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5月10日電 包括中華電信、遠傳、臺灣大哥大在內的臺灣5家電信公司近日推出4G上網低價「吃到飽」(無封頂限額的一種促銷模式)方案。自9日起,多間商家門前,申請方案的民眾大排長龍。
綜合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多家臺灣媒體報導,3G上網服務將於年底退出臺灣市場,趁今年母親節(5月13日)檔期,電信業者齊推優惠方案。
中華電信率先在8日晚推出499元(新臺幣,下同)上網及網內電話「吃到飽」服務,連續兩日來,全臺多家門店在開門迎客前便出現排隊景象。隨後,其它幾大電信公司跟進提供類似策略,臺灣之星更是將「吃到飽」上網的最低價降至288元。有媒體調侃,低價4G「吃到飽」成為新的「全民運動」,一些消費者抱怨電信業者不應將此方案僅限於7日內。
不過,也有聲音指這場風靡全臺的跟風潮為「『吃到飽』之亂」。據了解,已有多家門店取號機出現系統故障,加之接待人力不足導致消費者出現抱怨。有輿論認為,業者針對優惠方案引起的反應評估不足。此外,之前以較高費用辦理4G上網業務的用戶也掀起了一波業務退訂潮,其中短期內解約所需的高額費用惹來外界不少質疑。
中央社10日一篇報導指,4G低價成常態,反映經濟現狀。臺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表示,4G時代,業者投入更高成本卻不敢漲價,資費繼續殺低,消費者無法接受高費用反映經濟景氣不好。
數據顯示,3G時代,全臺電信業總投資約2310億元,帶來1910億元營收;4G時代,總投入資金漲至3780元,成本增長64%,但營收僅2050億元。
中央社此前還有相關報導指出,電信廠商低價競爭,消費者「竊喜賺到」;但這可能會降低未來網絡品質,買手機變貴,甚至影響電信業者投資5G及先進科技的意願。
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則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廠商會在適當時機採取短期促銷。他將公司此次的低價「吃到飽」定位為短期行為。(完)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