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橋古鎮,乾隆11次駐蹕的古鎮

2020-08-17 木子走世界

平橋舊名平河橋,坐落在古城淮安運河上,位於淮安市淮安區之南,淮安、揚州二市之界,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集鎮。被譽為&34;,曾名列江蘇省百家名鎮。

&34;,因下連長江,上通淮河,江潮與淮水常於此地持平,為方便交通,也為建立地標,宋時曾於此建木橋為平河橋,故後因名此地為&34;,歷宋元明清,已經千載。古鎮平橋,素有厚重的政治遺存,蘊含著豐富的&34;底蘊。

平橋橫跨運河兩岸,因河而生,緣橋得名,平橋因漕運而發展。

隋唐之始,水陸之運,南北之衝。明清之際,其風景勝,市井繁華。

乾隆《山陽縣誌·建置》&34;有&34;,&34;有&34;。則&34;之稱最遲於清乾隆時已出,且蔚為大觀,&34;。

平河橋也是人文薈萃之所,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南來北往都經過平橋。

宋孝宗乾道五年,文學家樓鑰隨其舅父、吏部尚書汪大猷等使金,賀正旦,其所撰《北行日錄》有&34;的記載。

朝鮮崔溥《漂海錄》中也有他在1488年經過平河橋的記述。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在《壬戌紀行》雲:&34;當年為1562年。

至明隆慶間,徽州商黃汴據程圖、路引,編成明代交通指南《天下水陸路程》。至此,平河橋已為天下水陸交通要節。

清代,平橋以為&34;舊淮安之南大門,建平河橋護鹽關、巡檢司,駐重兵守之大營。平橋益重,集鎮日廣,居民益眾,往來益繁,平橋至鼎盛,&34;。康熙九年秋,蒲松齡宜為寶應知縣孫蕙請,為孫蕙僚屬,騎馬自山東循運河東岸往寶應,留&34;的詩句。

最為引以為豪的是康熙六下江南,往返皆經平橋和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十一次駐蹕平橋的經歷。

康熙23年、28年、38年、42年、44年、46年,康熙帝六下江南,往返皆經過平橋。


乾隆時,乾隆帝先後於16年、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六幸江南,往返12次,11次駐蹕平橋,,在平橋境內,乾隆創作了《平橋》《曉發平橋三首》等近20首詩,為古鎮留下了人文佳話。

其中《平橋》一詩詠道:&34;

平橋最出名的美食為平橋豆腐。作為淮揚菜系中的名菜,自有其特殊之處。

平橋豆腐有兩絕:一是用鯽魚腦和雞湯調味;其二是成菜上桌後,略帶油脂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因此需吹後食之,小心慢用。因此逐漸形成了舀豆腐就酒的傳統以及&34;的歇後語。

相傳是乾隆帝第四次南巡駐蹕平橋大營時,品嘗了平橋豆腐後,讚不絕口,豆腐潔白細嫩,清香爽滑,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敕封為&34;,演化出了&34;的種種傳說。從此,平橋豆腐便名揚華夏,為淮揚菜經典名菜之一。

如今漫步平橋鎮,多處懸掛著正宗平橋豆腐的招牌。慕名而來的人排隊品嘗著這道名菜,也品嘗著那與之並存下來關於乾隆皇帝的傳聞,吃得津津有味,也聽得津津有味。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曾是淮安繁華的千年古鎮,乾隆11次駐足停歇,如今只剩豆腐出名
    說到江南的水鄉古鎮,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以「水閣烏鎮、夢裡西塘、碧玉周莊、富土同裡、風情甪直、富甲南潯」為代表的江南六大古鎮。因為這些古鎮太過於出名,所以我們往往會忽略其它地方。平橋古鎮位於淮安市淮安區之南,在淮安、揚州二市交界處,舊時名為平河橋。
  • 「天下第一菜」平橋豆腐
    在所有關於平橋豆腐的介紹中都會提到乾隆皇帝與平橋豆腐的傳說,大致的情節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乾隆帝南巡時駐蹕平橋古鎮,平橋首富、設在平橋的朝廷積穀倉主管號稱林百萬,為了迎駕討好皇帝,加封受賞,動出腦筋用鯽魚腦子豆腐羹招待皇帝。這二月天氣還很寒冷,河裡尚未解凍,他就命人敲冰凍下河捕鮮活的大鯽魚,然後要廚師取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湯燴豆腐。
  • 蘇州木瀆古鎮,乾隆六下江南來過的古鎮
    木瀆古鎮位置是在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山塘街188號,它離蘇州火車站約17公裡,交通非常的便捷,在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站乘坐38路,經過30站, 到達翠坊橋(木瀆古鎮)站即可,也可能打車,費用大概60元左右.
  • 江蘇淮安最美7大古鎮古村,江淮流域地運河都市處古韻留芳
    一起來看看這片古老大地上的7處最美古鎮古村。1 河下古鎮位於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河下古鎮是淮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鎮了,按淮安當地人的說法,這裡可以稱之為「進士之鄉」。因為這裡不但是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出生的地方。
  • 2020看中國大好河山之江蘇古鎮:皂河古鎮,西津渡,邵伯古鎮
    邵伯古鎮皂河古鎮皂河鎮地處世界文化遺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龍王廟 , 省級非遺項目龍王廟初九廟會,熱鬧非凡,為蘇北地區香火盛會之首。通聖街北段歷史建築較完整地保存了 20 世紀 50 ~ 70 年代的歷史風貌。
  • 江蘇這座古鎮"秀絕冠江南",乾隆每次南巡必來,有"聚寶盆"之稱
    在我國江蘇省蘇州市城西,靜靜地坐落著一座有著&34;這樣的美譽的古鎮,它就是江南著名古鎮之——木瀆古鎮。木瀆古鎮的歷史十分久遠,從立鎮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了2500餘年的歷史,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江南古鎮。美麗的木瀆古鎮也被人們贈與&34;這個名稱,這是為什麼呢?
  • 乾隆六次到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蘇州木瀆當地人說乾隆皇帝曾經六次到訪這裡,可見這裡的風景的確美麗。雖然這個古鎮就是幾公裡長度,但是風景很精緻,而且山塘街這一帶,集聚了嚴家花園、虹飲山房、榜眼府第等景點,這些都是古代知名文人才子的宅邸,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也是住在這裡的。今天帶大家看看這裡的風景。
  • 乾隆來了6次、康熙來了3次,這座中國唯一的林園古鎮,太低調
    歷史上乾隆曾六下江南,康熙也下江南,讓人不得不好奇,大江南北,不乏鍾靈毓秀之處,為何獨獨江南讓皇帝們如此鍾愛?直到去了這個古鎮,我終於明白了康熙、乾隆皇帝愛下江南的原因了!乾隆來了6次、康熙來了3次而康熙3次南巡和乾隆6下江南,而每一次他也無一例外地為木瀆古鎮棄舟登岸,寵信木瀆這座江南古鎮,
  • 距宿遷18公裡古鎮,乾隆五次入住的行宮,江蘇版的「喬家大院」
    古鎮於明末清初形成集市,是一座具有近四百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水鄉古鎮」。灰牆黛瓦的深宅大院,古樸優雅的門窗牆磚,古鎮遍布大量文物古蹟、遺址、遺存及傳說,如乾隆行宮、陳家大院、盧翰蔭故居,合善堂、奶奶廟、財神廟、曹四圩民國建築文化遺址等明、清及民國建築,記錄了皂河鎮豐富的文化底蘊。
  • 江蘇最「低調」的古鎮,乾隆皇帝到訪過6次,不要門票遊客卻很少
    江蘇有個最"肅靜"的古鎮,乾隆皇帝來過六次,很少有沒有門票的遊客!我們一起看看!第一,這個古鎮是木造古鎮,它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古城西側,太湖流域,是江南有名的風景區,"吳中一鎮","水節關"的名聲,木古鎮與蘇州同齡,漢族水鄉文化古鎮,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8年8月,他被評為國家級AAAA旅遊區,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七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至今木製古鎮上還刻有「漁碼頭」石碑,這一古鎮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 發現乾隆駐蹕楊柳青記載原文
    發現乾隆駐蹕楊柳青記載原文文史指導組         楊柳青民間有乾隆下江南,賜名楊柳青的傳說。
  • 江南古鎮遊之木瀆古鎮
    江南自古是魚米之鄉,繁華富庶,村落多為臨河而建,人家儘是枕河而居,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國聚落群—江南水鄉古鎮。小時候在課文中讀到魯迅先生的名篇《社戲》,裡面寫到了一個叫趙莊的地方,這裡有河流、平橋、烏篷船,有搭在水裡的戲臺,還有坐在船上看的社戲,小孩子們可以用蚯蚓釣蝦和吃鹽水羅漢豆,現在想來,他描述的應該就是一副典型的江南水鄉圖靈。
  • 食物有故事——平橋豆腐羹
    傳說,平橋有位叫林秉直的財主,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費盡心思,特創一菜招待乾隆,乾隆吃後大悅,譽此菜為「天下第一菜」。到底是什麼菜能讓乾隆如此心悅?它就是平橋豆腐羹,那這道菜的故事到底如何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平橋豆腐羹的「前世今生」吧!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這裡。
  • 今天去遊玩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去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眼前所看見的照片就是木瀆古鎮的西施橋,木瀆位於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是江南著名古鎮。境內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又恰在天平、靈巖、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環抱之中,故有「聚寶盆」之稱。木瀆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
  • 鹽官古鎮,它是傳說中的乾隆老家.
    位於嘉興海寧的鹽官,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古鎮,因從漢代便開始曬鹽製鹽而得名。它是傳說中乾隆帝的老家,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卻有四次住在鹽商大戶寧海陳家,帶著謎團的鹽官古鎮,在歷史的歲月中悠悠流轉,似乎更顯神秘並富有風韻。與其他的古鎮比起來,這裡人不多,小鋪也開的少,沒有煩人的吆喝聲,只有自行車的鈴聲在小巷裡迴蕩。
  • 中國祠堂最多的古鎮 康熙乾隆14次到訪 題詩114首門票免費
    千百年來,惠山古鎮一直是文人墨客、帝王將相經常遊覽的地方,特別是在公元1684年至1784年的100年間,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分別六下江南,共14次遊歷惠山古鎮,留下了114篇詩文。對惠山古鎮情有獨鐘的乾隆皇帝,在談到江南山水時,認為「唯惠山幽雅閒靜」、「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屬」,惠山「江南第一山
  • 乾隆下江南曾經六次來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乾隆下江南曾經六次來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 中國祠堂最多的古鎮 康熙乾隆皇帝14次到訪 題詩114首 門票免費!
    古鎮內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的文化遺存比比皆是,素有「無錫歷史文化露天博物館」之稱。千百年來,惠山古鎮一直是文人墨客、帝王將相經常遊覽的地方,特別是在公元1684年至1784年的100年間,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分別六下江南,共14次遊歷惠山古鎮,留下了114篇詩文。
  • 錦溪古鎮絕美光影裡偶遇外國演員拍戲
    商榻毗鄰江蘇崑山的錦溪古鎮,從商榻到錦溪全程約10公裡,開車也就20分鐘左右,於是,決定去錦溪逛逛。這已經是第六次來到錦溪了,距離上次已經時隔4年,最早一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尋訪周邊古鎮時去的錦溪。當時的錦溪尚未開發,幾條市河上橫臥著幾座古橋,市河兩側都是老房子,街面上很少有外來遊客,一切的一切都是原生態的,那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南古鎮的原樣。
  •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在距離杭州五十公裡處的海寧錢塘江畔,有一個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是我國良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因其在漢代就開始曬鹽、製鹽,而得名「鹽官」。鹽官在錢塘江大橋建成以前,一直是錢江兩岸的物資集散中心,南來北往商貿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