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帶孩子打預防針
看常見病和多發病
會首選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我市共有398家基層社衛機構
分布在33個鎮街(園區)
仿佛一張網
兜起市民的基礎醫療
數據顯示
全市社衛機構診療量
約佔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28%
而在過去一年
不少市民感覺家門口的社衛機構
環境越來越亮堂
設備越來越齊全
開展的診療項目越來越多......
這些都是我市
大力推進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標準化建設的成果
2019年,「推進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被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一年來,在市衛生健康局的推動下,全市已基本完成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任務,用房面積和醫療設備配置基本達標,實現了環境更舒適、設備更齊全、流程更科學,基層社衛機構面貌煥然一新。
升級或遷建,基層社衛機構舊貌換新顏
很多市民都知道,我市實行的是分級診療制度,每位社保參保人都有自己定點的基層社衛中心,生病時先到社衛機構就診,基層可以診療的留在基層,基層不能診療的再轉診到上一級鎮街醫院或三級醫院。
在我市,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在定點基層社衛中心看病,社保報銷比例可達70%-75%;轉診到定點鎮街醫院,報銷比例為50%;轉診到定點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為35%。
雖然基層社衛中心就醫具有離家近、就醫方便、社保報銷比例高等優勢,但在部分市民的印象中,它不如醫院寬敞明亮、檢驗項目種類不如醫院多、設備不如醫院先進,此外,有人總覺得社衛中心的醫生水平不如醫院,對基層就醫的信任度有待提升。
上述情況正逐漸在改變。過去一年,我市在提升基層社衛中心的軟硬體水平上做了很多努力,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首先是大力提升基層社衛中心的硬體條件,2019年,「推進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被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目標是讓基層社衛機構通過升級改造、遷建等方式,實現面積、裝修、設備配置等硬體上的舊貌換新顏。
如大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舊中心位於大朗鎮福興街35號,去過的人都知道,門口道路狹窄,裡面停車位極少,樓層老舊,就醫環境不夠理想。而該社衛中心又很受大朗鎮居民的歡迎,2019年1-11月份,該社衛中心的門急診量超過111萬人次,日平均3300人次,給周圍的停車、交通等基礎設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給大朗鎮居民提供更加優質和便利的健康服務?遷址並按全市的統一標準重建,成了必然選擇。
經過一年的建設,2019年12月31日,大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正式揭牌啟用,新址位於大朗鎮美景中路827號(從帝豪酒店沿美景中路向黃草朗方向前行約400米)。該中心是我市首個試點設置康復病床、實現數位化接種門診、建設中醫科普教育園地的社衛中心,也是全市最大的社衛機構。
10個專家小組,對398個社衛機構逐一驗收
大朗社衛中心的遷建,是今年全市398個社衛機構升級改造、標準化建設的縮影。
2019年,市衛生健康局全力推進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當年7月2日,市政府召開全市基層衛生工作推進會,通報各鎮街社衛中心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並建立定期督查督導工作機制,組織督導小組,通過實地考察評估等形式,對各鎮街社衛中心標準化建設的進度、工程建設、設備配置等進行督查督導,全力以赴完成十件民生實事的目標任務。
完成了達標化建設的社衛中心,寬敞明亮、裝修一新,有的比醫院的環境還要優美,配備了全數位化彩超、數位化X線攝影系統、心電圖機、多功能微波治療儀等設備。
一方面對現有社衛中心進行改造、遷建;另一方面,新增的社衛中心服務站點要求按照標準化進行建設。
2019年11月25日,橋頭社衛中心大洲社區衛生服務站投入使用,該站點按照二類站點標準化建設,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12月13日,萬江社衛中心壩頭社區衛生服務站開業,該站點按照東莞市社衛機構的標準化建設,裝修一新,設有全科診室、預防保健室、健康服務區、檢驗室,可為周邊居民提供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家庭醫生籤約等服務。
2019年11月-12月,市衛生健康局委託市醫學會對全市398個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驗收,驗收共分為10個小組,40多名專家參與。
經過驗收,全市已基本完成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任務,用房面積和醫療設備配置基本達標,實現了環境更舒適、設備更齊全、流程更科學,基層社衛機構面貌煥然一新。
推動薪酬制度改革、加強莞港合作
除了硬體實力,市衛生健康局還加強了基層社衛中心的軟實力。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提升醫護人員的水平。
2019年2月,「香港—東莞聯合培訓家庭醫生項目」啟動,東莞30名全科醫生開始接受為期一年的金牌家庭醫生培訓。
12月10日,香港聯合醫務集團東莞石龍工作室啟用,這是香港家庭醫生首次進駐東莞。按照規劃,大朗、寮步、長安、常平4鎮也將設置香港家庭醫生工作室。
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莞港醫療衛生交流和合作將繼續加強,比如,遴選新一批學員參加金牌家庭醫生培訓項目核心課程的學習;同時,探索開展東莞香港金牌護士培訓項目,全面做好做強社衛服務。
接下來,市衛生健康局將進一步推動公立醫療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人員崗位管理,科學統籌內部分配,留住人才的同時,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下沉到社區,打造一批「接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的社區衛生人才隊伍,贏得群眾信任,切實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2020年,東莞將積極構建「頂天立地」衛生健康服務體系。「頂天」是「建高地、登高峰」,重點建設高水平醫院、高水平專科;「立地」則是「強基層」,通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相信隨著東莞社衛機構的進一步發展
居民健康將會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起期待吧~
文/東莞日報 記者 李廣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