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學生合演日本傳統藝能 藤間萬惠北京舞踴會

2020-12-17 搜狐網


  藤間流日本舞踴家・藤間萬惠女士自2010年9月以來,受日本文化廳派遣,作為文化交流使在中國各地的大學以及組織機構進行日本舞踴講座。有很多中日學生在觀看了藤間女士的表演後被日本舞踴所深深吸引,並走入舞蹈教室親身去學習這種藝術。正是這些學生把自己學習日本舞踴的成果匯總起來,結合歌舞伎表演的一些要素,編排了《新・船弁慶》這部作品。中日兩國學生在共同協作排練日本傳統藝能演出的過程中加深相互理解,讓觀眾朋友們可以切身地體會到日本傳統文化。這次演出可以顛覆以往大家對日本舞踴的印象,讓大家重新認識這種藝術!

  [演出信息]

  日程:10月22日(周六)19:30開演

  10月23日(周日)16:00開演 (提前30分鐘進場)

  劇場:繁星戲劇村 貳劇場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內大街抄手胡同64號

  宣武門地鐵站西北出口邊

  電話:(010)66081866

  票價:200元/120元/學生票60元

  訂票;13671224204(日,中文可)

  票務總代理;永樂票務 400-810-1887

  [劇情簡介]

  日本舞踴和能、歌舞伎一樣,同為日本人為之驕傲的一種藝術形式。在16世紀初葉,日本歷史進入了江戶時代,在這一時期歌舞伎這種藝術形式風靡一時。而為了滿足觀眾們逐漸細化的審美需求,歌舞伎中的舞蹈部分逐漸被分離出來,形成了歌舞伎舞踴,這就是日本舞踴的前身。在此之後,經過了400餘年的發展,日本舞踴漸漸脫離了歌舞伎舞踴的體系,形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並且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到場觀看此次演出的中國朋友們能夠藉此機會從多方面領略到日本舞踴的魅力。為此,此次演出的劇目將包括兩部有代表性的經典歌舞伎舞踴作品、一部融入近現代元素後全新創作的作品,以及從歌舞伎的鼻祖——「能」這種藝術形式中取材創作的一部舞劇。

  1部 日本舞踴

  創作群舞≪さくら さくら≫

  三弦曲 《國入奴》

  三弦曲 《英執著獅子》

  2部 歌舞伎舞劇

  《新・船弁慶》

  《新・船弁慶》故事梗概

  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公元1190年左右),武將源義經跟隨兄長源賴朝,統率軍隊討伐平家,並在戰鬥中立下大功。但是源賴朝卻聽信小人讒言,對義經產生猜忌,義經走投無路,只好逃亡至西國(今天日本的四國、九州地區)。在逃至大物浦這個地方(今天的兵庫縣泥崎市)時,義經決意讓一直伴隨自己左右的愛妾靜御前返回京都。在臨別之際,靜御前跳起了別離之舞。一曲舞畢伴隨著船長的手勢義經一行登上了歸途之船。就在起航的一霎那,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狂風大作、海浪滔天,在洶湧的波濤之中隱約可見被義經所擊敗的平家軍隊的魂靈正殺奔而來。其中平知盛的怨靈一馬當先直奔義經而來。義經拼死抵抗,與此同時弁慶在旁奮力做法,終於鎮住風浪,平家亡靈也消失在海面之上。

  在這部作品中匯集了靜御前在與義經離別時所跳的哀怨而輕靈的舞蹈、以及表現義經與知盛激烈戰鬥場面的舞蹈等。在原作能劇中,這一劇目中的靜與知盛這兩個角色由兩名演員分飾,但是在歌舞伎舞踴中,這兩個角色都要由同一名演員去表演。日本舞踴中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不論演員性別如何,都要同時去學習表演男女兩性的角色。在這次的演出中,美麗而哀婉的靜御前與勇武善戰的知盛這兩個角色都將由同一名演員飾演。

(責任編輯:崔延)

相關焦點

  • 脫掉和服換上軍裝的日本藝能部隊 為侵略戰爭鼓掌助威
    隨著日本侵略戰火的不斷擴大,日本演藝界也披上了濃厚的戰爭色彩,他們為了鼓動戰爭,提出了「演劇報國」的口號,他們前往工廠,農村,部隊鼓動侵略。日本映畫.興行會社牽頭成立了日本移動演劇聯盟,開始了大張旗鼓的為日本侵略戰爭搖旗吶喊。他們也被日本政府稱為「藝能部隊」。
  • 日本傳統藝能歌舞伎來華公演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
    3月17日,日本演員在北京進行歌舞伎劇目《義經千本櫻》的彩排。(攝影 王珊寧)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記者王珊寧 郭丹)3月18日至20日,來自日本的松竹大歌舞伎公演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為觀眾帶來3天5場的精彩演出。此次公演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主辦,標誌著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紀念活動的正式啟動。
  • 2017青少年中華傳統藝能交流東京公演成功舉辦
    人民網東京5月12日電(許永新)11日晚,由中華文化大觀園優秀才藝學生交流團演出的2017青少年中華傳統藝能交流東京公演成功舉辦,日本前首相、東亞共同體研究所理事長鳩山由紀夫、中國駐日使館公使郭燕觀看了演出並致辭。 鳩山由紀夫在致辭中表示,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學生從中國來到這裡,感到無比高興。他們有著非常傑出的才能,他們是中日友好,和平友愛的大使。
  • 日本歌舞伎中讓人感到驚豔得他,十五歲粉絲遍布全球的藤間齋
    人人都喜歡好看養眼的美好事物,在我國有著很多傳統的曲藝表演方式讓人眼花繚亂不禁感嘆人的創造力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娛樂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今天正經就帶大家看一位來自日本的四代目松本金太郎:藤間齋。
  • 「中華文化大樂園」青少年傳統藝能東京公演驚豔
    「中華文化大樂園」青少年傳統藝能東京公演驚豔 2017-05-11王健 攝   中新網東京5月11日電 由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選派的「中華文化大樂園」優秀才藝學生交流團,11日晚在東京公演博得滿堂彩。  這是該團今年訪日巡演的第二站。吸引了東京當地和周邊地區的眾多僑胞帶著孩子趕來觀看。他們為中華傳統才藝的驚豔表演贊口不絕。
  • 日本長崎市觀光推介活動在滬舉行
    圖片說明:長崎市市長田上富久親自給上海市民派發宣傳資料在活動現場,「西方小天鼓」的和太鼓表演和「藤間流藤榮會」的日本傳統舞蹈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KAWACHIYA」的互動表演更是讓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 日本池袋文化之旅:傳統與藝能的雙重結合,淺談歌舞伎的前世今生
    其實日本很多地方都有所謂的歌舞伎,但是東京歌舞伎座是一整年都有歌舞伎的表演,其中以年終及初春的表演最為盛大探尋日本傳統藝能之旅,不妨從雅俗共賞的歌舞伎開始,這次日本行,一同去觀賞熱鬧的歌舞伎吧!什麼是歌舞伎歌舞伎從慶長(公元1596年至1615年)時期初創至今,已過了四百多年,曾經廢止又興起,如今仍是許多日本人喜愛的傳統藝術之一,更是日本重要的文化遺產。
  • 「中華文化大樂園」青少年中華傳統藝能交流日本公演
    (田泓攝) 人民網東京5月11日電 (記者田泓)由國務院僑辦主辦、亞洲太平洋觀光社等協辦的「中華文化大樂園」青少年中華傳統藝能交流日本公演東京場今天在讀賣會館舉行 「中華文化大樂園-優秀才藝學生交流團」旨在增進海外華裔青少年了解中華文化,由國僑辦在中國國內精心挑選20多位10-18歲才藝青少年組成。今年日本公演分別在長崎、東京、札幌和神戶四地巡迴演出。節目包括京劇、武術、雜技、二胡、歌舞等。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出席了東京公演開幕式並致辭。
  • 閩南師範大學:禮承傳統藝能 開拓思政教育新陣地
    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把詩歌、書畫、古琴、茶藝、戲曲等中華優秀傳統藝能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機結合,探索思政教育與傳統藝能融合新模式,挖掘優秀思想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搭建活動平臺,貫徹文化育人,培育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新一代中文系學子。
  • 中國留學生在奈良挑戰學習日本藝能 將登臺表演
    中國留學生在奈良挑戰學習日本藝能 將登臺表演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狂言」是日本四大古典戲劇之一,是一種興起於民間,穿插於能劇劇目之間表演的一種即興簡短的笑劇。
  • 超夢幻合演《Matt加入麥奇一家》完全無違和感的假人臉
    幸好Matt不但沒有,在爸爸也是日本前職棒選手.桑田真澄全力支持下,Matt靠著自己這張化妝時間高達兩三小時的假人臉在日本藝能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地位。現在甚至還跟假人模特兒拍攝的短劇《Oh! Mikey》合演廣告,加入麥奇一家的Matt毫無違和感的演出當然也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
  •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儀式在北京舉行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儀式在北京舉行/5) "← →"翻頁 1月12日,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儀式在北京舉行
  • 日本駐華大使館舉辦中日聯合成人儀式
    人民網1月11日電 據共同社消息,日本駐華大使館10日舉行了日本留學生及中國學生共同參加的成人儀式,包括約100名中國學生在內的180名兩國青年出席並參加了新年試筆等活動,加深了友誼。  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等主持了日本傳統的「開鏡」(砸開酒罈)儀式,身穿寬袖和服及旗袍等服裝的年輕人欣賞了中日兩國學生團體表演的舞蹈。
  • 說說你我眼中的中國和日本——中日大學生交流側記
    當日,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團第四分團的140多名青年學生,先後參觀了四川綿陽中華科學家公園、李白紀念館和成都金沙遺址,感受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應中國政府邀請,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團一行千人3月10日陸續抵達中國,分別對上海、重慶、廣州、成都、杭州、大連等地進行訪問,並出席中日雙方於15日在北京共同舉辦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開幕式活動。
  • 民進黨傳統藝能
    被關了還在硬凹 民進黨傳統藝能?被民進黨停權的「立委」蘇震清捲入SOGO收賄案仍在羈押中,蘇妻廖靖汝與律師陳佳瑤1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檢調涉嫌造假錄音,蘇震清已經在看守所中開始絕食抗議。
  • 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北京•日本電影周即將拉開帷幕
    中日影人歡聚一堂,佳片展映盛況空前    為促進中日兩國之間的相互了解,進一步加強兩國的文化、藝術、影視之間的廣泛交流,經國家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批准,由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影學院主辦、日本風車影視文化發展株式會社承辦並在中國電影集團鼎立協助下,將於2006年11月18~24日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舉辦盛大的「2006北京•日本電影周
  • 初音未來X中村獅童合演「超歌舞伎」,將傳統藝術做重新詮釋!
    日本對於傳統戲劇、國粹藝術,竟然做到能有這麼多年輕人,甚至外國人因此遠道而來,共襄盛舉,讓傳統文化趕上時代潮流,並得以延續保存下去,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世界知名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將與「中村獅童」同臺演出,重新詮釋日本國寶級的傳統藝術——超歌舞伎。
  • 日本櫻花聞名世界,但嵐山紅葉同樣吸引遊客,絲毫不亞於北京香山
    文|木木說旅行到日本旅遊的人,常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夠看到滿山遍野的櫻花,特別是京都嵐山,那櫻花更是聞名全日本、全世界。開花時節,正如魯迅先生當年所描寫的「望去,卻象緋紅的輕雲」,美不勝收。雖然已過了櫻花盛開的季節,但嵐山的紅葉也吸引了眾多的日本和世界各地的遊人,遊客之多,不亞於金秋北京的香山。下車不遠,出現在面前的是橫跨桂川河上的渡月橋,橋的北面,水域寬闊,岸邊,一隊隊少年端著五顏六色的塑料盆,拎著塑料桶,把購買來的一尾尾各色鯉魚,放入河中。看著魚兒遊遠了,潛入河底了,他們歡奔雀躍,嘴裡不停地喊著「灑優那啦(日語再見)!」
  • 臺灣「立法院」就反課綱達成共識 被諷「合演退場大戲」算計學生
    4日,「立法院」協商後達成共識,民進黨、臺聯撤銷召開臨時會提案。然而,對於這一「共識」,臺灣很多人並不買帳。《中國時報》評論員楊毅將之稱為「朝野虛晃一招,合演退場大戲」,認為這一共識不過是藍綠政客新的收編手段,背後是滿滿的政治算計,這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吳嬛嬛的觀點不謀而合。楊毅還對臺灣學生們勸道,「還是快乖乖回家,好好修習政治民主這門學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