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市場研究公司Omdia(前IHS Markit)公布了2019年銷售排名前10的日本半導體廠商榜單。
日本前10大半導體公司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7%,低於日本公司的整體增長率。2019年日本半導體廠商的總銷售額為427億美元,比2018年下降了4.7%,而全球半導體公司在2019年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7%。可見,日本的晶片企業相對於全球市場來說,下滑幅度小很多,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廠商的存儲器銷售額只佔相對較小的百分比,排名第一的KIOXIA(前身為東芝存儲器)是該榜單中唯一一家專注於存儲晶片的製造商,這就使得日本晶片企業受2019年全球存儲晶片降價潮的影響小很多。另一面,受惠於CIS(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的火爆,Sony(索尼)的半導體業務銷售額大幅增長。
圖1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前10大半導體公司中有7家的銷售額同比下降,這與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頹勢基本對應。
不過,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份榜單中依然有三家廠商的銷售額同比實現了正增長,它們分別是Sony、Renesas(瑞薩電子)和Mitsubishi(三菱電機)。
Sony躥升
Sony排名第二,該公司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了30.9%,是該榜單中業績最為亮眼的。按照Omdia的排名,該公司在2019年的世界排名是第13位,與2018年的第17相比,上升了4位,距離世界前10位很近了。而在季度銷售統計數據中,Sony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半導體榜單中排名第8,環比增長了41.5%,業績驚人。
Sony取得的增長,完全是依賴於智慧型手機多攝像頭對CMOS圖像傳感器的巨大需求,而Sony在該市場的全球市佔率在50%左右,具有統治地位。
2019年底,IC Insights給出了一份全球排名前15廠商的營收同比增長率榜單,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2
從圖中可以看出,Sony,臺積電和聯發科排名最高,而且是這15家中僅有的三家同比增長為正的廠商,特別是Sony,同比增長了24%,且排名上升最快,這主要是去年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火爆造成的,使得這家全球最大的CIS晶片企業,實現了強勁的銷售增長,由2018年的第15位,上升到了第11位。
無論是Omdia給出的排名第13位,還是IC Insights的第11位,Sony在2019年的躥升速度快得驚人。
Renesas穩健
Renesas原本是排在日本晶片廠商中第二位的,但由於2019年Sony的強勁表現,使得Renesas退居到了第三位。不過,該公司依然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增幅為0.7%,並不大,但在2019年低迷的市場環境裡,實現這樣的業績,也可以體現出Renesas的穩定性。
Renesas是MCU的主要廠商,最近幾年,其業務拓展的意願非常明顯,先後收購了Intersil和IDT,想深耕電源管理和汽車市場。目前來看,併購業務的整合還在進行當中,完全產生化學反應,還需要一段時間。
功率半導體強勁
另一家實現正增長的廠商是Mitsubishi(三菱電機),這主要得益於其功率半導體銷量的增長。
目前,三菱電機是全球前4大功率半導體供應商之一,市佔率在5%左右。特別是在IGBT模塊方面,該公司市佔率最高。
除了三菱電機,ROHM(羅姆)是日本另一家功率半導體代表企業。也正是得益於功率半導體業務,使得該公司長期保持在日本晶片企業第4的位置。
然而,在整體市場不景氣,特別是日本本土市場規模有限的情況下,眾多功率半導體企業都將發展目標瞄準了中國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場廣闊。為此,英飛凌、三菱電機、ROHM等廠商都在爭奪該市場,即使是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也在儘可能地跟進中國市場。
以ROHM為例,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該公司為了加強與中國純電動汽車廠商的合作,一直在尋求變革,以適應中國客戶的特點和需求。ROHM社長藤原表示,該公司將新設300人規模的「中華圈營業本部」。並把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營業部門獨立出去,變為社長的直轄組織。羅姆總部的開發團隊也將加入新組織。
家電等民用零部件佔ROHM銷售額的一半以上,主要面向日本企業供貨。藤原社長計劃把汽車用零部件的佔比從目前的34%提高至50%以上,尤其是面向中國的車載零部件銷售額,力爭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而其重點發展和推廣的就是碳化矽(SiC)器件。目前,碳化矽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500億日元,不過其增長速度很快。據估算,2024年該市場規模將擴大到2200億日元。
在SiC方面,ROHM具有從原材料晶圓開始進行一條龍生產的優勢,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3月之前向SiC半導體投資600億日元。如果計劃順利,銷售額可能會增加7倍。
曾經的貴族
在這份榜單中,松下排在第10位。該公司曾經是半導體業的貴族,特別是在日本DRAM鼎盛時期,松下曾是世界十大半導體廠商榜單的常客,但現在已跌至第51位。
松下於1952年進入半導體領域,並在國內外開設了多家工廠,主要供貨給松下旗下的家電等產品。1990年前後,該公司的半導體營業額排名進入了全球前10。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半導體業績逐年走低。此外,由於電視和數位相機等銷售大減等原因,松下半導體工廠運轉率降低。這些使其半導體業務近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雖然該公司一直在重組業務,但效果並不明顯。
因此,該公司於去年10月將其半導體事業公司股權出售給了中國臺灣華邦電子子公司新唐科技。此外,松下還計劃將其與以色列高塔半導體的合資公司高塔松下半導體出售,包括富山縣和新潟縣的3家生產CMOS圖像傳感器的工廠。
需要第三個亮點
歷史上,日本半導體曾經輝煌過,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全球排名前10的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廠商能佔到一半的席位。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競爭格局的變化,日本的晶片企業在全球排名榜單中的數量一路下滑,目前只有KIOXIA和索尼能排進全球前15。不過,日本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企業在全球市場還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去年年底,在IC Insights給出的2019年全球排名前15位的半導體供應商預測榜單中,只有兩家日本廠商,它們就是排在第9的KIOXIA/東芝,以及排在第11位的索尼,如下圖所示。
圖3
而從前文的圖1可以看出,排名前兩位的KIOXIA和索尼,它們的市佔率都明顯高於其它8家廠商(KIOXIA佔20.5%,索尼佔20.3%),唯一有希望趕上這兩家並與它們抗衡的廠商就是排在第三位的瑞薩電子了。按照Omdia的統計,該公司在過去兩年的全球排名都是第16,距離前15很近,也是唯一有希望排進全球前15的第三家日本廠商。
不過,從圖1可以看出,在過去的兩年裡,這10家廠商的全球排名總體情況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這與瑞薩電子的全球排名情況類似。這種穩定的狀態也加大了日本第三家廠商排進全球前15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