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梧州7月6日訊(記者 梁馨予 通訊員 黃秋蓮 史秋蘭 莫思銘)「以前龍華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很差,90年代初期的時候只有36.4元,現在可是大不同了,2019年我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95.33萬元。」梧州市長洲區龍華村黨委書記曾金泉高興地說。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命名首批自治區級示範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決定》。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龍華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榜上有名。
龍華村坐落於梧州市長洲區的最西端,位於長洲水利樞紐庫區上遊,佔地面積約為15平方公裡。龍華村有六個自然村(片),二十一個村民小組,有2000多戶共8000多人,有耕地面積1947畝,其中菜地佔847畝、水田456畝、魚塘644畝,山林超過1.5萬畝。龍華村黨委成立於2012年12月,下設9個支部,現有黨員143人,成立了長洲區第一個村級紀律檢查委員會。
「我們家有些田地,以前就自己種點水稻,剛好夠自家吃了。後來村裡成立了聯合社,村幹部告訴我可以把我們家的土地出租和入股搞項目,我和家人商量過後就同意了。再後來村裡的花卉苗木示範區項目做成了,現在每年都有出租土地的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紅,花卉苗木示範區也僱用我做清潔工作,再加上使用小額信貸養了些雞和鴨,老婆在村裡開了間理髮店也有些收入,這苦日子終於熬出頭了!」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的受益者,倪維志在2017年脫了貧,日子是越過越有勁了。
近年來,龍華村黨委充分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積極探索「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型」,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完成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運用「財政投入、集體入股、村民參股、按股分紅」的方式,實現村集體和村民收入雙增收。通過整合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及村集體自籌資金約220萬元,將閒置的村委舊企業用地重新規劃,改建成佔地面積約400㎡、建築面積966㎡的便民綜合市場,每年為集體經濟增收18.5萬元。
針對村裡土地「小、散、亂」的問題,龍華村堅持合作社「組團式」「組企、村企共建」等發展模式,引導村和非公企業聯創共建,建立「服務企業、企業反哺」機制,村級黨組織幫助企業解決用地、用工等難題,由龍華村班子成員分片負責,推動福全片及蓮塘片集體土地由村委統一流轉經營,成立佔地130多畝的福全企業基地和佔地150多畝的蓮塘富海景休閒農莊項目基地。通過廠房、場地出租或企業聯營等方式,引進梧州龍華遠弘經濟管理開發有限公司、聖旺混凝土攪拌站、成就駕校等10多家企業入駐。同時,入駐企業通過設立黨組織引導本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通過引進廣西西江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出租龍華村花卉示範園區核心區土地380畝,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
據了解,2020年以來,梧州市長洲區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行股份權能改革,盤活農村土地資源,通過實行「一村一產業」,重點推行股份合作、資產盤活、產業帶動及物業租賃等多元化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優先把發展產業優勢明顯的村示範帶動。
截至目前,長洲區27個行政村(農村社區)集體總收入達到535.98萬元,27個行政村(農村社區)集體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其中村集體年收入10萬以上有10個村,50萬以上的村有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