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打造中國版「魚鷹」 對南海意義重大

2021-01-21 環球軍事

「魚鷹」側旋翼運輸機

【環球網綜合報導】韓國軍事網站《高麗海軍論壇》2012年8月9日發表文章,對俄羅斯開始生產首批用於裝備「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卡-52K武裝直升機對俄羅斯兩棲戰力發展的意義,及中國兩棲戰力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俄羅斯為兩棲攻擊艦裝備武裝直升機預示其兩棲戰力發展過於功利,無法成為中國的參考。而中國日後的發展方向是構建美式的高端兩棲編隊,其中最重要的是建造類似美制「黃蜂」級的重型兩棲攻擊艦與「魚鷹」傾轉旋翼機。

首先,俄羅斯兩棲發展模式過於功利,無法為中國提供有益參考。

俄新網8月8日報導,俄羅斯直升機公司新聞秘書羅曼蘒裡洛夫7日透露,為「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生產首批試驗型直升機卡-52K的工作已經開始。而在2011年8月31日,卡-52K艦載武裝直升機的原型機在北莫爾斯克港口俄海軍北方艦隊1155型大型反潛艦「庫科科夫海軍中將」號上進行了初期起降試驗,期間共著艦12次。由此可見,卡-52K型艦載武裝直升機將成為俄羅斯「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重要對陸打擊裝備,這對於現階段最為現實的北方四島問題無疑是相當合適的,卡-52K型艦載武裝直升機的超強對地與反坦克打擊能力將有助於俄陸軍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給予對方地面部隊以強有力的打擊。但從兩棲戰力的整體發展來看,為高端的兩棲攻擊艦配備艦載武裝直升機是一種很功利的模式,這一做法不僅體現了俄羅斯在發展兩棲戰力方面面臨的技術與概念局限,而且預示俄羅斯的兩棲戰力發展模式將不會為中國的兩棲戰力發展提供有益借鑑。

如果將兩棲攻擊艦與航母進行對比將不難發現,其都是作為各自艦隊的核心戰力的承載者存在的。這就導致無論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航母都是性能相對單一的裝備,而這種性能定位恰恰體現了較大艦隊中各艘艦艇各司其職的進行整體保護的較高戰力構成。因此,儘管美國航母的自衛火力較之俄制航母弱得多,但沒有人會認為美國的航母編隊的綜合戰力落後於俄羅斯的同類艦隊。同理,兩棲攻擊艦從其原始定位上看,實際上是為己方艦隊在接近敵方海灘的位置上提供一個綜合化的指揮中樞與登陸基地。因此,兩棲攻擊艦隻需具備較強的指揮與海空立體登陸能力即可,至於對敵方灘頭陣地的火力打擊任務,通常是特混艦隊中的替他艦隻或其他兵種完成的,自身具備的有限打擊力量滿足對登陸部隊進行近距低強度火力支援即可。而俄羅斯為「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配備艦載武裝直升機,無疑是期望自身在缺乏足夠配套艦隻的情況下,兩棲攻擊艦能更多的依仗自身的戰力整個兩棲作戰中的火力打擊與登陸任務。這種思想無疑與俄羅斯發展重火力航母如出一轍,而過多打擊火配置對兩棲攻擊艦根本戰力的影響也將在日後的兩棲作戰中逐步顯現。這對於力圖平衡發展兩棲戰力的中國而言,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而就艦載武裝直升機這一具體裝備而言,再此之前,除了曾出現在007系列電影中之外,並未出現在任何一艘現實的戰艦之上。原因很簡單,包括航母在內的戰艦對直升機的要求,要麼是進行中近程的反潛,要麼是進行中近程的垂直運輸。前者需要在原型直升機上加裝大量的反潛浮標與聲納設備,後者需要直升機具備較大的內部容積,顯然,在這兩種情況中,武裝直升機均無法滿足。而此時俄羅斯之所以要為「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裝備卡-52K型艦載武裝直升機,實際上是因為本國沒有類似「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因而只能以艦載武裝直升機勉強代替。儘管在去年的利比亞戰事中,英法兩國的「阿帕奇」與「虎」式武裝直升機從兩棲戰艦上起飛,對利比亞國內目標進行了有效打擊,但這種打擊是在利比亞整體國防力量已經完全崩潰的情況下實現的,而從兩棲作戰出現至今,這種對方毫無還手之力的戰例是極其罕見的。俄對方只要稍有秩序的使用肩扛式防空飛彈,用於攻擊地面目標的艦載武裝直升機必將蒙受巨大損失。有鑑於此,在僅採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平臺而未採購相關配套戰機的俄羅斯,此時實際上是通過拼湊現有堪用的裝備來為戰艦提供兩棲打擊戰力,其中的功利性與局限性可想而知。而這種拼湊發展的應急模式顯然不能滿足正處於全面上升期的中國海軍的實際需要。

其次,中國應通過建造重型兩棲攻擊艦獲得海空一體兩棲戰力。

如果暫時拋開兩棲登陸艦艇的具體分類,而僅就登陸能力來看,無疑可分成三個等級,即只具備海上登陸的兩棲船塢登陸艦(中國的071與美國的「聖安東尼奧」)、在具備海上登陸的基礎上具備初級的空中垂直登陸能力的初級兩棲攻擊艦(法國的「西北風」)、以及同時具備高端海空登陸能力的重型兩棲攻擊艦(美國的「黃蜂」)。就目前中國的發展程度而言,其只達到了第一等級。而中國在2012年3月在曼谷防務展上展出了類似「西北風」級的兩棲攻擊艦或預示,這類艦艇將成為中國繼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之後,又一型重點發展的兩棲艦艇。從技術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來看,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單就中國對兩棲作戰戰力的實際需求來看,類似美國「黃蜂」級的重型兩棲攻擊艦才是真正能滿足需求的裝備。

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的最先進的兩棲登陸艦艇,不僅如此,「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也代表了目前世界兩棲作戰艦艇的最高水平。該型戰艦的最大特點是同時裝備了改進型氣墊登陸艇與「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而在不搭載「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的情況下,能搭載超過30架「海上騎士」中型運輸直升機,加上4艘作為固定配置的新型氣墊登陸艇,「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具備以海空立體登陸方式使多個重裝營級部隊下向敵方海岸進行登陸。不僅如此,「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還裝備有完整高端的指揮系統,從而具備了在不影響兩棲登陸的情況下,對中型兩棲編隊或常規編隊進行有效指揮的能力,而此能力已通過該級戰艦在利比亞戰事前期的優異表現得到印證。有鑑於此,得益於達到甚至超越中型航母的排水量與體積,重型兩棲攻擊艦不僅具備了超強的海空一體登陸作戰能力,也為裝備該型戰艦的部隊提供了一個可進行高端指揮的海上指揮中樞。而這兩種性能,恰恰是中國最需要的。

正如前文所說,類似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這種兩棲艦艇代表了兩棲戰艦戰力的初級階段,而將這種劃分等級縮小至中國海軍兩棲戰力發展的具體環境同樣如此。通過研發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中國獲得了新型氣墊登陸艇及戰艦搭載該型登陸艇的技術,並強化了戰艦搭載中型直升機的技術。著眼於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在兩棲登陸中的作用正在日益衰減,從目前的技術儲備來看,中國已經在硬體上具備了建造4萬噸重型兩棲攻擊艦的能力。而只要這種戰艦投入現役,哪怕只有1艘,也將極大改善中國目前在本國領海內面臨的戰力窘境。以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作戰應用為例,一個兩棲攻擊艦作戰基本單位,由1至2艘兩棲攻擊艦、2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1至2艘潛艇與1至2艘補給艦組成。如果中國以這種模式組建艦隊,除兩棲攻擊艦之外,其他艦艇已是一個完整高端的水面作戰艦隊,其建立足以壓制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以及韓日的中型艦隊。而1至2艘重型兩棲攻擊艦則預示,在這個艦隊中,可能裝載著2000至2500名士兵,20至30輛主戰坦克或100輛左右的裝甲車。這已是多個完整的重裝團級作戰單位,足以對中國領海及近海上的任何一個島嶼進行登陸或有效佔領。而這種戰力所包含的威懾對中國而言,無論是現階段奉行的遠洋攻防還是遠期的世界海軍戰略,都具有極為關鍵的意義。

第三,中國應通過研發傾轉旋翼機獲新一代兩棲垂直機動能力。

以美國「硫磺島」級航母型兩棲攻擊艦的誕生為標誌,直升機似乎就成了兩棲登陸中必須獲取的重要裝備,儘管其存在運輸能力、速度與航程方面的固有局限,但受制於難有其他裝備能夠替代,因此,即使在極為重視高端空中登陸的重型兩棲攻擊艦上,直升機仍是關鍵而唯一的運載裝備。但這都隨美制「魚鷹」傾轉旋翼機的誕生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儘管現階段,「魚鷹」傾轉旋翼機因自身的不成熟技術,以及日本強烈的反進駐呼聲而被很過人視作不成功的裝備,但從兩棲登陸裝備的整體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日後的兩棲登陸戰力需求來看,傾轉旋翼機都是必須發展,且在未來必將取代直升機的主力裝備。

以美制「魚鷹」傾轉旋翼機為例,儘管其運載能力尚未超過俄制米-26重型直升機(內部運載能力20噸,與早期C-130運輸機齊平),但已經是現役「支奴幹」中型直升機的兩倍(「魚鷹」內部載荷約12000公斤,「支奴幹」為6000公斤),而速度與作戰半徑更分別達到了「支奴幹」的2倍與3倍。當「魚鷹」徹底成熟之後,美國依仗其較之直升機的載重、航程與速度優勢,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將更多的士兵與裝備運輸到更遠的地方。具體來說,如果「魚鷹」部署衝繩,美國將有能力在1.5小時之內,向600公里海域內的任何島嶼上派駐連級作戰單位,同時還能為其運輸輕型裝甲車,重型火炮等火力裝備。而在此之前,如果依仗類似「支奴幹」的直升機進行運輸,美軍需要4小時才能在300公裡範圍內上的任何島嶼部署類似兵力,且無法配置重型火炮。如果「魚鷹」部署在「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美國則可從日本南部的各個海軍基地出發,在一周內對西太地區的任何島嶼實現兩棲登陸與軍事佔領,在這一過程中,「魚鷹」較之傳統直升機的技術優勢,將使美國海軍執行此類作戰任務的效率提升2倍以上。

對中國而言,類似「魚鷹」的傾轉旋翼機的意義同樣重大。眾所周知,中國之所以長期以來難以解決南海問題,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在南海中部與南部海域缺乏較大的海運基地,因此,即使以航母或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大型水面艦艇的作戰範圍足以覆蓋南海全海域,但其戰力持續性無疑是相對有限的,而且這種「大炮打蚊子」的作戰方式,也將使中國背負相當沉重的費用負擔。而一旦中國具有了類似「魚鷹」的傾轉旋翼機,不僅使中國能夠具備類似美軍的高端海空立體登陸能力,更重要的是,其高航速與高航程能使中國的艦艇編隊在儘量減少航程的情況下,就能實現對南海全海域的實際控制。而如果將傾轉旋翼機部署在較大的核心島嶼上,中國則可獲得「蛙跳」式快速垂直登陸能力。而傾轉旋翼機無論部署在軍艦還是島嶼上,其快速遠程的垂直機動能力都將使中國獲得新一代的兩棲登陸能力,進而實現在西太施加更多的自身影響,同時實現對南海全海域事實有效控制的中長期軍事目標。(編譯:春風)

相關焦點

  • 俄媒:啟用南海機場後中國轟炸機可帶彈巡邏馬六甲 意義重大
    俄衛星網28日刊發題為「俄專家:中國實現對世界海洋最重要地區的有效控制」的文章,文章提及,據中國媒體透露,中國轟炸機成功首降西沙永興島,這是中國遠程轟炸機在利用南海島嶼重新修建的機場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 中國版魚鷹亮相景德鎮 號稱空中的「混血兒」
    中國版魚鷹亮相景德鎮 號稱空中的「混血兒」時間:2017-05-18 16:53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版魚鷹亮相景德鎮 號稱空中的混血兒 中國版魚鷹亮相景德鎮,5月14日,直升機所邀您看航空通航開放日展示了從研究所自我介紹和簡要發展歷史,到我國直升機發展歷程。
  • 中國版魚鷹將試飛
    美媒稱,中國因為沒有類似於AV-8B、F-35B等垂直起降戰鬥機,建造大型兩棲攻擊艦的意義不大。然而,美國人除了已建造好8艘黃蜂級、1艘美利堅級,還在繼續建造10艘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最終將會擁有19艘4萬噸以上排水量的兩棲攻擊艦。
  • 熱點問答:「南海行為準則」框架達成意義重大
    新華社馬尼拉8月9日電 熱點問答:「南海行為準則」框架達成意義重大  新華社記者袁夢晨 林昊 董成文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日前出席中國-東協外長會後對媒體表示,中國和東協各國外長充分肯定當前南海形勢的積極向好勢頭,大家對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感到滿意。這份「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究竟有何意義?各方評價如何?
  • 日媒:不顧安全隱患,日本試飛魚鷹旋翼機
    日媒:不顧安全隱患,日本試飛魚鷹旋翼機 2020-11-09 20:16   澎湃新聞編輯 陳睿 實習生 薄雅心 視頻來源 央視軍事
  • 日媒:日陸自「魚鷹」運輸機落腳難
    據報導,由於在佐賀市佐賀機場永久部署陸上自衛隊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的計劃未能獲得當地民眾的理解,日防衛省正著手於月內選定代替佐賀機場的新部署地。    雖然在2020年7月選定位於千葉縣的木更津駐屯地作為為期5年的臨時部署地,但目前設想的候選地仍是位於九州、距離西南方向更近的自衛隊基地。
  • 空軍在南海創下新紀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完成了連續飛行10小時的挑戰創下了我軍殲擊機單次飛行時長的新紀錄此前,我國空軍殲擊機 最長單次飛行時長為8小時30分鐘 這支部隊的主要作戰任務在南海前往南海島礁警訓一次需要10小時 因此,這項挑戰對南海海域全覆蓋警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清晨,飛行員們的挑戰開始了 除了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王英、盧賡
  • 「中國版魚鷹」直升機公開 採用四傾轉旋翼(圖)
    人民網 翁奇羽攝第二屆中國天津直升機博覽會將於明日開幕。今日,在布展現場,此前備受關注的「藍鯨」傾轉旋翼機模型亮相。這款高速直升機被譽為「中國版『魚鷹』」,因酷似美國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而被網友及軍迷廣泛討論。從外形上看,「藍鯨」與「魚鷹」明顯不同的是,「藍鯨」採用的是四傾轉旋翼構型。
  • 印度陸軍參謀長首訪韓國,印媒卻「硬扯」中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印度陸軍參謀長首訪韓國之際,印媒卻硬扯上了中國。據包括印度報業託拉斯(PTI)在內的多家印媒報導,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28日抵達韓國,開啟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這是印度陸軍參謀長首次訪問韓國。印度官員表示,出訪期間,印韓軍方高層會談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
  • 首批豎版中國地圖發行 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顯示
    日前,由湖南省地圖出版社編制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國地勢圖》正式出版發行,成為國內首批出版發行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湖南編制的豎版中國地圖有幾個特點。首先,傳統的中國地圖沿經線分割,地圖呈東西方向,給人以中國「東西長南北短」的錯覺。其實正相反,中國的南北向長於東西向。豎版的中國地圖解決了這一問題。    其次,傳統中國地圖的南海諸島是以插圖形式表現,讀者無法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
  • 18日,地點北京,事關南海,王毅作出重要表態,一番話意義重大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繁把中國當作假想敵,多次在公開場合試圖打壓中方,然而,這種臆想既不現實也不理智。12月1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作出重要表態,事關南海,一番話意義重大!交流過程中,王毅外長表示,南海正常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從來不存在問題,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正常航行和飛越受到影響的實例。中方願與地區國家一道,繼續堅定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所享有的航行與飛越自由。中國也會同東協各國商談規範各方海上行為、堅持和平解決爭端的「南海行為準則」。「準則」的達成將會符合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且不會影響域外國家在海上的正當合法權益。
  • 中國版魚鷹亮相!補兩棲攻擊艦最大短板
    中國版魚鷹亮相!
  • 中國南海旅遊發展最快的環礁,正在打造中國版馬爾地夫
    在我國南海,也有一座環礁正在打造中國版的馬爾地夫。永樂環礁,西沙群島面積最大的環礁,總面積達300平方公裡 ,環礁上共發育有13個島嶼,這些島嶼總面積僅有1.67平方公裡 。其中晉卿島是永樂環礁的主島,上面設有永樂群島的行政中心。
  • 時速能達到600公裡,網友稱其為「中國版魚鷹」
    近日,在中國天津舉辦的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展出了很多的直升機模型,比如外形酷似「UFO」的「超級大白鯊」,各式各樣的新奇設計,不僅令中國人大飽眼福,還在國外引起轟動。特別是一款裝有16個螺旋槳的飛行器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 美媒:從日本直飛夏威夷 美「魚鷹」展示跨太平洋奔襲能力
    這4架「魚鷹」運輸機隸屬於美陸戰隊第268中型傾轉旋翼機中隊(VMM-268),於今年首次參加在菲律賓舉行的「肩並肩」美菲聯合軍演。5月2日,4架「魚鷹」從衝繩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起飛,直達位於夏威夷瓦胡島的卡內奧赫陸戰隊基地(也是該中隊駐地——本網注)。美陸戰隊MV-22四機編隊。
  • 印度陸軍參謀長首訪韓國,印媒炒作「南海問題」,中國早亮明態度
    近期,印度媒體頻繁炒作南海問題,稍早前,印度陸軍參謀長首訪韓國,印媒又藉機「硬扯」上中國。據環球網2020年12月29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28日,包括印度報業託拉斯在內的多家印媒報導稱,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當天抵達韓國,開啟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這是印度陸軍參謀長首次訪問韓國。
  • 中國版魚鷹亮相景德鎮 直升機的飛行原理
    5月14日,中國版魚鷹亮相景德鎮,直升機所「邀您看航空」通航開放日展示了從研究所「自我介紹」和簡要發展歷史,到我國直升機發展歷程。活動期間,景德鎮市第一中學、第十六中學等學校700多名學生到場參觀。值得關注的是,在展出的諸多模型中,一款類似美國MV22的傾轉旋翼機模型相當顯眼。
  • 駐日美軍演練奪島新戰術 被指或是針對中國南海
    美國海軍陸戰隊F-35B戰機垂直著陸【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軍為太平洋地區量身打造的島嶼爭奪戰是什麼樣?傳統的火力掩護、氣墊船搶灘?藉助直升機發起的垂直登陸?近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衝繩附近測試的新型奪島戰術可能會徹底扭轉外界的印象。
  • 韓媒哭了:「中國政府再次封鎖赴韓團體旅遊」
    此前韓媒報導,107萬張的平昌冬奧會門票僅售出59.9萬張(56.1%),而22萬張的帕運會門票僅售出2.3萬張(10.5%)。韓國為了把平昌冬奧會打造成一個和平吉祥的盛會,也是做足了功課。韓媒還報導,在過去1年半的時間裡,儘管中國的薩德報復給旅遊和免稅店帶來了巨大衝擊,但並未對韓國造成撼動經濟體制的致命打擊,「對華出口仍增長13%」,「截止今年第三季度,LG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卻出乎意料地分別增長了2%和6%。這得益於中國本土的高檔化妝品銷量同比增長了101%」。韓媒於是發表評論稱,「經濟報複本身是有局限性的。而這也意味著,韓國的經濟實力足以承受這樣的報復」。
  • 菲媒關注中國推豎版地圖 等比呈現南海島礁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是6月23日拍攝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新華社記者白禹攝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正式發行新編豎版全國地圖,其中包括南海諸島,目的是「更好地表現」其在該地區的領土主權聲索。據《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網站6月25日報導,新華社公布了由湖南地圖出版社推出的新版地圖照片,並表示「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