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為「歲寒三友」之一,古來多少文人雅士對其不吝讚譽之詞,毛主席曾寫過「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為了感受這一「笑」,我們在陽春三月,驅車從杭州出發,來到了全國三大春季探梅區之超山風景區。
超山是一座風光綺麗,古蹟眾多,傳說迷人的平原小山。它位於浙江餘杭距杭州大約20多公裡處,素以「十裡梅海,香飄十裡」的梅花而聞名於世
超山梅花有「三絕」。一絕在「古」。現存超山兩顆古梅樹,樹齡千年。二絕在「廣」。每當梅花盛開,便有「十裡梅花香雪海」之譽。三絕在「奇」。梅花自古可分百餘品種,超山一地就廣集30多個品種。除了唐梅和宋梅兩大古蹟,還有獨有的六瓣梅花和傲然於天下的五瓣梅。
此時梅花已陸續開放,整個園裡花蕾綻放,方圓十裡如飛雪漫空,甚是壯觀。
我端著相機 望著這仙境般的花海,仔細地觀察、琢磨,不停地按下快門,儘量拍出超山梅花的風骨和神韻。
拍攝梅花的過程,實際上既是一種審美的享受,同時也有進入詩的世界的感覺。
當我看到幾枝梅花從牆角露出時,我立馬想起了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詩
梅花/梅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當蜜蜂在梅花前飛來飛去,徘徊不定時, 「春光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宋代詩人蔡襄的詩句仿若浮在眼前。
張秋煌,福建省泉州市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泉州市攝影家協會顧問。主要作品:《海上巴瑤人》專題攝影入選第八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展。2015年7月在貴州省展出;作品入選2015《影像中國》紐約國際攝影展;2015年10月在紐約聖法拉市政展廳展出,作品獲「優秀作品獎」;《海上巴瑤人》專題攝影大型畫冊於2017年在新加坡出版;專題攝影《屯堡人家》入選第九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展,2016年在貴州省展出,作品獲「年度專題獎」;《浪的孩子》(組照)2019年入選中國泉州(華光)國際影像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