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晶片廠商Top 10榜單:期待第三個亮點

2020-12-12 EDA365網

本月,市場研究公司Omdia(前IHS Markit)公布了2019年銷售排名前10的日本半導體廠商榜單。

日本前10大半導體公司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7%,低於日本公司的整體增長率。2019年日本半導體廠商的總銷售額為427億美元,比2018年下降了4.7%,而全球半導體公司在2019年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7%。可見,日本的晶片企業相對於全球市場來說,下滑幅度小很多,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廠商的存儲器銷售額只佔相對較小的百分比,排名第一的KIOXIA(前身為東芝存儲器)是該榜單中唯一一家專注於存儲晶片的製造商,這就使得日本晶片企業受2019年全球存儲晶片降價潮的影響小很多。另一面,受惠於CIS(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的火爆,Sony(索尼)的半導體業務銷售額大幅增長。

圖1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前10大半導體公司中有7家的銷售額同比下降,這與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頹勢基本對應。

不過,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份榜單中依然有三家廠商的銷售額同比實現了正增長,它們分別是Sony、Renesas(瑞薩電子)和Mitsubishi(三菱電機)。

Sony躥升

Sony排名第二,該公司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了30.9%,是該榜單中業績最為亮眼的。按照Omdia的排名,該公司在2019年的世界排名是第13位,與2018年的第17相比,上升了4位,距離世界前10位很近了。而在季度銷售統計數據中,Sony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半導體榜單中排名第8,環比增長了41.5%,業績驚人。

Sony取得的增長,完全是依賴於智慧型手機多攝像頭對CMOS圖像傳感器的巨大需求,而Sony在該市場的全球市佔率在50%左右,具有統治地位。

2019年底,IC Insights給出了一份全球排名前15廠商的營收同比增長率榜單,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2

從圖中可以看出,Sony,臺積電和聯發科排名最高,而且是這15家中僅有的三家同比增長為正的廠商,特別是Sony,同比增長了24%,且排名上升最快,這主要是去年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火爆造成的,使得這家全球最大的CIS晶片企業,實現了強勁的銷售增長,由2018年的第15位,上升到了第11位。

無論是Omdia給出的排名第13位,還是IC Insights的第11位,Sony在2019年的躥升速度快得驚人。

Renesas穩健

Renesas原本是排在日本晶片廠商中第二位的,但由於2019年Sony的強勁表現,使得Renesas退居到了第三位。不過,該公司依然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增幅為0.7%,並不大,但在2019年低迷的市場環境裡,實現這樣的業績,也可以體現出Renesas的穩定性。

Renesas是MCU的主要廠商,最近幾年,其業務拓展的意願非常明顯,先後收購了Intersil和IDT,想深耕電源管理和汽車市場。目前來看,併購業務的整合還在進行當中,完全產生化學反應,還需要一段時間。

功率半導體強勁

另一家實現正增長的廠商是Mitsubishi(三菱電機),這主要得益於其功率半導體銷量的增長。

目前,三菱電機是全球前4大功率半導體供應商之一,市佔率在5%左右。特別是在IGBT模塊方面,該公司市佔率最高。

除了三菱電機,ROHM(羅姆)是日本另一家功率半導體代表企業。也正是得益於功率半導體業務,使得該公司長期保持在日本晶片企業第4的位置。

然而,在整體市場不景氣,特別是日本本土市場規模有限的情況下,眾多功率半導體企業都將發展目標瞄準了中國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場廣闊。為此,英飛凌、三菱電機、ROHM等廠商都在爭奪該市場,即使是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也在儘可能地跟進中國市場。

以ROHM為例,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該公司為了加強與中國純電動汽車廠商的合作,一直在尋求變革,以適應中國客戶的特點和需求。ROHM社長藤原表示,該公司將新設300人規模的「中華圈營業本部」。並把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營業部門獨立出去,變為社長的直轄組織。羅姆總部的開發團隊也將加入新組織。

家電等民用零部件佔ROHM銷售額的一半以上,主要面向日本企業供貨。藤原社長計劃把汽車用零部件的佔比從目前的34%提高至50%以上,尤其是面向中國的車載零部件銷售額,力爭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而其重點發展和推廣的就是碳化矽(SiC)器件。目前,碳化矽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500億日元,不過其增長速度很快。據估算,2024年該市場規模將擴大到2200億日元。

在SiC方面,ROHM具有從原材料晶圓開始進行一條龍生產的優勢,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3月之前向SiC半導體投資600億日元。如果計劃順利,銷售額可能會增加7倍。

曾經的貴族

在這份榜單中,松下排在第10位。該公司曾經是半導體業的貴族,特別是在日本DRAM鼎盛時期,松下曾是世界十大半導體廠商榜單的常客,但現在已跌至第51位。

松下於1952年進入半導體領域,並在國內外開設了多家工廠,主要供貨給松下旗下的家電等產品。1990年前後,該公司的半導體營業額排名進入了全球前10。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半導體業績逐年走低。此外,由於電視和數位相機等銷售大減等原因,松下半導體工廠運轉率降低。這些使其半導體業務近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雖然該公司一直在重組業務,但效果並不明顯。

因此,該公司於去年10月將其半導體事業公司股權出售給了中國臺灣華邦電子子公司新唐科技。此外,松下還計劃將其與以色列高塔半導體的合資公司高塔松下半導體出售,包括富山縣和新潟縣的3家生產CMOS圖像傳感器的工廠。

需要第三個亮點

歷史上,日本半導體曾經輝煌過,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全球排名前10的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廠商能佔到一半的席位。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競爭格局的變化,日本的晶片企業在全球排名榜單中的數量一路下滑,目前只有KIOXIA和索尼能排進全球前15。不過,日本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企業在全球市場還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去年年底,在IC Insights給出的2019年全球排名前15位的半導體供應商預測榜單中,只有兩家日本廠商,它們就是排在第9的KIOXIA/東芝,以及排在第11位的索尼,如下圖所示。

圖3

而從前文的圖1可以看出,排名前兩位的KIOXIA和索尼,它們的市佔率都明顯高於其它8家廠商(KIOXIA佔20.5%,索尼佔20.3%),唯一有希望趕上這兩家並與它們抗衡的廠商就是排在第三位的瑞薩電子了。按照Omdia的統計,該公司在過去兩年的全球排名都是第16,距離前15很近,也是唯一有希望排進全球前15的第三家日本廠商。

不過,從圖1可以看出,在過去的兩年裡,這10家廠商的全球排名總體情況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這與瑞薩電子的全球排名情況類似。這種穩定的狀態也加大了日本第三家廠商排進全球前15的難度。

相關焦點

  • Counterpoint:第三季度聯發科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廠商
    Counterpoint:第三季度聯發科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廠商 來源:IT之家 • 2020-12-25 10:05:25
  • 印度廠商指控聯發科歧視:把大部分晶片都給了中國大陸廠商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聯發科將大部分晶片都供應給了富有的中國大陸手機廠商,印度廠商幾乎沒有任何供應。」一位印度手機行業的高管控訴稱。當地時間12月2日,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政府已與中國臺灣晶片廠商聯發科進行接觸,希望能增加對印度手機廠商的晶片供應。
  • 寶島晶片30年!臺灣晶片製造廠商簡介
    我們知道晶片行業是IT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核心技術往往掌握在歐美上遊廠商手裡,比如Intel、NVIDIA、AMD等。臺灣的晶片製造業在世界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僅是晶片代工,部分企業還具備晶片級設計的實力。
  • 華為海思出局,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臺積電僅排第三!
    晶片的研發設計和生產,是一件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核心大事。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當今時代,除了三星以外很難有另外一家廠商能夠同時完成晶片研發和生產,幾乎都是交由臺積電這些代工廠來合作完成。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全球趨勢,一旦被封鎖,就會出現華為海思麒麟晶片這樣的危機。近日,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廠商銷量榜單,其中華為海思不幸出局。IC insights指出,2020年全球TOP15位半導體供應商中,美國Intel佔據第一名,三星排在第二,臺積電則位居第三。
  • 2017電子廠商TOP 50榜單 富士康居全球EMS第一
    日前,業內權威機構MMI發布了一份2017年EMS(電子製造服務)廠商TOP 50榜單。根據榜單來看,富士康依舊位居全球EMS第一。中國大陸有4家廠商成功擠進TOP 50 ,分別是環旭電子、長城開發、Prime Base以及脫胎於臺灣大眾電腦集團的三希科技。
  • 晶片廠商混戰CES 2020
    北京時間(下同)1月8日-11日,備受矚目的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0)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作為消費電子市場終端產品的核心,晶片產品亦是CES 2020的重頭戲之一,不少廠商在展會前夕及期間發布晶片新品。
  • 【原創】LED晶片廠商的 「破局」策略
    果不其然,7月9日德豪潤達便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授權管理層推進關閉LED晶片工廠相關事宜的議案》,同意關閉LED晶片工廠,同時授權管理層推進實施,並爭取在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  德豪潤達晶片業務的倒下,歸根結底在於同行廠商產能釋放和下遊需求放緩,致使LED晶片價格一路下滑,而自身競爭力不足。
  • 國內廠商的汽車晶片布局
    國內車規級半導體布局多點開花我們把國內廠商在車規級半導體領域的布局大致分為三大類:一是傳統半導體廠商和車企,主要為傳統生產車規級晶片的廠商和逐漸過渡為車規級半導體生產商的傳統車企;二是初創或者新加入這個賽道的企業;三是通過併購整合切入汽車級半導體市場的企業。
  • 這裡有一份中國晶片企業權威榜單
    這其中,有無奈,也讓國產晶片股為之沸騰。過去,很多國產晶片公司往往只能作為整機廠的「備胎」甚至連「備胎」資格也沒有,但在供應鏈風險嚴峻、中興華為先後敲響警鐘之後,未來國產晶片企業或將贏得整機廠商更多關注目光,半導體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 Counterpoint:三季度聯發科首次成為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晶片廠商
    IT之家 12 月 24 日消息 據技術市場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估計,2020 年第三季度,聯發科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廠商,市場份額達 31%,因為本季度智慧型手機銷量回升。聯發科在 100-250 美元價格區間智慧型手機的強勁表現,以及在中國和印度等關鍵地區的增長,幫助其成為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廠商。
  • 極光大數據2017網購app Top 10榜單 拼多多滲透率一年漲18%
    在極光大數據公布的網購app滲透率top 10榜單中,我們看到,手機淘寶的滲透率排在第一,領先第二名的京東32.7%,而處於第三位的拼多多,原本在2017年1月份還在第九名的位置,一年的時間內連升六級,在2017年底時升至第三
  • 2020中國手機廠商之戰:搶線下、搶歐洲、搶晶片
    華為失利,讓對手開始恢復對中國市場增長的期待乃至徵戰歐洲市場的決心,並找到了三個共同的方向:線下、歐洲,以及衝擊高端晶片。當華為缺貨,所有品牌的線下網絡都在變得更密;當印度、東南亞、非洲市場殺成紅海,它們順勢將中場戰事遷移到華為暫時離開的歐洲市場;而在卡脖子的晶片方面,小米OV打的是雙份算盤,以「抱大腿」為主,當然也要靠自己。
  • 華為再次屠榜:或成麒麟9000晶片最後的狂歡
    【12月5日訊】導語,高通新一代驍龍888旗艦晶片已經正式發布,這也讓各大國產手機廠商再次陷入到了「新機預熱PPT首發」場景之中,紛紛號稱自己是全球首批驍龍888旗艦晶片廠商,尤其是在雷軍正式表態:「小米11全球首發驍龍888處理器」後,很多米粉們都直接表示:「已經準備好錢更換小米11新旗艦了;」 但就在大家都陷入到「狂歡」中時
  • 印度抱怨聯發科:晶片只給中國廠商;陷阱啟動,連鎖反應才剛開始
    觀察者網12月4日消息,兩家印度本土廠商Lava和Micromax近日聯合指控稱,聯發科在全球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將大部分晶片提供給了中國大陸手機廠商。一位印度手機行業的高管還控訴道,由於聯發科產能優先供給了富有的中國大陸廠商,印度廠商幾乎沒有任何供應。
  • 汽車晶片廠商盤點:恩智浦(NXPI.US)系行業龍頭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
    汽車晶片廠商盤點:恩智浦(NXPI.US)系行業龍頭
  • 臺灣突發地震 晶片廠商還好嗎
    最新消息,中國地震臺網發布信息顯示,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而臺灣聚集了臺積電、聯發科、日月光、聯華電子、矽品等諸多半導體知名廠商,地震這種特殊的災害情況對於精度已達到納米級到的晶片生產來說,無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目前,部分臺灣晶片廠商針對此次地震也做出了回應: 臺積電方面,臺積電錶示在地震發生之後已經緊急疏散了部分員工,主要是所在廠區達到4級震感的工廠。
  • 不僅僅有人工智慧晶片 10月16日華為Mate 10盡請期待
    9月初的IFA上,華為正式發布了麒麟970晶片,晶片最核心的部分是關於人工智慧,而就在前幾天,華為在國內正式發布了麒麟970晶片,華為在發布會上宣布970將是全球首款移動AI晶片,其中通過內置的NPU實現晶片端的深度學習,從而讓搭載麒麟970晶片的產品在使用一段時候後,更加的智能和聰明。
  • 2017年度綜合旅遊預訂TOP10榜單 | 頭部廠商繼續高速擴張,掉隊者思變重塑競爭力
    根據易觀千帆12月監測數據顯示,綜合旅遊預訂類廠商整體格局穩定而清晰。綜合旅遊預訂類廠商應用TOP10中,頂端優勢明顯,梯隊界限明顯。第一梯隊攜程系持續領跑:攜程旅行以4696.71萬月活穩居第一,去哪兒旅行以4485.76萬緊隨其後。第二梯隊飛豬旅行以1472.74萬月活排在第三,並以榜中最高的環比增幅22.73%抓緊追趕。第三梯隊藝龍則以202.77萬月活排在第四。
  • 全球十大晶片巨頭誕生!唯獨華為海思晶片落榜:消失在Top15
    【12月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今年8月份,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C Insights正式對外公布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全球十大晶片企業排行榜單》,上榜企業分別為英特爾、三星、臺積電、海力士、美光科技、博通、高通、英偉達、德州儀器、華為海思,其中華為海思也是首次進入到全球半導體排名的Top10
  • 從未真正衰落的日本晶片產業
    這是繼早兩年收購Intersil之後,日本巨頭的又一單重磅交易。但其實回顧過去幾年日本晶片企業動態,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企業正在通過收購和合作等各種方式,增強晶片產業的實力。在經過一系列的操作之後,他們似乎離其目標也越來越近了。不過在談這個之前,我們先解一下日本集成電路產業的輝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