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爭氣」的湖泊,乾涸了半個多世紀,如今重現碧波

2020-12-09 去旅遊是為你

很多人認為他們知道青海湖,但他們知道,曾經的水域面積與青海湖相似,達到4000多平方公裡,而且名字十分相近,它就是青土湖,在半個世紀之前,青土湖如同青海湖一般,波光瀲灩,水天一色,風光秀美冠絕一方。

青土湖位於夕陽河下遊,是甘肅省民勤縣內的湖,一度非常失望的湖,1959年完全乾涸,逐漸變成沙漠,湖泊乾涸,不僅給當地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對當地人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每年荒漠化土地越來越嚴重,速度也在逐漸增加,相關數據顯示,每年近7000畝土地淪為沙漠。

青土湖實際上成為沙漠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人為原因,另一個是自然原因,人為原因是建造紅愛山水庫,洪崖山水庫建設導致水分補充嚴重破壞,地下水來源也遭到破壞,這就是青土湖乾涸的最大原因,二、自然原因:由於氣候常年惡劣變化,湖泊蒸發量急劇增加,湖泊逐漸減少,導致青土湖逐漸乾涸。

這就是為什麼青土湖實際上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原因,因為現在已經沒有原來的樣子,過去的波光、草、藍水、白鳥在爭吵,當時是自然之寶,今天,它的名字被稱為青土湖,但世界上看到的大部分地區只是沙漠。

但幸運的是,經過多年的生態統治,半個多世紀以來飽受摧殘的湖泊神奇地出現了「重生」,青海湖奇蹟般地再現了碧波,2017年露出了20多平方公裡的水面,在這不小的水面上,就像青藤湖沒有荒漠化一樣,鳥兒們在上面唱歌,小草在風中跳舞,在藍色的水面上與天空相接,展現出自然的美景。

「青土湖」可以說是過去的湖光波陰影、後來的沙漠禿嶺,甚至到今天還能再現牆報的「奇蹟」,可以說是中國最爭氣的湖,這一切變化都源於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變化,認識到自然對人們的重要性,讓青土湖重新煥發光芒。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小編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敦煌哈拉湖乾涸半個多世紀後重現碧波(組圖)
    2017年3月27日報導,乾涸半個多世紀的敦煌哈拉湖2017年初春重現碧波,煥發生機。位於敦煌市區西北方向30多公裡處的哈拉湖曾是敦煌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據甘肅省酒泉市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局統計,兩河河道2016年下洩生態水量約5000萬立方米,經冬季封凍、春季消融,初春三月,乾涸半個多世紀的哈拉湖重現碧波。
  • 中國此湖泊乾涸了30多年,是恐怖的死亡禁地,如今卻起死回生了?
    中國此湖泊乾涸了30多年,是恐怖的死亡禁地,如今卻起死回生了?雖然我們中國也是山多水多的地方,但現在我們國家的湖水仍在萎縮,其中不少的湖水已經乾涸,應該說這實際上是一抔黃泉流回了一抔黃土,當人們說這個湖乾涸了的時候,許多人就會想到洛博,可是他在七十年代已經完全乾枯了,並且正是由於這一點,這個神秘的湖才被世界人民所知道。
  • 新疆大湖「死而復生」:曾經乾涸三十年,如今清波蕩漾!
    塔裡木河東端流入臺特瑪湖,如今,這裡波光粼粼,成千上萬隻水鳥遊弋在臺特瑪湖叢生的蘆葦間。誰能想到,在過去,這片大湖一度因人類活動而乾涸。作為塔裡木河尾閭的臺特瑪湖,有塔裡木河、車爾臣河等河流匯入,面積最大時達80平方千米,很久以前通過水道和不遠處的羅布泊相連。後來,這條水道隨著羅布泊的乾涸一起淹沒在風沙中,臺特瑪湖由此成為塔裡木河的終端。
  • 敦煌一座戈壁灘,曾是境內最大淡水湖,時隔60年重現「汪洋」
    甘肅敦煌,因為地處甘肅西北部,被沙漠戈壁包圍,常年氣候乾旱,降雨量極少,素有中國「旱極」之稱。而在2017年,陽春三月之時,距離敦煌市西北33多公裡的地方,一片乾旱了半個多世紀的荒灘突然碧波蕩漾,水天一色,這就是哈拉諾爾湖。
  • 乾涸數十年後,「萬頃鹽池」碧波閃現
    自上世紀70年代羅布泊乾涸後,這裡一片貧瘠,成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區」。如今,隨著當地鉀鹽資源的開發,地下的天然滷水從泵井抽出來,通過一條條鹽水渠匯入一個個鹽湖,讓羅布泊重現「碧波蕩漾」,沉睡千年的「死亡之海」正變為欣欣向榮的「財富之源」。
  • 乾涸近300年 「哈拉奇」水域重現
    乾涸近300年 「哈拉奇」水域重現  位於甘肅敦煌 今年雨水充足水面達到5平方公裡  近日,甘肅敦煌「哈拉奇」水域在乾涸消失近300年後重新出現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  水面達5平方公裡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該湖泊是「倒流河」疏勒河的終端湖,之所以能在乾涸近300年後重新出現,得益於疏勒河及黨河河道恢復與歸束工程的完工投用。
  • 中國「最爭氣」湖泊,其他湖泊在縮小,它的面積卻越來越大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態問題面臨嚴峻考驗,許多問題相繼暴露出來,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但這還遠遠不夠,各種環境問題仍在惡化,特別是水資源問題——全球範圍內的湖泊和河流面積都在減少,在這樣一個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我國的青海湖卻很」爭氣「!
  • 乾涸三百年 今朝漾碧波
    令人驚喜的是,近日,這個乾涸近300年的湖泊竟奇蹟般再漾綠波,在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段與庫姆塔格沙漠東緣交會處,出現了一處面積約5平方公裡的水面,水面東邊還有紅柳和蘆葦叢,白鷺等水鳥棲息翱翔,生態和諧的景象令人欣喜。
  • 甘肅神奇湖泊,乾涸多年又重現水源,它就是青土湖
    甘肅神奇湖泊,乾涸多年又重現水源 , 它就是青土湖大家對「湖泊」有多少認識呢?它給人的感覺是那麼地平靜,那麼地有吸引力。很多人總覺得湖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一潭死水,沒有大海的寬廣,也沒有黃河的奔騰,更沒有長江的蜿蜒。很多人認為西北地區缺水,所以肯定沒有幾個湖泊。
  • 曾經資源「最豐富」中國湖泊,低於海平面154米,如今完全乾涸
    地球上有很多資源豐富的湖,例如貝加爾湖是個好例子,湖裡的資源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我們國家有資源豐富的國家嗎?以前的艾迪恩湖絕對相信這個稱號是最完美的答案,現在這裡是乾涸的湖,但是,以前這個湖的資源非常豐富,這一點令人吃驚,這裡湖豐富的時候,那個湖裡含有很多氯納鉀。
  • 乾涸近300年後,中國沙漠重現湖泊,巴塔哥尼亞卻「禿」了
    也就是說,這些地區的冰川厚度不斷變薄,從速度來看,可能是地球上變薄速度最快的冰川。有研究人員指出,變薄最快時候甚至達到44米每年,有一些區域甚至已經完全融化。如果我們單純從現狀看,是很難看出變化。為此,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很鮮明的對比,也就是將1985年1月27日Landsat 5衛星拍攝到的照片和2019年1月Landsat 8衛星拍攝到的照片進行了對比。
  • 神秘的羅布泊重現美麗湖泊
    羅布泊在新疆若羌縣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自從1972年乾涸後納木措便成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第一大湖青海湖)。1972年美國從衛星照片上發現已乾涸的羅布泊形狀象人的「大耳朵」,因此羅布泊又稱為「地球之耳」。
  • 甘肅十大著名湖泊也是最著名的湖泊
    進入園中,如入含靈蘊秀、蒼鬱翠雅之詩畫境界,最妙時在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隨風而起,飄灑紛揚,遊人被罩在如煙似霧之輕紗中,佳境妙趣,難以言表。昔日「平涼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於此。 柳湖位於平涼市城區的中心,佔地面積8.8萬多平方米,合133畝,其中湖水面積32畝,是隴東著名的自然山水園林。
  • 太湖,碧波重現不是夢
    這個流域面積3.69萬平方公裡的地區,GDP佔全國1/10,是我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最具發展潛力也是人與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區之一。    2007年太湖水汙染事件的發生,暴露了太湖生態狀況的嚴峻現實。4年之後,太湖是個什麼樣子?「重現碧波美景」只是個夢嗎?    初夏時節,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組來到江蘇,對4年來江蘇省太湖治汙的狀況進行了探訪。
  • 曾經「資源最富集」的湖泊,號稱中國大陸最低點,如今完全乾涸
    中國土地遼闊,土地遼闊,山泉湖的海什麼都有,說到中國比較美的湖,一定有人說青海湖、白頭山天池等,中國資源最豐富的湖是哪個?我擔心很多人不會說話,不在其他地方,是中國的艾迪恩湖。艾迪恩湖資源十分豐富,湖水中含有大量的氯鈉鉀等物質,所含食鹽、蜻蜓、石膏儲量非常豐富,尤其是鹽和蜻蜓達到3億噸之多,我國礦化度最高的湖泊絕對有名,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艾迪恩湖周邊分布著很多動物,現在罕見的豹、驢、北山羊、野生駱駝等都住在這裡,但遺憾的是,這些都是愛迪安湖的光榮時刻,現在的愛迪安湖接近乾涸。
  • 曾驚弱水斷流久 又見居延蕩碧波——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尾閭湖居延海...
    20多年前,被稱為弱水的黑河每年有250多天是斷流狀態,居延海已是巨大的乾涸湖盆。2000年起,國家對黑河實施水資源統一管理調度,決心讓居延海重新碧波蕩漾。如今,東居延海至今已連續14年波光粼粼,堪稱我國生態保護史上的一個奇蹟。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鹹海在世界的位置(紅星處為鹹海)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接的位置有個世界著名的鹹水湖,這個湖就是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
  • 敦煌沙漠一湖泊乾涸近三百年現水源,有國家保護動物棲息
    哈拉奇重現水源。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郭懿萌)今日(10月28日),甘肅敦煌沙漠一湖泊乾涸近300年後重現水源引發關注。新京報記者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湖泊名為哈拉奇,重現水源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又重新開始在此棲息。網傳視頻顯示,沙漠中有一片湖水,水中生出綠色蘆葦,不時有候鳥飛過。有網友稱,該畫面拍攝於甘肅敦煌沙漠,重現水源的湖泊名為哈拉奇,此前乾涸近300年。
  • 乾涸湖泊重現往日生機!黃河的源頭,「千湖之縣」的生態恢復
    黃河是中國的兩大主要河流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流域不僅養育了華夏民族,更是中國從秦朝以來,王朝建立的依靠。它發源於青海的瑪多縣,一路向東流經甘肅,最終在山東匯入渤海。周邊更是有著近6000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周圍水草豐美,雨水充沛,是放鬆心靈、體驗自然生態的美好風景的不二之選。
  • 裏海危機: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乾涸?
    裏海,三千年前就乾涸了但這並不是世界最大湖泊水位下降的唯一後果。一些研究人員警告說,隨著這一趨勢的繼續,裏海有可能在遙遠的將來乾涸。然而,Lahijanzadeh反對這些明確的預測:「裏海專家不願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預測海平面,因為降水量可能在一年內突然翻倍。是的,我們可以用簡單和通俗的話說,裏海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最終會幹涸的,但是,要用這些對自然的明確的預測和論證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