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比較關注「數學啟蒙」,也在竭盡所能地跟恬恬玩一些數學遊戲。其實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有心,一定可以讓孩子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數學中來,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數數
想必大家在平常的點點滴滴中都會滲透到數數遊戲,可以讓孩子數手指,數餃子,數餅乾,數樓梯,數琴鍵等,一切可以用數量來衡量的都可以讓孩子去數一數。讓孩子在數數的過程中理解基數原則(最後的數字代表最終的數量),也能讓孩子從中間某個數順序數下去。
我跟恬恬的數數遊戲通常有:
1,我數1,你數2,最終數到100,這個遊戲最適合在車上打發時間,有時候我會故意數錯某個數字,讓恬恬去糾正;
2,它們幾條腿?給恬恬一些動物的卡片,讓恬恬來數一數這些動物有幾條腿,並根據腿的數量進行分類;
3,今天買了幾樣東西?超市回來,讓恬恬數一數今天買了幾樣東西,哪些是食物,哪些是日常用品;
4,今天跟誰一起玩了?恬恬每天都在小區裡跟她的小夥伴一起玩,每次回來,恬爸都會問:今天都跟誰玩了?幾個小夥伴啊?恬恬會一一道來,並嘗試計算一共有幾個人。
同類比較,分類
這一類的遊戲也很常見,只要是同種物品,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1,每天我燒飯的時間,都是恬恬的自由活動時間,有時候恬恬鬧著要我陪,我順手給她幾根豆角,讓她摘了,再比一比哪個豆角長,哪個豆角短;
2,恬恬吃葡萄,有時候我也會提個小要求,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吃(發現這樣能多吃幾個葡萄);
3,給恬恬梳辮子的時候,恬恬喜歡整理她的皮筋盒,她會按照顏色或者類別給分類,並期待我的讚美;
4,每次恬恬都跟我一起收疊她的衣服,次數多了,現在她可以自己疊好衣服,並按照分類放入衣櫃不同的抽屜裡。
加減法
目前恬恬還不會任何的加減法,我也沒有刻意教過她,但日常生活中有涉及這方面的遊戲:
1,3個雞蛋。我燒飯需要用雞蛋的時候,通常會讓恬恬來完成拿雞蛋給我的過程,目前恬恬僅能一手拿一個,所以我會要求恬恬拿3個雞蛋,最初恬恬拿了2個給我後,發現不夠,又拿了2個給我,發現又多了,數了一遍後,拿走了第4個雞蛋。後來就很老練的分兩次拿3個雞蛋了,我順勢引導她2個雞蛋再加1個雞蛋就是3個雞蛋,她理解了,有時候也會舉一反三。
2,只讀5本書。每晚睡前我們都會讀書,有時候一本接一本,我讀得口乾舌燥,恬恬還不罷休。後來我們約法三章,睡前只讀5本書,並只拿5本書,每讀完一本會數一數還剩幾本,既是對恬恬的一種心理暗示,也是數字5的拆分理解。
3,還有幾天過生日。進入11月,離恬恬的生日就不遠了。每天清晨起床後,我們都會在日曆上數一數,離恬恬的生日還有幾天了,看著間隔時間越來越「小」,恬恬越發期待過生日,吃蛋糕,收禮物了。
瑪麗亞·蒙特梭利說過:如果能用動手的方式接觸抽象物體,孩子就會對它們產生很大興趣。之後他們便會接觸到陌生知識,例如語法和數學。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數學最好先接觸具體的,感官上能體會的東西,進而把他們寫下來或者畫下來。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從玩耍到分析,從無意識的張望到有目的的觀察,從提出問題到發現數學關係,是大人能看得見的進步。
《孩子天生會數學》裡也提到:在孩子大腦發育的早期,應儘量為孩子創造廣泛的數學體驗,利用多樣的活動幫助他們形成數學邏輯思維,通過靈活多樣的數學困境來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
這本書讓我有了很多思考,也讓我對數學啟蒙有了方向。現在我也按照書裡的遊戲設置一個一個給恬恬玩,雖然有的遊戲道具很複雜,要花點心思,但我覺得還是值得的,靜待花開吧。
註:上述這些小遊戲都是不經意間讓恬恬自己玩的,所以幾乎沒有拍照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