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微博上曬出的東極島拍攝花絮照。
澎湃新聞直播黃金周進行中。
「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世界觀!」也許是受韓寒《後會無期》中這句經典臺詞的啟發,不少年輕遊客都將東極島作為自己「觀世界」的新起點。
國慶黃金周三天來,許多年輕遊客都這樣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他們來東極島旅遊,是衝著這裡優美的海島風光,也是衝著韓寒的電影來的。
一部電影「捧紅」一個旅遊景點,2014年暑期上映的《後會無期》讓原本只在驢友圈裡知名度頗高的東極島迅速躥紅,成了全國知名旅遊景點。
「文青」遊客們來到東極島,當然少不了重走《後會無期》的取景點:財伯公塑像、東極亭、爆破房屋、廢棄學校、直升飛機場等眾多的景點。
電影中海邊的直升機停機坪。澎湃新聞 雍凱 圖
「金毛背」:《後會無期》從這裡開篇大海,海上日出,島上第一彎道……這些都是東極島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色,無需任何粉飾,天然就是惹人喜愛的景點。在《後會無期》主角馬浩漢眼裡,這是要永遠留在記憶深處的鄉情,影片也就從三個浪子惆悵地離鄉情節開篇。
先說說大海,影片裡有一處主人公們對著大海抒發情懷的片段。在韓寒微博《後會無期紀事》裡寫到這一節,他前往東極島時正是前一年的深秋,「蔓延的海邊懸崖是一片金黃色的植被。主創們把這片地方命名為『金毛背』,決定開篇就在金毛背上拍攝。」
要事先說明的是,所謂的東極島是個統稱,它由4個主要島嶼組成:廟子湖島、青浜島、東福山島、黃興島。韓寒拍攝《後會無期》的主要取景地點都在東極島的主島——廟子湖島。
《後會無期》的主要取景地點都在東極島的主島廟子湖島。澎湃新聞 雍凱 圖可這個被韓寒稱為「金毛背」的海角懸崖,在廟子湖島上有眾多似曾相識處。「我們這裡的有許多海角懸崖,都是伸向大海的,景色也很美。」東極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小呂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初韓寒拍攝《後會無期》期間,因為電影保密的關係,婉拒任何本地的工作人員跟隨,所以他們也不知道究竟哪處懸崖是「金毛背」。
澎湃新聞記者很無奈,只好拍下幾處類似「金毛背」的海角懸崖照片。號稱中國「海上第一縷日出」的地點,東極島本地人說,其實本該在東福山島。《後會無期》為拍攝方便,將這個地點選在了廟子湖島的東極亭。
東極亭的一邊是碧藍碧藍的大海,彤紅的朝陽冉冉地由東邊海平面升起。這樣的景色,在中國境內確實找不到幾個備選地。
當然,還有更好的備選地,韓寒在《後會無期紀事》裡,「我們最東邊的海島其實是釣魚島」,不過這個暫時還沒法去拍電影。
島上的環島路也成為一處觀光點。澎湃新聞 雍凱 圖「島上第一彎道」則是廟子湖的環島公路,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彎道隨著海島山勢高低起伏,不少遊客乘著環島觀光電瓶車,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其刺激驚險,也讓遊客們尖叫連連。
一對年輕人的環島路上漫步。澎湃新聞 雍凱 圖自然景觀之外,也有人文景觀和人造景觀——財伯公塑像、機場、被廢棄的學校、鄉村廣播、老街和石牆老房子,這都是《後會無期》電影裡呈現或曾經拍攝的人文景觀;影片裡被爆破的馬浩漢家老宅,則是人造的臨時建築,現在卻成了遊客們參觀的景點。
廟子湖島上的老街。澎湃新聞 雍凱 圖老街上保留了很多石牆老房子。澎湃新聞 雍凱 圖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處為電影搭建的房子遠離居民區,在廟子湖島北側山崗的環島大道旁。
模擬的房子原本有三棟,水泥外牆,平頂結構,由於左右兩棟被炸,只剩中間一棟尚在。一間面積不大的房間,入門處有延展的門廊,牆壁模擬郵箱上被遊客留言:後會無期,相聚有時。
戲裡那三棟房子,由於左右兩棟被炸,只剩中間一棟尚在。澎湃新聞 雍凱 圖房子外牆的郵箱上被遊客留言:後會無期,相聚有時。澎湃新聞 雍凱 圖遊客進到沒被炸掉的這棟房子裡,站在門廊外眺望、拍照。澎湃新聞 雍凱 圖被炸掉的兩棟房子只剩下簡易的地基。澎湃新聞 雍凱 圖另兩棟被炸的房子只剩地基,一望即知都是臨時搭建的房子,相當簡陋。不過,遊客並不在乎房子的簡陋,照樣擺出各種pose留影紀念。
《後會無期》影片最後段落出現的一個高大塑像,是島上的財伯公塑像,位於海島東側一處懸崖山頂,建於2003年,高約有20米。據說是當地人為紀念最早來這裡的陳財福而建。東極人稱其為「菩薩」,逢重要節慶還會燒香禮拜。
財伯公塑像位於海島東側一處懸崖山頂,建於2003年,高約有20米。澎湃新聞 雍凱 圖在財伯公塑像下拍照遊覽的遊客。澎湃新聞 雍凱 圖財伯公雕像上遊客留下的刻字。澎湃新聞 雍凱 圖廢棄的學校位於廟子湖島中部的山凹,曾是東極島最大、也是唯一的鎮中學——東極中學,三層樓的房子,早已破敗不堪。學校外的黑板報、教室裡的黑板上,當年老師和學生留下的板書仍然清晰可見。
東極中學內黑板報。澎湃新聞 雍凱 圖學校廢棄了大約10多年,現在島上也沒有學校了。《後會無期》電影海報上陳柏霖跨大步跳起的場景就在這裡。澎湃新聞 雍凱 圖本地居民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廢棄了大約10多年,現在島上也沒有學校了,「因為島上現在留下來的的居民很少,而且大多是老年人,孩子跟父母都住到海對面的舟山市。」這位居民遺憾地說,現在只有旅遊旺季的時候,才有少數年輕人回來做做遊客生意,「那麼好的房子、有歷史的老街,全都被拋棄了。」
遊客們並沒有忘記這些老建築,許多人來到這裡,覺得這些老街、老房子非常有親切感,住也要選在這樣房子的民宿裡。「就像區上海一定要看看石庫門,到北京少不了老胡同。」一名遊客說,如果你至奔著天安門、長城、東方明珠去的,那是不成熟的觀光遊客。
天賜的「安寧」:沒有手機信號的日子在《後會無期》中,主人公江河、馬浩漢追求著夢想和改變,可他們一面也留戀著寧靜的海島家鄉。影片最後,已經功成名就的江河又回到家鄉的小島。
這似乎是一種矛盾的心態,韓寒卻有著自己的解釋。他在《東極島紀事》裡寫了很美的一句話:當你眼前只有遼闊海岸,當你的耳邊只有寂寥海風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多喋喋不休的事情如此遙遠和無意義。
韓寒說,這是小島賦予人們的「安寧」,也是電影給眾多「文青」遊客的一個啟示:一個離開喧囂、甚至感覺要離開現代文明的一個海島,他卻能帶給人們一種安寧之美,讓人暫時地遠離浮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人生。
海島生活要看老天的臉色,一次大風大浪、一次颱風,就迫使你停留在海島,無法離開。澎湃新聞 雍凱 圖要做到這點,有時似乎是被逼出來的無奈。原因很簡單,海島生活要看老天的臉色,一次大風大浪、一次颱風,就迫使你停留在海島,無法離開。此時,你或許將陷入一種沒有電、沒有任何手機信號的無奈日子,你也沒有了觀光遊客的心態,與本地居民雜處,學會過一種「冷靜」的生活。
2013年5月,韓寒在拍攝《後會無期》電影時,就遭遇過東極島大霧大浪天氣,能見度經常只有30米。電影無法拍,電影主創人員只好呆在旅館裡靜靜地思考人生,韓寒說,這幾天讓他靜下心來,對劇本有了更深入的思索。
或許有時候,把自己困在遠離城市的海島一些時間,也許可以收穫更多。這是部分遊客的一種心態。不過,本地一些年輕居民並不這麼想,他們更樂意離開交通不便的小島,去更大的城市定居和發展。
與年輕人不同,東極島上的老人卻特別留戀自己的家,即便孩子們離開了海島,他們中許多人仍然堅守這裡,他們習慣了海島上自種自收的生活,他們也習慣了安寧與少受打擾的生活。
老人們延續著海島上的生活。澎湃新聞 雍凱 圖鎮政府:充分利用《後會無期》的影響《後會無期》為東極島挖掘了許多新的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分享這裡的海島美景。這給島上居民也帶來了不少福利,人們打著韓寒和《後會無期》的招牌,廣為宣傳,拉攏生意。
在東極島老街外的廣場上,澎湃新聞記者看到,這裡赫然張貼者一張「某某某旅遊觀光車」的大幅廣告,廣告的一半是摘自韓寒微博的《東極島紀事》全文,另一半則是《後會無期》選景地的多幅照片,還詳細標明環島遊的價格:50元/人。
一些民宿酒店也對其厚愛有加,賓館或民宿大堂裡,貼上幾張《後會無期》的劇照或拍攝景點的照片,似乎成了一種時尚。進到賓館的遊客們也不能免俗,仔細觀賞、品評一番後,最後總得問一句:「老闆,韓寒拍電影的地兒怎麼走呀?」
一些有著文藝範的小生意人們,更少不了表達對「文青」導演韓寒的熱愛,他們挖空心思地將自己的商品與韓寒聯繫起來,靜心設計出自己的宣傳。
《後會無期》的劇照或拍攝景點的照片,在島上似乎成了一種時尚。澎湃新聞 雍凱 圖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東極鎮政府也在考慮更好地利用電影《後會無期》的影響力,為當地做形象宣傳。「我們會充分利用韓寒《後會無期》電影帶給東極島的影響,希望在宣傳、開發東極島中能發揮更好的作用。」一名東極鎮政府相關人士透露說。
該人士表示,他們設想將電影中爆破的房子修復,作為景點對外開放;同時,將影片中多個拍攝地點聯絡成一條線路,開發出一條相對標準的《後會無期》影片拍攝地點遊覽線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