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民,398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已基本完成標準化建設!

2020-12-21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

很多市民帶孩子打預防針

看常見病和多發病

會首選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我市共有398家基層社衛機構

分布在33個鎮街(園區)

仿佛一張網

兜起市民的基礎醫療

數據顯示

全市社衛機構診療量

約佔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28%

而在過去一年

不少市民感覺家門口的社衛機構

環境越來越亮堂

設備越來越齊全

開展的診療項目越來越多......

這些都是我市

大力推進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標準化建設的成果

2019年,「推進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被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一年來,在市衛生健康局的推動下,全市已基本完成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任務,用房面積和醫療設備配置基本達標,實現了環境更舒適、設備更齊全、流程更科學,基層社衛機構面貌煥然一新。

升級或遷建,基層社衛機構舊貌換新顏

很多市民都知道,我市實行的是分級診療制度,每位社保參保人都有自己定點的基層社衛中心,生病時先到社衛機構就診,基層可以診療的留在基層,基層不能診療的再轉診到上一級鎮街醫院或三級醫院。

在我市,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在定點基層社衛中心看病,社保報銷比例可達70%-75%;轉診到定點鎮街醫院,報銷比例為50%;轉診到定點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為35%。

雖然基層社衛中心就醫具有離家近、就醫方便、社保報銷比例高等優勢,但在部分市民的印象中,它不如醫院寬敞明亮、檢驗項目種類不如醫院多、設備不如醫院先進,此外,有人總覺得社衛中心的醫生水平不如醫院,對基層就醫的信任度有待提升。

上述情況正逐漸在改變。過去一年,我市在提升基層社衛中心的軟硬體水平上做了很多努力,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首先是大力提升基層社衛中心的硬體條件,2019年,「推進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被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目標是讓基層社衛機構通過升級改造、遷建等方式,實現面積、裝修、設備配置等硬體上的舊貌換新顏。

如大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舊中心位於大朗鎮福興街35號,去過的人都知道,門口道路狹窄,裡面停車位極少,樓層老舊,就醫環境不夠理想。而該社衛中心又很受大朗鎮居民的歡迎,2019年1-11月份,該社衛中心的門急診量超過111萬人次,日平均3300人次,給周圍的停車、交通等基礎設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給大朗鎮居民提供更加優質和便利的健康服務?遷址並按全市的統一標準重建,成了必然選擇。

經過一年的建設,2019年12月31日,大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正式揭牌啟用,新址位於大朗鎮美景中路827號(從帝豪酒店沿美景中路向黃草朗方向前行約400米)。該中心是我市首個試點設置康復病床、實現數位化接種門診、建設中醫科普教育園地的社衛中心,也是全市最大的社衛機構。

10個專家小組,對398個社衛機構逐一驗收

大朗社衛中心的遷建,是今年全市398個社衛機構升級改造、標準化建設的縮影。

2019年,市衛生健康局全力推進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當年7月2日,市政府召開全市基層衛生工作推進會,通報各鎮街社衛中心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並建立定期督查督導工作機制,組織督導小組,通過實地考察評估等形式,對各鎮街社衛中心標準化建設的進度、工程建設、設備配置等進行督查督導,全力以赴完成十件民生實事的目標任務。

完成了達標化建設的社衛中心,寬敞明亮、裝修一新,有的比醫院的環境還要優美,配備了全數位化彩超、數位化X線攝影系統、心電圖機、多功能微波治療儀等設備。

一方面對現有社衛中心進行改造、遷建;另一方面,新增的社衛中心服務站點要求按照標準化進行建設。

2019年11月25日,橋頭社衛中心大洲社區衛生服務站投入使用,該站點按照二類站點標準化建設,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12月13日,萬江社衛中心壩頭社區衛生服務站開業,該站點按照東莞市社衛機構的標準化建設,裝修一新,設有全科診室、預防保健室、健康服務區、檢驗室,可為周邊居民提供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家庭醫生籤約等服務。

2019年11月-12月,市衛生健康局委託市醫學會對全市398個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驗收,驗收共分為10個小組,40多名專家參與。

經過驗收,全市已基本完成社衛機構標準化建設任務,用房面積和醫療設備配置基本達標,實現了環境更舒適、設備更齊全、流程更科學,基層社衛機構面貌煥然一新。

推動薪酬制度改革、加強莞港合作

除了硬體實力,市衛生健康局還加強了基層社衛中心的軟實力。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提升醫護人員的水平。

2019年2月,「香港—東莞聯合培訓家庭醫生項目」啟動,東莞30名全科醫生開始接受為期一年的金牌家庭醫生培訓。

12月10日,香港聯合醫務集團東莞石龍工作室啟用,這是香港家庭醫生首次進駐東莞。按照規劃,大朗、寮步、長安、常平4鎮也將設置香港家庭醫生工作室。

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莞港醫療衛生交流和合作將繼續加強,比如,遴選新一批學員參加金牌家庭醫生培訓項目核心課程的學習;同時,探索開展東莞香港金牌護士培訓項目,全面做好做強社衛服務。

接下來,市衛生健康局將進一步推動公立醫療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人員崗位管理,科學統籌內部分配,留住人才的同時,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下沉到社區,打造一批「接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的社區衛生人才隊伍,贏得群眾信任,切實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2020年,東莞將積極構建「頂天立地」衛生健康服務體系。「頂天」是「建高地、登高峰」,重點建設高水平醫院、高水平專科;「立地」則是「強基層」,通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相信隨著東莞社衛機構的進一步發展

居民健康將會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起期待吧~

文/東莞日報 記者 李廣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2018年南寧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工作目標  按照「填平補齊、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要求,高起點、高要求、高標準建設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相匹配、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能力,保障城市廣大居民健康水平。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標準化門診
    內容提要:近日,南開區嘉陵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門診啟用。全面促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有效融合,進一步提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質量,南開區嘉陵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優化全科門診服務流程,以信息化應用為支撐,打造標準化門診建設,不斷升級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和規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流程。
  • 東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評省文明單位
    12月9日上午,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廣州舉行,會議表彰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其中東莞市東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評為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單位。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東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日常業務工作開展與精神文明創建有機結合,成功創建「東莞市文明單位」「東莞市文明標兵單位」以及「全國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下設5站點,所提供的基本醫療和14項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全鎮16個村(社區),2019年門診服務量突破50萬人次。
  • 頂天立地2020②|築網底強基層,將東莞社衛服務打造成全國全省典範
    在2020年,以大朗這樣的「樣板間」為全市標準化建設的模本,更多環境好、服務水平高的社區服務中心將湧現。根據頂天立地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目標,全市將通過提高鎮街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整體能力,「立地」築網底、強基層,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將東莞的社區衛生服務打造成全國全省典範。
  • 北京:已建設2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
    北京市衛健委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精神,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預警報告能力,全市已完成2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建設任務
  • 西山區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怎麼樣 看這裡
    9月5日,西山區組織部分區人大代表對西山區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運行情況進行視察。視察組一行先後來到福海、前衛、永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地察看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運行情況。近年來,西山區政府高度重視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西山區現有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機構101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2家,居委會衛生室26家。截止2018年末,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口達73.86萬人。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結合社區醫院、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做實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基礎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社區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發揮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網底職能。不斷拓展社區衛生服務功能,構建多元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絡,適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要求。  (二)基本原則  一是政府主導,多元供給。
  • 松江區衛健委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布局
    從就醫可及性方面看,目前松江區村級衛生服務機構總體尚可,15分鐘就醫圈基本形成,但對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就醫可及性相對較低,仍有5.1%的居民到就近村級衛生服務機構的時間超過20分鐘。  「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是三級醫療服務的網底,是居民疾病預防的前哨,承擔著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職責。從調研情況來看,建設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是必要的。」
  • 《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建設指導標準》政策解讀
    問題一:指導標準適用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哪些?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主要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問題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哪些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務?(一)基本功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本市社區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與服務主體,是本市醫療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網底,也是政府履行提供基本衛生服務職能的平臺。
  • 有了社區衛生服務站 居民看病很方便不再繞遠路
    5萬餘居民建健康檔案  青年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陳世榮介紹,該中心2009年初成立,為社區7萬多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了能掌握每一位居民的身體狀況,服務中心的70多名工作人員分成6個醫師團隊入戶採集,已經為5萬多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並為很多慢性病患者發放了便民服務卡。
  • 東莞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啦!
    加快推進公共運輸純電動化工作,基本實現公交車100%純電動化;全市新建公交專用充電基礎設施200個,構建形成基本滿足公交線路運營需求的充電服務網絡。優化東華、光明、翰林等學校片區交通組織管理,建設上學放學期間「綠色通道」。進一步優化市區各路口信號燈設置和配時管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市區建設不少於7座人行天橋,方便市民出行 。完成情況:全市已完成56個交通擁堵點專項治理。
  • 河南中牟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 打造全民健康「保護網」
    廣惠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為患者診治 王君傑攝大河網訊(記者 王君傑)「這裡是新建的醫院,環境、設施都很好,離我家也很近,很方便,不用跑多遠就能及時看病。」12月8日,在中牟縣廣惠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嶄新明亮的病房內,市民林先生正在進行治療。
  • 青田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投入試運行
    青田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投入試運行海棠區已建成5個衛生健康服務站、8個衛生健康服務室12月9日上午,三亞市海棠區青田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投入試運行。據悉,這是繼海棠區江林村(林旺南)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龍海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林旺北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龍江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之後,由「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醫聯體」統一管理的標準的第五家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該服務站由海棠區政府建設,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統一標誌標識及硬體設備和藥品的標準,並帶教培訓站內的醫務人員。
  • 洸河街道有了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可家門口看病啦
    原標題:洸河街道有了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可家門口看病啦 標準化醫療場所、規範化日常運營、人性化專業團隊……近日,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入裝修階段,預計於2月初完成室內裝修,面向社區居民開放。近2000平米的衛生服務中心,設有患者醫療區、公共衛生服務區、辦公區,開放後,將由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坐診,提供體檢、護理、診療等基本醫療服務。
  • 歷下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覽表
    86956700 3 千佛山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南昌每個鄰裡中心要有一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2019年·措施    推進建設三項強基工程    在南昌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南昌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沈傑介紹,今年提出建設「三項強基工程」。    1.推進每個鄰裡中心均有1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 金東區354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實現標準化建設
    近日,前來辦事的村民王女士對東孝街道鳳凰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很滿意。走進該辦事大廳,寬敞明亮,辦事窗口一字排開,工作人員正在仔細地審核著群眾提交的材料。鳳凰社區只是眾多基層標準化便民服務中心之一。據了解,今年以來,區行政服務中心積極加強基層便民服務機構設施、人員隊伍建設,不斷完善便民服務制度、措施,進一步規範基層便民服務工作,提升群眾和企業的便民服務滿意度,全區354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工作通過驗收。通過努力,金東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管理更加科學規範,群眾和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
  • 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
    中國西藏網訊 12月1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藏醫藥傳承發展創新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公立藏醫醫療機構發展到4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4.4%和42.4%。
  • 杭州主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也可以使用電子社保卡啦!
    杭州網訊 自去年12月20日市直管醫療機構推出電子社保卡服務後,如今,電子社保卡的應用範圍大幅擴大,除下沙以外,主城區的所有區級醫院、5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0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及5家省級醫院均能提供電子社保卡刷卡就醫服務,906家醫保定點藥店提供電子社保卡刷卡購藥服務。
  • 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342個 社區衛生服務站1602個
    12月18日,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健康北京建設專場發布會召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現場獲悉,現場記者提問,「十三五」期間北京衛生健康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作為百姓身邊的健康「守門人」,基層衛生建設有哪些新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