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料理:不變招數,醬拌萬物

2020-12-13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韓國料理真不值,吃來吃去就一口醬

「韓式經典美食」「韓國街頭小吃」「韓式家庭餐」,最近上網衝浪,韓食的出鏡率突然高了起來。

辣炒小章魚、拌麵、泡菜卷、芝士熱狗、奶酪棒,那些風格或街頭或精緻的視頻,正賣力製造口腹之慾的刺激。

必不可少的流口水錶情,加上「好誘人!」「看餓了...」「真的頂不住!」之類的文案結尾,三五分鐘的時長,高飽和度的特寫封面,視覺誘惑輕鬆量產。

然而,面對這些精心挑選發布時間,試圖故技重施收割流量的「報復社會」視頻,網友們似乎不太買單。

不變招數,醬拌萬物

「韓餐的主題永遠是黏糊糊的一坨辣椒醬。」

縱觀留言區,「醬」是共鳴最強烈的槽點。網友的評論看似以偏概全,但刻板印象的形成絕非毫無基礎。

實際上,「醬拌一切」的吐槽其實相當到位。韓食以發酵為基礎,醬是韓式料理的基本材料。

韓國人每年要消耗200萬噸的泡菜,醃製過程中必須要有辣醬的參與;韓國街頭帳篷餐車的例牌小吃辣炒年糕,以苦椒醬作基底;和北京名吃同名的炸醬麵,則要用春醬攪拌;就連下雪天標配的韓式炸雞,也少不了辣醬風味。

生烏賊、梅子、魚卵,那些或常見或古怪的食材經過發酵醃漬,最終呈現為一片濃烈的粘稠。

走進韓國知名度最高的廣藏市場,辣醬調製的食品堆滿街道,紅色隨處可見。如果你要在韓國開餐飲店,醬是一定要備齊的。

「大體上,韓國味道以辣椒醬為主」,英國金融記者兼美食家Daniel Tudor曾旅居韓國七年,他直言,剛到韓國的時候其實並不喜歡當地的食物。

不過韓國「醬壇」廣闊,當然不能只有一味辣。

常年黏糊的韓食世界裡,大醬的存在感同樣不容小覷。這個由黃豆發酵而成的糊狀物體,走鹹的路線,被譽為韓式料理之母,江湖地位和泡菜有得一拼。

大醬原意是「稠醬」,濃鬱是它的標誌性特點。氣味之刺激,連韓國自己的美食評論家都揶揄,「有臭豆腐內味」。

挖一口淺嘗,克制的笑容浮上臉。為了在韓國友人面前保持體面,你只能唱一句,「淚有點甜,有點鹹」。

第一次去韓國,如何裝作很熟的樣子?點餐先來個大醬湯,本地人都直呼內行。這個接地氣的平凡料理,是韓國上班族的外食例牌,普通小餐館一天能賣出幾百碗。

儘管大醬的製作早已走上商業化生產,韓國人對於傳統手工的迷戀仍是分毫不減。

京畿道安城大醬村、江原道旌善大醬村、全羅北道淳昌大醬村,其中的自豪之情從名字就可見一斑。曾幾何時,到村裡看罈子還是赴韓旅遊必走一遭的熱門項目。

村子裡的大媽人均專注做醬50年,用巨大的杵臼搗黃豆。碾壓半小時,成型後放房間裡捂上兩周,然後用稻草掛起來晾上一個月,再然後放進大甕裡,加鹽水泡個一兩年。

△江原道旌善大醬村 / TripAdvisor

更有對醬拉大提琴,用愛薰陶大醬的。製作步驟高達65道,密封時長只多不少。

儀式感做足,大醬也就做好了。

韓國人認為,大醬可以幫助減肥、防癌、降血壓。他們信奉好菌,覺得醬裡的微生物越豐富越好。這種超級豆製品的功用似乎沒有極限。喝大醬水給身體排毒、把熱的大醬裹在肚臍上做瘦身療法,只要你想不到的,沒有大醬做不到的。

發酵作為一種從農業社會沿襲而來的防腐方式,至今在韓國仍受重用。它成為韓食的顯著特色,從小菜,主食,到湯,全方位滲透。

吃韓國料理,醬你是肯定躲不開了。

韓國飲食,真的單調

韓國料理當然不是什麼新興起的潮流。

在各式餐廳開遍大街小巷,外賣隨點隨送的今天,吃一頓韓國菜,平常得都不足以發一條朋友圈記錄。但實際上,不同於其他亞洲料理,韓國料理出現在世界各地餐桌上的時間並不長。

「在韓流盛行之前,連韓國人都瞧不起自己的食物」,韓國歷史學者李丞浚如此總結。

△韓國傳統市場 / Unsplash

21世紀之初,韓國最成功的外銷產品,是電視連續劇。

2003年,《大長今》在60多個國家進行播映。這部改編自15世紀御膳女故事的古裝劇先是在東南亞走紅,隨後在更多國家流行起來。

那一年,人們記住了李英愛,滿街滿巷都在哼「嗚啦啦嗚啦啦」。藉此,韓國料理進入大眾視野,人們開始對這個新「物種」產生興趣。

△大長今讓韓國料理進入了大眾視野 / 豆瓣

2009年,探索頻道製作系列紀錄片《飲食亞洲》,其中一集就是聚焦韓國。彼時,韓國剛成為發達國家不久,「漢江奇蹟」的故事仍被談論。

伴隨著大量出產的流行音樂和時尚潮流,一直都沒什麼名氣的韓國料理搭乘韓流便車走出國門,成為研究對象。

雖然受到關注,但外來食客的目光大多還是傾向於獵奇、嘗鮮的角度。因為味道重、氣味濃,對於韓國食物,當時普遍的看法是,要多吃幾次才會喜歡。

△《飲食亞洲》韓國篇 / 視頻截圖

各種韓劇和美食綜藝的持續輸出,把年輕人俘虜「入坑」。但實際上,不論是從種類,抑或是烹製手法上來看,韓國食物都稱不上豐富。

綜藝《姜食堂》,明星在韓國開餐廳,銷售的是菜品炸豬扒、方便麵、炸醬年糕、紫菜包飯;《尹食堂》在印尼和西班牙拍攝,賣的是烤肉粉條、泡菜餅、方便麵、韓式拌飯;

△《姜食堂》裡的超大份炸豬排

做了五季《三時三餐》,嘗試了各種材料和菜式,但泡菜、辣椒粉、大醬湯、西葫蘆、銀魚以及各種醃製配菜的使用率還是相當高,醬料的製作準備工作佔去大幅時長;

影視劇《請回答1998》,逢提必引迴響,而其中最饞人的名場面,是主角們吃方便麵的鏡頭。

即便是那些認真考究的系列節目和紀錄片,介紹的食物來來回回都是那幾款。

韓國Olive TV電視臺製作的《Tasty Road》,專門邀請青春靚麗的女明星做主持,拍了6季,內容還是逃不出泡菜、烤肉、辣炒年糕;香港亞視的2014年旅遊節目《韓味道》,還是要帶觀眾走訪辣椒醬村;

△《Tasty Road》兩位主持人在吃烤肉 / 視頻截圖

英國主廚兼美食作家Gizzi Erskine,2016年到韓國拍專題,被點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網友嘆其擠出10集時長,相當不容易。

搞笑的綜藝、嚴肅的紀錄片,不管是哪一種,只要多看幾遍,包你成為韓食專家。

看客在評論區肆意嫌棄,留學生在新鮮勁過後面露難色,說韓國飲食單調,真不是仗勢欺人。

簡單易操作,用重口味刺激唾液

韓食出圈最初是因為《大長今》,但最終流行的卻不是劇裡的宮廷料理。

真正討好年輕人的,是那些簡單粗暴的快手餐,肉眼可見的高熱量。

對比以前,韓國人吃得是原來越不清淡了。歷史學者李丞浚表示,「現代韓式料理非常辣,口味比較重」。

不難發現,網絡博主挑選的韓料視頻大多都是以烤肉、大醬湯、拌飯等為主角,韓食吃播也總是圍繞炸雞和芝士球。這些以重口味為核心要素的食物,能輕而易舉地挑動觀眾躁動的心。

而實際上,其實大家根本不必怎麼花費心思,簡單一鍋方便麵,就能吸引八方來客。金色的小奶鍋裡紅湯翻滾,只消一塊麵餅,就能引年輕人垂涎三尺。

越是上火的,越是誘人。

因為易模仿、易操作的特點,韓國料理可謂是正中懶惰青年們的下懷。烹飪難度低,所見即所得,誘惑力反而更強。而鮮豔成色,更是時刻刺激著人們的唾液腺。

辣醬的紅,芝士的黃,炸醬的黑,韓國料理的畫面衝擊總是來得相當直接。

因為韓國料理的流行,相關的醬料和食材銷路一直都不差。四方盒子包裝的進口辣椒醬、韓式拌飯醬是熱銷商品,韓國農心辛拉麵入駐淘寶,一年實現銷量翻倍。

做韓國菜,是廚房小白收穫快樂的重點途徑。而要融入這種時尚,也無需耗費大量成本。

你甚至不需要懂烹飪。韓式料理,上手只需瞬間。

有水,有辣醬,再切點罐裝午餐肉和香腸,泡菜、洋蔥、打糕,放幾塊麵餅,最後鋪上幾片芝士,完成一份部隊鍋,完全沒難度。高脂高鈉,要多正宗有多正宗。

紫菜包飯和韓式拌飯,難度相對「高」一點,你得花點時間分別處理各種配菜。

女明星在綜藝裡優雅攪動豆腐辣湯,在vlog裡給網友演示方便麵做法,甚至在節目裡親手醃泡菜。一到烹飪環節,韓國料理搖身一變成為自證廚藝的救急法寶。

韓國料理到底難不難?答案顯而易見。

食材雜、碗碟多,儀式感給足,成就感加滿,這樣的異域風情料理,拿得出手,又裝得了樣子,不可謂不超值。

△擺得滿滿一桌的韓國料理 / Unsplash

韓國料理能成為潮流並滿足年輕人的胃,自然有其獨特之處。但不可否認,單調重口也確實是它不可分割的另一面「獨特」。

耐心看完屏幕裡那些用心良苦要饞人一番的視頻,眾看客最終沒能如對方期許流下口水,卻紛紛不留情面地留下調侃。

為表尊重,人們只好學著大醬村匠人的樣子,手挖一捧大醬,勇猛地生啃一口,而後配合地大聲感嘆,「嗯!就是這個味兒」。

(圖片來源於九行及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韓國料理真不值,吃來吃去就一口醬
    不變招數,醬拌萬物「韓餐的主題永遠是黏糊糊的一坨辣椒醬。」縱觀留言區,「醬」是共鳴最強烈的槽點。網友的評論看似以偏概全,但刻板印象的形成絕非毫無基礎。實際上,「醬拌一切」的吐槽其實相當到位。韓食以發酵為基礎,醬是韓式料理的基本材料。
  • 隨筆:「五色五味」韓國料理
    新華網首爾5月13日電(記者彭茜)在韓國,飲食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韓國素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飲食特點可相應歸納為「五色」,即紅、白、黑、綠、黃;「五味」,即甜、酸、苦、辣、鹹。    最能體現「五色五味」的韓國料理,當屬韓式拌飯。
  • 醬拌魚腥草,口感清脆,別有風味
    醬拌魚腥草春天萬物生,對於吃貨來說,春天不可錯過的有春韭,薺菜,香椿,豆苗等等。綠葉蔬菜都不容易錯過,但魚腥草呢?魚腥草,學名蕺菜,又叫側耳根,狗貼耳。我家鄉一般都稱呼魚腥草為側耳根,口頭語都叫「折耳根」。
  • 韓國的宮中料理出爐,快試試吧!
    今天就讓我們嘗一嘗韓國千年古都最棒的宮中料理。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含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鉻等營養成分。有健胃、保肝、促進紅細胞生長的作用,同時可以增加體內黑色素,有利於頭發生長。黑芝麻粥做法簡單還有很多保健的作用,怪不得會成為韓國的宮中料理。在吃韓國飲食時,不需要將盛器拿起來吃,所以他們的飲食用勺子筷子的文化非常發達。
  • 太原居然有這么正宗的韓國料理店!可以吃到和韓劇裡一樣的菜
    前幾天有小夥伴們給我推薦了一家韓國料理,就在太原柳巷裡有一家叫做韓國家庭的韓式料理,早就聽朋友說起過韓國家庭了,並且能算得上是太原最好吃的韓國料理。韓國家庭是一家非常有愛的韓國人開的!環境很有趣,標準的韓國街頭風菜品正宗,關鍵是老闆也人超帥!拌飯大概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韓國料理了。但拌飯也分好多種,每家做得口味不同。相較於普通的拌飯,石鍋拌飯可以使米粒在鍋底形成鍋巴,現拌的熱飯當然更好吃。遺憾的是,這家拌飯用的不是石鍋。
  • 我被同事種草了韓國料理的隱藏美食:醬蟹
    過去,我對於韓國菜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是石鍋拌飯+烤五花肉+海帶湯+參雞湯+泡菜/海鮮餅。經常吃一定是會膩的,但偶爾飢餓的時候吃一次,就蠻有幸福感的。這一次,我和同事去打卡的這家餐廳叫做青石谷。在這裡吃到的最特別的是韓國料理的隱藏美食:醬蟹。第一次吃醬蟹,會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因為我很少吃生醃類食物。它的感覺和江浙的熗蟹很像,但醬料味會更濃鬱。
  • 韓國醬炒年糕的做法——韓國料理
    >韓國醬炒年糕的做法——韓國料理2012-09-12 12:16:0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食譜原料:  年糕300g,油、韓國辣醬、番茄沙司、海鮮醬油、雞精各適量。  菜譜屬地:韓國料理。,用清水調和;  4、鍋內放少清水大火燒開後倒入拌好的醬;
  • 佛山7家超正宗韓國料理!get韓劇同款美食!
    韓國料理 部隊火鍋,烤肉,炸雞,辛拉麵,芝士排骨 每一個都是我的摯愛 一天不吃韓餐可以,但是兩天就有點長了 小編超級無敵巨愛吃韓國料理
  • 韓國料理的特點
    與中國料理不同的是,韓國料理比較清淡,少油膩,而且基本上不加味精,蔬菜以生食為主,用涼拌的方式做成,味道的好壞全掌握在廚師的手指中。嘗過韓式白菜泡菜的客人都對這個韓國飲食文化中的「國粹」難以忘懷。韓式烤肉以高蛋白,低膽固醇的牛肉為主。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韓國料理店45一份的石鍋拌飯,自己做只要10元,醬料這樣調才好吃
    韓國料理店45一份的石鍋拌飯,自己做只要10元,醬料這樣調才好吃相信大家都有吃過石鍋拌飯,它可是韓國料理店裡面必點的主食之一了。吃完了烤肉再來一碗熱騰騰的石鍋拌飯,簡直是完美。拌飯雖然簡單,但是要好吃,主要還得看醬料,你要是拿著韓國辣醬直接拌,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今天教你好吃的拌飯醬做法。
  • 韓國辣椒醬 去韓國旅行一定要把CJ好餐得辣椒醬放入購物車
    不過,仔細一看,旁邊擺放的是旅行專用的"牛肉炒辣椒醬"。買來一個給媽媽,一個給超級喜歡韓國料理的我哥哥,再給一個我最喜歡的公司同事善熙。……     因為比較小,所以旅行背包可以裝下好幾個。   據說這種牛肉炒辣椒醬,是用牛肉和辣椒醬炒了之後再做出來的,所以光是拌飯都很好吃。
  • 凜冬的高人氣鍋物,不管是鍋類配料還是湯底沾醬,讓你一次學會!
    凜冬的高人氣鍋物,不管是鍋類配料還是湯底沾醬,讓你一次學會!天氣冷颼颼時最受到大家歡迎的料理之一,就是能夠讓身心都暖呼呼的各式鍋物!一般吃鍋物都會先決定湯底,像是麻辣鍋、泡菜鍋、味噌鍋等等,接著就是選食材和做蘸醬。本篇就要幫大家收集各式高人氣鍋物,不管是鍋類、配料、湯底、沾醬,都讓你一次學會!
  • 大餅卷萬物,這醬可以「拌一切」,一聞就難控制,想沒胃口都難
    行走在江湖的食客們都聽說過這句話,大餅卷萬物,但是卻沒了下句,仿佛天龍八部中只有南慕容,卻沒有北喬峰的存在一樣,感覺缺失了一半。而今天,小編向大家隆重介紹的這位,便是秘制辣椒醬,別看你大餅可以卷萬物,但是學會了這碗秘制辣椒醬,走遍天南海北帶著這碗醬,遇見啥拌啥,拌啥啥香!
  • 韓國美食節目稱:韓國料理秒殺中國料理,連日本網民都看不下去了
    最明顯的區別是與中國料理的豐富多彩相比韓國料理可以說是單調樸素的,中國國土遼闊,物產豐饒,文化多元,構成了深奧的飲食文化,而韓國地小物薄,文化單一,飲食文化自然而然逃不了單調樸素這一評價。首先從料理的種類來看,韓國料理完全不能與中國料理相比,食材與味道也遠不如中國料理,韓國的食材主要以白菜、還帶、豆芽、胡蘿蔔絲,還有辛拉麵,說白了就是辣味的麵條。外國友人到了韓國普遍表示沒營養,吃不飽。在韓國的飯店點菜的時候,你從菜譜上馬上發現這一差距。
  • 韓國中餐館現黑暗料理 棉花糖拌炸醬麵(圖)
    摘要:【棉花糖拌炸醬麵】一家位於韓國第二大城釜山的中國餐廳,除了賣基本的中華料理,還賣一種特別的面――棉花糖炸醬麵。吃之前得先將棉花糖和炸醬麵拌到一起,讓它們融為一體,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張盤的花」,吸引了很多食客的注意。
  • 辣醬烤五花肉的做法——韓國料理
    >辣醬烤五花肉的做法——韓國料理2012-10-31 09:15:0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菜譜屬地:韓國料理。  製作方法:  1、將五花肉切薄片,也不用非常薄,大概3毫米即可;  2、切好的肉片放入一個容器,加入兩種韓國辣椒醬抓拌均勻,然後醃製15分鐘;  3、燒烤鍋(如果沒有用煎鍋),油熱,將肉片放入;  4、而後不斷攪拌翻炒,這個過程需要一些耐心,煸炒時間長一些,大概6-8分鐘,讓肉出油出香;
  • 韓國中餐館現黑暗料理:棉花糖拌炸醬麵(圖)
    棉花糖+炸醬麵棉花糖+炸醬麵  這家位於韓國第二大城釜山的中國餐廳,除了賣基本的中華料理,還賣一種特別的面——棉花糖炸醬麵。吃之前得先將棉花糖和炸醬麵拌到一起,讓它們融為一體。看起來份量很大,但確定會好吃嗎?
  • 我是小吃貨 韓國的「偷飯賊」——醬蟹
    說起韓國的海鮮料理,非海鮮湯和生魚片莫屬了。但許多人忽略了韓國的海鮮料理中還有一道味美極其誘人可口的料理,那就是醬蟹了。
  • 韓國料理中的特色菜教程,4道菜品各有長處,卻都被名字耽誤了
    韓國料理中的特色菜教程,4道菜品各有長處,卻都被名字耽誤了各位食客好,非常感謝大家持續關注小編的美食文章。小編今天推薦的美食還是來自於韓國料理,不過開講前,先說一些題外話。接下來小編要說的這4道韓國料理中的特色菜就遇到這樣的「尷尬」,明明4道菜各有長處,卻都被名字耽誤了,前2道太雅,後2道又太俗。
  • 創意美食對決2018 餐桌上的韓國「醬」料理活動火熱舉辦
    來源:中國網如果說泡菜是最有代表性的韓國美食,那麼大醬則是一切韓國美食的靈魂。12月1日,由aT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主辦的「2018餐桌上的韓國『醬』料理活動」在位於北京的MARU覓塢餐廳火熱舉行,而這家餐廳正是人氣綜藝《拜託了冰箱》中安賢珉主廚的餐廳,現場美食愛好者們展開了一場創意「醬」料理的趣味對決。 本次料理活動以韓國醬類為主題,旨在讓中國消費者充分體驗韓國醬文化的特色,並享受這種傳統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