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概念股異動 華為調整汽車業務任命餘承東為「主理人」

2020-12-23 第一財經

11月25日上午,華為汽車概念股異動。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午間收盤前,華為汽車指數上午上漲1.53%,小康股份、長安汽車漲停,啟明信息漲幅達到8.06%。

而從近期的動作來看,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速度明顯加快。

25日午間,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發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此外,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同時任命餘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

華為表示,華為不造整車,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商。「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從布局方向來看,多次強調「不造車」的華為早已將觸角延伸至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領域,包括HiCar、鴻蒙車載系統發布、5G晶片搭載汽車、充電樁模塊等產品不斷落地。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對記者表示,這幾年華為內部也有分歧,是直接造華為品牌的車,還是為廣大車企提供部件和解決方案,這樣的戰略決策並不好做,直到這兩年才真正釐清該業務的發展路徑。

2019年的5月27日,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籤發華為組織變動文件,正式宣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立。該部門以BU的形式與運管商BG、企業BG、消費者BG同屬一級部門。其後,華為與上汽、廣汽、一汽、東風、長安等18家車企宣布共同打造「5G生態圈」,被外界視為「跨界」的實質一步。

而在今年10月底,華為發布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全新品牌HI,這使得華為成為汽車界最受矚目的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1月中旬,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正式宣布,將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該品牌旗下高端智能產品也即將推出。

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華為在智能座艙上主要以通過「麒麟模組+鴻蒙OS+HiCar」的模式切入,此外如MCU、CDU、5G晶片、手機 NFC 等汽車產品也開始逐步「上車」。

簡而言之,在軟體定義汽車趨勢下,華為希望打造一種「計算+通信」的全新架構切入汽車領域。目前,華為將汽車所有功能歸類後交由智能座艙、整車控制和智能駕駛三個平臺控制,通過自研晶片和作業系統將每一個平臺都打造成一個生態系統,並推動標準統一以便執行部件配合和第三方開發。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華為內部擁有一套AUTOSAR汽車嵌入式系統軟體架構,在這個公有架構下,可以為汽車提供「打包式」的軟體建設服務,並「模塊化」的優化軟體主體,讓汽車開發能夠在一個開放、通用的統一標準下,進行不同公司間的分散功能實現,並最後集中配置。

但也可以看到,在汽車邁向電子化和智能化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開始布局這一領域,但汽車晶片多來自於國外。

國信證券認為,華為入局對國內智能汽車生態整體利好,有望將原來掌握在國際巨頭谷歌、英偉達、Velodyne等手中的智能汽車關鍵要素國產化,同時帶動產業鏈上遊硬體企業、產業鏈軟體合作企業的穩健發展。

相關焦點

  • 說好不造車的華為又「騙人」?絕境之下 餘承東攜汽車業務重新出發
    不過最近幾則公開消息顯示,華為已經決心深度進入汽車行業,而不僅僅做一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1月14日的晚上,長安汽車官宣將與華為、寧德時代三強聯合,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全新的汽車品牌將搭載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配備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還擁有超級 「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
  • 出手榮耀後,華為汽車業務戰略抉擇:2B做供應商還是2C造車?
    在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登臺發布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獨立品牌——HI。這是華為汽車業務,首次和消費者業務同臺。端倪二就是,在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首期的央視節目《第一發布》上宣布,長安汽車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並即將推出首款車型。在這個節目上,代表華為發言的正是餘承東。
  • 驅動晚報| 騰訊全民K歌涉黃被罰 華為汽車業務將與消費者業務整合
    2020年11月16日驅動晚報今日科技要聞:騰訊「全民K歌」涉黃被罰;華為汽車業務將與消費者業務整合
  • 基金調整布局新能源汽車瞄準中遊發力高鎳三元概念股
    近日披露的基金二季報顯示,公募基金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布局出現調整。從基金重倉股調整情況看,公募基金二季度減倉上遊鈷鋰資源股,加倉中遊三元電池;從鋰電池布局路徑看,公募基金髮力高鎳三元概念股,減倉磷酸鐵鋰概念股。
  • EV晨報 | 市監局加強對汽車OTA召回監管;華為智能汽車歸消費者業務...
    來源:第一電動網3、華為智能汽車歸消費者業務: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調離崗位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
  • 華為Hicar車型確定,一個千億巨頭的智能汽車業務落地
    今年能看到華為的Hicar。4月8日,在華為舉行的春季新品發布會上,華為還公布了關於其Hicar業務細節。同時據騰訊新聞《一線》的消息,支持華為Hicar的車型已基本確定,目前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今年有望推向市場。華為的HiCar是什麼?
  •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正式併入消費者業務部門,從2B向2C轉變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正式併入消費者業務部門,由現任消費者業務部門CEO餘承東負責,業界人士分析認為這是它從2B向2C轉變,柏銘科技認為此舉意味著它自主造車的可能性加大。一直以來,華為都對外強調它將只做軟體和晶片的整體解決方案,不會介入造車行業,如此言論可能是為了打消汽車企業對它的疑慮,以促使汽車企業接受它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 華為並非一言堂,任正非也並非絕對正確
    從昨天下午開始,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開始流傳一份名為《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的內部文件。 其中三點重要決定中第三點赫然寫著「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而文件的籤發人署名為任正非。
  • 餘承東解讀:華為的「全屋智能」長什麼樣?
    華為對智能家居的四個「重構」「全屋智能是我們圍繞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的一個新的東西(解決方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解釋稱。目前,華為全場景解決方案中主要包括智慧辦公、智慧出行、影音娛樂、運動健康、智能家居五大版塊,這也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一大戰略部署。
  • 華為的汽車Tier1野心,明年500萬輛車搭載HiCar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此外,華為發布首款汽車領域硬體產品車載智慧屏,該產品屬於後裝設備,搭載鴻蒙OS 2.0。至此,華為針對C端汽車用戶布局了前裝產品HMS for Car,車內投屏HiCar和後裝產品車載智慧屏。而在To B業務方面解決方案包含智能駕駛、三電系統和智能座艙三個方面。
  • 科技龍頭砸出「黃金坑」 業績最猛的華為概念股是它
    近兩年來,國內已有多家科技公司遭受美國打壓,但從事後來看,這些公司短期內業務受到影響,但長期影響逐漸減弱,且在二級市場上,科技龍頭類公司由於核心競爭優勢,加之進口替代空間的推動,股價邁上了新臺階。而作為國內5G和晶片領域的先鋒,華為在各領域的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 華為「上車」記:車企緣何追捧?
    不可更改的戰略:不造車除了最高層重申不造車,《決議》還做出了兩項決定:1、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 智能汽車概念股有哪些 智能汽車龍頭股一覽
    智能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是一場革命。據業內人士預計,完全自動駕駛樂觀預測應在2030年前後才會實現。智能汽車概念股有哪些在智能汽車領域,樂視、百度等國內巨頭實力強勁,通過布局智能汽車挑戰傳統車企,意圖實現「彎道超車」,國內智能汽車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那麼智能汽車概念股有哪些呢?哪些智能汽車概念股值得大家關注?
  • 走進溪村 「汽車CXO沙龍」,華為云為汽車行業注入新動能
    2020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汽車市場原本就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效益調整的攻關期,在這個特殊時期,汽車市場產業鏈上下遊對於轉型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不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造車新勢力,亦或是上下遊供應鏈,每個環節都在嘗試通過科技的力量收縮成本提升效率。
  • 華為汽車業務現狀、競爭格局和產業鏈機遇深度解析
    這三大 BG 和三大 BU 除了業務規模上的差異以外,在組織架構上是並列的,均為華為內部的一級部 門。對於華為而言,原先的三大支撐業務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 已 經較為成熟,在提升這三大業務增量的同時,華為也在不斷尋找新的業務機會。 而汽車領域無疑是一個恰好的選擇。
  • 【半導體/5G/IoT/AI/汽車】一周科技熱評
    1、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將成絕版 8月7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今日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表示。麒麟系列晶片9月15日以後將無法再生產,華為Mate40將成為搭載高端麒麟晶片的「絕版」機。
  • 異動股揭秘:汽車整車板塊異動 金杯汽車觸及漲停
    今日走勢:金杯汽車(600609)今日觸及漲停板,該股近一年漲停8次。  異動原因揭秘:公司是遼寧省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國內最大的輕型客車製造企業。公司現有衝壓、裝焊、塗裝、總裝四大生產工藝,生產能力為年產整車10萬輛。
  • 巨頭加速進軍新能源車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有哪些?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市場。近期,眾多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加速進軍國內車用動力電池產業,掀起了汽車行業新一輪合資高潮。而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又一輪快速上行期,鋰電銅箔也將進入新的景氣周期。機構預計,中國鋰電銅箔需求增長將由2019年的9.2萬噸提高到2025年的27.6萬噸,年複合增速約為21%。同時憑藉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寧德時代為代表鋰電池龍頭企業認可度提高,鋰電銅箔尤其是動力鋰電銅箔未來將向6微米及以下方向發展,極薄銅箔市場份額有望較大提升。
  • 華為反圍剿下沉海外區域市場 :誓破谷歌蘋果生態封鎖
    3月1日,有媒體報導稱,華為正不斷完善HMS生態在海外市場的服務鏈條,近期將推出「Huawei Search(華為搜索)」應用來代替谷歌搜索。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Facebook、Twitter等主流應用將很快登陸華為AppGallery應用商店。
  • 異動股揭秘:新能源汽車板塊異動 江鈴汽車觸及漲停
    今日走勢:江鈴汽車(000550)今日觸及漲停板,該股近一年漲停5次。  異動原因揭秘:1、公司是一家集汽車研發、製造和銷售的現代化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是國內輕型商用車行業骨幹企業,連續多年位列中國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百強;2、通過富山新能源基地的建設,公司將向市場提供更多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司已投產的純電車型有輕卡、皮卡、輕客、福特領界EV;3、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江鈴集團特種專用車有限公司已使用本公司的車型改裝疫苗冷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