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3月18日訊(記者 張豔玲)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今日全線開通,2019~2020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
2019年11月1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於本年度首次出現流凌,12月6日黃河頭道拐水文斷面(內蒙古託克託縣)上遊4千米處首次封河,黃河中遊河曲河段、龍口庫區、壺口河段先後封河。黃河上遊寧夏河段和下遊山東河段出現短時流凌,沒有封河。本年度黃河最大封凍長度699.5千米,期間黃河凌情平穩。2020年2月上旬開始,受氣溫回升影響,封凍河段持續出現消融,至3月18日黃河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全河未發生大的凌汛災害。
據了解,本年度黃河凌情封河流量大,長度短,開河時間早且平穩,槽蓄水增量小。頭道拐站首封前三天平均流量807立方米每秒,為近年最大。內蒙古河段2020年2月1日最大封河長度636千米,較近10年均值偏短162千米,為1991年以來最短。內蒙古河段各主要水文斷面開通日期均較常年偏早,全線開通日期較常年偏早8天。
另外,內蒙古河段巴彥高勒~頭道拐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9.4億立方米,較近10年均值(約11億立方米)少約1.6億立方米。頭道拐站開河凌峰流量為950立方米每秒,較常年偏小56%,開河形勢非常平穩。
落實水利部部署,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凌汛期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防凌,採用視頻監視、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巡測等立體監測手段,掌握重點河段凌情變化,先後派出4個工作組,對河道清障、預案修訂、巡堤查險、物料儲備和應急預案等檢查督導;精準調控龍羊峽、劉家峽、海勃灣、萬家寨、小浪底等骨幹水庫,及時啟用內蒙古分洪區應急分凌,在確保防凌安全的同時,實現供水、灌溉、發電、生態補水、凌水資源化等多重目標。
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等省(區)落實防凌責任和措施,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及時進駐前線,組織開展直升機凌情偵查和轟炸機破冰試航試投,確保了黃河防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