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侵犯隱私、惡意收費

2021-01-11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惡意收費、流量耗費、侵害個人信息安全……你是不是也擔心裝個手機App,就「全裸」了?4月16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預計在近期發布《智能終端應用軟體安全性測評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技術要求》)地方標準,目前已在國標委備案完成。收集或修改用戶數據、信息洩露、費用損失等方面都有了測評方法和標準。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部分App擅自收集

  消費者隱私信息

  此次地方標準由江蘇省軟體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南京市質檢院、國家軟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江蘇蘇測軟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慕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主要起草單位。

  「這兩年院裡承擔了部分手機產品的風險監測任務,對智慧型手機預置軟體的卸載,收集消費者通訊錄、通話信息、簡訊、位置信息情況,流量耗費,信息洩露方面進行檢測。」南京市質檢院、國家軟體產品質檢中心工程師劉豔介紹,結果顯示,部分批次的手機預置軟體不可卸載,存在未向用戶明示並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信息以及擅自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用戶流量耗費和信息洩露的風險。

  「我們也在應用商店抽了部分App進行下載測試,也存在擅自收集消費者各類隱私信息的風險。」劉豔表示,這些問題會佔用大量手機內存,影響手機運行速度,偷跑手機流量,洩露用戶隱私。

  國家尚無App安全管理規範和檢測標準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此次標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國家軟體產品質檢中心副主任劉曉波介紹,目前國家層面還沒有相應App軟體安全的管理規範和檢測標準。「以Android系統為例,它的系統開放程度較高,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但另一方面由於下載數量很多,對應用軟體的質量監測力度就比較低,容易導致惡意應用軟體下載、傳播。」他表示,雖然各家應用商店有App上架規定,但規則不一,對用戶的安全保護也比較弱。

  劉曉波表示,此次江蘇發布地方標準,就是希望為App開發商(個人)、應用商店、行業管理提供一個App上架發布前檢測技術標準參考,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存儲,確保用戶數據不被非法訪問、不被非法獲取、不被非法篡改。

  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修改和調用用戶數據

  根據《技術要求》,惡意吸費,未經授權的修改、刪除、向外傳送用戶數據等行為,都是不允許的。合格的應用軟體本身不應該存在信息安全漏洞,不應該存在超出其功能範圍收集手機用戶隱私數據、故意偷跑流量、惡意消耗手機資源等安全隱患。

  具體測評方式是,當智能終端應用軟體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時,使用基於特徵碼掃描、靜態原始碼分析、動態行為監測等檢測方法進行檢測。若在用戶沒有確認的情況下,開啟通話錄音、本地錄音、拍照/攝像和定位的行為,則測評結果為「不符合要求」。同樣,若在測試中發現擅自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信息洩露的行為,也「不符合要求」。

  此外,安裝卸載也有檢測標準,不能捆綁下載其他應用軟體。卸載要非常徹底,不能在系統中留下應用軟體的臨時文件和活動程序或模塊。

  合格的App上架時帶有檢測機構標誌

  「技術測評有一定難度,需要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如果沒有達到標準裡的安全要求,建議暫停上架各類應用商店,經整改複測合格後再上架。」劉曉波表示,地方標準並不是強制標準,主要針對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產品,效力低於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他建議,經信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實施監管。

  對於消費者來說,由於目前移動應用軟體暫無安全性標誌,無法判斷所用軟體是否符合要求。他建議標準正式實施後,對經檢測機構檢測符合標準要求的應用軟體,在應用商店上架或安裝時向消費者展示帶有檢測機構logo的標誌信息,告知消費者該應用軟體已通過檢測。

  此外,質監部門提醒消費者,不要在應用商店下載無名App、不要在USB模式下直接安裝App、看到涉及隱私的危險權限要謹慎安裝。同時,可以關閉位置信息訪問權限,禁用後臺進程,也可以藉助第三方軟體禁止廣告。

相關焦點

  • ...涉惡意扣費隱私竊取和賭博-版本 刪除 App pictu maydayonair...
    涉及惡意扣費、隱私竊取和賭博]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十款違法有害移動應用,其主要危害涉及惡意扣費、隱私竊取和賭博等。10款app是:《小歷》(版本1.0)、《頭像吧》(版本1.0)、《Pictu》(版本2.9.1)Ramadan Wallpapers》(版本1.1)、《Charge and Sync Dock Reviews》(版本1.0)、《MayDayOnAir》(版本2.0.6)《德匯科技》(版本1.2)、《特米科技》(版本1.2)、《天匯幼兒園家長端》(版本1.2)、《競技歡樂牌—精品遊戲》(版本1.0)
  • 京東金融APP被曝侵犯隱私
    從隱私政策中找「答案」為了進一步找尋答案,編輯在網上翻找了《京東金融隱私政策》。該隱私政策主要從十個方面描述了京東金融對於用戶隱私獲取、使用和分享的詳細情況。2018年3月,微博中出現大量用戶投訴,發現自己京東金融app帳戶中的資金突然消失。對此京東金融方面只回應了「正在緊急修復」。保護隱私從我做起而在眾多的評論中,編輯也看到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選擇使用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隱私。」是這樣嗎?
  • 惡意扣費、隱私竊取…這些移動應用快卸載!
    惡意扣費、隱私竊取…這些移動應用快卸載!溫馨提示工信部提醒廣大用戶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從正規渠道下載手機應用軟體,安裝時注意閱讀服務協議、用戶隱私政策和手機權限調用說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此外,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十款違法有害移動應用存在於移動應用發布平臺中,其主要危害涉及惡意扣費、隱私竊取和賭博三類。
  • 流氓軟體終於解決,用戶隱私從此不再透明,違規APP的好日到頭了
    侵犯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合法權益。當這種規定下來後,大部分的APP開發團隊開始進行整改。從以上七點來看,想必各位讀者朋友們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這也體現出了我國對個人隱私保護權的重視,讓那些流氓軟體徹底消失。要知道現在的app有多麼霸道?小編在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了。想上網看視頻就需要下載app,但是如果不給app權限的話,將無法使用。
  • 水滴直播遭控訴侵犯隱私 安防要經得起技術考驗
    針對個別不法分子隨意安裝攝像頭,從而謀取不當之財,《徵求意見稿》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非法獲取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合法權益。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建設、使用等單位,對於獲取的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視頻圖像信息不得非法洩露。
  • 「豐巢管家」曝出侵犯個人隱私問題:App無隱私保護政策 快遞員權益...
    從工作組的《通報》內容來看,使用「豐巢管家」APP的快遞員個人權益明顯遭到忽視和侵犯,如:「該App中沒有制訂『隱私政策』」、「收集用戶身份證號」、「向第三方提供地理位置」等。中國網科技就隱私保護問題、整改情況以及「豐巢提供快遞員地理位置的第三方是誰」等問題,向豐巢科技進行求證,截至發稿時,沒有獲得對方回應。
  • 蘋果更新App 隱私保護說明 下載前可充分了解隱私權限
    12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對開發者頁面中關於App 隱私保護的詳細說明進行了更新,正式要求開發者提交更新或有新版本時,每個 AppStore 裡所有的 app 都要求提交新的隱私慣例信息,包括蘋果自己開發的APP,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最後是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蘋果在隱私方面所做的一切的根基,不管是硬體、軟體還是服務,蘋果都遵循這一原則。 我們可以看到,App Store 中加入了 app 隱私信息摘要標籤,正是遵循了蘋果一直以來的透明和控制原則。
  • 在線教育APP「洋蔥學院」被通報侵犯個人隱私 CEO楊臨風沒面子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日前,據工信部網站消息,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條例,工信部通報了仍存在侵犯用戶隱私問題的軟體名單,其中光合新知旗下K12在線教育品牌洋蔥學院也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而上榜,
  • 《花樣爺爺》這是侵犯隱私嗎
    記者在微博上看到,有不少網友質疑節目借消費明星隱私吸引眼球,「攝像機對爺爺們進行了無死角的拍攝,半夜起來上廁所的雷恪生只穿一條內褲,牛犇更是光著屁股收拾行李,雖然關鍵部位被打上了馬賽克,但這不會侵犯隱私嗎?」  對於網友的質疑,《花樣爺爺》的執行總導演李文妤進行了回應。她強調從前期的錄製到後期的剪輯,節目組在每一個環節都與爺爺們溝通過。
  • 手機定位軟體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隱私?
    手機定位軟體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有這樣的軟體,只要你輸入他人的手機號碼,就能定位該人的地理位置。還美其名曰:「能快速準確地找到你的朋友和家人」。你覺得如果使用這款軟體侵犯他人的隱私了嗎?那麼是否會侵犯了他人的隱私,請記住目前所有的手機都有一個功能就是授權很多APP是否可以開啟定位功能,那麼你可以允許也可以不允許,如果你允許了你自然就無條件支持這些軟體來獲取你的ip信息和地址位置信息等等。但是你沒有授權那自然他們也不能獲取也獲取不到,這個在開發APP的時候,無論是安卓還是IOS都是有協議的!
  • 谷歌街景涉嫌侵犯隱私遭全球調查
    谷歌街景涉嫌侵犯隱私遭全球調查   報導指出,谷歌從開設街景服務開始,就引發了侵犯隱私的爭論。這是因為,在拍攝街景的過程中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隱私。  谷歌表示:「並未使用搜集到的個人信息,也沒有通過搜索菜單等其他服務透露這些信息。」  但世界各國的指責接連不斷。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主要國家政府還對此展開了調查。
  • 快遞員私拆包裹,騎手私嘗外賣,哪些隱私被侵犯你察覺不到?
    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時,我們的很多個人隱私也在便利的鏈條上增加了被侵犯的風險。手機APP近兩年來手機安全領域的問題已經日趨複雜,各類手機病毒爆炸式增長。APP大肆竊取個人隱私,釣魚和欺詐事件頻發,針對手機支付的惡意程序大量出現。手機可能洩露的信息不只是用戶通訊錄、簡訊、照片。
  • 海底撈包間裡安攝像頭,網友吵翻了,侵犯隱私嗎?
    近日,海底撈多家門店被曝在包間裡安裝了雲臺式攝像頭,這一行為是否侵犯消費者隱私,引發網友熱議。
  • 購買SIM卡進行人臉掃描,是否涉及侵犯個人隱私?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規定,你的第一反應,像我一樣,想到這可能是侵犯隱私權。畢竟,為什麼需要進行與我願意購買手機的意願相反的事情呢?讓我們先退一步。全世界都在假設,從面部掃描中獲得的數據將被用在不恰當的地方,也許他們是對的。然而,我們應該記住,引起隱私問題的不是技術,而是技術的使用方式。
  • 計程車合乘如何收費 拼車會否引發隱私問題
    是否會侵犯乘客的隱私權?燃料附加費由最後的乘客承擔是否合理?本報特邀聽證會代表及法律界人士進行深入剖析和探討。當沒有發生乘客合乘時,按計程車基本運價進行收費;當有二戶以上乘客合乘時,按乘客乘車時間和裡程分別計算起步價、公裡價。每戶乘客實付金額=(應付金額-起步價)×60%+起步價,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  吳久銘:收費的標準是根據1994年南昌市物價局下發的《關於修訂我市出租小轎車收費標準及完善收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制定的。
  • 隱私洩露的盡頭,連著惡意叢生的網絡暴力|媒體札記
    12月8日,成都公布了新增的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活動軌跡,「成都確診病例孫女」迅速登上熱搜,她的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隱私被網絡公布。因為在確診前,她多次出現在成都的酒吧裡,遭受了不少惡意攻擊與謠言非議。
  • Soul發布關於App被惡意仿冒和抄襲的聲明 對剽竊者強烈譴責
    Soul發布關於App被惡意仿冒和抄襲的聲明,稱有眾多用戶反饋,各大應用商店的多款應用存在惡意仿冒和抄襲Soul App的行為。聲明提到,有產品近乎原封不動地抄襲了Soul App的名稱、描述、 LOGO、UI、操作界面、風格等。Soul認為,這些不良競爭行為在欺騙用戶的同時,嚴重侵犯了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 蘋果發布APP隱私保護說明:適用於所有iOS應用程式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不管是蘋果用戶還是安卓用戶,都深受隱私洩露的困擾。現在,蘋果公司決心要改變這一局面了。
  • 劉令姿斥膠片衝洗店家侵犯隱私,對方道歉態度傲慢:我們對你的隱私...
    【首發】9月9號,曾參加《青春有你2》選秀的女藝人劉令姿在微博發文斥膠片衝洗店家侵犯了自己的隱私,長文中劉令姿表示昨天凌晨發生了一件令自己覺得後怕的事情,自己去衝洗的膠片,竟然被店家直接網盤發到微博上,斥店家這種行為侵犯了自己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