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來了TA來了~
被稱為「最美線路」的寧波軌道交通4號線
腳踏浪花來啦!!!
一起出發,
開啟4號線深度探營之旅!
2020年,是寧波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開通運營裡程數最多的一年。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
看新線
旅遊線 文化線
4號線作為貫通城市東南與西北的一條骨幹線路,串聯北環高架、寧波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和多個商業中心,搭建起慈城與市中心半小時交通圈。
4號線全長35.95千米,設慈城站、官山河站、長興路站、金山路站、奧體中心站、洪塘中路站、洪大路站、莊橋火車站、麗江路站、雙東路站、翠柏裡站、大卿橋站、柳西站、寧波火車站、興寧橋西站、興寧橋東站、白鶴站、兒童公園站、矮柳站、潘火路站、嵩江東路站、南高教園區站、金達南路站、小洋江站、東錢湖站等25座車站。其中,地下車站18座,高架車站7座。設有4座換乘車站,分別是寧波火車站(2號線)、兒童公園站(3號線)、大卿橋站(1號線)、南高教園區站(5號線 暫未開通)。在線路兩端設慈城停車場1座,東錢湖車輛段1座。
看特色
海絲文化 揚帆起航
4號線承載了寧波海絲文化傳播使命,諸多細節都展示了寧波作為古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活化石」的城市形象。全線大部分車站輔以船帆、船底、船槳等設計,與全線海絲文化一脈相承。小編選了幾個站,先來一睹為快。
慈城站裝修主題為「一水一海洋」,站廳柱面展示海絲文化「建築」「航行」「瓷器」等明清文化符號,與官山河站、長興路站的鏤空窗花、古建挑簷等「古風新貌」設計風格相呼應,體現了慈城古色古香的建築韻味和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
寧波火車站「潮流湧動」「水波浪」吊頂設計,展示了寧波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的城市精神。
南高教園區站提取「萬泉聚匯交織出累累碩果」概念,寓意寧波在海絲之路上靜靜盛開的枝與葉。
東錢湖站採用穹頂「水波紋」風格,浪、船等設計元素充分突顯寧波「海絲之路」的城市文化屬性。
還有更多車站特色待開通後等你去發現!
看設備
海豚造型 靈動可愛
4號線閘機整體外形修長,扇門和上端蓋的造型採用圓弧設計,形似海豚,給人以圓潤親和的視覺效果。
閘機開合採用拍打式扇門,圖案採用寧波目前四條地鐵的地圖形態,將門板劃為六塊區域,把梁祝公園、鼓樓、機場、南部商務區、兒童公園、東錢湖這六個站點融合在一個畫面中,既涵蓋了四條地鐵線所經過的站點,也凸顯了寧波地鐵覆蓋區域日趨擴大。偷偷告訴你,有三個站的扇門圖案是特別設計的哦。
此外,4號線地下站的客服中心採用開放式服務臺,取代了原有的「玻璃房」式的客服中心,使乘客可以更加直接地與車站工作人員溝通交流,不但可以提高服務效率,還將大大拉近工作人員與乘客之間的情感,讓乘客的每一次問詢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看站臺
島式側式 辨清方向
4號線全線擁有19座島式站臺車站,6座側式站臺車站,不少小夥伴疑惑兩種站臺有什麼區別?下面,小編好好說一說它們的特別之處及乘車注意事項。
側式站臺:鐵軌位於中部,站臺位於兩側,兩個方向站臺不直接相通。其中慈城站、金山路站、洪塘中路站、洪大路站為高架側式站,雙東路站、翠柏裡站為地下側式站。
側式站臺由於兩個方向站臺不直接相通,乘客進站時請根據站內導向標識前往對應的站臺候車,若到達站臺層後發現方向錯誤,乘客就得返回站廳層再下至對面站臺。
島式站臺:站臺位於中間,鐵軌位於兩側,方便換乘。
來源:FM92寧波新聞綜合廣播
編輯:徐慧琳
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