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帶著4位攝影老師我們一行7人從臨滄出發行程100多公裡到青麓茶山進行茶山取景攝影,準備結合春茶製作的圖片視頻做一個公司的宣傳片,記錄雲南青麓茶業的近萬畝生態茶園,青麓茶文化莊園,青麓茶業萬畝茶園基地的改良規劃以達到宣傳效果。
青麓茶葉萬畝茶園包括青麓山以及公司收購附近十幾個村子的茶園和青麓山的原始森林組成的萬畝生態園林,實際茶園面積還沒有萬畝,需要後續規劃改良後達到萬畝茶園的規模。
站在青麓山遙拍遠景
圖為青麓茶業主茶山,左右兩條山脈是原始森林的組成部分,這裡有部分散居的村民,幾個村寨都只有二三十戶人家,而且都分散的居住。右側山脈能看到的房子為青麓茶文化莊園。
11公裡泥濘的山路是村民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
不是所有的四驅車都能上來的,四驅皮卡車,普通的四驅越野都上不來,第一是車的性能問題,第二是需要一流的老司機,不服歡迎來戰,公司創始人劉總就是資深的愛茶人士,也是位28年的資深老駕,愛茶勝過愛車,今天開著途樂5.6帶我們進山。
走到道路的盡頭了我們步行進入前面的寨子
寨子裡的村民家
從門口的臺階來看這個房子還有人住,我們估計主人有一臺摩託車,旁邊的豬圈還養著6頭30-60斤的豬,看得出這個家庭仍然處於低收入的貧困戶,隨後我們走訪了寨子的10幾戶人家,條件都差不多,村裡年輕的勞力都走出大山到外面打工去了,留下的只是老弱婦孺,春茶大都沒人採摘,去年劉總購買了村裡的200多棵大古樹,順帶收購了村民100-200年左右的大樹茶,即使是這樣村民還是好多茶因沒人採摘錯過收購時節。大山是他們走不出去的夢,劉總每次來到這裡看到他們的教育、醫療條件這麼落後都非常痛心,這是劉總第五次帶著我來這裡了,上次劉總還帶我們來這裡發放過愛心衣服。走出大山,將大山的產品走出大山,真正的做到靠山吃山,在大山同樣能發家致富。
茶山小分隊
原始森林的生態古樹茶
靠近森林的古樹茶樹齡均在500年以上
大森林的味道這棵老樹應該千年了
大森林裡面的植被
在森林走了一天了,我們在千年老樹下合個影,走出森林準備驅車下山,去茶文化莊園,古話說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難,在泥濘的土路我們也得折騰一個鍾再經過硬板路去茶文化莊園。
1953年建國後這個村子的第一所學校
1953年建國後這個村子的第一所學校
建國後這裡有了第一所學校,附近接近20個村子的孩子都在這裡上學,1-4年級都在這裡上學,一般都是1-2個老師教學,公司楊總就是從這個學校讀小學畢業的,一直到00後附近的村子裡的孩子都在這裡讀書,直到零幾年安樂塘小學建成才沒有使用,歷經幾十年風雨,依然存在。
青麓茶文化莊園
青麓茶文化莊園
回到茶文化莊園已經是黃昏了,站在高處拍了一張夜景,在燈光的點綴下金碧輝煌,經過三年的精心打造,在劉總的帶領下終於把莊園大部分建成,除了綠化部分外基本建設完畢,我們再這裡建設有初制車間、精製車間、茶文化交流中心、品鑑體驗中心,還設有貴賓住宿休息的高端民宿以及飲食文化場所,讓來茶山的每一位貴賓,愛茶人士,旅遊人士體驗高規格的茶文化服務,遇見更生態的古樹茶園,體驗茶山生活,感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如果您也愛茶,請您幫忙分享到朋友圈,點擊文章末尾的「在看」,讓更多的愛茶人士遇見我們,來到我們的茶文化莊園,關注我們茶文化莊園的發展。
PS:本文大部分圖片為小編拍攝,非攝影師拍攝,後期我們會給大家分享,也可以添加小編VX:zxy10689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