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瘋搶日本藥 搶購的不是藥是安全感

2020-12-14 求醫網

中國遊客瘋搶日本藥 搶購的不是藥是安全感

時間: 2015-07-14 14:46  來源: 南方日報   編輯: 濤子

  食品藥品的安全事件不斷被曝光之後,作為消費者,轉移消費市場瘋狂到境外搶購成了大家表達不滿的方式之一。  繼電飯煲、馬桶蓋之後,...

摘要:

  食品藥品的安全事件不斷被曝光之後,作為消費者,轉移消費市場瘋狂到境外搶購成了大家表達不滿的方式之一。

  繼電飯煲、馬桶蓋之後,最近到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又開始狂搶另一類產品——非處方常備藥。媒體報導,近日日本小林製藥發布消息稱,訪日中國遊客紛紛掃貨,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增值去年同期的五倍多。不僅小林製藥,其他幾家生產非處方常備藥的日本商家也都業績飆升。其實,國內遊客如此搶購藥品不是新鮮事了,過境去香港隨手買幾盒幾瓶虎標萬金油、黃道益活絡油、雙飛人藥水、保嬰丹、衍生開奶茶等等,已是內地遊客的常態。

  在許多人看來,常備藥品似乎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數國家都能生產,內地消費者有必要大張旗鼓去境外搶藥嗎?舉個例子,一位來日本旅遊的田小姐告訴媒體,自己的手臂兩側長滿紅疙瘩,俗稱雞皮膚,讓愛美的她十分苦惱,但是在中國卻沒有找到合適的藥。到日本後,聽說有一種去雞皮軟膏可以軟化角質,讓肌膚變光滑,於是買了兩盒想回去試試效果。日本一些其他常備藥,因為使用創新科技、細節貼心,受到中國遊客熱捧。我沒去過日本買藥,不過在香港倒是買到幾次來自日本的藥品,小林製藥的退燒貼、無比溼疹膏、無比滴蚊蟲叮咬消腫,是價格便宜又挺好用的小產品,在家長中口口相傳。

  有媒體在日本採訪中也了解到,日本醫生一般不輕易給小朋友輸液,而是先給他們服用專門為兒童「量身定製」的藥品。這些兒童藥,針對臟器尚未發育完善的小朋友們專門研發,安全性有更加的嚴格保證,而且同一款產品針對不同年齡的嬰幼兒還會有更細化的分類。同時,日本是個動漫大國,兒童藥包裝上也印滿了小朋友們喜歡的卡通形象,說明也是簡單易懂的圖畫。外表可愛、口感誘人,服用方便,讓小朋友吃藥不再是個難事。加上治療效果不錯,價格合理,得到中國遊客的認可也在情理之中。別說是中國內地遊客,臺灣人也愛買日本藥,有些藥品早就在臺灣販售,但部分人士相信,日本本土的藥品品質讓人放心,藥效也比較好,價格也更實惠。

  看來消費者的需求都是共通的,質量好、價格合理。而反觀中國藥品,有不少問題值得反思。比如治頭疼發熱、跌打損傷的常用藥領域,很少有大型藥廠關注,認為這是個不能賺大錢的領域,哪有仿製抗癌藥之類的來錢快?

  還有兒童用藥缺乏,一直以來就是個困擾我們的老大難問題。本人曾在不同場合聽到醫生、藥品生產者們表示,國內兒童用藥嚴重缺乏,如果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我們的兒童基本無藥可用。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藥學部主任何豔玲就直言:「我們90%的藥品沒有兒童劑型,國內兒童藥品面臨臨床研究少、用藥品種少、劑量及劑型缺乏等問題。」兒童藥物臨床實驗開展程序複雜,生產成本高、利潤低,缺乏政府支持、優惠政策等,進而導致企業不願意投入財力或精力專注於兒童用藥研發。

  再反思得深刻些,大家還記得幾年前「皮鞋膠囊事件」嗎?此事件對百姓的震撼程度不亞於「三鹿毒奶粉事件」,因為使用劣質膠囊的藥企中就有不少國內的品牌藥企,膠囊裡裝的藥是治病的,如今膠囊卻可以致病,除了憤怒與無奈,我們還能說什麼?

  這些年來,食品、醫藥等等各種商品安全事件還少嗎?一開始,我們還會憤而追問、吶喊,可當負面、黑幕不斷被曝光之後,作為消費者已感覺追問、吶喊的聲音那麼微不足道,轉移消費市場瘋狂到境外搶購成了大家表達不滿的方式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為何追捧日本「神藥」 出國瘋搶引發反思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 中國遊客瘋搶日本漢方藥,國內的中醫藥汗顏嗎?
    近幾年出國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日本成為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雖然在網上很多排斥日本的言論,但是依然有著很多人去日本旅行。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馬桶蓋、化妝品、甚至連食鹽都搶購。如今又爆出中國遊客在日本瘋狂搶購漢方藥的新聞,連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要到國外買,國內的中醫藥汗顏嗎?
  • 搶購日本藥:中國人圖什麼?
    這樣想很自然,因為國內的新藥引進和開發相對滯後,很多治療疑難雜症的高級藥要麼稀缺要麼很貴。不過,中國大眾去日本搶購的可不是這些,而是單價在幾十塊人民幣左右的家庭藥。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清單,叫作「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這其中包括眼藥水、創可貼等等。細看這些藥品的種類和用途,真的都是藥品界的「家常菜」,非常地大眾化,家家戶戶的藥箱裡總得備點同類用途的藥品。
  • 日本常備藥被傳為「神藥」 中國遊客瘋狂掃貨
    今年年初,財經作家吳曉波發表了一篇名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描述了中國人在日本搶購電動馬桶蓋的情形。這篇帖子在網絡上瘋傳,中國遊客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現象也在全國產生熱議。最近又有不少中國遊客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看到不少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神藥」的帖子。
  • 中國人不重視自己的中醫,卻跑到日本搶購「漢方藥」,讓人痛心!
    現在旅遊發展的也是十分的迅速了,很多的中國人不僅僅在自己的國家進行遊玩,還喜歡出境旅遊,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中,因為日本的文化特色十分的獨特,而且還能很好的保留到現在,所以很多的中國人也樂意去日本旅遊。日本人也是特別的喜歡中國的遊客,因為去到日本之後,日本推銷的很多的產品,都會讓中國人爭相購買。
  • 日媒:中國遊客搶購「神藥」讓小林製藥脫穎而出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7月30日報導稱, 日本醫藥品由於中國遊客等「瘋狂搶購」人氣高漲,特別是2014年9月在中國網絡媒體公布的「12種醫藥品」,銷量增加最為顯著,且其中5種都在主流大眾醫藥製造商小林製藥的名下。為什麼小林製藥的醫藥品如此受歡迎呢?
  • 搶完馬桶蓋 中國遊客又去搶日本「神藥」
    要想了解日本「神藥」在中國遊客中有多火,日本製藥公司的銷售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國人大買 日企大賺  要想了解日本「神藥」在中國遊客中有多火,日本製藥公司的銷售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本月1日,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發布消息稱,這家公司部分產品被中國網絡媒體推介為「去日本必買常備藥」,訪日中國遊客紛紛「掃貨」,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
  • 京華時報: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原標題: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中國民眾的購藥需求在國內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如果中國製藥企業能向日本等國學習,在一些看似沒有太大利潤的領域深耕,也將獲得不錯的市場回報。   繼年初搶購智能馬桶後,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產的非處方常備藥。
  • 「赴日搶藥」是中國藥企恥辱嗎?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王學海說,買個小小的感冒藥,寧願用外國產品而不選擇中國製造,歸根結底是中國製藥企業普遍缺乏創新,藥品質量無法滿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
  • 馬桶蓋後,中國遊客為何又狂掃日本藥?
    近日,一組標題為「中國旅遊購物者全面『攻陷』日本」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十一黃金周,中國遊客滿格的購買力再次上演,為形容此種瘋狂購物模式,日語還出現了一個新詞——「爆買い」。只不過,曾人手一個的電飯煲、馬桶蓋已成明日黃花,如今,日本家用藥獨得中國遊客恩寵,成為在日掃貨第一目標。
  • "赴日本必買神藥"推限量版吸中國遊客:國藥不差
    中國遊客喜歡去日本買買買,除了電飯煲、馬桶蓋這樣的產品外,國人還喜歡買藥品,比如小林退熱貼,這可是被封為「赴日必買12神藥」之一。為了賺更多中國用戶的錢,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稱,小林製藥特意推出「金色包裝」的退熱貼,並和普通藍色包裝一同販賣,內容物和價格都相同,但是打出「限量販售」的宣傳標語,是為了吸引中國遊客。
  • 馬桶蓋之後,中國遊客為何又狂掃日本藥?
    日本藥店門口寫著「國慶節快樂」的字樣歡迎中國遊客近日,一組標題為「中國旅遊購物者全面『攻陷』日本」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十一黃金周,中國遊客滿格的購買力再次上演,為形容此種瘋狂購物模式,日語還出現了一個新詞——「爆買い」。只不過,曾人手一個的電飯煲、馬桶蓋已成明日黃花,如今,日本家用藥獨得中國遊客恩寵,成為在日掃貨第一目標。
  • 傳說中的日本「神藥」到底是些什麼藥?
    原標題:傳說中的日本「神藥」到底是些什麼藥? (資料圖片) 據日本媒體報導,繼「爆買」電飯鍋、馬桶蓋之後,赴日外國遊客又開始搶購日本的醫藥品。一時間,社交媒體上,各種《去日本旅遊必買的十大XXX》的相關貼文瞬間「火」了起來。 截至2015年3月,日本著名的醫藥品製造商小林製藥的銷售額就達1283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8%,純利潤同比增長1.2%,創出新高。僅僅是在大阪心齋橋的某一家藥店內,去年訪日外國遊客就為小林製藥貢獻了8億日元的銷售額。這甚至「震驚」了小林製藥的社長。
  • 搶完馬桶蓋,中國遊客又去搶日本「神藥」了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那麼,日本常備藥真的那麼「神」嗎?
  • 日本「神藥」被追捧國藥豈能當無視的廟祝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人民網 7月11日)  「神藥」不神,只是一些日常家備的非處方藥而已。也就雷同於一些人家裡自備治療頭疼發熱、跌打損傷的常用藥。
  • 去日本購買神藥熱背後是什麼?
    原標題:「洋神藥」熱背後的冷思考最近一段時間,去日本購買「神藥」成了中國不少遊客行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其熱購程度絲毫不遜色這幾天北京夏日的炙熱。中國遊客的熱購,令日本一些製藥企業大發意外之財,數錢數到手軟。本月1日,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發布消息稱,由於中國遊客紛紛「掃貨」,該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
  • 我看中國人為什麼要去日本搶藥?
    有一些日本藥確實很好用,比如年前咳嗽陳疾又犯,想起從日本帶回來的龍角散,就試用了一下,甜絲絲的很好吃,但吃下去馬上就有緩解效果,幾天後就好了,可惜只帶了兩盒回來。龍角散是類似中草藥的一種日本草藥製品。 我一開始對所謂「神藥」是比較懷疑的,因為藥這種東西都是與成分的,如果日本在某種疾病上有了重大突破,這種藥不必一定在日本買,全世界都會普及,至少我們能耳聞,但日本的「神藥」治療的都是一些小病,並不是醫學上的突破。 後來我就明白了,這裡有兩個概念,日本的很多「神藥」其神奇之處不在於成分,而是人家的質量,是指人家藥品的貨真價實。
  • 國人到日本搶購漢方藥,幾乎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真令人羞愧
    來源:九哥財經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達450萬人次,中國成赴日外國遊客中最多的國家。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周大約消費1萬元,半年的話,消費總量大約可高達500億元。而且日本漢方藥很受歡迎,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中,將近一半都消費在藥妝店上,日本人已佔據全球90%的中藥市場,而中國大陸只有2%。事實上,日本的漢方藥是我國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目前共有294個處方被日本普遍使用,基本上是《傷寒雜病論》裡的原方,專利被日本搶註了,並改名為漢方藥。
  • 中國遊客捧紅日本「神藥」:小林到底「神」在哪裡
    中國遊客捧紅日本「神藥」:小林到底「神」在哪裡 澎湃新聞記者 包雨朦 2016-02-19 16:43 來源:澎湃新聞
  • 日本神藥「救心丹」 是款什麼藥?
    原標題:日本神藥「救心丹」 是款什麼藥?   近期,一款日本「救心丹」在朋友圈異常火爆,掀起了海外搶購「神藥」的熱潮。這個擁有十萬搜索量的網紅「救心丹」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救心丹」是日本製造救心丸   「救心丹」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