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3天:發現黃河上遊沙丘

2020-08-28 京脈圈

說明:8月12日15:30至8月15日17:00期間,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代言人、「2020黃河5G長漂」主播、極限運動達人吳曉亮先生及團隊一直在黃河源頭青海省瑪多縣無人區。這裡黃河小支流眾多,生物種類繁多,突然進入這邊,確實可以說是走進了大自然,或者動植物王國。然而,這邊也確實存在諸如狼群、熊、狐狸等比較危險的動物,以及冬蟲夏草等植物。在這片區域,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信號,一旦迷路就很可能回不到原點或找到出口。所以,儘管這邊風景獨美,還是強烈建議:沒有戶外生存經驗的朋友們不要單獨前往。

也因此,吳曉亮主播只能拍攝些沿途的音視頻,直到走出無人區才能正常和外界聯絡並將音視頻對外發布。

8月13日,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3天。嚴格意義上說,這是我們「2020黃河5G漂流」活動開啟的第2天。

今天最大的收穫,其實是發現了黃河源頭也有沙丘。這裡並不是黃土高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沙丘呢?

或許的解釋就是,黃河從形成至今,經過風噬、水浸,以及其他地質運動,讓本來生長於沿途的草本植物等失去了生存的環境,於是就裸露了表層土壤,形成了現在的這種沙丘地貌。

吳曉亮2020黃河5G長漂-黃河上遊瑪多縣段

吳曉亮-2020黃河5G長漂

吳曉亮-2020黃河5G長漂

13日,天氣還算不錯,唯一的遺憾就是無人區,沒有通訊信號。所以,沿途的風景就只能自己欣賞啦。


尚鮮記柴達木盆地野生枸杞蜂蜜

尚鮮記,特色、健康食材供應商。致力於為雲南、四川、貴州、青海、西藏、內蒙古和新疆7大省(自治區)特色、健康食材的營銷和農業技術推廣。

目前代理有紅原犛牛奶粉、海拔3000犛牛肉(幹)。

已經推出自有品牌「尚鮮記」,專營青海柴達木盆地野生紅/黑枸杞蜂蜜,枸杞蜂蜜,新疆伊犁大草原薰衣草蜂蜜。掃碼尚鮮記微店下單即可。

2020黃河5G長漂活動,從8月開始,計劃為期3個月漂完黃河。期間,主播吳曉亮先生將通過抖音「吳曉亮(2020黃河長漂)」進行全程直播,敬請關注。


吳曉亮「2020黃河5G長漂」抖音號

更多關於「2020黃河5G長漂」及「尋味黃河食材」事宜,請聯繫京脈圈微信公眾號小編京小脈。

相關焦點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2天:夜宿瑪多縣無人區
    8月12日,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2天。嚴格意義上說,這是我們「2020黃河5G漂流」活動開啟的第1天。因為,今天我們的漂流艇正式下水。尚鮮記-吳曉亮-2020黃河5G長漂「2020黃河5G漂流」是以極限達人吳曉亮單人漂流黃河為切入點,深入一線調研黃河沿途水質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11天:遭遇「黃河第一峽」官倉峽
    8月21日,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11天。嚴格意義上說,這是我們「2020黃河5G漂流」活動開啟的第10天。看到標題,大家一定很驚訝,我用了「遭遇」這個詞語。按照人們通常的想法,「遭遇」這詞語一定是遇到不好的事情了。按說,我到了號稱「黃河第一峽」的官倉峽的時候豈不是該更高興麼?然而,事實卻是。我討厭這次「遭遇」。因為,我們在這裡「翻船」了。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4天:大風好借力
    說明:8月12日15:30至8月15日17:00期間,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代言人、「2020黃河5G長漂」主播、極限運動達人吳曉亮先生及團隊一直在黃河源頭青海省瑪多縣無人區。這裡黃河小支流眾多,生物種類繁多,突然進入這邊,確實可以說是走進了大自然,或者動植物王國。然而,這邊也確實存在諸如狼群、熊、狐狸等比較危險的動物,以及冬蟲夏草等植物。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6天:發現一處被遺棄的寺廟
    8月16日,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6天。嚴格意義上說,這是我們「2020黃河5G漂流」活動開啟的第5天。昨天出了無人區之後,瑪多縣到達日縣這段路程就平穩多了,而且沿途遇到的人們也越來越多,還能經常在沿途見到一些牧民的帳篷,甚至是廢棄的寺廟。今天就上圖吧。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9天:藏族同胞搶著要跟我一起漂流黃河
    8月19日,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9天。嚴格意義上說,這是我們「2020黃河5G漂流」活動開啟的第8天。吳曉亮:黃河長漂「2020黃河5G長漂」是極限運動達人、清華學子吳曉亮先生發起的「關注黃河生態、推介黃河文化、尋味黃河食材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第5天:終於走出了無人區
    說明:8月12日15:30至8月15日17:00期間,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代言人、「2020黃河5G長漂」主播、極限運動達人吳曉亮先生及團隊一直在黃河源頭青海省瑪多縣無人區。這裡黃河小支流眾多,生物種類繁多,突然進入這邊,確實可以說是走進了大自然,或者動植物王國。然而,這邊也確實存在諸如狼群、熊、狐狸等比較危險的動物,以及冬蟲夏草等植物。
  • 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前奏:紮營青海瑪多縣黃河旁
    本次活動項目計劃持續3個月(2020.08-2020.10),結束後計劃在北京舉行「吳曉亮黃河漂流分享會」。,尚鮮記同期啟動「尋味黃河食材」文化之旅,幫助消費者尋覓到青海沿途9省(自治區)的特色、健康食材,同時也幫助生產型廠家去庫存。
  • 吳曉亮「2020黃河5G長漂」第1天:走進三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8月11日,「吳曉亮博士2020黃河5G長漂」正式開啟第1天:走進三江源國家森林公園。極限達人、旅遊主播吳曉亮先生帶著我們一起走進三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黃河5G長漂」主播,尚鮮記「尋味黃河食材」代言人吳曉亮先生在青海省瑪多縣三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黃河園區前合影。
  • 黃河5G長漂第1天:從黃河源頭瑪多縣出發
    尚鮮記代言人、黃河5G長漂直播主播吳曉亮在黃河源頭合影8月12日,「2020黃河5G長漂」活動在黃河源頭青海瑪多縣舉行本次活動以極限達人吳曉亮單人漂流黃河為切入點,深入一線調研黃河沿途水質、土壤等環境現狀,為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提供參考依據。利用5G網絡直播及短視頻,呈現黃河風貌,推介黃河文化。網絡帶貨的應用,推動漂流及文旅、農業、製造等關聯產業的發展。項目計劃持續3個月(2020.08-2020.10),結束後計劃在北京舉行「吳曉亮黃河漂流分享會」。
  • 極限達人吳曉亮先生「2020 黃河5G長漂」啟航
    (三)尋味黃河食材黃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各地擁有眾多特色、健康食材。(天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尚鮮記將重點參與本次活動的「農產品上行」板塊,黃河漂流沿途省市區縣的生產型農業企業均可聯繫,申請成為尚鮮記的特色、健康食材供應商。
  • 甘肅:築牢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定西的生態變遷,是黃河甘肅段生態變化的一個縮影。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曾殷殷囑託,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遊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汙染防治的重任。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立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甘肅作為黃河上遊省份,以「哪怕是犧牲一些GDP,只要能把黃河保護好治理好,就是對國家和民族最大的貢獻」的擔當,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抓。
  • 發現長江黃河新源頭
    1976 年8 月, 28 位專家組成的中國江源科學考察隊,經過51 天的跋涉,突破冰雪的阻礙,走入長江源頭。長江的源頭共有5 條支流,當時考察的結論是沱沱河最長,約375 公裡;當曲其次,約357 公裡,據此確定沱沱河為長江源頭。  這期間,中國江源考察隊也從未停止對黃河源頭地理位置的考察。此前,瑪曲、扎曲和卡日曲都曾被視為黃河源頭。
  • 今年長江、黃河上遊已分別發生2次編號洪水
    具體如下:   一是長江黃河發生區域性洪水。長江、黃河上遊分別發生2次編號洪水,黑龍江上遊發生超警洪水。7月中旬,長江上遊一級支流嘉陵江、涪江和沱江上遊同時發生特大洪水,幹流重慶江段水位超過保證水位,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洪峰流量60000立方米每秒,列2008年以來第3位。   二是中小河流洪水頻發重發。
  • 蒙古人過去為啥把黃河叫黑河?直到現在,黃河上遊還有白河與黑河
    你可知道,黃河上遊還有白河與黑河,而這與北方少數民族崇尚黑白二色沒有任何關係。讓我們從一個故事開始吧。這個故事的內容人們大致都知道,是關於成吉思汗的,來自《蒙古秘史》,說是成吉思汗進攻西夏,到了黃河邊上的一個地方,看見了擄掠而來的西夏王后。
  • 2020年主汛期黃河上遊降水量偏多26.9%
    青海省氣象局供圖中新網西寧9月2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2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20年汛期,氣候全省降水量總體偏多12.9%,其中主汛期黃河上遊降水量359.7mm,偏多26.9%,沿黃流域防汛形勢較為嚴峻。
  • 黃河「首曲」草場退化、沙化得到初步控制
    黃沙帶上半人高的柳樹和沙棘,讓沙丘暫時止步。更大面積的沙丘上,是若隱若現的草方格。由枯黃麥草壘成的草方格彼此相連,將黃沙圈在其中,難以移動。「沙丘只能想辦法固定,儘量阻止其擴散。」甘肅省瑪曲縣畜牧獸醫局局長拉毛甲告訴記者,黃沙的治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眼下的另一個當務之急,是對還沒有完全沙化,但已經退化成黑土灘的草場進行恢復。
  • 黃河有水「天」上來
    千百年來,奔騰的萬裡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這條流經我國9省區、全長5464公裡的全國第二長河,流域省份總人口佔全國30.3%,城區生產總值佔全國26.5%。黃河用僅佔全國2%的水資源量,承擔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考驗著黃河治理者甚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智慧。「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 王浩院士:解決黃河水少問題 建議從長江上遊向黃河引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王浩院士:解決黃河水少問題,建議從長江上遊向黃河引水8月21日,黃河上遊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國土空間規劃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與水資源專家王浩在會上表示,黃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強烈,要實施必要的開源補水,包括「西部調水」工程。
  • 全國人大代表張曉容:加快黃河上遊流域生態保護 讓湟水河成為...
    人民網西寧5月24日電(馬盛楠 楊陽)位於黃河上遊的湟水河是黃河的第三大支流,也是黃河在青海境內最大的一級支流,湟水流域在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西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共青海省西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容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抓好湟水河全流域生態治理,守護好黃河的健康安瀾,是青海扛起「源頭責任」和「幹流擔當」的重要體現。
  • 甘南草原:黃河上遊的重要水源涵養地
    近年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通過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草原鼠害綜合防治項目、沙化草原(黑土灘)綜合治理項目、草原補獎政策等諸多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項目和政策措施的落實,使甘南草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一定遏制,黃河上遊天然草原水源涵養能力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