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也就是貓熊的意思。

  在此之後,大熊貓的發現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於是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險家、遊獵家和博物館標本採集者來到大熊貓產區,試圖揭開大熊貓之迷並獵獲這種珍奇的動物。其中包括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兩個兒子西奧多·羅斯福和克米特·羅斯福。這兩兒子終於在越西縣開槍打死了一頭大熊貓,並且作成了標本帶回美國。當然美國人走了,還有英國人,德國人,但從始到終有意思的是,西方的國家博物館之中有了熊貓的標本,卻始終沒有能夠帶一隻活著回去的大熊貓。

  宋美齡與大熊貓合影_圖

 

  直到一個美國女人出現後,將一隻活著的熊貓真正帶到了美國,那是一九三六年,這個女人捕到大熊貓之後,採取行賄的辦法登上了到美國的輪船。而那隻熊貓在海關的登記表上寫的是隨身攜帶哈巴狗一隻。二戰時候,倫敦動物園的大熊貓在德機的轟炸下表現鎮定,玩耍自如,成為倫敦市民心目中的戰時英雄。在戰爭最嚴酷的時候,報紙仍然在報導這隻熊貓的生活。這隻熊貓在一九四四年底去世。《泰晤士報》刊登的訃告稱,她可以死而無憾,因為她給千百人帶來了快樂。

 

  二戰結束之後,英國人通過外交途徑再次到汶川大搜捕,終於捕獲到一隻大熊貓送到英國。像中國的許多事物一樣,熊貓在國外大出風頭以後,在中國的地位迅速攀升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政府開始限制外國人的捕獵熊貓的活動。

  大熊貓的生活照_圖

 

  熊貓的名字太多,從歷史典籍上就可以看出,但真正定義為熊貓二字還是在一九三九年,當時重慶的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採用的是當時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為中文和拉丁文兩種,那時候中文的讀法是從右到左,貓熊也就變成了熊貓。

 

  與西方的掠奪價值觀一樣,他們總會想方設法的將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死在自己的槍下,然后冠冕堂皇的將頭骨掛在客廳牆上。

 

  或許由此來看,熊貓這種神奇的生靈從古典的傳說中到實際的現實裡,走過的並不僅僅幾百萬年的進化,還有這各種各樣的痛苦。物種的延伸在某方面來講的確是血腥的,但這種萌萌的生物堅強的活了下來。

 

  頑強的活著締造了不一樣的偉大,這種萌萌的動物到如今被稱作是最可愛的動物就像身上的顏色一樣,在黑白無間之下,活的有模有樣!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彭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發現|夏雲:大熊貓就是古代的食鐵獸?|邛崍山|司馬相如|白居易|華陽...
    從1869年法國博物學家戴維在四川雅安科學發現第一隻大熊貓後的一個半世紀以來,對其古名研究紛繁複雜,有貔貅、騶虞、貘、貊、白豹、白熊、竹熊、百羆、食鐵獸等數十個之多。大熊貓古名討論延續上百年,各家學者暢所欲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今認同度高的大熊貓古名主要有貔貅、騶虞、貊(貘)三種說法。
  •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到大熊貓,我們就會在腦海裡浮現出一隻黑白相間,圓滾滾的身子,抱著竹子在吃的憨憨的樣子。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活化石,因為它可愛的外表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沒想到大熊貓在以前可是一種連鐵塊都能咬碎的動物,那麼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熊貓其實屬於食肉動物,毛髮為黑白兩種顏色,體型龐大,體重能達到一百八十公斤左右,所以大熊貓看起來總是圓滾滾的。
  • 食鐵獸?蚩尤坐騎?獅虎不是它的對手?大熊貓真的那麼厲害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的流傳著一種說法:大熊貓在遠古時期的名字叫食鐵獸,曾經是蚩尤的坐騎;大熊貓看似呆萌,實際非常強悍,獅子老虎都不敢去招惹。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就來考證一下吧。1、「食鐵獸」這個說法從何而來?
  • 「食鐵獸」大熊貓和華南虎誰更厲害?大熊貓打得過老虎嗎?
    由此可見,老虎的存在對熊具有抑制作用,甚至會直接捕食它們,也就是說,如果東北虎在野外遇到大熊貓,大熊貓也難逃危機。但是,在歷史上東北虎和大熊貓的分布幾乎沒有重合,倒是華南虎的分布和大熊貓有所重合,那麼華南虎會獵殺大熊貓嗎?
  • 蚩尤坐騎是食鐵獸,那麼黃帝坐騎是什麼?原來好坐騎才是成敗關鍵
    那麼我們以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借鑑,古代打仗之時,什麼最重要啊?有兩樣東西最重要,一樣是兵器,另外一樣就是坐騎。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逐鹿之戰,對戰的雙方分別是華夏族的軒轅黃帝和九黎族的蚩尤。按道理來說,軒轅劍相比之九黎壺,軒轅劍是要差上一籌的,但是為什麼軒轅黃帝就莫名其妙他打贏了蚩尤呢?原因很簡單,軒轅黃帝勝就勝在坐騎上很有優勢。眾所周知,蚩尤當年逐鹿大戰之時坐下的坐騎是食鐵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國寶大熊貓。
  • 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
    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人們比較感興趣,而且更希望遇見的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首先便來說夕獸,夕獸又稱年獸,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夕」的怪獸,每逢年關就會從深山中跳出來傷人,所以被人們稱為「年獸」。
  • 「食鐵獸」大熊貓和華南虎誰更厲害,野外相遇後華南虎會吃它嗎?
    但是,在歷史上東北虎和大熊貓的分布幾乎沒有重合,倒是華南虎的分布和大熊貓有所重合,那麼華南虎會獵殺大熊貓嗎? 華南虎與大熊貓 華南虎和大熊貓一樣,都喜歡生活在低海拔的森林之中,這意味著它們有較大的概率會遇到,那它們一旦遇到後,華南虎會捕殺大熊貓嗎?
  • 獅子老虎為何不敢動大熊貓?那是你沒聽過,它這一霸氣側漏的名字
    大熊貓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它是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而它們的主要食物是竹子,事實上在遙遠的古代,最初的大熊貓都是吃肉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的食物變成了竹子。
  • 古代沒有大熊貓?中國五千年歷史,為什麼從來沒有提到過熊貓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國寶級動物,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多人喜歡。但是,這麼討人喜歡的一個動物,在中國古代將近五千年的歷史中,竟然從來沒有提到過他的名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是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大熊貓,還是另有原因,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 大熊貓不是食鐵獸嗎?可它也太弱了,高度近視,吃竹子都是被逼的
    大熊貓,傳說中蚩尤的坐騎,威風凜凜的食鐵獸。因為其悠久的歷史被稱為動物界的「活化石」,數量稀少,更被封為我國「國寶」,憑藉其天然呆萌的外表和憨憨的動作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大熊貓,戰鬥力強,外表可愛,數量稀少,深受人們喜愛。
  • 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
    在我們的大自然當中,有很多種的小動物,那麼它們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時候也是一種「弱肉強食」的世界,而我們也知道在大自然當中,老虎和獅子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並且有很多小動物,通常在見到它們之後都會跑得遠遠的,因為這是一個食物鏈的循環,可能在一次意外中就成了獅子和老虎的晚餐。那麼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
  • 為什麼老虎獅子碰到大熊貓,不敢攻擊它?看它另一個名字就明白了
    在遠古時期,最少是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熊貓在森林野獸眼裡,可算是非常兇猛的動物。而在遠古動物名稱歷史記載中,大家會發現熊貓除了有現在這個名字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兇狠的名字,叫做食鐵獸。那什麼叫做食鐵獸呢?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中原文明也僅僅只是有一個雛形。然後那時候的遠古神話傳說有很多,最為典型的就是蚩尤。說蚩尤有左膀右臂分別就是兩隻大熊貓,這兩隻大熊貓非常的兇狠。
  • 為什麼大熊貓那麼肥大,生出來的孩子卻像只「小老鼠」?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起它圓滾滾的樣子,可以說我們的國寶顏值還是很高的,如此可愛的樣子讓人看了都覺得歡喜。
  • 老虎獅子兇猛無比,為何獨獨不敢吃熊貓?你看熊貓的外號叫啥?
    這其實是一個細節常識,老虎常年居住在森林之中,故稱為「森林之王」;獅子則是常年生存在茫茫草原之上,故稱為「草原之王」。兩者不相干擾,不相往來,如何產生矛盾?不論是老虎也好,獅子也罷,它們都是強大的肉食動物,弱肉強食,那些小點的動物均成了老虎獅子口中之美餐。但有一點,即便是你老虎很兇,你獅子很猛,可它們卻為啥不敢吃軟綿綿的大熊貓?
  • 「明日方舟」阿消和食鐵獸的差別
    你說食鐵獸2技能1-3級和阿消2技能1-3級不一樣?推拉特種你好意思1-3級技能就拿出去用嗎?正片1.二人的模板想必不少人發現了,阿消和食鐵獸其實是擋二打二的,像極了群衛如圖,阿消和食鐵獸都能打兩個蟲子,精一一級的食鐵獸和布洛卡攻擊只相差了40左右,和幽靈鯊甚至只相差20左右,即使是精二一級,這個差距也只有60/30左右,前期你甚至能把這阿消和食鐵獸當群衛用
  • 為啥老虎、獅子不敢輕易攻擊大熊貓?其實它曾有個霸氣側漏的名字
    相信大家都逛過動物園吧,當看到老虎、獅子等兇猛的動物時,內心總會產生一些恐懼感,相反,一旦看到大熊貓等憨態可掬的動物時,就會欣喜的不得了,可您知道麼,在大自然中,熊貓可並不是好惹的,老虎、獅子不敢輕易攻擊大熊貓?其實它曾有個彰顯地位的名字。
  • 12星座專屬「坐騎」,獅子座是大熊貓,白羊座最「夢幻」!
    白羊座:獨角獸 獨角獸是我們心目中的一種西方野獸,但它被記載在中國古代的《山海經》中。《山海經·西山經》是一種東方獨角獸,又稱龍馬。獨角獸是神聖的,壯麗的,活著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配得上純潔溫暖的白羊。
  • 6種古代就有記錄的動物,有的得到重視,有的已滅絕
    犀牛,犀牛在中國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它們的祖先就已存在中國地區,在中國古代也多有記載,但在20世紀初的時候犀牛便在中國地區滅絕。揚子鱷,揚子鱷作為活化石動物,自古以來便有記錄,古代一般稱其為豬婆龍或者鼉,如今揚子鱷得以倖存,而且隨著保護措施的增強,揚子鱷的數量回升也比較穩定。灣鱷,而今現存最大的一種鱷魚,它們可以生存在鹹水水域,因其也叫鹹水鱷,現今一般多分布東南亞,在中國古代是有存在的灣鱷,而且根據記錄推測可能數量較多,但如今這種動物已在中國消失了。
  • 你有聽說過老虎獅子攻擊大熊貓嗎?獅子老虎為何不攻擊熊貓?
    熊貓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它在我們眼裡一直都是軟萌的形象,它愛吃竹子,對人類沒有絲毫的攻擊性,很難將它和兇猛的雄聯繫到一起的。但是,你知道嗎?老虎獅子不敢攻擊大熊貓?古人給熊貓起的名字,說出來你不一定信,你大概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