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發布
權威報導 暖意用心 服務民生
編前語
今年,市委組織部實施「三個三」基層黨建品牌示範工程,在全市創建3個基層黨建示範市(區)、30個基層黨建示範鎮(街)和300個基層黨建示範村(社區)。蓬江區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區本級爭創示範市(區),著力創建3個示範鎮(街),38個示範村(社區)。
為及時總結創建成效,使各級黨組織學有榜樣、幹有示範,帶動全區黨建工作整體提升,即日起,「蓬江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從「三個三」看蓬江黨建新變化》欄目,今天推出《潮連豸岡社區:黨建抓起來,後進村實現華麗蛻變》。
豸岡社區位於潮連東南面,社區毗鄰廣中江高速出入口,交通便利,社區內集中分布有渭東區公祠、月湖區公祠、區氏公祠、勳華區公祠等,歷史人文底蘊深厚。但前些年,因為該社區歷史遺留問題較多,黨建基礎薄弱,發展受阻,社區黨支部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對此,豸岡社區下定決心,全面加強基層黨建,規範黨務村務,補足民生短板,實現了由後進到先進的華麗蛻變,2020年社區被納入蓬江區基層黨建示範村(社區)。
黨建引領
社區的形象樹起來了
豸岡社區把班子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按照規定配備了新的黨支部書記,補選了居委會主任,今年補選了經聯社社長,實現在黨組織書記、居委主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
目前,三套班子一共5人,全部交叉任職,其中黨支部3人、居委會2人、經聯社3人。兩委幹部平均年齡為40歲,均為大專以上學歷,年輕有活力。
此外,豸岡社區還全面推進黨建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投入約200萬元,立足服務好黨員群眾的需要,重新打造了一千多平方米功能齊全、黨味濃厚的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改造完成後,規範了各功能室的設置,相關制度全部上牆,規範了辦公流程,方便了群眾辦事,讓群眾感受到黨就在身邊。為了更好地落實上級各項的規定,社區還制定了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使用操作規程等工作制度。
升級改造後的豸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同時,豸岡社區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逐一落實每月組織生活清單、每月黨務工作清單。社區黨支部與區自然資源局、潮連派出所黨支部、中國農業銀行江門市勝利支行北新區黨支部等,建立了黨建結對,開展與區直單位黨建結對共建活動10次,開展學王爍專題學習會、過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慰問困難黨員、參加志願服務、參觀紅色基地等系列活動,提升了黨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組織社區黨員到新會桃蔭別墅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了管住管好社區的權力,推動決策公開,豸岡社區嚴格實施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黨組織的引領下,讓黨員群眾參與到社區重大事務的管理決策中來,以陽光決策推動社區發展。
到目前為止,社區實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6次,包括「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工作人員招聘、大額存單定期、外來村1幢商鋪發包、商鋪樓2-4層出租房發包、灰蘆圍地塊出租(預製構件廠項目)等。
「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實施以來,群眾滿意度調查滿意率達90%以上,群眾對社區的認可度明顯提升。在江門人才島徵地收儲的過程中,2019年9月4日進行全股民自留地徵地表決,徵地方案高票順利通過。
黨員帶頭
幹部的作風好起來了
怎樣團結帶領群眾做好社區的工作?黨員帶頭是關鍵。社區的黨員幹部轉變角色,由管理者化身服務者,深入一線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為群眾服務,危急關頭主動衝在最前面。
年初,新冠肺炎肆虐,社區黨員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行動,在第一書記梁耀基和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嘉輝的帶領下,設置體溫監測點5個,安排人員輪流值守,發動了一批志願者參與到社區防疫,聯同社區網格員向群眾派發宣傳資料5843份,張貼宣傳海報1812張、宣傳公告345張,懸掛橫幅119條,宣傳覆蓋人數達77459人次。
在「頭雁」帶領下,豸岡社區黨員幹部不分晝夜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不但帶動影響了一批社區黨員率先主動報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還促使許多居民群眾聽到社區工作人手不足的時候主動請纓加入聯防聯控工作。在聯防聯控隊伍中,湧現了許多父子檔、夫妻檔、兄弟連,形成了以幹部帶動黨員,以黨員帶動群眾的氛圍,也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係、幹群關係。
豸岡社區黨員幹部奮戰抗疫一線。
美化環境
居民的好評多起來了
「以前停車都難,房前屋後存在亂堆亂放的情況。」 「現在停車位多了,村道鋪上瀝青,路好走多了也寬敞多了。」 ……
一些居民
被問及社區改造後的變化時,
馬上打開了話匣子。
豸岡社區結合江門人才島開發這一契機,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也不斷發生變化,基本完成社區風貌提升改造工程。同時,配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創文、創衛等各項工作要求,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強化執行力,社區班子成員及駐村領導犧牲休息時間開展入戶宣傳,切實調動居民群眾的參與熱情,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贏得居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社區路口門樓現已進行了收尾工作;社區小廣場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轄區內主幹道(從山霞至臨安、從村口至社區門口、從昇平至岐山圍堤)白改黑改造工程已竣工,總長度共2000多米;臨安、昇平分部巷道(總長196米)改造完成;汙水整治工程也已完工(岐山黑臭水體面積約200平方米、昇平南黑臭水體面積約360平方米)。
村容村貌、環境衛生
整治前後,
差別巨大,變化喜人。
村口公園建設前後對比
岐山公廁整改前後對比
融入大局
集體經濟進一步強起來了
豸岡社區下轄6個村小組都以農業種植、白鴿養殖和養塘魚為主,以前,在潮連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沒有企業落戶,集體收入幾乎為零。後來,潮連大橋的開通以及工業發展,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了部分企業落地,集體通過土地發包、租賃等方式維持了經聯社工作的正常開展,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發展了社區集體經濟,但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單一,可持續增收亮點不多。
位於豸岡社區的預製構件廠。
近年來,豸岡社區結合自身位於廣中江高速出入口優勢,在社區黨支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因地制宜,在壯大村集體經濟上大踏步前行。
面對年初的疫情衝擊,加強商鋪、集體物業管理,提高物業出租率,緊抓人才島開發建設機遇,盤活閒置土地,將一塊90多畝的地塊發包給人才島項目開發的預製構件廠,年收益約240萬元,保證了本年度經濟收入超850萬元,盤活社區集體「沉睡」資源,為集體經濟找到了一個新的增收點。
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嘉輝表示:「豸岡社區的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在人才島戰略中有較好的規劃優勢,下一步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多種發展模式,利用集體經濟的組織優勢,整合資源,集中用力、精準發力,實現集體經濟發展持續壯大,進一步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區委組織部、潮連街
【來源:蓬江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