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鄉村休閒旅遊成為一種常態,鄉村旅居就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2020-09-18 世外富春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西方國家開始反思現代化農業的弊端,探索走向另一種後現代化農業,這就是回歸自足家庭農業、小規模的自然生態農業。都市消費開始追逐穿粗布衣,用手工作坊物品,吃自己種的有機糧蔬。到鄉村去生活,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成為時尚、高端、奢侈的生活方式。

從城市生活到鄉村生活


在不同的時期,事情往往在朝兩個相反的方向過度和發展。從居民生活方式轉變的階段來看,前些年,處於中國城市化高潮階段,大量居民湧入市區,步入了城居生活時代。

隨著城市人口壓力不斷增加、城市資源逐步稀缺,城市空間趨於狹窄、城市環境越發惡化,人們開始逃離城市的壓力和氛圍,急迫需要一個緩解壓力、釋放身心的生活空間。

這方面做得較好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退休人士和一些在城市工作的人士,一年中有較長一段時間居住在鄉村。這種鄉村生活方式,近幾年在國內蔓延開來,部分退休的年長人士,不願意長期住在城市。

一部分遊客到鄉村已不再是單純的旅遊,而是被鄉村的環境所吸引,在當地較長時間地生活和居住,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北京等大都市,在黑、吉、遼這樣的省份,甚至出現了「候鳥式旅居」。

鄉村生活時代似乎已經到來,而首當其選的就是帶有旅遊性質的鄉村生活。


從旅遊方式到生活方式


休閒旅遊的主要目的是修身養性。從觀光旅遊發展到休閒旅遊,最典型的旅遊方式就是度假,與觀光旅遊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訴求不同,休閒度假者往往在一個地方停留較長的時間,以體驗原居住環境所沒有的異質化的生活方式,這種旅遊已然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鄉村遇上旅遊,鄉村旅遊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然後才是一種旅遊方式。從鄉村旅遊,到鄉村休閒,再到鄉村度假,乃至鄉村旅居,不能不說是建國以來的一種驚喜和進步。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的農耕時代,士大夫階層早有這種情結,在鄉村一直存在歸隱的鄉賢,是他們固守並傳承了鄉土文明和文化。

只不過,現階段這種鄉村生活的回歸與反轉,已經從高端的小眾化逐漸向中高端的大眾化轉換,其生活質量也有了高層次的品質。這不得不說是社會的一種根本性進步。旅遊鄉村生活方式的提倡和引導,會讓鄉村和逐漸消失的耕讀文化,找回應有的價值和生命的延續。

因為從休閒角度講,中國鄉村有人們渴望的原生態的風景和原真性的人文,有未來最大的休閒產品。這不僅僅是鄉村景觀,還有天人合一的自然慢生活,古樸純真,恬淡靜謐,原汁原味,知足簡單,有故事、有親情、有交流。

鄉村不僅是一個生產糧食的地方,還是一個離大自然最近,可以醫治現代工業文明創傷的地方,許多難以治癒的城市病都在鄉村生活中得到康復。鄉村生活的這種閒適性,正是當下休閒旅遊市場所追求的,具有無窮的吸引力,已經成為中國未來最稀缺的旅遊資源。

休閒旅遊是一種旅遊化的生活方式,鄉村旅遊的生活化特徵更為明顯。鄉村作為迥異於都市的悠閒、寧靜、生態、傳統的自然文化環境,承載著旅遊轉型升級後的高層次的市場需求,是新的耕讀生活棲息地,是未來城鄉人共同的家園,因此,鄉村的定位首先是生活區,然後才是生態、綠色、低碳性質的其它產業區,其首先關注的應是生命質量。

鄉村對於都市人來說,是一種純粹的閒居生活,而非城市一樣是填滿欲望、熙熙攘攘的工商業活動。


從城市工作到鄉村休閒


鄉村與城市功能性不同,鄉村生活可以與城市生活做差異化的分工,未來鄉村旅遊要承擔起鄉村物質和精神空間存續的重任,更多地追求精神追求個性,追求與自然、生態、文化的共融,在本質上是精神相對穩定、心靈有所安放和寄託的狀態,是從事創造性勞動和詩一般生活的空間。

適合那些從事文化創意、高科技、金融工作的人,也適合老人孩子,以及節假日到鄉村放鬆身心的城市人,可同時為城市生活空間的優化擴展、城市生活質量的品質提升。

事實上,從城到鎮、到鄉、到村,生活功能一直在強化,這是社會進步、人類覺醒的必然結果。歐美的鄉村發展已經證明,其莊園就是高端人士度假的地方。

從某種意義上說,產業的投資強度與產出效率,那是城市的責任,勞動力應在城裡從事高附加值的工作,至於鄉村,那是養心、養生、養老的地方。

鄉村不僅對城裡人有誘惑力,對外國人更是如此。中國文化對於歐美國家一直是神秘的,而鄉村則是中國的文化秘境和集聚點。鄉村休閒就是生活化的鄉村旅遊,其對於國人,是歷史之旅、心靈之旅和朝聖之旅,對於發達國家的外國人,則是文化之旅、探秘之旅和風情之旅。這樣的鄉村產品才能與城市交換,才能為外國人所鍾情。


從鄉村旅遊到鄉村旅居


根據過往國外發達國家旅遊發展規律,在後工業革命時代,必然引發鄉村旅遊革命。鄉村旅遊源於工業革命,鄉村旅遊卻依賴於生態革命。工業革命在給人類帶來豐富物質享受的同時,也使城市失去人類不可缺少的自然環境;信息革命更是在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同時,造成世界性城市文化雷同化的負面影響。正是由於人們意識到環境的惡化,會使人類失去棲息地,鄉村旅遊才受到城裡人青睞,成為旅遊發展的新熱點。

鄉村旅遊發展是風頭正勁,但隨著全域旅遊的推進,未來鄉村旅遊不可能是景區化發展,不可能是觀光為主。事實上,鄉村哪有那麼多的風景,好的風景早已圈起來成為景區,有的只是生活體驗。

這樣說來,對於鄉村旅遊的定義是不準確的,這既是旅遊發展初級階段觀光概念的固化,又是受到了當前旅遊主導產業形勢下,要政績、走形式、重利益的劣風影響。對於鄉村旅遊,我寧願說成是鄉村旅居。我明白,這個觀點是小眾的,但我希望為大眾所接受,起碼一些有鄉村情懷的人已經接受了。因為這個觀念如果端正了,鄉村旅遊發展就有了方向。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會議集群、休閒商業集群、文化創意集群等服務業新興產業開始外移,未來在遠離城區的區域將形成環境優越、配套完善的,既宜居又宜業的區域。以鄉村旅居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可以將居住和旅遊融為一體,提高人的生命質量,達到生活和工作無間相融的生命狀態。

當休閒成為常態,旅遊就成為一種休閒方式;當鄉村旅遊成為時尚,鄉村旅居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旅居模式呼之欲出,鄉村旅遊未來必定走向鄉村旅居時代。





相關焦點

  • 鄉村旅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消費特徵突出,周末鄉村休閒成常態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電信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通過基於手機位置數據的特定算法對2017年「五一」小長假鄉村遊情況進行測算分析,識別符合離開其生活和工作慣常環境超過10公裡並6小時,目的地為城市核心區和典型景區之外的遊客群體,並進一步通過問卷回訪剔除其中非旅遊動機的客群,得到鄉村旅遊消費行為數據。
  • 鄉村旅遊將走向鄉村旅居時代
    從觀光旅遊發展到休閒旅遊,最典型的旅遊方式就是度假,與觀光旅遊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訴求不同,休閒度假者往往在一個地方停留較長的時間,以體驗原居住環境所沒有的異質化的生活方式,這種旅遊已然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休閒成為常態,旅遊就成為一種休閒方式;當鄉村旅遊成為時尚,鄉村旅居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大數據分析︱鄉村旅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和大眾旅遊高速發展的當下,鄉村以其特有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吸引者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參與其中,一場由市場、資本、技術和鄉村社會共同推動的旅遊與農民、農業、農村的融合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是城鎮居民消費升級、旅遊休閒日漸常態化的過程,更是鄉村社會由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產業升級過程。我們透過幾組數據可以看到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的當下及可預知的未來。
  •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鄉村旅居,鄉村旅居運營的五要素
    鄉村旅居與休閒農業相比,好像沒有什麼區別。但鄉村旅居所包含的範圍似乎比休閒農業所包含的範圍會更大一些。 休閒農業包含了什麼?休閒農業包含了鄉村普遍的遊玩方式,但休閒農業的遊玩就真的只是遊玩,十分的淺顯。
  • 從鄉村旅遊到鄉村旅居的時代轉變
    世界旅遊組織(WTO)將鄉村旅遊的含義界定為,在非傳統農村區域、市郊區和欠發達市區的鄉村範圍內,及其周邊地區停留、學習和體驗鄉村生活方式的活動。鄉村旅遊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短,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傳統的以觀光為主導的旅遊時代也已經過渡到了以休閒度假為主的時代,發生了從「遊」到「居」的巨大轉變。
  • 鄉村旅遊的未來定位應該是鄉村旅居
    鄉村有著更多詩意與溫情,有久違的鄉音、鄉土、鄉情以及古樸的生活、恆久的價值和傳統。鄉村生活的這種閒適性,正是當下休閒旅遊市場所追求的,具有無窮的吸引力,已經成為中國未來最稀缺的旅遊資源。旅遊化鄉村生活方式的提倡和引導,會讓鄉村和逐漸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找回應有的價值和生命的延續。以鄉村旅居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可以將居住和旅遊融為一體,提高人的生命質量,達到生活和工作無間相融的生命狀態。
  • 旅遊業期待新常態:讓旅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休閒度假遊是今後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它鼓勵大家不要擠在春節、國慶等黃金周期間蜂擁出行,而是錯開時間,合理安排。讓旅遊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才是旅遊業的新常態。    「中國旅遊日」的設立,也許正是提醒著這樣一種變化。其意義旨在強化旅遊宣傳,培養國民旅遊休閒意識,鼓勵更多的人去旅遊,從而推動旅遊業發展。    當然,如果單以「是否假日」來推斷旅遊日的數據得失,理論上未免太過狹隘。不是假日同樣可以旅遊,就是旅遊業一直奮鬥的目標,也即近年來提倡的休閒度假遊。
  • 鄉村旅遊,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你對鄉村旅遊是怎樣態度?
    現在鄉村旅遊是不是很受歡迎?你對鄉村旅遊又是怎樣的一種態度呢?鄉村旅遊業是很受歡迎。鄉村旅遊可以讓城市人感受田園風光,真正的親近與大自然。感受到農家的風情,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奇觀。如今的鄉村旅遊就像網際網路公司一般都在燒錢咬牙苦苦支撐,最後活下來的才是行業的利益獲得者。隨著《嚮往的生活》,《爸爸去哪兒》,《極限挑戰》的播出,第一次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節目播出以後,很多城裡人在忙碌工作一周以後,帶著老人孩子去鄉村體驗慢節奏農村生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鄉村旅遊也成為了各大旅行社的新興旅遊線路。
  •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未來旅遊方向
    鄉村,不僅僅靠一種產業,更要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與理念,需要與當地特色文化及多種業態融合,能以多種形式與載體呈現。鄉村旅居,它是一種休閒的生活方式,生命提升的重要標誌。鄉村旅遊主要是「多走多看」,鄉村旅居主要是逗留休閒,換一種生活方式。旅遊生活化,生活旅居化,旅居康養化,鄉村旅遊應該是鄉村休閒,鄉村旅遊未來的開發方向和精準定位,必須是:鄉村旅居+田園康養!
  • 疫後重啟2.5天休假,鄉村旅居成為「嚮往的生活」
    多地官宣「2.5天休假」模式,拉動城市周邊鄉村旅遊發展。如何從一日遊轉型升級到短時休閒度假旅遊?鄉村旅遊要想挑大梁,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健康的身體來源於健康的生活方式。英國人堅持認為他們不屬於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屬於相對遠離自己的鄉村;在日本,退休人士和一些在城市工作的人士,一年中有較長一段時間居住在鄉村;在俄羅斯,鄉村別墅是生活必需品,是家庭的「第二住宅」。莫斯科40%的人在郊外有鄉村別墅,其餘的則會選擇租賃,一般租3個月……這種鄉村生活方式,近幾年在國內蔓延開來。
  • 鄉村旅居度假:休閒+康養
    這也同樣是疫情「常態化」後人們最熱愛的旅遊旅居方式。那作為眼下最火的旅遊旅居方式,鄉村休閒康養旅居度假能起到怎樣的作用?難道這能修身養心?讓我的身體重回活力?不急,且看下文分析。正值酷暑時節,如果你能找到一處僻靜幽美的鄉村,來一場鄉村休閒康養旅居度假。享受著避暑、避溼、避嘈雜;康養養生、以鄉養神、環境康養;讓好的環境、好的生態、好的食物,清洗你的心肝脾肺腎,以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豈不美哉?說了這麼多,那鄉村休閒康養旅居度假的養生方式和養生要素到底有哪些?不急,下文全部告訴您。
  • 原鄉,讓度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裡,生活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充滿溫度的人情世故。原鄉的每個項目都以生態的自然環境為前提,並建設完善的休閒、度假配套。豐富的旅遊資源,完善的休閒娛樂配套,這裡是宜居宜遊的度假目的地,在這裡生活就像一隻百寶箱,等你打開盡享生活的美好。
  • 旅居、鄉村旅居:旅遊行業的下一個風向標
    ,鄉村旅居確實逐漸成為了人們出遊的主要遊玩方式。至於為什麼旅居會逐漸代替傳統觀光旅遊?筆者認為,是時代的改變,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所導致的。不管是旅居還是鄉村旅居,其所帶給我們的是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居」只是旅居和鄉村旅居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真正想做到旅居或者鄉村旅居,需要在「居」的基礎上再加上風景、美食、民風民俗等多方位考慮。才可以達到真正的旅居和鄉村旅居。
  • 旅居、鄉村旅居:旅遊行業的下一個風向標!
    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疫情已然趨於平穩,往前回顧,旅居,鄉村旅居確實逐漸成為了人們出遊的主要遊玩方式。至於為什麼旅居會逐漸代替傳統觀光旅遊?筆者認為,是時代的改變,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所導致的。旅居所面對的人群雖然旅居遲早會成為旅遊行業發展的主力軍,但其對於遊客時間方面的要求會比較高。筆者在各大旅居群中所看見的旅居遊客,其旅居方式大部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跨省遊旅居,一種是周邊遊旅居。
  • 鄉村旅遊旅居:鄉村「老」東西,城市「新」玩意!鄉村集市:趕集
    是一種貿易活動?還是一種購物節日?亦或一種交易中心?其實筆者認為,現在的集市更像一種民間風俗,已然成為了一種鄉村的民俗文化。,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行,鄉村全域旅遊旅居也隨著政策一同前行。全新的鄉村與旅遊旅居的融合,形成了各種不斷創新迭代的產品,鄉村集市,已然成為了城市人來到鄉村旅遊旅居的特色體驗。
  • 當文化遇見鄉村,文化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文化範」的體驗方式
    我們站在文化的角度來看,鄉村的旅遊旅居其中心點都是圍繞著鄉村的自身資源以及體驗鄉村的日常生活,來展開運營的。這也是鄉村的旅遊旅居之所以能單獨列出來,並區別於城市旅遊旅居的原因之一。鄉村的春夏秋冬無一不展現出鄉村的文化意境,其文化、其意境,已然成為鄉村的一種特殊符號,特殊代表。也正是這種符號,這種代表,才深深吸引了全球那3%的遊客,才讓人們這麼迷戀,這麼為之嚮往。
  • 鄉村振興!鄉村旅遊旅居空間的規劃設計!讓鄉村重新煥發生機!
    如果想要改造鄉村、提高鄉村的整體素質、提高鄉村的整體經濟水平,就應該從鄉村原住民和外來旅遊旅居遊客的日常生活、生產的角度出發,進行鄉村改造。而這樣改造的鄉村,是具有生活、具有潛力、具有活力的。外來遊玩者不會過分打擾鄉村原住民,鄉村原住民也願意接受外來遊玩者,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給鄉村、給原住民、給外來遊玩者一個自然安心的生態環境。合理規劃鄉村的空間資源,讓旅遊旅居與鄉村資源環境形成一種和諧自然互不幹擾的關係。
  • 小眾鄉村旅遊旅居,夏日休閒避暑消暑好去處!進來避避暑吧!
    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後,旅遊旅居產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好在經過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下,疫情終於受到了控制!等疫情進入「常態化」後,旅遊旅居產業也在有條不紊地恢復著。由於疫情還沒有完全消滅,傳統的觀光旅遊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旅遊旅居大環境。
  • 鄉村旅居的緣起、背景與實踐
    鄉村旅遊本質上是鄉村休閒,無論從市場需求看,還是從資源條件看,抑或是從鄉村振興角度看,鄉村旅居都是鄉村休閒的一種正確承載方式。城鄉融合包括生產、生態和生活的「三生」融合、一二三產融合、農文旅融合、人才資金技術融合,等等。融合的手段是共享,包括生活和生產兩方面。鄉村旅居是一種生活,旅居可以為創業者帶來機遇;反過來,創業又可以為旅居創造更加舒適的條件,旅居與創業共同成為鄉村振興兩個支撐點。還有一點,所謂共享,就是不能拋開農民去搞開發,不奪其利,必須與民共處、共贏、共享。
  • 當休閒旅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上海旅遊節帶來了哪些美好與歡樂?
    當這樣的休閒旅遊成為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剛剛落下帷幕的第30屆上海旅遊節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美好與歡樂? 節慶活動辦在市民家門口作為上海旅遊節重頭戲之一的花車巡遊,今年巡遊的路程長於往年,吸引了138萬市民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