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將迎主汛期,河南段落實責任人強化工程基礎力保黃河安瀾

2020-12-09 澎湃新聞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沿著黃河河南段實地採訪獲悉,前期受疫情影響進展滯後的水毀修復工程和除險加固工程都已進入收尾階段;為嚴防水庫度汛出現「黑天鵝」事件,各水庫主管部門嚴格落實「三個責任人」制度,每日有專人對水庫安全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立足於黃河流域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抗大旱,加強聯合調度,做好了各類應急預案,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

強化工程基礎築牢防洪第一道防線

當前我國已由南到北陸續入汛,防汛備汛進入關鍵期。據氣象部門預測,2020年汛期我國氣候形勢複雜,氣候狀態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多發,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旱澇並存、旱澇急轉現象,黃河上中遊出現暴雨洪水的可能性大。加之疫情影響,今年黃河防汛抗旱形勢嚴峻,不容樂觀。

5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河南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黃河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8號壩上。近處,備防石已堆積整齊,遠處,工程搶險隊正在綑紮石籠,對控導工程進行護根固壩。

搶險隊正在對黃河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進行護根固壩。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背朝河勢複雜的滾滾黃河,開封黃河河務局局長殷民強向澎湃新聞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備汛工作相比往年有所滯後,目前,黑崗口水毀、應急項目分別於今年1月份和3月份相繼開工,並於4月30日提前1個月完成項目主體工程任務。水毀搶險項目已補充到位,8個應急修復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收尾。

河南省位於黃河中下遊,黃河河南段位置險要,歷史上黃河決口、改道絕大部分發生在河南河段。殷民強說,這主要是由於黃河下遊河道形態特殊,形成「地上懸河」,河勢遊蕩多變,規律難測,加之河底介質不穩定,出現畸型河勢,易出現「小水也出大險」。

全長74公裡的黃河開封段,目前有壩岸539處,河道工程15處,包括險工5處,控導工程9處和防滾河工程1處,這些工程組成了開封黃河工程防洪體系。

「沒有搶住的工程,只有走過去的河。」殷民強說,黃河下遊防洪工程一直處於淹沒、重建、淹沒、重建的狀態,在工程的不斷搶護過程中形成相對穩定的基礎。

從開封駛入濮陽,車輛駛在了黃河標準化堤防上,堤防兩岸鬱鬱蔥蔥。

做了39年黃河防汛工作的濮陽黃河河務局副局長柴青春告訴澎湃新聞,1981年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堤防建設標準低,做防汛工作壓力很大。

2003年開始,黃河下遊標準化堤防開工建設,中央累計投入30億元通過對黃河下遊堤防實施大堤加高幫寬、放淤固堤、險工加高改建、修築堤頂道路、建設堤防防浪林和生態防護林等工程措施,構建了黃河下遊集「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和生態景觀線」為一體的標準化堤防體系。

「更有安全感了。」柴青春談及標準化堤防建設帶來的變化時說。

5月17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又來到河南省長垣市苗寨鎮東榆林村榆林控導工程現場,長垣黃河河務局搶險隊員正向壩下投拋鉛絲石籠。

5月17日,榆林控導工程現場,搶險隊員正向壩下投拋鉛絲石籠。

黃河河道最寬在長垣,兩岸大堤寬24公裡。長垣黃河河段地理位置特殊,河道情況複雜,主要表現為泥沙淤積嚴重,槽高、灘低、堤根窪,洩洪不暢,主流擺動頻繁,極易發生斜河、橫河危及堤防安全,屬於黃河「銅頭鐵尾豆腐腰」最為薄弱的「豆腐腰」河段。

「受疫情影響,3月份沒能開工,一直到4月份我們才開始施工的,但整個工程進度沒有受到影響。」長垣河務局防辦主任陳朝陽說,目前去年汛期的水毀工程修復已結束,應急修復工作也基本結束,黃河長垣段154道壩、44個控導工程共準備了4萬方石料,每道丁壩上都有備防石。

陳朝陽說,去年汛期,由於經歷長時間、大流量洪水的衝刷,附近出現了坦石坍塌、根石走失等險情。今年汛前,黃河長垣段已完成四處控導工程104道丁壩的根石探測工作,對四處控導工程水尺進行維護和校測,對所轄56公裡河段河勢進行徒步拉網式查勘, 並對河段河勢的發展趨勢進行預估,及時提出應對預案。

另外,在非工程措施方面,長垣市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嚴格落實黃河防汛內部相關責任制。

謹防「灰犀牛」確保中小型水庫安全度汛

在今年3月份水利部召開的水庫安全度汛視頻會議上,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說,水庫安全度汛始終是水利系統的頭號風險,是「灰犀牛」,甚至是「黑天鵝」。今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針對水庫安全度汛工作,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幹活。

為確保水庫安全度汛,位於河南省洛陽偃師市的陶花店水庫已投入5960萬元,用了三年時間進行除險加固。

陶花店水庫防汛責任人公示牌。

洛陽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何宗閣對水庫防汛備汛工作總結為「三步走」:首先對水庫及周邊隱患進行排查,其次對方案預案進行了修訂完善,再次就是落實責任制。

何宗閣介紹說,從3月份開始,當地就著手組織開展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對水庫大壩有無滲漏、裂縫、塌坑以及溢洪道有無堵塞、岸坡邊牆是否穩定、閘門和啟閉設施有無鏽蝕、洩水管有無損壞、監測設施等重點環節進行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進行處理,短期內不能處理的落實應急措施,強化巡查、預警等措施,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後能夠有效應對。

在方案預案修訂完善方面,按照《偃師市2020年防汛工作方案》和《偃師市防禦超標準洪水預案》,偃師市修訂了中小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防洪搶險應急預案》、《水庫汛期調度運行計劃》等,確保險情發生後能夠果斷處置、妥善應對,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在陶花店水庫及當地的小一類水庫擂鼓臺水庫旁,澎湃新聞記者看到了標有水庫責任人姓名、職務、聯繫電話的公示牌。何宗閣說,這些公示牌是偃師市嚴格落實各級行政首長負責制的體現。

今年汛前,黃委對流域小型水庫安全運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截至4月29日,共計派出7個檢查組28人次,檢查完成了4省37個縣(區)106座水庫。

此外,黃委還對參與專項檢查行動的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助力做好2020年小型水庫安全運行專項檢查工作。

應對超標洪水,加強聯合調度

澎湃新聞在黃河河南段走訪獲悉,近年來,黃河防洪工程體系不斷完善,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升,為應對流域洪旱災害奠定了重要基礎,然而黃河特殊水情河情使黃河防洪保安全始終面臨重大壓力。

5月17日,遠眺小浪底水利樞紐攔河大壩,該工程通過攔洪削峰可將黃河下遊防洪標準從不足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防禦局局長魏向陽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受全球性氣候變化影響,超標準洪水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不可預見性日顯突出。黃河自1982年之後,已有30餘年未發生過流域性大洪水,但越是稀遇洪水事件,規模越可能大大超出現有防洪工程體系的調控能力。

面對超標準洪水發生的可能性,謹防「黑天鵝」事件發生,魏向陽表示,黃河流域立足於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抗大旱,加強聯合調度,做好各類應急預案,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

今年汛前,黃河水利委員會已對黃河流域水利工程項目及時開展除險加固和水毀修復工作,完成了所轄各類工程徒步拉網式普查,並組織開展黃河中下遊河勢查勘,將防洪工程基礎夯實夯牢,為應對流域洪旱災害築牢第一道防線。

另外,位於黃河中遊最後一段峽谷出口處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也結合實際修訂完善了小浪底水利樞紐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做好汛前準備工作。

魏向陽說,為抓好水工程聯合調度,黃河水利委員會還在汛前開展了黃河幹流和主要支流重點河段水工程防災調度工程指標和邊界條件排查,推動黃河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系統建設,構建預報調度一體化智能調度平臺,汛期優化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精準調度幹支流骨幹水庫攔洪、削峰、錯峰,運用蓄滯洪區分滯洪水,確保水庫河道防洪安全,儘可能避免、減少或推遲灘區漫灘,減輕超標洪水災害損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 以法治護航黃河安瀾
    普法宣傳  □河南法制報記者董景婭\文王富曉\圖  自「七五」普法以來,我省將黃河文化、法治文化、區域民俗文化等有機融合,深入挖掘黃河沿線厚重的歷史文化淵源,精心打造了一批黃河普法精品工程,形成了覆蓋全省8個省轄市和4個直管縣(市)的沿黃法治宣傳陣地帶,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 萬裡黃河第一壩:守護黃河安瀾 造福一方生靈
    新華網鄭州9月12日電(記者何娟 牛少傑)自古以來,黃河「善淤、善決、善徙」,下遊曾洪水泛濫,災害頻繁,治理黃河一直都是安民興邦的大事。新中國成立後,黃河流域治理成效顯著,實現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
  • 河南日報黃河課題組:生態大廊道,黃河大文章
    從三門峽沿河而下到濮陽,黃河流域河南段無數自然和人文景觀令人讚嘆。今日之黃河,在改善流域生態環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提供客水補充等方面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謀劃實施沿黃生態廊道、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重大項目。本月初發布的《2020年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在全流域率先樹立河南標杆」。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之河南篇1:「鄭」落實,鄭新融合跨黃河
    深入挖掘文成公主進藏等歷史文化,將黃河源頭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生態景區。2019年11月15日,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王國生強調,要提升高水平保護標準,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認識,統籌謀划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堅持「治」「建」並重、綜合施策,保護好母親河的健康與安瀾。
  • 蘭州七裡河黃河大橋至雁灘黃河大橋核心段20公裡健身步道將全線貫通
    截至6月4日,共完成步道基礎砼墊層澆築28000平方米、道牙安裝12000米,完成93%,黃河主汛期來臨前將完成工程的95%,實現步道基本貫通。今年以來,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致力於打通河道健身步道「斷頭路」和「堵點」,實現核心段20公裡健身步道全線貫通,實施了七裡河黃河大橋至雁灘黃河大橋未連通段河道健身步道建設項目。項目全長8.15公裡,總投資7319萬元,包括步道建設、景觀照明、休憩服務設施、生態恢復、綠化美化等配套工程。
  • 守護黃河安瀾 近距離感受「萬裡黃河第一壩」的「雄姿」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滾滾黃河水奔湧而下,數米高的水浪瞬間激起 .....8月5日,站在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觀景臺上,「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採風團一行近距離欣賞了該工程的雄姿,感受了滔滔黃河水奔湧而下的壯觀景象。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文章稱:作為黃河流域重要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當前,河南洛陽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全面深化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堅持生態保護為先、確保安瀾為底、統籌治理為要、傳承文化為魂、高質量發展為本,把黃河建成水清岸綠景美惠民的生態河幸福河、傳承歷史的文脈河,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今日全文轉發,敬請關注。
  • 黃河大合唱的河南交響
    作為這張路線圖的起筆,3月12日,我省舉行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集中開工暨全省春季義務植樹活動,18個沿黃生態建設工程清單也隨之公布。從三門峽到濮陽,黃河流域河南段左右岸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幅披綠疊彩的「千裡江山圖」。   平安黃河協奏曲   【古村學堂裡,鐘聲繞梁】   「保碧水,護藍天,植綠地,愛家園。
  • 【中國夢•黃河情】懸河安瀾繪新貌
    這裡是河南省黃河小浪底工程,巍然聳立於豫西山地的最後一段峽谷,處在控制黃河中下遊水沙的關鍵部位。多年來,當地大力推進水沙治理工作,下遊的防洪標準從不足百年一遇陡然提高到千年一遇。  「水沙關係是治理黃河的關鍵要素。
  • 《求是》刊發省委書記劉家義署名文章:地處黃河下遊,工作力爭上遊
    黃河下遊泥沙淤積嚴重,800多公裡懸河大部分在山東,尤其是東明縣高村以上河段,「二級懸河」形勢一直比較嚴峻,水災水患常年威脅著沿黃群眾的生產生活。河「懸」心不能「懸」,關鍵是防治措施要落實落地。我們將主動配合國家水沙調控體系和機制建設,對遊蕩性河段進行全面整治,儘早使全省黃河堤防、險工全部達到設計標準,病險涵閘全部得到有效處理,確保黃河山東段長久安瀾。水利基礎設施是我省的一大短板。
  • 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多措並舉確保行洪安全
    目前,黃河已進入 " 七下八上 " 防汛關鍵期,蘭州市黃河城區段防汛形勢十分嚴峻。7 月 28 日,記者從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獲悉,自今年入汛以來,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做到 " 早部署、早檢查、早預警、早避險 ",分析汛情態勢,細化工作部署,提出針對性的要求和措施,紮實做好防範和應對工作。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強化責任落實,細化年度防汛應急預案,將年度任務落實到崗、責任到人。
  • 「焦作元素」亮相河南黃河沿線十大主推產品
    在7月5日啟動的「大河之旅 老家河南」——河南黃河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推廣活動上,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河南黃河沿線十大主推產品、十大主題活動和十大配套活動,全面展示河南黃河主題文化旅遊產品,塑造黃河文化旅遊品牌。
  •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理委員會關於認真貫徹落實雒國棟同志在2020年...
    (二)圓滿完成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區視察的場地保障任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在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深入到鄭州黃河段、鄭煤機等地,察看指導工作。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園區臨河廣場調研沿黃地區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堤防建設和防洪形勢等情況。在臨河廣場,總書記憑欄遠眺,在我園區發展歷史上具有重大的裡程碑意義。
  • 中國夢·黃河情①|總書記講話一周年以來,河南黃河沿岸發生了哪些...
    在「習近平總書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黃河沿省高質量發展實現得如何?黃河環境治理有哪些新進展?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信息傳播局聯合沿黃九省區組織開展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河南啟動。
  • 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裡長的生態廊道
    「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黃河大壩美景河南商報記者陳詩昂文/圖今年秋初,在三門峽黃河大壩南側,將有一片數千畝的油葵花海。三門峽市湖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通過2年左右時間,將完成各項重點工程建設,將三門峽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打造成為生態治理保護、黃河文化傳承、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一體化融合發展示範區。三門峽黃河沿岸,將建190公裡長的生態廊道7月2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位於三門峽市區的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出發,沿黃河邊的道路向東,到達三門峽黃河大壩。
  • 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加快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
    2月25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在鄭州市調研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並就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提出要求。  在惠濟區花園口將軍壩、牛莊大堤、黃河文化公園,黃強實地察看並聽取了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規劃選址、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品質提升等工作情況匯報。
  • 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加快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欒姍)2月25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在鄭州市調研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並就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提出要求。在惠濟區花園口將軍壩、牛莊大堤、黃河文化公園,黃強實地察看並聽取了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規劃選址、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品質提升等工作情況匯報。
  • 中國夢•黃河情|山東治黃70餘載:秋伏大汛歲歲安瀾,生命之河惠澤...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哺育中華兒女的同時,也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黃河治理,一直是歷史性的千古難題。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動黃河治理實現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讓黃河歲歲安瀾這一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成為現實。   在東營黃河文化館,就集中展示了一段黨和人民的治黃歷史。
  • 水利部: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7日電 據水利部官網17日晚消息,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 受近日強降雨影響,長江發生2020年第5號洪水,長江上遊幹流寸灘、中遊幹流監利江段及洞庭湖,長江上遊涪江、沱江、嘉陵江、岷江,雲南金沙江石鼓江段,黃河上遊幹流蘭州段,陝西渭河
  • 黃河沿線將有三大城市群,都是誰?鄭州要怎麼建設黃河沿線?
    落實黃河國家戰略鄭州市將實施七大工程鄭州如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戰略呢?河南省副省長、鄭州市市長王新偉說,鄭州市明確了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分別是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和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