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華:製造業「紅海」中仍有大片「藍海」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讀懂中國丨專訪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洪華:製造業「紅海」中仍有大片「藍海」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11月20日至22日舉行。在21日的平行論壇「新基建、新製造:發展新動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小米生態鏈穀倉爆品學院創始人兼院長洪華在會上發布了《新製造研究報告》。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新製造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在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的領導下,聯合聯想研究院、小米生態鏈穀倉爆品學院、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等一批在新製造領域有豐富經驗和較高應用水平的機構,共同發起成立,致力於打造為我國製造業的高端智庫。

2020年對中國製造業而言並不尋常,企業和產業面臨的創新環境更為複雜,技術數據化、產品服務化、服務平臺化等成為新的發展趨勢,「新製造」浪潮逐漸興起。新製造「新」在哪裡?研究院將能為新製造提供怎樣的支持?RCEP會如何影響我國製造業?圍繞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洪華進行了專訪。

新製造的理論與實踐鴻溝該如何破?

21世紀:你如何理解新製造?疫情是否會影響該行業進程?

洪華:我認為相對於傳統製造業而言,新製造本質是數位化重構製造業。相對於傳統製造業,新製造主要「新」在五點,第一,市場之新,包括新用戶、新場景、新需求。第二,格局之新,有了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整個製造業價值鏈條被重塑,有些低價值或者不創造價值的鏈條被我們淘汰掉,有些創造價值的鏈條被我們強化,所以整個鏈條進行了重塑。第三,技術之新,技術帶來效率的提升、品質的提升,可以革命性提高整個行業水平。第四,產出之新,產出原來是有形的產品,但新製造將有形產品和無形的服務結合在一起。第五,思維之新,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疫情的話,我覺得加速淘汰了一些低質量的製造業,但是真正強身健體的好的製造業會變得越來越強。原來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會大為緩解,短期內,我們是看到疫情對整個製造業會形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在長期內會加快轉型升級和優勝劣汰的進程,這就給新製造帶來了很好的一個發展機遇。

21世紀:研究院對於新製造企業的指導優勢在哪裡?將聚焦在哪方面進行工作?

洪華:在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新製造研究院其實充當著「智庫」的角色,希望是以數位化技術為基礎,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工業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工業5G 等技術的支持下,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製造和數位化企業平臺。

我覺得對於新製造而言,宏大敘事邏輯和實踐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鴻溝。我走訪了很多產業的聚集區,發現有很多工廠被智能製造這個概念誤導的,它確實實現智能化改造了,可是它沒有大訂單進來,它的智能改造帶來了效率,可是訂單短缺,所以它的智能化改造就會產生一個投資收不回來的問題,我們的研究院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成立的。

我們的優勢就在於,第一有產業資源,聯想的產業資源很強大,小米也很強大,產業資源裡的供應鏈資源、技術資源、渠道資源、人才資源等等,都是可以「賦能」這些企業的。另外我們也會推動培訓項目,主要針對兩個方向:一是地方政府對於製造業升級改造的思維方式的改變;二是對產業人才的培訓。

我們主要是聚焦中國製造主戰場,通過研究工作提高製造企業、服務機構和管理部門的新製造理念;整合新製造要素,幫助各個地區完善新製造體系、促進位造企業的轉型升級。同時,我們還會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選擇研究對象,總結先進經驗,發掘典型案例、發現共性問題,我們計劃做一些示範性的實驗基地,把成功的有價值的經驗推廣到全國其他地方。讓地方政府和企業看到怎麼去做新製造。此外,我們還會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化平臺,為傳統製造業企業升級改造服務。

21世紀: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你如何理解?研究院在這方面有什麼計劃?

洪華:我們平常講大企業優勢是有資源、有資本、有人才,大企業的缺點是有大企業病,企業大了以後,它的系統太複雜了,它的效率就會下降。而中小創業企業的優勢是它很靈活,可以隨時調頭,根據市場的變化迅速地改變,但缺點是沒有資源,沒有人才,沒有資本。所以最優化的一種組合就是說大企業的系統來支持靈活的小企業,相互之間做一個有效融合。

我以小米為例,小米的方法是藉助大企業的資源,積累用戶群、渠道、資本、品牌、供應鏈、方法論等等。用這些東西編織成一座溫室大棚,讓你的種子(小企業)在我的溫室大棚裡面成長,長到10米,10米指的是什麼?做到3億或者5億的營收,我再把大棚給你撤掉。

我們新製造研究院也想搭一個新製造的溫室大棚,但不像小米針對的是早期創業者,幫助他們從0到1,我們研究院可能更希望實現從1到10,通過研究院賦予它方法,賦予它資本,賦予它資源,來幫助它破局。

新製造增量空間巨大

21世紀:你如何看待我國未來的製造業格局?

洪華:按我的理解,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而且是中國絕大部分區域的基本盤。「十四五」規劃裡就著重強調,「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就是個信號,製造業發展力度是不會小的。同時我也認為紅海中是可以發現藍海的,製造業中會有巨大的增量,就是新製造,有一個數據是中國智能製造產業產值規模接近16000億元,預計今年可以實現超過27000億元。

21世紀:新國貨發展迅猛,你對此有何看法?

洪華:今年「雙11」淘寶有很多都是近兩年成立的國產品牌實現銷量破億,以前很難想像,一個小企業馬上就能在淘寶上破億,在天貓上破億,所以新國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我覺得這個點是未來製造業3到5年最精彩的地方,也就是中國品牌崛起,在消費品領域特別如此。我認為目前是在一個變局的時期,將來可能會有兩個替代,一個是說國產品牌會替代外國品牌,另外國產品牌裡面的年輕品牌會替代國產品牌裡面的老品牌。

目前中國的消費升級,消費者正在向數字原生聚攏,消費行為也更個性化,這就催生了我國新製造、新國貨市場的一個巨大增量。而且我國有14億人口,具有母國市場效應,我們的成本攤薄、研發經費會攤薄,使得我們具有巨大的製造業成本優勢、研發優勢,同時還有巨大的國際市場,品牌在國內站穩了,也就可以向海外輸出,這些都是可以期待的。

21世紀:你認為RCEP會如何影響我國製造業?各國、各區域在新製造方面有哪些合作領域可以期待?

洪華:這是重大利好,關稅的門檻降低了,流通障礙少了,東協整個市場也非常龐大。我們講新國貨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一種新的時代背景下,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包括供應鏈合作、技術合作、市場合作,我覺得都是可行的,所以無論是去把商品流通到對方那裡,還是我們從別人那裡進口東西,比如從日本那裡把核心材料引進我國進行協同,對我們很有利。總而言之,現在關稅降下來以後,我們的合作會更順暢,對於製造業同樣如此。

(作者:何柳穎 編輯:和佳)

相關焦點

  • 在流量的紅海中 再造一片藍海
    但你也會看到,一個沒有先發優勢,卻能在流量紅海中找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的線上商城,在5年內做到單月銷量過億,並且將其自有的流量成本降到只有同行的1/5到1/6,打破傳統的流量漏鬥,實現流量藍海的複利增長。  如果,你以為我們要聊網際網路思維了,那對不起。我們聊的還是實體經濟。
  • 藍海順勢而為,紅海逆勢而長
    社會經濟學中,把「藍海」比喻帶有廣袤前景的未知領域的市場。在藍海中遨遊的企業,大可能「撈」上一把,獲得可觀的收益。企業主都為藍海而尋覓新機,但藍海的開拓卻來之不易。與藍海相對的是紅海,鬥爭殘酷是紅海的本質,想要在一個飽和的市場站住腳跟,是不容易的。任何企業要想在鬥紅了眼的紅海中生存下來,都必須有高明的手段和充足的毅力。
  • 搏殺紅海或藍海?日日順物流選擇邁向黑海
    那麼,縱觀行業發展歷程,重新跌入「競速深淵」的物流行業還要繼續在藍海搏殺嗎?我們期待一個答案。物流行業:才出「紅海」又入洶湧「藍海」1979年,伴隨著「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新經濟環境的出現,國民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時期,現代物流這一概念才真正應需而生。
  • 高端閱讀:藍海紅海都是些什麼東西?
    所以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就將這個朝陽行業由於過度無序的競爭迅速的褪變成夕陽行業.也使一大批的手機廠家紛紛落馬,這其中不乏像Alcatel,Siemens,VK,Philips,Mitsubshi,NEC這樣的國際品牌,國內的手機廠商栽跟頭的有牌的沒牌的多不勝數,東信,南方高科,科健,熊貓等等.包括一些仍在這個產業中痛苦掙扎TCL,波導,聯想,廈新……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風光的,比如說金立,包括現在的後起之秀由原
  • 通過生動有趣的小例子,讓你搞清楚「藍海」、「紅海」市場的區別
    什麼叫藍海?你看見一個車位,這時有輛邁巴赫要停進車位,你走上前敲了敲他的玻璃,甩出去100塊,對他說:「這個車位我看中了,你去別的地方停。」這就是藍海市場,指的是未知的市場空間(沒有惡性競爭、充滿利潤和誘惑的新興市場)-如果你能發現未知的藍海,那麼你肯定會賺到盆缽體滿。什麼叫紅海?
  • 穀倉爆品學院洪華重磅發布「新製造」白皮書
    此次論壇中,小米生態鏈穀倉爆品學院創始人、CEO洪華院長作為國創會新製造研究院副院長,發布題為『新製造」重構中國製造業 撬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製造研究白皮書,並參與了圓桌對話討論。正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中國製造轉型升級作出重要論述,賦予了中國製造新的時代定義。
  • 很多人都稱東南亞市場是跨境中的藍海市場,積極探索藍海市場,爭取...
    很多人都稱東南亞市場是跨境中的藍海市場,積極探索藍海市場,爭取在紅海市場站穩腳跟,到底紅海和藍海市場是什麼?又有什麼區別? 其實,藍海市場最終也會演變成紅海市場,新開闢的藍海市場中會不斷的有新增的人在不斷的加入,長期以往,也會形成紅海這樣的局勢,所以企業要從一開始就不斷超越自己,保持領先。
  • 國產「超級混動」如何從車市「紅海」中殺出一片「藍海」
    「我們要讓DM-i超級混動進入傳統燃油車佔絕對主導地位的細分市場,在紅海中殺出一片藍海。」1月11日晚,在深圳坪山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發布會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如是說。
  • 羊奶粉市場從藍海走到紅海,全家營養成趨勢
    與此同時,羊奶粉這片曾經的藍海也逐步走向紅海。 藍海到紅海,還需差異化謀突圍 發展至今,不足百億的羊奶粉市場已經容納了逾百款羊奶粉,其中僅佳貝艾特一款品牌就佔據了超三成的市場份額,剩下其他品牌瓜分大概
  • 職場人別隨便下海,看清是紅海還是藍海嗎?其實你去的是「紫海」
    很多職場人,在職場碰到一些挫折就有自己創業、開店的打算了,我的很多員工常都和我聊這個話題,今天打開講講,看看你是否還真敢下海? 藍海:充滿活力,前景良好,機會巨大,高利高附加值。 紅海:搏殺充分,成本競爭,但規模巨大,成熟但微利。
  • 從紅海中發掘藍海,五條人糖水鋪用「老廣味」開闢新道路
    艾媒諮詢的報告同時指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約有900萬家餐飲店。放眼望去,餐飲市場品牌林立,儼然是一片紅海。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五條人糖水鋪卻用一碗凝聚匠心與創新的廣式新糖水在強手如林的餐飲行業中脫穎而出,堪稱在紅海中挖掘出藍海的經典案例。
  • 珠海文創園區究竟是「紅海」還是「藍海」?
    短短幾年間,珠海17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演化了如此多的文創力量,這是「紅海」還是「藍海」?在鼓勵社會各界在文化創意領域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多種力量的共生共榮,繼而助推珠海產業轉型升級?  這些問題,需要直面並認真思考。  樂士是誰?
  • 衛生棉條是紅海中的藍海?NAT那天有機棉條強勢來襲
    談及女性生理期用品,衛生巾在中國女性衛生用品市場中佔據約83%的份額。但據調查顯示,近幾年中國衛生巾市場增速開始放緩,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也越來越難感知產品間的顯著差異化,國內衛生巾市場逐漸演變為「紅海」。
  • 什麼是藍海產品?藍海產品查找方式有哪些?
    2020-01-14 15:27 做電商的新賣家們總能在各種地方聽到紅海藍海等這些行業詞,那麼什麼是藍海產品?藍海產品查找方式有哪些?
  • 網店中藍海類目可以做嗎?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藍海?
    下面就來說說怎麼找準適合自己的藍海領域。紅海和藍海:紅海:是指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或領域,但是收益又比較高的市場,所以紅海電商意思就是競爭非常激烈的電子商務市場了。藍海:是一種沒有惡性競爭、但也有較高利潤的新興市場。
  • 從藍海到紅海,基因港如何突圍?
    在如此多的企業和品牌頻頻布局下,NMN抗衰老市場很快就由藍海向紅海市場過渡。最早進入這一行業,同時也是行業中最大企業的基因港,又該如何進行突圍?基因港公司若想在NMN這片紅海當中繼續保持住領先優勢,恐怕也唯有成本更低這一優勢了。
  • 「紅海還是藍海?指數基金前景之辯」圓桌論壇(文字實錄)
    在此次會議的「紅海還是藍海?指數基金前景之辯」圓桌論壇環節,天天基金特別邀請到了集思錄副總裁、合晶睿智合伙人鄭志勇(望京博格)老師擔任主持。鄭志勇:到最後的環節了,望京博格可以搜到,最後再沒有精彩的大家就走光了,第一個問題開始了,上次上海已經降費率了,最近各種各樣的指數基金都發展了,所有人都說指數基金進入了紅海,紅海就是有血的海,你們覺得這個市場是紅海還是藍海,打價格戰有沒有必要?
  • 在餅乾這個紅海市場,零食商如何快速提升銷量,創造一片藍海?
    市場上的餅乾品牌琳琅滿目,不斷推陳出新;餅乾這類零食已然成為一個紅海市場。而且近年來的中國消費品市場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有品牌,高端化的餅乾產品,但是由於技術和相關水平的限制,國產餅乾一直難以突圍,在國產品牌與外資企業的較量中,一定程度上來說後者在國內市場更佔優勢。那麼餅乾零食商應該如何突破重圍,創造一片藍海?
  • 專訪胡明寶:商場與品牌組合發展 寶燕商城模式將商業紅海變藍海
    寶燕壹號門店   這一發展路徑也成為寶燕集團能夠獲得逆勢增長的一大關鍵,胡明寶將其總結為「四個紅海組合變成一個藍海」。   八項規定以來中高端餐飲受衝擊同樣也波及到寶燕,2013年開始謀求轉型的寶燕集團,於2015年在春申路開出第一家O2O寶燕商城門店,商業地產集合生鮮超市、餐飲和親子遊樂為一體的商業新模式,也讓寶燕集團在傳統餐飲紅海中找到一個新突破口,並迅速在上海開出3家寶燕商城。
  • 紅海市場是什麼意思
    「紅海」是競爭極端激烈的市場,但「藍海」也不是一個沒有競爭的領域,而是一個通過差異化手段得到的嶄新的市場領域,在這裡,企業憑藉其創新能力獲得更快的增長和更高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