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災害和事故多發生於辦公樓、住宅公寓、大型商場、交通出行、企業生產環節中,對於這些人口密集場所的應急裝備和預案,都是需要精心配備和設計的,而對於戶外、車內的環境,也需要有相應的配備措施。
那麼問題來了,你都知道應急包、急救包一般應用在哪些場景嗎?
1、辦公生產:
在辦公室,你可以看到方便取用的應急箱或應急包,一旦遇到突發情況,你可以在應急物資的安全保護下快速撤離,亦或是用到裡面的急救用品,對於需要幫助的同時給予及時的院前救護。在生產車間,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你可以用最近的工具加上平時的演練培訓學到的正確方法,採取緊急措施,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擴大,確保自己的職業健康安全和企業的生產安全不受影響。
2、政府機關:
不論哪一級政府,無疑都肩負著保護百姓安全、提供人民安居樂業環境、服務公共安全的職責。無論是1998年的洪水、2008年的地震,還是各種消防事故、交通事故,暴恐事件,各級人民政府都顯示出了非常強大的執行力。
同時,政府部門也逐漸把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防災減災救災的工作深入到廣大群眾當中,在強化武警水電、消防搶險能力建設的同時,民政部、經信委、應急辦、人防辦等政府職能部門和紅十字會等專業救援機構都開啟了民用應急物資社會化、家庭化的市場培育思路,一方面為專業救援隊員配備單兵應急裝備,另一方面通過向老百姓發放應急包來提高國民應急意識和能力。
3、醫院學校:
醫患和諧、平安校園均是當前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各種醫療事故、醫患矛盾、校園暴力、校車安全等新聞事件見諸報端。醫院是救死扶傷的重地,一旦安全事故和群體事件發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非常大。
而學校則是關乎我們下一代的安全,雖不說要像保護未來總統一樣保護我們的孩子,但讓我們的安全產品能確保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康,安全教育能培養出具有較高安全素養的接班人,他們是未來的家長和未來的國民,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未來,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4、家庭社區:
隨著城市化人口的高密度集中後,遇到突發情況,基於政府應急管理網格化建設的戰略和打造平安社區的工作,需要現場響應人採取正確的處置、救援、疏散、報警方式。
在我們的居家生活中,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成員的安全,特別是孩子的安全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5、交通出行: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隨著交通出行的快速發展,人們出行方式高效便捷的同時,各類層出不窮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死亡人口較多的就是交通事故。所有的交通事故中,包括汽車落水、高速追尾、汽車自燃、連環相撞、剎車失靈、翻車、大面積擁堵等等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和行車囧境屢見不鮮。交通保險能為人們減少財產損失,而在車上準備的一個小小安全錘、滅火器、急救包、拖車繩、電瓶線、打氣泵等應急物品,才能在駕車遇險的緊要關頭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愛車拋錨的時候輕鬆應對。
6、商超碼頭:
中國的公共建築在設計的時候都考慮了消防和人防的需求,因此消防設備作為強制性的規範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們仍然能看到,在商場超市、賓館酒店、公共展館、碼頭車站等人流眾多的公共區域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在公共場所配備緊急疏導箱、AED急救器材、公共衛生急救箱等應急設施設備,已經悄然在一些高端商場、機場地鐵、旅遊景區興起。我們相信,中天科普的應急包未來在這些地方,將為人們的安全提供一個可見可得的依靠。
關注「深圳應急科普」(全網同名),獲取更多應急科普知識,更有機會獲得急救包等禮品。生命至上,科普未來;防災減災,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