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了!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2020-12-14 騰訊網

知得失說

近日,高露潔正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最新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據悉,該品牌的英文名起初為「黑人」,後來更名為「達利」,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依然是「黑人牙膏」。

高露潔考慮給「黑人牙膏」改名

黑人牙膏由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創立,隨後分別在港臺地區設立生產基地,銷售網絡也隨之拓展至東南亞等地區。換句話說,雖然叫「黑人牙膏」,但它算是有近百年歷史的國牌了。

「黑人牙膏」在中國很受歡迎,該品牌目前由高露潔公司及其合資夥伴好來集團(Hawley & Hazel)所有。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名為「黑人」(Darkie),包裝上印著一個戴著大禮帽的微笑黑人男子。路透社稱,該品牌後來更名為「達利」(Darlie),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仍是「黑人牙膏」(Black Person Toothpaste)。

18日,高露潔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就此事向媒體作出回應:

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共同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稱、標識和包裝等進行重大改變。目前,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最新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

5月初,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白人警察將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跪殺」後引起了大規模抗議活動。

黑人牙膏此前已在美國引發爭議

據報導,除名稱外,黑人牙膏的商標此前也引發過爭議。

1985年,美國高露潔公司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50%股份,成為好來化工的合資夥伴後,黑人牙膏品牌也傳到了歐美國家,但不久後就在美國引發種族歧視相關的爭議。

1989年,在遭到3年多的批評之後,在股東和其他團體的壓力下,時任高露潔CEO瑞本·馬克(Ruben Mark)公開道歉,著手改良「黑人牙膏」產品包裝及市場策略,並對黑人形象作出調整,將英文名稱改為Darlie,但中文名稱保留「黑人牙膏」。

有觀點稱,該品牌最初的商標其實是塗黑臉扮作黑人的白人表演者,源自美國南北戰爭前後流行的「黑人戲」(minstrel show),特點是白人妝扮成黑人,以滑稽方式模仿黑人苦力。

黑人牙膏的來源

「黑人牙膏」(Darlie)是一款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傳統口腔衛生用品品牌。

如今這款由好來化工生產的,隸屬美國跨國日用品巨頭高露潔棕欖的產品,因最近全球黑人權利示威浪潮而再度受到媒體關注。

其實,黑人牙膏的英文名已經在1990年改變過一次,從Darkie(黑傢伙)改變為Darlie。Darlie是英文中女性名字Darlene的簡寫,字面上已經與黑白膚色脫了干係。

不過,儘管英文改名,但中文仍保持了「黑人牙膏」,而且包裝上黑臉人的形象沒有改變。

據資料介紹,黑人牙膏品牌最早於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和嚴中立兄弟創建於上海。嚴氏兄弟創立好來藥物,也就是現有好來化工的前身。

黑人牙膏商標在亞洲華人地區家喻戶曉,1933年上海好來化工創立時,其商標原先為戴著黑帽、塗黑臉的男子咧嘴笑,露出潔白牙齒,英文名「DARKIE」(黑人)是對於非裔人士的蔑稱。商標模仿的是當時廣受歡迎的美國喜劇演員艾爾·喬遜(Al Jolson),該演員以抹黑面部的演出聞名,當時製造商認為黑臉與閃閃發光的潔白牙齒造成鮮明對比,足以成為品牌形象。

據悉,這款牙膏當初之所以取名為「黑人」,一是因為在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黑人面黑齒白,而且據說最初的廣告中還曾提到「黑人牙膏」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的潔齒藥物,是非洲黑人牙齒特別白的原因。

強生宣布:停止銷售美白產品

反種族主義浪潮之下,不僅「黑人牙膏」面臨可能改名境地,強生公司19日也宣布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

《紐約時報》稱,強生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過去幾周一直有批評說其旗下的露得清(Neutrogena)和可伶可俐(Clean&Clear)產品標榜白皮膚更勝原本的膚色。

強生澄清說:

這絕非我們的本意,健康的皮膚就是美麗的皮膚。

報導稱,露得清和可伶可俐產品線並未在美國銷售,而是在中東和亞洲銷售。該公司表示,很快會將現售產品下架,未來也不會再生產這些美白產品。

《紐約時報》舉例說,在印度,有消費者稱讚可伶可俐的亮膚產品有效,可以美白膚色。在亞洲,露得清產品廣告還描述如何使消費者的皮膚「白得更徹底」。

其實,為了體現公司的反種族主義立場,強生公司上周就宣布會提供匹配多種顏色的創口貼以符合不同膚色。

此外,報導還提到,已有超過1.1萬人在請願網站請願,要求聯合利華集團停止銷售類似美白產品。

這些公司也面臨壓力:百事可樂、瑪氏食品皆考慮改旗下品牌商標

當地時間17日,百事公司宣布將停用該公司旗下具有130年歷史的品牌「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隨後包括「本大叔的大米」(Uncle Ben’s Rice)、「巴特沃斯夫人糖漿」(Mrs. Butterworth’s syrup)和「Cream of Wheat」等品牌也先後開始對其以黑人為品牌形象的食品品牌進行審查。

百事:將重塑「傑邁瑪阿姨」品牌形象

已經在美國超市貨架上待了一百多年的「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是百事旗下桂格的食品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煎餅、糖漿等,創立於1889年,距今有131年的歷史。

不過由於傑邁瑪阿姨的品牌得名於19世紀吟遊詩人,與種族主義有關而遭到抵制。於是百事桂格近期宣布,計劃從產品中移除傑邁瑪阿姨的名字和形象。桂格北美公司的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Kristin Kroepfl承認,「傑邁瑪阿姨的起源是基於種族偏見。」

「雖然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以一種恰當和尊重的方式更新品牌,但我們意識到這些改變是不夠的。」她說。

百事表示,重塑後的品牌logo將會在今年的第四個季度亮相,新的品牌名則會在更晚的時間公布。

那麼,「黑人牙膏」是否屬於商標法禁止的「有其他不良影響」?

首先,對「有其他不良影響」抽象概念的具體判斷是較為困難的,但經過司法實踐長期的探索,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18)京行終137號「MLGB商標無效案」中,北高法院給出了認定商標法「其他不良影響」的判斷標準,值得借鑑。具言之,「有其他不良影響」的判斷主要有以下四個維度:

1、是否屬於"其他不良影響"的判斷主體。訴爭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屬於"其他不良影響"情形的判斷主體應當為"社會公眾"。因上述條款系針對相關標誌禁止作為商標使用的絕對情形予以規定,以相關標誌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為前提,從保護"公序良俗"的視角出發,故對此問題的判斷主體應當為全體社會公眾,而非訴爭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務的"相關公眾",否則所得出判斷結論容易"以偏概全",不利於對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保護。

2、是否屬於"其他不良影響"產生的判斷時間。在審查判斷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一般應當以訴爭商標申請註冊時的事實狀態為準。若申請時不屬於上述情形,但在核准註冊時訴爭商標已經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考慮到為避免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影響,也可以認定訴爭商標構成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規定的情形。

此外,應當區分商標授權和確權程序的制度差異。特別在商標確權案件中,即使由於公眾使用文字的習慣、方式發生了改變,使已註冊商標標誌被賦予了其他含義,但從保護商標權利人信賴利益的角度出發,應當合理平衡私有權利與公共利益的關係,除非存在維持訴爭商標註冊會明顯違背公序良俗的情形,否則一般不宜將註冊日之後的事實狀態作為評價訴爭商標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依據。

3、是否屬於"其他不良影響"含義的判斷標準。在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一般應當根據其"固有含義"進行判斷,特別是對由單獨字母或者字母組合構成的標誌,就訴爭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含義的理解,應以我國公眾通常認知為標準,即以辭典、工具書等正式官方出版物或者能夠為公眾廣泛接觸的具有"公信力"的信息載體等所確定的內容為準,但是若我國公眾基於生活常識已經對相關內容形成普遍認知的情況下,亦可以經過充分說明予以確定。

避免將訴爭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在特殊語境、場合等情況下,通過演繹、聯想等方式後,所形成的非通常含義負載於訴爭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之上,作為認定其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準。否則勢必造成對經營者在商業活動中應屬自由表達創造空間的不當限縮,亦不利於對我國社會主義道德文化進行積極、正向的指引。

若對訴爭商標含義的認識存在分歧,為了得出更加符合社會公眾普遍認知的結論,可以通過參考訴爭商標申請註冊主體、使用方式、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務等因素,就訴爭商標的使用是否可能對我國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的影響形成"高度蓋然性"的內心確認。例如將特定經濟領域的公眾人物姓名申請註冊為商標時,可能會因申請註冊主體的差異,而導致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認定結論的不同。

4、是否屬於"其他不良影響"的舉證責任。在審查判斷商標標誌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一般應當由主張訴爭商標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當事人主張標誌固有含義的,應當提交辭典、工具書等予以證明,但是若訴爭商標的含義基於生活常識已經能夠形成普遍認知的,此時經過充分說明亦可以予以接受。然而,應當避免在訴爭商標含義存在不確定性或者並未形成普遍認知的情況下,僅憑特定群體的心理預設就賦予訴爭商標特定含義。

參考上述的判斷標準,「黑人牙膏」是否屬於「有他不良影響」的認定,判斷主體應該為中國一般社會公眾,判斷時間原則上以「黑人牙膏」商標申請註冊時的事實狀態為準,同時要避免將「黑人牙膏」在特殊語境、場合等情況下,通過演繹、聯想等方式後,所形成的對黑人歧視進而認定其具有「其他不良影響」。如上文所述,「黑人牙膏」品牌創立時有吸納黑人牙齒普遍亮白的優點,並以此作為產品產品質量和形象的宣傳點。同時,當事人若主張「黑人牙膏」商標具有「其他不良影響」,應當承當舉證證明責任。

事實上,購買「黑人牙膏」的消費者,主動與黑人膚色聯繫的非常少,「黑人牙膏」品牌現在本身與黑人聯繫比較弱,並非含沙射影黑人的膚色黑是一種缺點,也從未有對黑人的歧視。筆者認為,「黑人牙膏」功效上起到的牙齒美白效果是起到清潔牙齒的通用功效,與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等人種無關,「黑人牙膏」品牌是吸納黑人普遍牙齒較為亮白的優點,而牙齒亮白的優點是牙齒健康美觀的表現,與黑人膚色的黑不是一種層面的顏色對照,恰好「黑人牙膏」契合了國人對牙齒健康呵護的使用需求而備受喜歡。

相關焦點

  • 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了!背後原因是……強生宣布...
    高露潔考慮給「黑人牙膏」改名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公開資料顯示,黑人牙膏由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創立,隨後分別在港臺地區設立生產基地,銷售網絡也隨之拓展至東南亞等地區。換句話說,雖然叫「黑人牙膏」,但它算是有近百年歷史的國牌了。
  • 什麼?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了!背後原因竟是...
    如今這款由好來化工生產的,隸屬美國跨國日用品巨頭高露潔棕欖的產品,因最近全球黑人權利示威浪潮而再度受到媒體關注。其實,黑人牙膏的英文名已經在1990年改變過一次,從Darkie(黑傢伙)改變為Darlie。Darlie是英文中女性名字Darlene的簡寫,字面上已經與黑白膚色脫了干係。不過,儘管英文改名,但中文仍保持了『黑人牙膏』,而且包裝上黑臉人的形象沒有改變。
  • 什麼?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 突然要改名了!背後原因竟是
    其實,黑人牙膏的英文名已經在1990年改變過一次,從Darkie(黑傢伙)改變為Darlie。Darlie是英文中女性名字Darlene的簡寫,字面上已經與黑白膚色脫了干係。不過,儘管英文改名,但中文仍保持了「黑人牙膏」,而且包裝上黑臉人的形象沒有改變。
  • 什麼?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了!背後原因竟是....
    「黑人牙膏」(Darlie)是一款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傳統口腔衛生用品品牌。據資料介紹,黑人牙膏品牌最早於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和嚴中立兄弟創建於上海。據悉,這款牙膏當初之所以取名為「黑人」,一是因為在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黑人面黑齒白,而且據說最初的廣告中還曾提到「黑人牙膏」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的潔齒藥物,是非洲黑人牙齒特別白的原因。嚴家兄弟後來遷移到香港定居,並同時在香港和臺灣設廠,繼續生產「黑人牙膏」,而留在大陸的黑人牙膏則改名為「黑白牙膏」。
  • 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了!
    當地時間6月18日,據路透社報導,高露潔正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最新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據悉,該品牌的英文名起初為「黑人」,後來更名為「達利」,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依然是「黑人牙膏」。說到牙膏品牌,很多人頭腦中可能會馬上想到高露潔、佳潔士,這兩家也是全球第一和第二的牙膏品牌。
  • 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要改名? 專家:對品牌絕對是重大打擊
    因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在全球範圍引發反種族歧視的風暴,遠在中國被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躺槍」,可能因此要被迫改名。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日化巨頭高露潔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於旗下的中國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該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叫「黑人」,後來更名為「達利」,但中文名稱一直是「黑人牙膏」,並且從1933年沿用至今。
  • 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準備改名換LOGO!原因嘛……
    黑人牙膏(DARLIE)是一款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傳統口腔衛生用品品牌。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與嚴中立兩兄弟在上海創立。如今的黑人牙膏由好來集團(Hawley & Hazel)設廠生產,其品牌隸屬於美國跨國日用品巨頭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所有。
  • 黑人牙膏被迫改名!這樣下去,黑板是不是也要改名了?
    目前,不少以黑人為品牌形象的零售品牌都受到波及,像傑米瑪阿姨、本大叔的大米、和巴特沃斯夫人糖漿等都相繼躺槍,不是被迫停用,就是開始自我審查。而作為高露潔旗下的黑人牙膏自然也不能倖免——它可能馬上就要改名了。
  • 這事鬧的 連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要改名了?
    原標題:這事鬧的,連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要改名了? 摘要 【這事鬧的 連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要改名了?】
  • 黑人牙膏攤上事,要被迫改名?
    聽到這句話還沒想起什麼來的話,看到這熟悉的笑容和這口潔白的牙齒之後你總該認識了吧?沒錯,就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 「 黑人牙膏 」 ,最近它不得不改名了。原因很簡單,也很匪夷所思。」怎麼說呢,種族歧視確實問題很大,但是 「 黑人牙膏 」 這個牌子到底是不是種族歧視以及改名有什麼影響,狐妹今天就來跟大家盤一盤。既然要盤一盤 「 黑人牙膏 」 到底和種族歧視有沒有關係,那我們就要先追溯一下它的歷史和來源了。
  • 黑人牙膏改名背後的深層原因,細思極恐
    這兩天出現了一個新聞,估計有不少朋友注意到了,說的是美國高露潔公司旗下的「黑人牙膏」準備改名,原因很簡單,因為「黑人牙膏」這個名稱涉嫌種族歧視?!這讓很多國內民眾不明所以,你一個做牙膏的,取個名還涉嫌種族問題了?
  • 強生停售美白產品,「黑人牙膏」也要改名,中國百年品牌要沒了?
    現在,這一熱潮眼看就要波及到中國,國內知名牙膏品牌「黑人牙膏」可能即將要改名了。 當地時間19日,高露潔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是否會涉及到種族議題衝突中。
  • 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黑人牙膏」要改名?專家回應
    因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在全球範圍引發反種族歧視的風暴,遠在中國被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躺槍」,可能因此要被迫改名。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日化巨頭高露潔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於旗下的中國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 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或將改名,你會繼續購買嗎?
    該品牌的標識特徵十分明顯,是一個戴著大禮帽的微笑著的黑人男子。其英文名起初為「黑人」(Darkie),後來更名為「達利」(Darlie),但中文名一直是「黑人牙膏」未變。好來化工於1934年在上海成立,主要產品為黑人牙膏、黑人牙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產品已行銷中國及東南亞。
  • 可笑,中國叫了87年的「黑人牙膏」或改名,專家:對品牌的重大打擊
    中國土生土長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要改名。而這也成為美國「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反種族主義抗議下,最新的品牌受影響事件。 但其實,黑人牙膏是一個100%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該品牌由高露潔公司及其合資夥伴好來集團共同所有。而好來化工集團,最早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嚴中立兄弟創建於上海。
  • 黑人牙膏危險了,80年的名字要改了
    黑人牙膏危險了,80年的名字要改了隨著美國日漸壯大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全球各個知名品牌也受到了此次事件的影響,根據路透社報導:在「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下,高露潔公司正在評估審查旗下,已經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
  • 受到「跪殺」事件影響,美國高露潔旗下品牌「黑人牙膏」要改名?
    長期以來,不少人一直以為黑人牙膏是中國的本土品牌,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黑人牙膏品牌雖然是中國人創立的,但是現在並不是中國的本土品牌了: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黑人牙膏已經被高露潔收購了50%的股份,另外的50%股份由好來化工持有,而好來化工也早已不是大陸品牌,而是一家臺灣公司,現在更多的人將黑人牙膏視為高露潔旗下的一款口腔護理品牌
  • 這事兒鬧的,87年老品牌「黑人牙膏」也被逼改名了
    這事兒鬧的,連成立87年的老品牌黑人牙膏也要改名了?網友們也很不理解這樣的舉措:一管牙膏而已,取個名還能涉及種族歧視了?如果都是這種思維,那該有多少品牌被狙:老乾媽是不是也有歧視女性的嫌疑?老婆餅就更過分了,物化女性。阿香婆赤裸裸歧視,應該叫阿香小姐姐。
  • 美國種族衝突影響深遠,大眾熟悉的黑人牙膏或將改名
    這兩天,#黑人牙膏或將改名#的話題突然衝上風雲榜熱搜,作為黑人牙膏的重度使用者,這個話題一下子吸引了我的關注。1957年,成為「好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好潔工業與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合作,改良黑人牙膏的產品包裝及市場策略。其產品名稱、產品包裝與廣告宣傳,非常有魔性。黑人牙膏的logo形象整體為黑白兩色,畫面中人物塗著黑臉,戴著黑帽子,露出潔白的牙齒開口笑。
  • 黑人反歧視抗議者終究盯上「黑人牙膏」,黑人牙膏或將改名!
    以黑人被殺害所舉行的抗議活動持續在美國的各個城市持續發展著,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黑人的所作所為更是讓人無法理解,導致有許多本來與這件事情沒有關係的一些企業也捲入到這場風波進來。在反種族歧視的背景下,從HBO下架南北戰爭影片《亂世佳人》,然後再到各州的白人雕像被推翻,近日又有了對黑人牙膏的抵制,於是高露潔公司已經開始考慮將中國市場的黑人牙膏進行改名。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高露潔目前正在審查中國市場的「黑人牙膏」,原因為在美國的黑人如今在網絡上對各種事情找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