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神秘面紗揭開 坑道成最火爆景點(圖)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金門戰備坑道如今不乏蛻變為觀光景點。圖為翟山坑道的音樂節活動。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曾是戰備工事的坑道、碉堡,現已蛻變為金門最受歡迎的觀光賣點。

金門工事地下化,與1949年臺軍進駐有關。金門與大陸僅一水之隔,最靠近大陸角嶼的馬山僅距離1800米,兩地可雞犬相聞。在當時兩岸軍事高度緊張氛圍下,構築碉堡「以保存戰力於地下」。

金門縣誌大事志「蔣公與金門」篇中,曾有蔣介石在1955年 9月26日視察坑道工程的記載。坑道開挖,應在時任「金防部」司令官劉玉章的任內展開。

相傳劉玉章構建防禦工事,先縝密計算好落彈承受力,驗收方式是由施工部隊幹部進入碉堡內,再施以炮擊;如此一來,沒人敢偷工減料,因此,金門工事特別堅固。

傳說雖不盡可信,但證諸歷次炮戰中,金門屹立不搖的事實,可以想見「地下要塞化」構工紮實。「八二三炮戰」後,金門更擴大開挖碉堡、坑道,包括著名的太武山可容納近千人集會的「擎天廳」及四通八達坑道。

目前還未開放的中央、金城等坑道,及已開放參訪的翟山、九宮、成功、塔後等坑道,另作為金酒公司酒窖的經武坑道,都是開鑿在堅硬的花崗巖中。

在那個年代中,除部隊隱藏戰力於地下,金門的機關和家戶也大多開挖有防空洞,比較著名的有金門縣府所在金城鎮市區的金城民防坑道、位於島中央的瓊林地下坑道,都構成地下戰鬥網。

隨著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開放觀光、兩岸關係緩和及臺軍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等減少駐軍,「金防部」配合地發展觀光,逐漸釋出坑道交由金門縣府、金門公園管理處開放,揭開地下金門的神秘面紗,成為最火爆的景點。

坑道不僅是保存戰力的地方,也是接待貴賓的處所,山外迎賓館即是以南雄坑道改建,曾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歌聲風靡兩岸的已故歌星鄧麗君訪問金門時下榻的招待所,現在也是開放參觀的景點。

金管處還在園區翟山小艇坑道先後舉辦 2次坑道音樂節,當音樂在昔日軍事工事的花崗巖水道中悠揚,讓規劃及參演的大提琴家張正杰禁不住說是「最難忘的舞臺」。

戰爭雖帶給金門軍民慘痛的回憶,但走過烽火的坑道,現在卻是金門公園的賣點。金管處說,「遊金門不探坑道,等於沒來」。

相關焦點

  • 一起來揭開神秘金門的面紗
    而去臺灣的旅遊線路,一般都不會安排到金、馬、澎等離島的景點,畢竟金門、馬祖離臺灣本島遠,離大陸近。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扼廈門咽喉,屏障閩、粵地區,因歷史問題,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如今兩岸和談,可戰火紛飛的歲月依然歷歷在目。
  • 揭開馬祖神秘面紗:坑道、古厝、神像、藍眼淚,享心靈度假之旅
    原標題:揭開馬祖神秘面紗:坑道、古厝、神像、藍眼淚,享心靈度假之旅   坑道:充滿歷史光芒的新觀光景點   馬祖位於臺灣海峽西北方,四面環海,東距基隆114海裡,西臨閩江口,距連江縣黃岐鎮最近處僅8公裡多,與大陸一水之隔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兩岸對峙時期的軍事要地,當地駐軍曾廣修坑道。
  • 金門軍事坑道成景點 當年兩岸炮戰炮彈皮打造菜刀
    軍事坑道開放成觀光景點  金門島上公交系統發達,雖然發車間距時間較長,但公交線路覆蓋了全島觀光地。  林先生說,整個金門島的地下幾乎都是挖空的,「花了大量精力、財力、物力挖的地道、秘密山底坑道,鋪得四通八達的。」記者留意觀察,果然在山坡樹叢間偶爾會有當年的工事和坑道口閃現,記者住宿地的對面就是一個窄小的防空洞口。  記者進入一條對遊人開放的翟山軍事坑道,百米長、6米寬、3.5米高的坑道內引海水為河,並建有裝卸碼頭……巨大的地下空間完全是人工穿鑿而成。
  • 臺灣寫真:金門的炮彈菜刀與「坑道音樂廳」
    近日,記者探訪金門。遊覽金門「戰地風情」,走坑道是不可少的環節。圖為翟山坑道。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攝  如今,硝煙散去,當年兩岸對峙留下的設施成為金門獨特的風景。中新社記者近日探訪金門,在海邊斷崖,看見當年用作「廣播戰」的播音牆已成旅遊景點。走近時,播音牆自動感應播送鄧麗君那首耳熟能詳的《甜蜜蜜》。  遊覽金門「戰地風情」,走坑道是不可少的環節。
  • 老爸老媽旅行團 | 翻開金門7月的故事書~
    金門離泉州其實不遠,從南安的石井碼頭搭乘客輪,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金門,穿過這一片茫茫的大海,金門島就出現在老爸老媽們的眼前,隨著客輪靠岸,金門的風光和人文也開始緩緩地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其實金門我早就想來了,沒想到一直拖到了現在。」
  • 臺灣寫真:揭開後慈湖軍事管制區神秘面紗圖
    圖為「兩蔣」公仔和設計師TERRY一起。   中新社臺北四月六日電 題:揭開後慈湖的神秘面紗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散步的步道,泛舟湖上所用之竹筏,五棟充當戰備辦公室的平房,有三扇厚重防爆鐵門的戰備隧道……四月五日,在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處的協助下,中新社記者提前兩周進入後慈湖採訪,揭開這片軍事管制區近半個世紀來的神秘面紗
  • 金城坑道:一解兩岸烽火年代地下金門的秘密(圖)
    金城坑道:一解兩岸烽火年代地下金門的秘密(圖) 2008年09月27日 1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中央社」圖   中新網9月27日電 臺灣「中央社」今日發文為讀者介紹金城坑道,以該坑道描述金門民防史,文章說,金門外島在兩岸軍事對峙緊張年代
  • 58年來大陸媒體首次揭開澎湖地區神秘面紗(圖)
    今年十一前夕澎湖地區向福建籍遊客開放 58年來大陸媒體首次用鏡頭揭開其神秘面紗 央視記者首次進入澎湖採訪  不僅是旅遊勝地同時也是軍事要地 七百年前軍事遺蹟尚有留存 現今廢棄軍事設施對外開放  澎湖是一個旅遊勝地,也是軍事要地
  • 60年前開挖620公尺長地下坑道通往海邊,現成為金門最熱旅遊景點
    臺灣很遠,金門很近,廈門金門的距離,25分鐘的船程,隨著旅遊的不斷開放,周末去金門度個假成了越來越多廈門人的休閒方式。金門其實很小,但有著不同於臺北和廈門的繁華紛雜,有的只是戰火退卻後的安寧美好。而來金門遊玩,必須要提的就是坑道旅遊了。
  • 金門坑道暗藏蔣氏行館
    圖:「擎天石室」是全臺灣唯一位於坑道內的當局領導人行館\網際網路  【本報訊】據中通社二十一日報導:曾是戰地前線的金門外島,臺灣前領導人蔣介石、蔣經國生前經常到金門視察,兩蔣的戰地下榻地點一直是機密,直到臺灣軍方日前才首度公開,原來位於金門太武山花崗巖峰下的「擎天石室」,是全臺灣唯一位於坑道內的當局領導人行館。
  • 金門烈嶼九宮坑道棧道開通 貫穿兩景點
    原標題:金門烈嶼九宮坑道棧道開通 貫穿兩景點  中新網3月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金門公園管理處表示,為創造多元遊憩體驗,提升烈嶼遊客中心至九宮坑道間遊憩動向,興建完成一條嶄新步道,貫穿兩景點,預定3月開通啟用。
  • 2010金門坑道音樂節今登場 昔日軍事基地變身舞臺
    2010金門坑道音樂節今登場 昔日軍事基地變身舞臺 2010年10月16日 13:2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我國最神秘的水下古城,被揭開面紗,堪稱東方版的亞特蘭蒂斯
    這是我國最神秘的古城,這個古老的城市沉睡在水中數十年,幾年前終於揭開了面紗,現在這個水下古城從夢中醒來恢復了,出現在大家面前,像東方的「亞特蘭蒂斯」一樣神秘,在千島底,一起去看吧。以前的獅子城水陸交通非常便利,有很多名勝古蹟,例如,古墓、牌坊等,賀城是新安江畔徽州商之道的中樞,這裡富饒繁榮庶,有很多人文古蹟,甚至有文人墨客曾在此停留過,製作名片佳作,傳遍世界,這座水下古城從夢中醒來甦醒了,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首先,一個叫餘年春的人想畫一個古老城市的原形,另一方面,這裡是他的故鄉,而且,是當年親眼目睹古城浸水的群眾之一,另一方面,他想讓後世的人留下紀念,我想讓他們知道這座水下古城
  • 金門地下坑道揭秘 傳薩達姆曾造訪並表佩服(圖)
    深入小金門的戰鬥碉堡,據說當年薩達姆曾經親自到過,對於當地的地下工事欽佩不已,回伊拉克之後,也開始打造類似的地下城堡。  傳出金門可能撤軍的消息後,島內記者實地走訪曾是臺軍軍事重地的金門,順著退伍老兵的腳步,初入眼前的就是小金門最引以為傲的地下坑道,巧妙的建築設計,就連微弱的回音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 金城坑道:一解烽火年代地下金門的秘密
    臺灣「中央社」近日發文為讀者介紹金城坑道,以該坑道描述金門民防史,文章說,金門外島在兩岸軍事對峙緊張年代,不但軍方有坑道,就連民間也有,全縣行政中心所在金城鎮城區的地下,正是有條全長2500多米的民防坑道,經過金門縣斥資整修,現在已經是一遊地下金門、見證民防歷史的熱門景點。
  • 揭開皇家貢茶園的神秘面紗……
    一起揭開板山皇家貢茶園的神秘面紗……圖:冬日依然茂盛的有機茶樹圖:原始森林中與野生茶樹伴生的桫欏樹桫欏是距今約1.8億年前侏羅紀草生植物活化石,也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圖:祭祀千年茶王樹儀式經過2天的茶山探源之旅,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卻無法掩蓋內心的喜悅,因為,他們揭開了皇家貢茶園的神秘面紗,深深的被高山密林深處的古茶樹、大茶樹所震撼。
  • 馬祖心靈度假之旅 坑道古厝神像藍眼淚構成絕美畫面
    ­  王春萍告訴記者,當地觀光部門已經著手在部分廢棄的軍事設施裡植入商業元素,例如,在北竿島大沃山的一處據點,有一所崗哨就打算對外招商,打造成咖啡屋,面朝波瀾壯闊的大海,腳底便是懸崖峭壁,觸目所及還有老舊戰車和炮彈殼,這種環境體驗堪稱一絕。­  原標題:揭開馬祖神秘面紗:坑道、古厝、神像、藍眼淚,享心靈度假之旅
  • 馬祖高粱的前世今生 軍事坑道成酒窖(圖)
    幽深的坑道前,200多尊酒罈疊成三行分列在洞口兩旁,十分壯觀。這裡是馬祖著名的八八坑道,如今因為其中窖藏的馬祖高粱而聞名。  說起臺灣的酒,人們首先想起的往往是金門高粱,殊不知馬祖也產高粱酒,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八八坑道窖藏高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八八坑道原是馬祖在「戰地政務」時期為加強防禦所構築的軍事設施,當時用來儲存軍需物資。
  • 盤點金門最不容錯過的景點
    像這樣的傳統閩式建築聚落,金門大大小小的有不少,但水頭聚落的氛圍最好,保留得最完整,漫步其中,浪漫十足。這個聚落裡面的有些老屋被改造成民宿、有的開放參觀,有的還有人居住,這種歷史與人文合一的感覺,非常值得來感受。
  • 《探秘冬蟲夏草》——揭開冬蟲夏草的神秘面紗
    《探秘冬蟲夏草》——揭開冬蟲夏草的神秘面紗 2020-12-05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