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之地

2020-12-12 蘭州新聞網

「天祝」,是甘肅的一個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隸屬武威地區管轄。縣名很美,美得吉祥如意,內涵豐富,寓意深刻。這美麗的縣名,是我們共和國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志於1953年親自為之命名的,其來源是天堂寺和祝貢寺。天堂寺坐落在大通河東岸的幹堂鄉,是天祝最大的喇嘛寺院,始建於初唐,遂後屢廢屢建規模不斷擴大,影響深遠,不僅吸引了國內遊僧喇嘛前來遊學深造,而且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以至於時值清末,仍有兩名德國學者在此潛心研究佛學經史。祝貢寺坐落在東大灘鄉境內的祝貢山間,其規模雖然不能與天堂寺相提並論,然而在當地依然影響深遠,也從未間斷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滋養廣大僧眾教民。其實,就民族區域而言,若究根溯源,原本就是由36個藏族部落和以天堂寺、祝貢寺、華藏寺、達隆寺等14個寺院共同構建的,寺院是藏區的象徵。在甘肅,哪裡有藏民,哪裡就有寺院,哪裡就有佛祖菩薩經輪經幡和佛事,哪裡就有磕長頭祈求佛祖祈福消災的虔誠信眾。藏傳佛教深入每個藏民的心中,塑造著這個民族的精神與靈魂,古來今往。藏民族的堅定信仰與忠貞,著實令人欽敬。清代藏族著名的活佛詩人倉央嘉措說:「我在這裡」,是的,佛在這裡,詩人的足跡也在這裡,「無論你見,或者你不見,我就在那裡」。

由蘭州到天祝,乘大巴西行140多公裡,馳騁在一馬平川的高速公路,兩個小時便可以抵達天祝縣府的所在地——華藏寺。縣城不大,卻極具特色。城區的建築物呈現著潔白的牆壁,彩繪的鬥拱簷柱,下闊上窄的土紅色長方窗框,山間飄揚的彩色經幡,機關大樓那些藍綠紅白相互輝映的美麗圖案,無不顯露著藏區建築文化的魅力。如今的城市大多是水泥的堆砌和拔高,近乎於千城一面,高高低低的聳入雲天,具有特色而別致的鄉土城鎮反倒少見,因而高寒草原盆地的天祝風貌格外搶眼。明麗的陽光,蔥蘢蒼鬱的近樹遠山,眼前色彩斑斕的古建築,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天祝縣是先有寺院,後有縣城,所以城市規劃便以寺院為中心向外拓展輻射,體現著現代都市的便捷與民族風格的和諧。我們抵達天祝的那天是個驕陽高照的下午,於是外套便丟在賓館,一行人便迫不及待地向華藏寺奔去。不料,山風驟起,大團的雲頭瞬間遮蔽了藍天,細密的雨絲剛勁地穿透雲層,灑落在這方風水寶地,紅彤彤的夕陽卻懸掛在遠方天際。待到黃昏的陣雨消歇,天空立刻現出美麗的彩虹,大街小巷無不清澈明麗,乾淨的柏油馬路車來車往,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

不巧得很,華藏寺山門大開,佛堂大殿卻已經關閉。既然今日無緣參拜佛尊,只好加入圍繞殿外轉經筒的人群,心中默誦六字真言。出得寺院,迎面便是開闊秀麗的犛牛廣場,三頭體格健壯、形態迥異的犛牛巍然聳立於廣場中央,公的母的小的三位一體,堅實而龐大,神態雄健而慈善,極富鄉土人文風貌。白犛牛是天祝的特產,它非常罕見,祖祖輩輩生長在天祝的抓喜秀龍的峽穀草原,高貴的白色分外聖潔,歷來被人們視之為聖物。一般的犛牛多生長在高原藏區,西藏、川藏、甘南,毛色多為黑、褐或黑白相間的花斑色,純白色的犛牛唯獨天祝得天獨厚,珍珠般地流散於四野,代代繁衍。

天祝還有一種人參果,果實為奶油色,蒂端有淺藍色條紋漸次輻射,附著於奶油色間,富有藝術美感,其味道清香恬淡,老少皆宜。

其實,天祝最為稱道的是她的人文精神,好學向上和勇於開拓進取的文化氛圍。聽說,這裡即將舉辦一場萬人喜跳鍋莊舞的活動,旨在弘揚奮發向上的群眾文體精神和全民健康理念。哦,天祝之地,真是一方吉祥之地,奮進之地,誠如清代走過天祝的活佛倉央嘉措的詩:「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

蘭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蘭州新聞網」或在蘭州日報、蘭州晚報欄目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社和蘭州新聞網所有。已經與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蘭州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蘭州新聞網」並且不在蘭州日報、蘭州晚報欄目下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稿件來源:「蘭州新聞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蘭州新聞網聯繫。

相關焦點

  • 「青藏之眼.綠色天祝」蘭州百家旅行社走進天祝冰溝河景區
    2020年6月16日應天祝縣委、縣政府邀請,甘肅中海、康輝、眾信、甘絲路、龍行天下、保利、蘭神、龍之旅等旅行社和蘭州市城關區旅遊發展行業協會的相關領導、蘭州旅遊攝影家協會的攝影家、蘭州新聞媒體代表等160多人赴天祝縣考察新開發4A級旅遊景點冰溝河景區。
  • 青藏之眼.綠色天祝--蘭州「百家旅行社」考察天祝冰溝河景區
    本次活動,天祝縣旨在推進「離內地最近的絲路高原生態藏鄉」旅遊發展,充分展示天祝縣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深厚的人文積澱,提升「青藏之眼·綠色天祝」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深入推進文明旅遊、安全旅遊、品質文化旅遊引導活動,助力天祝旅遊業復工復產。
  • 天祝的味道
    小心採了嫩嫩的萱麻嫩嫩的莖葉(剛發的芽子更好),仔細洗淨,鮮鮮地吃。或是仔細地揉捏,擠出汁水,再悉心曬乾,然後研成細細的沫,仔細藏好,備四時之用。  做萱麻口袋是頗精細的活:有擀薄餅、撒拌湯、卷制三項基本程序。先將半發的白面,擀成薄薄的圓餅。在平底鍋刷少許菜籽清油,燒熱,溫火將薄餅烙熟。再燒開水,將切碎的萱麻葉或萱麻沫撒入,加入少許豌豆粉,攪拌成拌湯糊。
  • 白犛牛的故鄉「天祝」
    白犛牛的故鄉「天祝」 2020-12-0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祝 天堂 天盡頭
    原標題:天祝 天堂 天盡頭(圖) 1 十七年前,沒錯,整整十七年前,我穿過蘭州熙熙攘攘的東方紅廣場,走在長得仿佛永遠也走不到頭的平涼路上,將從天津戶外店買來的瑞士產帆布雙肩包的帶子緊緊系在腰間,夾雜於二十幾個扛著大包小包拿隴西方言興高採烈搶著講話的老鄉們中間,一同擁進蘭州長途汽車東站那略顯逼仄的候車廳,開始了我的河西走廊之旅。
  • 英雄之地風光美 千年華銳花正開——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主題文藝晚會精彩上演
    、美麗天祝、千年華銳五個篇章。悠長的天籟之音,流淌成優美的樂章,抒發著天祝各族兒女對幸福生活的讚美。縣慶主題歌《天祝天祝》,音詩畫《我把天祝捧給你》,舞蹈《歡聚華銳》,少兒情景劇《天天祝祝》,熱情點讚天祝煥發出的勃勃生機。詩朗誦《七十年天祝再出發》《禮讚天祝金曲聯唱》,小品《一個也不能少》,舞蹈《走馬高原》充分表達出各族兒女建設幸福美好新天祝、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共同心願。
  • 武威「大美天祝」實景作品之——牧野作品
    武威「大美天祝」實景寫生作品之——牧野作品《抓喜秀龍草原》雪域高原,藏鄉之地;錦繡天祝,絲路重鎮,這裡是珍稀畜種天祝白犛牛的故鄉,這裡是雪山草原、林海蒼茫的高原風景區無論是那幅鴻篇巨製的西北美術館鎮館之寶《丹霞朝暉》還是那幅表現絲路古堡的《松山古城》、《天池》《紫色的扎喜秀龍》《天祝三疊泉》等作品,都表現得細緻入微。
  • 天祝,生日快樂!
    8月1日是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紀念日。從大通河畔到松山草原,從馬牙雪山到哈溪盆地,從縣城街巷到鄉村農家小院,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一天,天祝縣城的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匯集在縣政府廣場,以盛大的方陣入場和精彩的歌舞表演,共同慶祝這個喜慶的節日。
  • 天祝,生日快樂
    8月1日是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紀念日。從大通河畔到松山草原,從馬牙雪山到哈溪盆地,從縣城街巷到鄉村農家小院,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一天,天祝縣城的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匯集在縣政府廣場,以盛大的方陣入場和精彩的歌舞表演,共同慶祝這個喜慶的節日。
  • 武威天祝岔口驛走馬
    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它行走姿勢儒雅而優美,使騎者毫無顛簸之感。1200m 跑步1分53.7秒,對側步成績為2分48.2秒。能適應較惡劣環境條件,耐勞持久,抗病力強。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無顛簸之感。岔口驛馬還有較強的挽力。產區山高氣寒,馬匹終年放牧,因而形成了耐粗放飼養管理的特性,分布地域亦廣。
  • 金秋十月的天祝
    當秋天的腳步走近的時候,天祝那如夢境般的美景仿佛開始從夏的璀璨中升華,一年四季的魅力和活力,都凝聚在秋天,千變萬化的自然風光,連詩文和畫卷都難以形容。 如果你沒有看過秋天的天祝,也就不知道上帝竟創造出如此攝人心脾的美景!
  • 甘肅天祝70年嬗變之路
    2020年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8月1日,一場盛大的慶祝大會在這裡舉行,人們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迎接美好的未來……天祝,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之地,地處祁連山東端,素有河西走廊「門戶」之稱。
  • 國寶級文物——天祝銅犛牛
    甘肅省曾出土了兩件以動物形象為題材的國寶,一件是舉世聞名的銅奔馬,而另一件就是天祝的銅犛牛。1972年,哈溪鎮友愛村的村民們修建飼養院時,意外地發現了它。它被存放在生產隊的庫房內。一周後,村民們將它拉運到當時的哈溪供銷社廢品收購站出售。具有一定文物知識的收購員覺得這件物品不同尋常,讓村民們趕緊請示公社的領導,後來這件銅犛牛又被送到公社的庫房,整整存放了六年。
  • 天祝三峽景點簡介
    天祝「三峽」地處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深處祁連山腹地,東西橫,向63公裡,南北縱向68公裡,總面積162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5%。境內山高谷深,地貌奇特,山勢峻險,怪石嶙峋。民族風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
  • 武威有一個避暑之鄉天祝大紅溝
    原標題:「清涼大紅溝·武威後花園」  武威有一個避暑之鄉天祝大紅溝
  • 你感受過天祝風光嗎?
    看了個展【你感受過天祝風光嗎?】近日,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文化館推出「天祝建縣70周年發展成就系列展覽」。其中,攝影展廳展出「百名攝影家採風天祝攝影大賽「的116幅獲獎作品。松山雲海中揚帆的風力發電機、風起雲湧的烏鞘嶺、神採奕奕的白犛牛、古樸的藏式婚禮……作品展現了天祝秀美的自然風光、濃鬱的民俗風情和壯麗的發展畫卷,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參觀。
  • 「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特別特:天祝藜麥
    藜麥被稱之為「糧食之母」「超級穀物」「素食之王」△– 又見一年藜麥紅,萬畝紅霞染晴空 –▽在「中國高原藜麥之都」天祝藏族自治縣,色彩斑斕的七彩藜麥枝頭飽滿,沉甸甸壓彎了挺闊的麥稈,天祝11.6萬畝藜麥到了收穫季,迎來大面積開鐮收割。
  • 白曉霞//天祝,請允許我以英雄的方式愛你
    這是天祝英雄文化中勇猛精進、仁心利他的成分。章嘉古柏,是英雄的樹。樹獨自站立,寵辱不驚。這棵象徵智慧的參天大樹長在天祝旦馬鄉細水村,那裡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藏族母親手埋胎衣的地方,慈祥的阿媽希望兒子平安健康地成長。
  • 藏傳佛教:甘肅省天祝藏族民間藝術
    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天祝藏族人民又把堆繡藝術運用到了生活之中,除上述髮飾中談過的有關發套的堆繡技藝外,還有多米為「井」字型、蓮化樣的鞋墊,各種鳥類、山水、鮮花的床單、衫單以及宗教圖案的枕頭套等。這些堆繡品一般用布為底,其上用各種彩線加以配色,然後剁針在其上堆砌,刺繡而成。這種採用手堆與高堆技法,使得整體堆繡藝術品顯的色彩柔和,造形美觀,立體感強,給人以形象逼真之美感。
  • 天祝華藏寺印象
    天祝華藏寺    華藏寺縣城,靠山,依山而建。山,厚重、渺遠,像屏障,擋住四面八方呼嘯而來的風。生活在這裡的人,在山的臂彎裡安落,想必是踏實、安然的。    華藏寺,十多年前曾來過,印象中,觸目皆是低矮的小平房,破敗、蕭落,又加雨多風尖,氣候燥冷,骨子裡,老早就無端地隱隱生出排斥感。去年也曾來此,但來去匆忙,時間短促,僅夠在白犛牛廣場駐足片刻,就又旋風般歸去,無有一點方位感,對這個縣城的所有印象也幾乎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