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牙膏危險了,80年的名字要改了
隨著美國日漸壯大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全球各個知名品牌也受到了此次事件的影響,根據路透社報導:在「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下,高露潔公司正在評估審查旗下,已經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
「黑人牙膏」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本土品牌,其創始人是嚴氏兄弟。由於「黑人牙膏」在中國很受歡迎,在上海黑人牙膏獲得很好的風評後,嚴氏兄弟分別在港臺等地設立分廠和生產基地。可以說「黑人牙膏」是中國少有的近百年歷史的國產品牌了。
品牌商標引爭議
由於「黑人牙膏」在中國的銷售業績非常不錯,1985年,美國的高露潔公司看中了它的潛力,斥資5000萬美元將「黑人牙膏」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收歸旗下,與好來化工達成了合資夥伴,黑人牙膏從此走出了中國,開始傳到了歐美等國家。
然而隨著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後,美國的反種族歧視愈演愈烈,10日,高露潔公司向媒體發出回應:黑人牙膏自從引進歐美國家後,35年來,高露潔公司努力的發展這個品牌,目前正在與合作夥伴一起,對這個品牌進行評估審查,審查方向包括標誌、包裝以及名稱。
1989年黑人牙膏因為美國的種族歧視曾經引發了一系列的批評,在巨大的壓力下,高露潔公司曾經改良該品牌的產品包裝,並對牙膏上的黑人形象做出調整。中文名雖然還是保留了「黑人牙膏」的稱呼,但是英文名稱則改為了Darlie。
據稱,黑人牙膏最初的商標上是一位白人表演者,將自己塗成黑人。這還要追溯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其特點是白人裝扮成黑人,被稱為「黑人戲」。
在西方,塗黑臉被認為是一種種族主義行為。加拿大總理特魯在20年前擔任教師時,曾經在一個主題派對上將自己打扮成阿拉伯人,將雙手、臉部等部位塗成黑色,但是他當時的裝扮卻更像是黑人。
特魯的這一組照片被時代周刊公布後,遭到了各界的批評,被指控是種族主義者,其裝扮是在侮辱少數族裔。面對各界的批評,特魯去年曾經多次道歉。
這些公司也夠嗆
除了「黑人牙膏」以外,百事公司也受到了衝擊,其旗下的「傑米瑪阿姨」「本大叔的大米」「巴特沃斯夫人糖漿」等數個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品牌,因為是黑人品牌形象,也開始進行調整和審查。
而同一時間,英國的多家企業,也因歷史上曾經涉嫌參與了黑奴貿易面臨巨大的壓力。隨著美國的反種族歧視浪潮高漲,美國很多的知名企業開始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種族歧視。
在美國這波浪潮下,很多美白公司也受到了波及,「白」與「黑」現在在美國好像成為了一個禁忌的話題,強生公司在壓力之下,甚至宣布將會下架自己公司所生產的美白產品,並且未來和美白有關的產品也不會再進行生產和銷售。
牙膏市場的洗牌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重視牙齒健康問題。中國的牙膏產量一直在穩步的上升,預計2020年整體銷售額將突破300億元大關。兩面針、雲南白藥等品牌已經在中國市場打開了一方天地,並且開始與世界接軌。
有分析稱,如果這次反種族歧視運動迫使「黑人牙膏」真的改名,那麼對於品牌來說是一個可怕的災難,其市場份額將會被中國本土的牙膏所吞噬和侵佔。
說道這,小編就不得不吐槽幾句,反種族歧視是沒有錯,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一白遮百醜,美白產品有什麼錯誤?難道只是因為是用於美白的,就觸動了黑人那脆弱的心弦?
因噎廢食,這種態度真的是要不得的。面對種族歧視我們確實充滿了同情和憤怒,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把事情擴大化,甚至是擴大到牙膏、美白產品等等這些功能性產品上。要是按照這種理論,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要變成黑人,這樣就不會有種族歧視的存在了?
但是這個也不現實啊,畢竟這人種和膚色問題他不是人為的。這膚色是從幾百萬年的基因中繼承下來的,也不是我們想改就能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