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異想天開的認為,在飛機上跳下即便沒帶降落傘,如果落入海中,是不是問題不大。
時空通訊覺得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幼稚,可以很乾脆的回答:必死無疑。
當然這個跳傘也要看高度,如果三米高,跳下來傘沒有打開,即便掉落在硬邦邦的水泥地上,也不會死。前提條件是不要頭著地,而且還要年輕點。不過不排除斷手斷腳的傷殘事故。
如果在六米高跳傘,傘沒有打開,掉到水裡當然也不會死。前提是你要會遊泳,或者有人及時把你救上來,否則有可能淹死。當然還要跳下的姿勢對頭,姿勢不對也可能受傷。
而10米高掉落水中,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受傷或者死亡的概率就大多了。
28米高是如今國際極限高空跳水比賽的極限高度,能夠參加這樣跳水的運動員也就十幾個人,普通人從這麼高的高度掉落,非死即傷,人無完人。
而在飛機上跳傘,不可能只有這樣的高度,隨便一個高度也在幾百米,一般跳傘都在千米以上,這樣沒有降落傘的掉落,無論掉在哪裡都是必死無疑。
這位出題的朋友可能以為水是很柔軟的東西,再高掉下也沒事吧?
其實這種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水面是有張力的,阻力時空氣的1000多倍。當你高速拍向水面時,水面的張力造成的衝擊力就像一塊石板會把任何人拍死,甚至拍碎。
汽車在高速路上100千米時速時,爆個胎,就有可能導致翻車事故,車毀人亡;飛機在飛行時,一隻鳥撞上擋風玻璃,就相當於炮彈,俗稱「鳥炮」,可能撞碎玻璃,使駕駛員傷亡,導致空難災難;一架飛機出現了故障或者燃料告罄,在海上迫降,機毀人亡的概率要遠遠大於生存率。
高空跳水是一項極限運動,一般都是從小開始訓練,開始跳5米,到了10米就是一個臨界點,許多人會被淘汰,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會繼續往上跳。
到了能夠跳25米~30米,這樣的人就鳳毛麟角了。據說全世界跳這個高度的也不超過40人。
40米是一個極限,這是人體的承受極限,再高任何人的皮膚內臟骨骼都無法承受。
世界高空跳水比賽至今已經舉辦過四屆,第一屆與1997年在瑞士舉辦。
世界高空極限跳水比賽,男子高度為23米~28米,女子為18米~23米,世界從事高空極限跳水的人只有35人,世界級高手只有10幾個人。
每年報名參加極限高空跳水比賽的選手只有十幾個人。
科學研究認為,從10米高空跳下,時間大概要1.8秒,後面的加速度相當於在30千米時速汽車上往下跳;從25米高空往下跳,時間大概需要2.2秒,後面的加速度相當於90~110千米時速汽車上跳下。
因此高空跳水的人,在空中完成一系列動作後,都要腳先入水,否則就會造成傷亡。
即便經過了專業訓練的人,高空跳水也要十分謹慎,稍有不慎也會導致傷亡。
在福建冠豸山馬安寨舉辦的一次國際懸崖跳水比賽上,主辦方事先在直上直下的懸崖上搭建了兩個平臺,離水面一個高18米,一個高28米。但由於雨水少,湖面降低了兩米水位,原有28米高度的跳臺無形中就高了兩米,而達到了30米。
這樣在比賽過程中就出現了意外,有兩名選手皮膚被拍裂受傷進了醫院,沒有一位女選手敢於嘗試第二高度。
所以可以看出,即便在20幾米高度跳水,也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才能夠嘗試。
而在高空跳傘,一般至少在5000到10000米,如果沒有打開降落傘,加速度最終可以達到每秒200多米~400多米,如果沒有打開降落傘,直接拍在水裡,不管這個水有多深,你是頭先下還是手腳先下,都必死無疑,而且會死無全屍。
看看空難的結果就知道了。飛機還有一個堅固的金屬機身,摔入大海的結果還是四分五裂,罹難者死無全屍。
不過,世界上也有一些個案,有過高空墜下,大難不死的先例。
1993年,紐西蘭一個叫克林特·弗裡曼特爾的人,跳傘時沒有開傘,從1000多米高空落入一個很淺的鴨塘,只是左眼受了點傷。這很可能是降落傘雖然沒有正確打開,但還是在空中飄舞著幫他減了速,並使它垂直入水,僥倖生還。
歷史上有一個記載,1896年,一個神經錯亂的父親,把他兩個小女兒從75米高的克裡夫頓吊橋拋入河中,難以置信的是,這兩個小女孩被活著救了上來。
但這僅僅是個案,全世界也就有那麼幾例,而且有諸多複雜因素,不能代表人的正常極限。
人都要正常的生活,而不是僥倖活著,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模仿僥倖。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感謝粉絲朋友們的關注支持與厚愛。
原創版權,請尊重作者勞動,不要隨意侵權抄襲,敬請理解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