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答問封面新聞:水文要為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提供保障

2021-01-2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1月17日,水利部水文司司長蔡建元在回答封面新聞提問時表示,「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水文部門要為確保『大堤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水質不超標、河床不抬高』提供支撐保障。」

當日,水利部召開水文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新聞發布會。蔡建元透露,目前我國基本建成空間分布基本合理、監測項目比較齊全、測站功能相對完善的水文監測站網體系,水文測站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353處發展到12.1萬處,水文站網總體密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談及水文如何支撐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蔡建元稱,水文部門將通過構建完善水文站網體系、增強水文監測預報能力、提升水文信息服務水平等,為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水質不超標、河床不抬高」提供保障。

蔡建元表示,水文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完善水沙監測預報體系,首先補充骨幹節點水庫監測站點,優化調整泥沙監測站網,「黃河『大堤不決口』最主要是要防範極端天氣造成的影響,如何部署水源監測,及時準確地開展預測預報,這是關鍵。」他強調,要加密寧夏至內蒙古防凌重點河段水位監測站點,增設濱海區潮水位站等,擴大水、雨、沙等監測信息的覆蓋面。

與此同時,要充分利用聲、光、電自動及在線監測技術手段,研究改進氣象、洪水、泥沙、冰凌等預報模型,提升預測預報水平。

「『黃河不斷流』是水資源管理、調動、利用、保護的一個重要課題,而水資源的利用、配置和管理,需要精細化,需要科學支撐。」蔡建元認為,水文部門要加強水資源監測分析,助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包括補充省級行政區界水資源斷面,完善主要引退水口水資源監測站點,「現在先從省界斷面開始布局,先把省界斷面各區間水量的控制狀況,加強監測,也為水資源管理、考核、監管提供支撐。」同時,完善徑流預報系統,拓展預報範圍,提高預報水平;開展黃河下遊水循環演變研究、寧蒙水資源高效利用評價,深入研究農業灌溉用水、耗水、排水規律。

「關於黃河『水質不超標』,水文部門主要是拓展水質水生態監測研究,做好生態保護服務。」蔡建元表示,目前要補充河源區水文站網,開展變化環境下水資源演變情勢及驅動力研究,預估源區未來水資源變化趨勢,摸清水源涵養能力;同時,加強水質水生態監測和分析評價,為中遊水汙染治理、河口生態保護提供支撐;完善重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監測,為河湖生態流量監測調查分析評價提供依據。

針對黃河「河床不抬高」要求,蔡建元強調,「主要問題是河床演變和泥沙的預期變化。這個任務在水文上要進一步地加強重點河段、岸線以及水體下河道地形的測量,通過這些監測數據來分析判斷河床的走勢和變化狀況。」

蔡建元還表示,要豐富水文信息服務產品,針對黃河流域區片特性和目標布局,立足水文分析計算、水文規律研究、水文情報預報、水質預警、水資源評價,有效提供水量、水質、水生態等多樣化產品,為黃河流域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修復、水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提供全方位服務。

相關焦點

  • 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
    本報8月1日訊(記者張慧玲通訊員李建國)7月30日至8月1日,自治區副主席、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玉明深入沿黃各盟市檢查部署黃河防汛工作。他強調,要從黃河防汛搶險的最不利處出發,強化措施,嚴防死守,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確保灘區群眾生命安全。
  • 守「地上懸河」 護「入海生態」 封面新聞探訪山東黃河治理保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黃河治理保護工作重心正在從防洪、興利逐步過渡到生態優先。」山東黃河河務局辦公室四級調研員周曉黎這樣向記者描述。黃河濼口段 攝影:封面新聞記者滕晗百年水文站迎戰24年最大洪峰在山東濟南市天橋區黃河南岸大堤邊上,有一座百年水文站——濼口水文站,始建於1919年的它是黃河幹流上建設最早的水文站。
  • 水利部:截至目前 全國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 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兼應急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階段成果攝影:封面新聞記者滕晗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8月2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汛期,水利部組織指導各流域、各地紮實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
  • 以前都是黃河泛濫,為啥最近幾十年都很少聽到黃河決口了?
    (黃河水患主要集中在下遊地區)黃河之所以頻繁決口,主要是由黃河在中遊途徑黃土高原,河水裹挾了大量的泥沙。而當黃河出了河南桃花峪之後,地形瞬間變得十分平坦,水流速度大幅放緩,大量泥沙沉積到河道之中,久而久之,下遊河床不斷升高,漸漸形成了地上懸河。由於失去了兩岸大地的約束,黃河下遊的河道極為脆弱,一旦遇到大規模降雨,下遊河道很難抗住激增的洪水,黃河大堤便容易出現決口,甚至改道。
  • 黃河水文測驗質量管理取得好成績
    本站訊 近日,水利部水文司通報了2017年全國水文測驗質量檢查評定結果,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以488分(滿分500)的成績被評定為「優秀」。   保證水文測驗成果質量是做好水文服務的前提。黃河水利委員會對測驗質量管理一直高度重視。
  • 水利部水文司一行赴中國氣象局調研
    12月10日,水利部水文司和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一行來中國氣象局就防災減災工作調研,詳細了解氣象現代化建設及氣象事業發展情況。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會見水利部水文司一行。  劉雅鳴肯定氣象、水利兩部門長期以來在信息共享、會商研判、降水預報等領域的合作。
  • 今非昔比的黃河水文測報:從蹲點監測到「無人值守」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丁家溝水文站監測站站長惠豐在無定河上往往返返重複這些動作十年了,汛期,一旦遇到暴雨、洪水,操作這些動作更增添了新的難度。它是黃委中遊水文水資源局(簡稱黃委中遊水文局)下轄的45個水文站之一,是國家基本站、黃河重要報汛站,也是黃委中遊水文局下轄的副處級單位榆林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簡稱榆林水文勘測局)測區範圍內無定河的控制站。走進測報站房,「水文是防汛的尖兵耳目」幾個大字映入眼帘。常年外業工作,黝黑的皮膚是測報員們的標配,惠豐也不例外。
  • 黃河連續70年伏秋大汛不決口
    中新社鄭州10月29日電 (記者 李志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已創造了伏秋大汛70年不決口的歷史。  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嶽中明29日在紀念人民治理黃河70年座談會上作此表述。他說,70年來,流域各方勠力同心,使黃河面貌發生了巨變。  從1946年冀魯豫解放區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算起,今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治黃70周年。
  • 水利部:黃河已封河708.5公裡 下遊將出現封河
    隨著低溫持續,黃河上中遊均出現封河。受冷空氣影響,預計1月8日前後,黃河下遊山東段也將出現封河。 截至1月5日10時,黃河已累計封河708.5公裡。其中,黃河寧蒙河段封河長度共計649.5公裡。目前,全河流凌、封凍河段水勢平穩。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正式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
    中國網11月2日訊 據水利部消息,為落實李克強總理2020年8月24日在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提出的「中方將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的倡議,水利部第一時間啟動與湄公河國家的技術磋商,在9月24日舉行的瀾湄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視頻會議上簽署了《在瀾湄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下中方向其他五個成員國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的諒解備忘錄
  • 河南省全面進入主汛期 確保百年一遇洪水不決堤
    河南省目前全面進入主汛期黃河防汛已制定詳細預案 確保百年一遇洪水不決堤 必要時將啟用北金堤滯洪區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連日來,我國南方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多億元。黃河今年會不會發大水?一旦大水來襲,鄭州會出現問題嗎?防汛部門準備情況怎麼樣?
  • 東營境內的黃河|古代,面對決溢災害是怎麼處理的?
    近日,黃河大流量洪水過境東營,黃河灘區、防洪工程將面臨嚴峻考驗。7月3日上午,利津水文站實測流量由早晨6時的453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4460立方米每秒,標誌著黃河此次汛前調度的洪水最大水頭已平穩入海,流量峰值為24年來之最。
  • 黃河將迎主汛期,河南段落實責任人強化工程基礎力保黃河安瀾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沿著黃河河南段實地採訪獲悉,前期受疫情影響進展滯後的水毀修復工程和除險加固工程都已進入收尾階段;為嚴防水庫度汛出現「黑天鵝」事件,各水庫主管部門嚴格落實「三個責任人」制度,每日有專人對水庫安全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立足於黃河流域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抗大旱,加強聯合調度,做好了各類應急預案,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
  • 水利部考核30名首席技師及其工作室
    經考核,確定16名首席技師及其工作室考核等次為優秀,11名首席技師及其工作室考核等次為良好;3名首席技師及其工作室考核等次為合格。開挖鑽工亓傳周 黃河水利委員會菏澤黃河河務局 閘門運行工李登斌 黃河水利委員會洛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水文勘測工林喜才 黃河水利委員會範縣黃河河務局 河道修防工金天龍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監督局 水土保持治理工劉海鵬 北京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 水質檢驗工
  • 盛世黃河行:你知道為何近些年不再聽聞黃河決口嗎?
    黃河縱穿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古至今黃河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關注,俗話說「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這說明黃河經常會發生決口以及改道 的情況,早些年我們還小的時候還能經常聽大人說黃河哪哪有決口發大水了,但是你知道為何近些年不再聽聞黃河決口了嗎?
  • 東營境內的黃河|流路改道、修建大型工程 黃河河口這樣治理
    小街減凌溢洪堰小口子裁彎改道1951年凌汛王莊決口後,為解決利津窄河道凌洪威脅,經水利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黃委會、山東河務局查勘研究,決定在利津小街(今墾利)修建減凌溢洪堰。堰身在小街村北,大堤樁號206處,長200.6米,寬52米,堰頂高程12米(大沽基準面),用亂石和混凝土預製塊砌成。溢洪區開挖引河一道,自小街至寧海以下,長17公裡,底寬7.5米,接黃河故道入海。引河右岸南順堤自小街至墾利縣門金章屋子西北止,長35.2公裡,高4米。左岸順堤自小街至馮家屋子利用黃河大堤,馮家屋子至墾利縣人字局築新堤,長15.7公裡,高4米。
  • ...發布丨水利部: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開河 防凌期間未發生大的凌汛...
    2019年11月1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於本年度首次出現流凌,12月6日黃河頭道拐水文斷面(內蒙古託克託縣)上遊4千米處首次封河,黃河中遊河曲河段、龍口庫區、壺口河段先後封河。黃河上遊寧夏河段和下遊山東河段出現短時流凌,沒有封河。本年度黃河最大封凍長度699.5千米,期間黃河凌情平穩。
  • 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
    一條黃龍深入大海黃河入海口位於我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如今,黃河入海口景區內曠野茫茫,芳草萋萋,黃河兩岸各類植被層次分明,黃河如同一條黃龍深入大海。
  • 黃河發生2020年第5號洪水!水利部工作組在陝協助指導...
    受幹支流來水影響,黃河中遊幹流潼關水文站(陝西渭南)18日5時6分流量漲至505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編號為「黃河2020年第5號洪水」。
  • 桑園子黃河特大橋施工圖設計通過黃委會防洪評價和水文監測分析...
    近期,G312 線清傅段桑園子黃河特大橋施工圖設計順利通過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的防洪評價和水文監測分析評價評審。桑園子黃河特大橋是 G312 線清傅段控制性工程。大橋位於桑園子峽谷,橋軸線與黃河斜交 60 度跨越黃河、隴海鐵路與夏東公路。大橋為 8 車道、左右幅分幅布置,主橋採用雙塔三跨半漂浮體系結合梁斜拉橋,左幅長 1171 米,右幅長 1011 米。主梁斷面採用雙工字鋼混組合梁,引橋上部結構採用 40 米波形腹板鋼箱組合梁,索塔高度為 164.5 米,下部採用薄壁空心墩、柱式墩、肋板臺,基礎採用鑽孔灌注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