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市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12月14日,水利廳在成都主持召開了綿陽市2011年、2012-2013年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會。水利廳、省水文局、綿陽市水利局、綿陽水文局和項目業主、設計、監理、施工、質監、運維等單位代表約30餘人參加會議。
-
濟濱高鐵黃河特大橋過審!橋長1178米,公鐵兩用!位置確定!
國鐵鑑定中心、濟南局集團公司,山東鐵投集團、中鐵設計、鐵一院、鐵二院、鐵四院、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參加會議。濟濱高鐵黃河橋位位置示意圖▼會議聽取了設計單位鐵一院關於黃河公鐵兩用大橋補充初步設計的詳細匯報,與會專家認為文件內容完整、數據翔實、資料齊全,符合評審要求。
-
24年來黃河最大流量洪峰過境,菏澤成功「闖關」
24年來黃河最大流量洪峰過境菏澤黃委會山東水文資源局高村水文站副站長劉運生介紹相關情況黃河水文觀測點洪峰過境後,黃河菏澤段一角近期,南方多次強降雨導致汛情形勢嚴峻,給我市敲響了警鐘。本報記者深入防汛一線,對話水文站和黃河河務部門,了解了我市的「度汛」工作。防禦洪水實戰大演練,菏澤成功通過「大考」黃河菏澤段位於黃河山東段最上遊,流經東明縣、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四個縣區,河道長185公裡。
-
水利部答問封面新聞:水文要為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提供保障
談及水文如何支撐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蔡建元稱,水文部門將通過構建完善水文站網體系、增強水文監測預報能力、提升水文信息服務水平等,為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水質不超標、河床不抬高」提供保障。
-
今非昔比的黃河水文測報:從蹲點監測到「無人值守」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丁家溝水文站監測站站長惠豐在無定河上往往返返重複這些動作十年了,汛期,一旦遇到暴雨、洪水,操作這些動作更增添了新的難度。9月9日,惠豐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認為,非接觸式監測是水文測報能力現代化建設最理想的發展方向,而水文測報能力和管理模式的提升,必將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為巨大的支撐作用。
-
黃河正式進入汛期 「智慧大腦」讓防汛「耳聰目明」
7月2日,記者從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自7月1日起,黃河正式進入汛期,小浪底水庫已按照要求降至汛限水位以下運行。 每年7月1日至10月31日為黃河伏秋汛期,其中7月1日至8月31日為前汛期、9月1日至10月31日為後汛期。
-
湖北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本站訊 12月1日至8日,湖北省水利廳主持開展湖北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工作。湖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焦泰文、總工程師袁俊光、水利部水文司綜合與規劃處、省水利廳有關處室、省水文水資源中心負責人、特邀專家以及項目法人、設計、施工、監理、運維等單位代表共70餘人參加了驗收工作。
-
BIM助力橋梁鋼結構設計施工一體化建設
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大型建設項目成功地將BIM技術應用於建築工程的荷載分析、圖紙審核、施工管理、設備維護等領域,為BIM技術在我國推廣提供了條件。近年來,BIM技術在橋梁鋼結構領域也逐漸推廣開來。以石濟黃河特大橋為例,該橋是我國首次採用剛性懸索加勁連續鋼桁梁結構形式的鋼結構橋梁,全橋架設杆件數量多、製造要求精度高,在進度、成本、安全及質量綜合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困難。
-
我省水文測站重要站點測洪抗洪能力提高
本報訊 (記者 劉國英通訊員秦延安)近年來,我省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全面更新改造水文測站22處,新建和遷建水文測站13處,經過改造後的國家重要站點抗洪能力達到100年一遇標準,省級重要站點抗洪能力達到50年一遇標準。
-
長江水文監測助力三峽水庫生態調度
水文監測人員測量監測河段水溫。(特約記者 張偉革 攝)(特約記者 張偉革 攝) 中國水利網站6月21日訊(通訊員 胡名匯)6月20日,長江委水文三峽局按計劃完成了為期三天的長江三峽水庫四大家魚自然繁殖試驗性生態調度效果水文要素現場監測任務。這是水文三峽局連續第十年實施生態調度水文要素監測。
-
濟南大西環開建,規劃一座4626米黃河特大橋
6月23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大西環)項目舉行施工動員大會,標誌著項目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目前,大東環項目計劃年底前通車,現在大西環項目開建,這意味濟南的「三環時代」又近一步。
-
濟南「大西環」項目正式啟動,規劃建設一座長達4626米的黃河特大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3日訊 6月23日中午,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大西環)項目在濟南長清舉行施工動員大會,該條高速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路線全長103.9公裡,投資概算209.7億元,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途經長清、齊河、禹城3個縣市區,設服務區2處、匝道收費站9處。項目規劃建設一座長達4626米的黃河特大橋,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四塔鋼混組合梁部分斜拉橋。
-
黃委水文測驗改革探索
這些水文站大都積累了30年、甚至50年以上的水文資料系列,具備了水文基本規律分析和水文測報模式優化分析的基本條件。因此,開展測驗方式、方法研究,逐步完善黃河水文駐測、巡測、間測、調查相結合的測驗模式,積極推進水文測驗方式改革,是我們當前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
-
黃河公鐵兩用大橋順利通過評審!位於章丘、歷城與濟陽交界處
近日 濟濱高鐵黃河公鐵兩用大橋 補充初步設計通過專家專項評審 據悉,黃河特大橋位於 濟南市歷城區、章丘區與濟陽區交界處
-
大西環開建 三環時代又近了 為京臺高速解壓將建黃河特大橋
來源: 鳳凰網房產濟南站大西環開建「三環時代」又近了 途經長清、齊河、禹城,為京臺高速解壓 還將建設一座黃河特大橋23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也就是大西環項目正式動工。6月23日,在長清孝裡的項目開工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處將建一座長達4626米的黃河特大橋,連接兩岸交通。建成後,這座橋將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四塔鋼混組合梁部分斜拉橋,這座黃河大橋按照每小時120公裡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標準橋梁寬度34米,設計基準期為100年,設計洪水頻率為300年一遇。
-
東營境內的黃河|近年來,東營市如何研究治理河口難題
同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黃委會水科所、前左水文實驗站等單位編寫的《黃河河口基本情況和基本規律》中提出尾閭流路「大循環」和「小循環」的概念,對後來河口研究產生很大影響。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圍繞改道清水溝和協調黃河防洪與油田開發建設的矛盾問題,先後有數十個單位、數百人次參加河口治理規劃,促進了河口研究工作的廣泛展開。
-
濟寧孫口黃河特大橋人繆立友:橋在哪家就在哪
曾經參與修建孫口黃河特大橋的幾個老工友,在橋下合影留念。 元旦剛過,天氣不大冷,1月2日上午,在梁山縣小路口鎮將軍渡黃河特大橋下,繆立友正在指導工人進行焊接作業。將軍渡黃河特大橋總調度長楊素亞說。 大橋就像孩子一樣,看著特別親 2010年9月6日,老繆到達將軍渡黃河特大橋駐紮地,7日就和幾個老夥計跑到20多年前參與建設的孫口黃河特大橋看了一圈。看到離別了20多年「老朋友」,幾人特別激動。當時的他們還是毛頭小夥,年輕人愛熱鬧,與大橋附近村裡的同齡人打成一片,成了好朋友。
-
水文監測:把脈長江,傾聽母親河的心跳
根據史料記載,從唐代起,古人便在白鶴梁上以「刻石記事」的方式,記錄長江的枯水水位並刻石魚作為水文標誌。白鶴梁石魚題刻保存最好,價值也很高,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最早期的「水文站」,見證我國古代治水的歷史成就。 「我國監測長江的歷史悠久,在中華民族的治水歷史上,水文觀測和分析關係到國家民族與人民的福祉。」
-
黃河鄭州花園口漁家樂失控 險撞上黃河浮橋
□見習記者 張朝 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吳巖 文圖 核心提示 前天,在黃河鄭州花園口段發生一起險情,一艘「漁家樂」鐵船失去動力,隨水流向下遊漂。一艘水文測報船發現險情後,迅速上前將該船拖送至岸邊,避免黃河浮橋被撞。 就此,有關人士稱,「漁家樂」船越來越多,但大多未經船檢,船員也缺乏資質,而監管責任至今仍不明晰。
-
湖南省水文應急監測隊搶測淥口潰口水下地形
當地政府積極組織潰口搶險,需要水文部門提供潰口水位、流速、流量等水文要素資料及水下地形圖、潰口大小、土石方量等數據。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立即派省水文應急監測隊趕往現場,開展應急監測工作。潰口現場道路狹窄,大型工程車輛無法到達,只能通過人工裝填沙袋扔入水中的方式進行填塞,工作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