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間流日本舞踴家・藤間萬惠女士自2010年9月以來,受日本文化廳派遣,作為文化交流使在中國各地的大學以及組織機構進行日本舞踴講座。有很多中日學生在觀看了藤間女士的表演後被日本舞踴所深深吸引,並走入舞蹈教室親身去學習這種藝術。正是這些學生把自己學習日本舞踴的成果匯總起來,結合歌舞伎表演的一些要素,編排了《新・船弁慶》這部作品。中日兩國學生在共同協作排練日本傳統藝能演出的過程中加深相互理解,讓觀眾朋友們可以切身地體會到日本傳統文化。這次演出可以顛覆以往大家對日本舞踴的印象,讓大家重新認識這種藝術!
[演出信息]
日程:10月22日(周六)19:30開演
10月23日(周日)16:00開演 (提前30分鐘進場)
劇場:繁星戲劇村 貳劇場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內大街抄手胡同64號
宣武門地鐵站西北出口邊
電話:(010)66081866
票價:200元/120元/學生票60元
訂票;13671224204(日,中文可)
票務總代理;永樂票務 400-810-1887
[劇情簡介]
日本舞踴和能、歌舞伎一樣,同為日本人為之驕傲的一種藝術形式。在16世紀初葉,日本歷史進入了江戶時代,在這一時期歌舞伎這種藝術形式風靡一時。而為了滿足觀眾們逐漸細化的審美需求,歌舞伎中的舞蹈部分逐漸被分離出來,形成了歌舞伎舞踴,這就是日本舞踴的前身。在此之後,經過了400餘年的發展,日本舞踴漸漸脫離了歌舞伎舞踴的體系,形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並且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到場觀看此次演出的中國朋友們能夠藉此機會從多方面領略到日本舞踴的魅力。為此,此次演出的劇目將包括兩部有代表性的經典歌舞伎舞踴作品、一部融入近現代元素後全新創作的作品,以及從歌舞伎的鼻祖——「能」這種藝術形式中取材創作的一部舞劇。
1部 日本舞踴
創作群舞≪さくら さくら≫
三弦曲 《國入奴》
三弦曲 《英執著獅子》
2部 歌舞伎舞劇
《新・船弁慶》
《新・船弁慶》故事梗概
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公元1190年左右),武將源義經跟隨兄長源賴朝,統率軍隊討伐平家,並在戰鬥中立下大功。但是源賴朝卻聽信小人讒言,對義經產生猜忌,義經走投無路,只好逃亡至西國(今天日本的四國、九州地區)。在逃至大物浦這個地方(今天的兵庫縣泥崎市)時,義經決意讓一直伴隨自己左右的愛妾靜御前返回京都。在臨別之際,靜御前跳起了別離之舞。一曲舞畢伴隨著船長的手勢義經一行登上了歸途之船。就在起航的一霎那,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狂風大作、海浪滔天,在洶湧的波濤之中隱約可見被義經所擊敗的平家軍隊的魂靈正殺奔而來。其中平知盛的怨靈一馬當先直奔義經而來。義經拼死抵抗,與此同時弁慶在旁奮力做法,終於鎮住風浪,平家亡靈也消失在海面之上。
在這部作品中匯集了靜御前在與義經離別時所跳的哀怨而輕靈的舞蹈、以及表現義經與知盛激烈戰鬥場面的舞蹈等。在原作能劇中,這一劇目中的靜與知盛這兩個角色由兩名演員分飾,但是在歌舞伎舞踴中,這兩個角色都要由同一名演員去表演。日本舞踴中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不論演員性別如何,都要同時去學習表演男女兩性的角色。在這次的演出中,美麗而哀婉的靜御前與勇武善戰的知盛這兩個角色都將由同一名演員飾演。
(責任編輯: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