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爸出生於大山裡的村莊,從小喜歡活潑好動,也喜歡跟別人打架,也因此在村子裡面出了名。因此張爸11歲就加入村裡的學校體操隊,經過幾年的努力學習慢慢的性格也發生了改變。
14歲的張爸因潮劇劇團來學校體操隊招收武行的武生,張爸通過考試被錄取,於是14歲的張爸離開家鄉,去到陌生地方開始從事戲劇行業發展。張爸也因為需要發展而不斷輾轉各地,16歲來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輕工業城市,這裡潮劇劇團可以說在這座城市或周邊城市排的上數一數二的潮劇劇團。張爸也因此在這裡與妻子經人介紹而相遇,在這座城市生活半輩子。同時,張爸因為好奇放映燈怎麼通過寫字然後進行投放出來,也因此工作之餘跟著老師傅學習技術與書法,放映燈隨著時代發展已經沒有了,現在用的是電子字幕屏。張爸的放映燈技術已經忘記七成,而是書法卻是張爸在利用工作之餘不斷學習而提升的愛好。
22歲的張爸因為在潮劇團表現優秀,而被選上出國泰國演出,這也是第一次可以去其他國家看看,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張爸以為只有這個驚喜,沒有想到因為表演各類武術技術動作,被海外的華僑和華人戲稱「老猴弟」,也因此在東南亞一帶的國家地區潮安同鄉會被人為知。
36歲張爸起不知何時染上愛各類賭博的毛病,把他自己十四年的努力與積蓄全部花光了,幸好妻子與朋友不停規勸,才使得張爸浪子及時回頭,因此自己的人生一直走下坡路,沒有什麼發展上升。當張爸回憶起這件事時,不停流淚跟搖頭,後悔人生本來擁有大好發展的光陰歲月,因為錯過了就不可能再來,就這樣張爸一直在潮劇團幹最底層的員工工作,因為學歷不夠,還因迷上賭博,不懂得珍惜有發展機會,因此沒有評上職稱,沒有評上國家二級或一級演員。這不過因為年限比較長,因此才被評上國家三級演員。
52歲的張爸也沒有什麼事情跟我們訴說,當他總是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他會珍惜發展機會,同時也不會一條路走到黑,要學會思維轉變,因為妻子看到自己沒有什麼發展之時,規勸自己出來跟她一起努力做生意,通過十年發展不能大富大貴,但日子總歸過的壓力小,也不會因為孩子需要發展卻是什麼給不了,而且每天都是在痛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