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國人為什麼要去日本搶藥?

2020-12-13 信海光

現在臺灣媒體的一些報導已經成了大陸媒體的新聞來源,我覺得這挺搞的,比如這次臺灣媒體報導大陸人春節去日本「爆買」藥品就是如此,這本來是個大陸媒體報導過的老現象,但被後知後覺的臺媒觀察到報導後,大陸媒體就紛紛跟進,然後形成一個循環......

但臺媒炒舊聞不妨礙我們今天探討這個話題,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到日本去買藥,因為微信後臺(信海光微天下)恰恰也有網友問到這個問題,而十二月份我又恰恰剛剛去了北海道,果然還帶了一大包藥回來,現在的感覺是帶少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效用。有一些日本藥確實很好用,比如年前咳嗽陳疾又犯,想起從日本帶回來的龍角散,就試用了一下,甜絲絲的很好吃,但吃下去馬上就有緩解效果,幾天後就好了,可惜只帶了兩盒回來。龍角散是類似中草藥的一種日本草藥製品。

我一開始對所謂「神藥」是比較懷疑的,因為藥這種東西都是與成分的,如果日本在某種疾病上有了重大突破,這種藥不必一定在日本買,全世界都會普及,至少我們能耳聞,但日本的「神藥」治療的都是一些小病,並不是醫學上的突破。

後來我就明白了,這裡有兩個概念,日本的很多「神藥」其神奇之處不在於成分,而是人家的質量,是指人家藥品的貨真價實。都叫六味地黃丸或者阿司匹林,生產的是否用心其實最關鍵,同仁堂以前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是有道理的,但真正遵循的中國企業有幾家?同樣一味中藥,配方一樣,但現在吃起來沒有一百年前傳說的那麼神了,或許不是配方不行,而是藥不行。在西醫上也是如此,同樣的藥,國產仿製品不如進口原裝,仿製品牌B不如仿製品牌A,差距就在提純工藝。

如果單就貨品而言,到日本其實沒什麼可買的,以前去日本要買電子產品,現在中國都有,衣服那裡也不便宜,特產可能要買一些白色戀人糖果之類,其餘中國人搶購的,其實都是搶「日本質造」。

在北海道我認識個中國導遊,他每個月都去日本,每次都帶一捆「花王」紙尿褲,這玩意兒其實省不了多少錢,我說你可以在國內買品牌貨,也就多花一點錢,他告訴我說不錢的問題,國內賣的花王正牌(代工)也不如日本本土製造,「要不你以為我傻啊!」所以日本的紙尿褲都讓中國人搶光了。

中國人去日本買藥,表面上還有一些其他客觀因素,比如藥品不能電商銷售,海淘都很麻煩,但最本質的,還是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最求品質的強烈需求,與本土企業無法品質提升緩慢之間的巨大矛盾。這是中國經濟近年來發生的一大變化,中國人變得有錢已經有些年頭了,但追求品質生活卻是近年來的勢頭,所以我們會去買馬桶蓋、電飯煲、紙尿褲,其實按照以前的生活習慣,這些東西並不是必需品,忍忍也就過去了,什麼樣的馬桶蓋不是一樣用?而且這和之前的炫耀性消費也不一樣,土豪買個包可以拿出去炫富,但馬桶蓋這東西只能自己私密的使用,它反映出的恰好是中國消費者最實實在在的需求,一點都不浮誇。

正因為它是實實在在的需求,所以聰明的中國企業一定要意識到,拿出全副精力提升品質,創新你不行,嚴格質量管控總能做到吧。而這種質量的追求又跟以前的海爾那種品質還不一樣,張瑞敏砸冰箱時期,追求的其實僅僅還只是合格而已,現在中國人要的品質,是「品質生活」的品質,是屬於更高一層次的追求,需要完全不同的企業精神,而中國製造業新一代的偉大企業,一定是出現在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搶完馬桶蓋,中國遊客又去搶日本「神藥」了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那麼,日本常備藥真的那麼「神」嗎?
  • 搶完馬桶蓋 中國遊客又去搶日本「神藥」
    要想了解日本「神藥」在中國遊客中有多火,日本製藥公司的銷售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那麼,日本常備藥真的那麼「神」嗎?不少國人甚至連吃法和用法都要上網查,為何依然加入購買日本藥品的大軍呢?反觀國內常備藥市場,又為何被日本「神藥」搶了風頭?新華國際客戶端為您解讀。
  • 搶購日本藥:中國人圖什麼?
    高精尖」的稀罕藥,國人最愛的是治療頭疼腦熱、蚊蟲叮咬的大眾藥一說到去日本搶購藥物,恐怕不少人會覺得國人買的是在國內買不到的「高精尖」藥物。這樣想很自然,因為國內的新藥引進和開發相對滯後,很多治療疑難雜症的高級藥要麼稀缺要麼很貴。不過,中國大眾去日本搶購的可不是這些,而是單價在幾十塊人民幣左右的家庭藥。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清單,叫作「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這其中包括眼藥水、創可貼等等。細看這些藥品的種類和用途,真的都是藥品界的「家常菜」,非常地大眾化,家家戶戶的藥箱裡總得備點同類用途的藥品。
  • 中國遊客瘋搶日本藥 搶購的不是藥是安全感
    中國遊客瘋搶日本藥 搶購的不是藥是安全感 時間: 2015-07-14 14:46  來源: 南方日報   編輯:   繼電飯煲、馬桶蓋之後,最近到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又開始狂搶另一類產品——非處方常備藥。媒體報導,近日日本小林製藥發布消息稱,訪日中國遊客紛紛掃貨,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增值去年同期的五倍多。不僅小林製藥,其他幾家生產非處方常備藥的日本商家也都業績飆升。
  • 非常時期,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於去搶衛生紙?
    這疫情期間,因為大家都很長時間才出門,所以都要囤積一些生活物資,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即使出現最差的情況也不能斷了吃的,所以我們去買點米,面,油,泡麵都是人之常情,而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搶起了衛生紙,這不得不讓我們驚掉了下巴,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沒有吃的了,你要一堆紙幹嘛啊?
  • 中國人為什麼都跑去日本買感冒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最近赴日旅遊的朋友回來的時候總會帶上一些,日本知道的感冒藥,兒童藥、眼藥水這些東西,這樣普通平常的東西在國內不是到處都是嗎,為什麼要不遠萬裡去日本購買???感冒是常見病多發病,來得快去的也快,在14億人的中國,每天在感冒狀態的人至少也是數以千萬計。那為什麼還有人要到日本去買感冒藥呢?
  • 旅日中醫:搶買日本漢方藥,是面向中醫的一貼猛藥
    你不能跟日本人說「中醫」,他們聽不懂。去年我們第一次演講會,說「中醫」云云,日本人就說「聽不懂」,不能理解,這是名稱上的不同。  第二,從歷史上看,中醫學有4000年的歷史,日本漢方什麼時候開始的?它是從平安朝開始的,是從784年開始,相當於我們中國的隋唐時期。
  • 「近觀日本」日本為什麼沒有「藥神」
    有什麼要改進的嗎?說起來,在日本住院那次,很多事情我都印象深刻。據說,救護車把我送進了醫院(救護車也是免費的),就開始接受治療,沒人問誰繳費,等我出院的時候,醫院會寄給我一張帳單,裡面是除去保險之後我自己要負擔的部分。我收到單據之後,再完成付款。我常想,如果有人混進醫院,接受治療,趁人不備逃跑,那會怎樣?
  • 日本人真可怕,一顆草莓800元都有人搶著買,中國遊客:看不懂
    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還是我們周邊的國家,尤其是很多人都喜歡去泰國和日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人真可怕,一顆草莓800元都有人搶著買,中國遊客:看不懂。,去日本旅遊一定要帶夠錢才行。 這讓這位中國遊客感到不解,為什麼一顆八百塊的草莓都會有人搶著吃。
  • 日本人真可怕,一顆草莓800元都有人搶著買,中國遊客:看不懂
    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門旅行,有的人喜歡在國內遊,但也有的人喜歡去國外旅遊。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還是我們周邊的國家,尤其是很多人都喜歡去泰國和日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說到日本大家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可能都不太好,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改變,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飛往日本旅遊。日本人真可怕,一顆草莓800元都有人搶著買,中國遊客:看不懂。
  • 日本人為啥要搶廁紙?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魔幻的世界
    那麼,為什麼中小學停課會導致廁紙被搶購一空呢(大霧)?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人有一風吹草動就搶廁紙的光榮傳統。這就是政府官方闢謠「廁紙國產率在90%以上」、「口罩與廁紙原材料不同」也並沒有卵用的原因:謠言只在最開始起導火索的作用,根本原因還是缺乏安全感引起的擠兌↓相信有人會問,為什麼更為重要的食品和水沒人搶購,而專搶廁紙?除了前面提到的歷史傳統外,還有一個原因:廁紙體積很大,很容易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從而加劇危機感,引發從眾心理。
  • 中國遊客瘋搶日本漢方藥,國內的中醫藥汗顏嗎?
    近幾年出國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日本成為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雖然在網上很多排斥日本的言論,但是依然有著很多人去日本旅行。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馬桶蓋、化妝品、甚至連食鹽都搶購。如今又爆出中國遊客在日本瘋狂搶購漢方藥的新聞,連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要到國外買,國內的中醫藥汗顏嗎?
  • 日本為什麼要侵略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其實答案很簡單
    日本為什麼要侵略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其實答案很簡單在我們爺爺奶奶甚至說父母那一輩,每家每戶裡都會有一樣東西,那就是中國地圖。只要有空閒我就會在看看家裡的地圖,我對地圖也是總有一種親切感。看地圖也是有方法的,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講我們都是按照上北下南來看的,但也總是有例外的,就像是日本,他們看地圖跟我們是相反的。其實當年日本來侵略中國這件事也是跟地圖有關係的。
  •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排隊?乘地鐵時為什麼又瘋狂搶座?
    但是如此注意他人體驗的日本人在乘電車、地鐵時卻是另一番風景,雖然在這樣的時候他們也會排隊,但是只要電車或地鐵門一開,有一些人進入電車後就會積極搶座,當仁不讓。你就是在等車時排在別人前面,座位有時也會被後來者搶走。一些日本人搶座的動作之快,技巧之高,令人咋舌,可謂「迅雷不及掩耳」。這種事情有時令人百思不解?為什麼平時彬彬有禮,特別注意他人感受的一部分日本人在此件事情上失去了謙讓精神呢?
  • 元旦期間日本人都跑去搶福袋了,而中國人卻在搶這個!
    點擊播放 GIF 0.0M東京新青年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日本如果說雙十一是中國的購物狂歡,那元旦搶福袋則是以日本為主戰場的大採購雙十一發揮欠佳的小夥伴們別灰心,日本元旦期間的福袋將更超值更驚喜,你準備好了麼?元旦福袋搶不停購買福袋一直是日本的元旦傳統活動,據說自明治末年時期,就有很多商家將商品放入紙袋中銷售,一直流傳至今。現在每年年初各個公司都會推出自己的福袋(happy bag),用於感謝客戶一年來的光顧。
  • 中國遊客為何追捧日本「神藥」 出國瘋搶引發反思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 國人去日本必買「神藥」:無知、自卑
    今年十一黃金周,日本旅遊熱度異常升溫,半年前國人搶購日本馬桶蓋的新聞猶然在耳,現在「日本神藥」又火起來了。實際上早在黃金周旅遊前,網上和朋友圈裡就流傳著一些商業軟文,標題大多是「去日本必買的某某某神藥」,這些精心的鋪墊為日後旅遊消費的爆發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
  • 「赴日搶藥」是中國藥企恥辱嗎?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王學海說,買個小小的感冒藥,寧願用外國產品而不選擇中國製造,歸根結底是中國製藥企業普遍缺乏創新,藥品質量無法滿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
  • 秦始皇追求一生的長生不老藥真的找到了 可惜被這個人帶去了日本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秦始皇曾十分希望獲得長生不老,並且派徐福等人前去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認為,神仙都可以長生不老,為什麼我不可以。於是就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去尋找長生不老藥。傳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山三座仙山,山上有神仙居住。
  • 去日本購買神藥熱背後是什麼?
    原標題:「洋神藥」熱背後的冷思考最近一段時間,去日本購買「神藥」成了中國不少遊客行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其熱購程度絲毫不遜色這幾天北京夏日的炙熱。中國遊客的熱購,令日本一些製藥企業大發意外之財,數錢數到手軟。本月1日,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發布消息稱,由於中國遊客紛紛「掃貨」,該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