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劇為何不敵金庸劇?不怪作者的能力,而是觀眾的變遷

2020-12-18 騰訊網

在大約20年前,瓊瑤的言情和金庸的武俠幾乎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深深的影響了一代年輕人的人生觀和感情觀。而如今金庸的武俠劇雖然熱度不及當年,但是各種翻拍的版本依然層出不窮,但是瓊瑤劇卻好像消失了一樣,近幾年更是鮮少的看見有新的作品上映。除了翻拍的次數上有差距外,貌似瓊瑤劇的重播頻率也明顯的低於金庸劇。即使曾經創造了收視狂潮的《還珠格格》,至今除了那些大紅大紫的演員之外,那些曾經動人的愛情故事,貌似隨著時光的流轉而失去了魅力。

要分析以上的差異,還要從兩種題材的作品說起。從本質上而言,無論是瓊瑤劇還是金庸劇,其實都是寫給成年人的童話。在這些故事裡,都是一些正常人嚮往的理想生活,卻又在現實中無法觸及。如金庸武俠中的大俠仗劍天涯,除暴安良的英雄夢,幾乎每個男人對這種快意恩仇都是缺乏抵抗力的。再有就是瓊瑤劇的痴男怨女,敢愛敢恨的動人故事,也是每個人躁動青春裡無處安放的情感。

作為同時代的作家,金庸和瓊瑤都很好地把握住了當時時代背景之下,讀者們的情感訴求都在他們的作品中得到了有效的釋放。但是歷經多年的變遷之後,時代也有了自己的進步和發展。如瓊瑤的小說和電視劇流行的時候,整個華人文化圈中的婚戀關係還比較禁錮,自由戀愛還沒有流行。所以很多痴男怨女便在瓊瑤的作品中尋找原始的情感慰藉。但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人們的感情生活變得越來越開放,自由戀愛也早已不是青年人的奢求。外出打工,大學求學,男孩和女孩有了更多自由戀愛的機會,而這個時候,不能說瓊瑤的作品便落伍了,但是作為重要的情感載體,瓊瑤的作品的確失去了時代的意義。

我們看瓊瑤的小說會發現,在這些作品中,幾乎沒有關於事業奮鬥的部分,也很少有揭露人性之惡的部分。瓊瑤作品中反派人物的壞,並不是一種人性的悲憫,而是她作品中愛情氛圍的營造。瓊瑤的作品,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是為了愛情服務的,她把愛情塑造的很美,也富有意境。但是這種單一元素的題材,使得她的作品很容易便失去了市場需求,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人們婚戀習俗的變遷。自由戀愛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求,而瓊瑤的作品中,又缺乏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所以她的作品逐漸失去了時代的意義,也失去了市場的需求。

而金庸的武俠作品,相對於瓊瑤的言情小說而言,則內容表現的更加豐富,作品涉及的元素也更多。如金庸小說中的主角,他們既有男女之愛,也有江湖夢想。如令狐衝、張無忌這樣的男主角,他們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形象,他們除了是女孩心中的情郎之外,他們還是負有一定責任的社會男兒。在社會角色的抉擇中,他們都有著多重的情感掙扎,這起其中不僅僅是愛與恨的二元對立,還包括著恩情和正義的抉擇,愛情和正義的抉擇。以及在多重力量之間,在紛雜的世界中,如何堅持自我,實現自我。

金庸的這種命題,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問題,每個個體的命運,在不同的社會境遇中,都會遇到同樣的抉擇。所以顯然金庸作品的生命力也表現得更加頑強,更能夠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以及不同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個體。

文藝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就好比作者通過文字營造了一個和讀者之間的溝通氛圍。而這種作品是否有市場,就要看讀者廣泛接受的程度。顯然瓊瑤的作品已經失去了讀者載體,因為曾經一批禁錮著情感的讀者們,如今已經解放思想了。當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滿足了對愛情的嚮往之後,人們為何還會去文藝作品中苦苦追尋呢?

其實在瓊瑤劇的後期,已經有了題材方面的改進。最為鮮明的就是《還珠格格》,這部無釐頭式的言情作品,竟然將瓊瑤劇推向了一個最後的巔峰。同年和這部劇一起播出的金庸劇是《鹿鼎記》。這兩部作品都是兩位大師的另類之作,但是在1999年卻都火爆的一塌糊塗。究其原因依然是時代背景的問題。

兩部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反完美,反英雄,反傳統。這種典型的無釐頭構思,是那個時代的作品特色。在《鹿鼎記》中,男主角韋小寶是一個典型的街頭潑皮,這個形象和傳統作品中的大俠形象是有顛覆性區別的,在他的身上完全沒有英雄情懷,家國責任。一個大俠夢想之下,完全的利己主義者。而在《還珠格格》裡的女主角小燕子,也幾乎是同一類角色,她出身低微,靠著誤打誤撞成為了格格。小燕子大大咧咧的形象,對於瓊瑤言情小說中的女主角形象也是顛覆性的。

但是韋小寶和小燕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足夠的真實。他們的形象越真實,他們的故事和遭遇,就更容易引起觀眾們的共情。相比於那些完美的男女主角而言,小燕子和韋小寶更容易讓觀眾想到自己。所以雖然他們的形象不完美,但是他們依然被觀眾們喜愛。

但是在這部作品之後,瓊瑤劇的熱度呈現出斷崖式下跌。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如上所述,主要是因為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開放,自由戀愛的機會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單純言情題材的作品,顯然失去了對作者的吸引力。

廣泛地說,任何的文藝作品,都是作者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探索。而這種探索,裹挾著和現實生活相契合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起傳遞給了觀眾。雖然觀眾作為作品的接受者,但是他們對作品的反饋,是這部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衡量標誌。在時代的輪轉中,瓊瑤的言情小說顯然沒有抵禦住時代的變遷,而金庸的武俠則用其多元化的內涵,再一次證明了他的偉大。

相關焦點

  • 當年能夠火遍亞洲的瓊瑤劇,為何近年紛紛被指三觀不正?
    瓊瑤劇,在十年前你能夠出演瓊瑤劇那就代表你就要火,至於火到什麼程度就不得而知,畢竟這是瓊瑤劇,你要出演的是華人言情教母瓊瑤筆下的小說人物,然而對於很多零零後而言,聽到瓊瑤劇往往想到的卻是「三觀不正」這個詞。
  • 導演回應新《鹿鼎記》爭議:你覺得不好看,說明你太年輕不能怪劇
    近日由張一山、唐藝昕等主演的《鹿鼎記》也終於收官了,對於這部劇真可謂爭議不斷罵聲一片,張一山也更因此慘遭全網嘲諷黑,究其原因也只能怪這部劇的導演和編劇,把這部劇毀成這樣,我覺得這部劇的導演是把電視劇當小品在拍,結果還碰到張一山、唐藝昕兩個年輕演員,不怎麼會即興表演,很多場兩個人加戲
  • 瓊瑤劇雪珂偏愛羅志剛!馬景濤四部瓊瑤劇最喜歡至剛這個角色出彩!
    更加體現女主的可憐、心酸、不容易、偉大、容忍、大度......這部劇的顏值 演技擔當是馬景濤 馬哥!他的第一部瓊瑤劇,反一羅志剛,一個病態狠辣的反派!憑藉此角入圍金鐘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我的目光是隨著羅志剛轉的,我想大部分觀眾也跟我一樣!
  • 俞小凡:瓊瑤劇三代玉女掌門人,為苦情的瓊瑤劇而生
    俞小凡,她的本名叫張興蕙,1964生於臺灣,天生麗質,美貌動人,和林青霞、劉雪華並稱瓊瑤劇三代玉女掌門人,她就是為苦情的瓊瑤劇而生。她扮演的最經典角色恐怕就是《婉君》了,當時的這部劇可是火的一塌糊塗,比現在的宮廷劇還要熱,而作為女主角的她,把婉君的楚楚可憐和頑強不息演繹的淋漓盡致,催人淚下。那時候還小的我,雖然不能夠完全看懂,但被那種悲情所感染,一邊看電視,一邊陪著家人掉眼淚。
  • 童年記憶的瓊瑤劇,全部都是經典,最美的回憶你們都還記得嗎
    陪伴童年時光就是這些瓊瑤劇了吧,大家還記得童年看過的瓊瑤劇嗎,現在回想起來都很經典啊,童年記憶的瓊瑤劇,全部都是經典,最美的回憶你們都還記得嗎,跟著小編一起在重溫一下~還珠格格《還珠格格》是瓊瑤劇從事以來是最長的一部連續劇
  • 金庸劇都快拍爛了,武俠四大家其他人的作品,為何幾乎無人翻拍?
    首先,金庸很會講故事,可以說他是那個年代裡很「反套路」的作家,這點從他與梁羽生作品的對比中就能看出來。對於觀眾而言,喜歡的一定是劇情反轉、打臉而不是看到開頭能猜到結尾,比如喬峰和阿朱的悲劇,他們的結局是一般觀眾很難預料到的,也許有人會馬後炮地認為這種寫法很「雷」,但放在當時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 黃奕透露瓊瑤選角標準,哪位瓊瑤劇女主,哭戲最好呢?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黃奕回憶自己去試瓊瑤阿姨的戲,並說出對方的選角標準,但聽到黃奕說出標準後,網友才發現瓊瑤最中意哭的不是林心如,也不是趙薇,而是這位女演員。(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正午陽光劇也撲街?清平樂數據不敵網劇,粉絲髮帖反諷卻意外成真
    正午陽光開年古裝大劇《清平樂》似乎有些風評不保了。這部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從4月7日首播開始,就一直風波不斷,張開宙的導演能力遭質疑,男主人設被吐槽,現在連女主江疏影和客串的張天愛也開撕了。最後還讓許多觀眾吐槽的就是張開宙的神級剪輯了,鏡頭轉換一定會用花、草、樹等空境,亂切鏡頭,故事還沒講完,鏡頭就切到了下一個地方。作為正午陽光的大劇,卻有如此多的槽點,可以說是有些出人意料了。因為在觀眾固有的印象中,正午陽光算得上是精品劇的保障了,比如《歡樂頌》《偽裝者》《琅琊榜》等。
  • 15歲出道,唱瓊瑤劇歌曲走紅,被唱片公司欺負損失幾千萬,如今48歲仍...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瓊瑤的言情劇非常火,在當時言情劇類型的影視劇中,可以說是瓊瑤的天下,無人能出其右,瓊瑤劇也帶動了當時的影視產業發展,也成就了無數的演員明星,如林青霞,秦漢,劉雪華,劉德凱,陳德容,馬景濤,趙薇,林心如等等。
  • 並不是很美的程靈素,為何卻是金庸最喜歡之人,魅力在哪
    不管是金庸劇還是瓊瑤劇,最終每一位女性都是比較漂亮的,但是在原先的小說中也有一位女性的角色長得並不是很美。樣貌比較普通,甚至看上去如同營養不良,一般讓很多的觀眾都覺得或許家境真的並不是很好,這也就是雪山飛狐裡面的程靈素。
  • 本以為瓊瑤劇是最狠的,沒想到還有更「變態」的
    說起毀三觀的電視劇,可能大家馬上就會想起瓊瑤劇了,確實很多瓊瑤劇的內容都很毀三觀。說起毀三觀的瓊瑤劇大家肯定馬上就會想起《情深深雨濛濛》,當年這部劇真的非常火爆,那時候在看的時候,大家都被男女主角的感情給虐哭了,不知道多少觀眾曾為這部劇流眼淚。
  • 周迅版《射鵰英雄傳》,深受金庸喜歡,為何卻遭空前惡評?
    2003版《射鵰英雄傳》(李亞鵬、周迅主演),其實是作者金庸本人最滿意的《射鵰》電視劇版本,2003版《射鵰》的周迅版黃蓉,也是作者金庸本人最滿意的黃蓉,這就和2003版《天龍八部》,也是作者金庸本人最滿意的《天龍》電視劇版本一樣。
  • 金庸作品被改編成102部影視,最受本人認可的是不尊重原著的兩部
    關於這版《笑傲江湖》還有個趣事:金庸在公開場合說誰要能把他的小說拍好,願意1元錢轉讓版權,很快導演張紀中就聯繫了金庸先生,他作為這部劇的監製向金庸先生求取影視版權,大俠信守承諾,只要了1塊錢就將版權賣給了央視。
  • 只有TVB才最懂金庸?還是TVB的金庸武俠劇最受觀眾最喜愛?
    就不久前2020版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播出被全網吐槽然後,就發生了十二年前TVB陳小春版本的《鹿鼎記》分數不斷飆高,直至8.9分不知道是同行襯託雖然說,陳小春這版鹿鼎記可謂是童年回憶好是好,不過這分數其實有點虛高了不過這個也反應了一個現象,當年TVB在這類金庸的武俠劇改編上雖然沒有大場面,道具簡陋服裝還有點在幾個劇裡重複使用
  • 米雪的金庸劇人生,翁美玲之前,她曾是最深入人心的黃蓉
    喜歡金庸劇的朋友一定都知道,米雪曾經在2001年的時候,參演過香港無線電視拍攝的吳啟華、黎姿版《倚天屠龍記》,在劇中飾演了殷素素一角。儘管當時的米雪已經46歲了,但她還是很好地拿捏住了殷素素這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受到了大眾的一致肯定。那麼,在金庸作品方面,米雪就只出演過殷素素這一個角色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瓊瑤劇一再封神,卻吐槽不斷,這次又是什麼「虎狼之詞」?
    曾經風靡一時的瓊瑤劇系列時至今日今日依舊熱度不減,雖然劇中人物臺詞違背三觀,但句句都是非常實用的「虎狼之詞」。這些臺詞也成就就了一個經典人物。觀眾們都很好奇,為什麼在十幾年前的大部分電視劇都樂於給主演異於常人的三觀,比如《回家的誘惑》中男主渣出天際,卻很自信,還有人和他一起殉情。但是觀眾普遍反映表演很真實,雖然戲劇性還是很強,但是恨的人牙痒痒,不像現在的電視劇,不論男女都是一副冷臉,即使演繹的是平民窟女孩,也都要用富家子弟的濾鏡。
  • 內地觀眾為何更愛香港武俠劇?我們列出了六大原因,歡迎補充!
    大量運用優美的慢鏡頭來表現動作的高超,起源於好萊塢電影《黑客帝國》,後被張藝謀在《英雄》裡借用,之後三傳至張紀中的金庸劇,沒想到近20年來,內地武俠、玄幻等類型劇,還在沿用這一習慣。還是以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為例,喬峰在勸慰段譽時,說「大哥一介武夫,「大哥一介武夫,雖然不知道情為何物,但還明白凡事適可而止的道理」、鳩摩智大鬧少林時說「恕小僧鬥膽,以所謂少林七十二絕技,來會一會中原各路英雄」、喬峰在聚賢莊上,面對各路英豪,說「我喬峰要走,你們誰能阻擋」……3、高超的編劇技巧
  • 他是長相普通的河南人,因演瓊瑤劇大火,今60歲仍在拍戲!
    他是長相普通的河南人,因演瓊瑤劇大火,今60歲仍在拍戲!如果你在小時候經常會看瓊瑤劇,那麼相信看見這張面孔一定會很熟悉:他就是嶽躍利,出生於河南平頂山,可以說長相也非常的普通,但是有很多人都會看到他,之後就覺得很面熟。像是在哪裡見過一樣,他就是憑藉著出演瓊瑤劇走紅的,像比較出名的:《蒼天有淚》、《啞妻》、《婉君》、《武林外史》等。
  • 7版「韋小寶」,圖2是金庸最滿意的,陳小春是觀眾最喜歡的經典!
    7版「韋小寶」,他是金庸最滿意的,而他卻是觀眾最喜歡的經典!金庸的武俠作品很多,幾乎每一部都在大家心中有很深刻的印象,也出現了不少的經典熒幕形象。而韋小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劇中的武術較弱、特效一般,而小編對於韓棟這人最早熟悉的他的角色好像是《笑傲江湖》當中的田伯光梁朝偉版「韋小寶」他出演的韋小寶被稱為金庸最滿意的韋小寶,年代也較為久遠要論知名度和觀眾熟知度的話肯定比不上陳小春版的小寶,只是在當時的時代來說22歲的梁朝偉真是青春年少時,演繹出來小寶的精髓,與劉德華的康熙配合的也很好,只是小編對這版確實不是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