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黑死病,全歐洲死2500萬,誕生了用4萬副人骨裝飾的教堂

2021-01-10 老鼠皇帝首席村婦

在布拉格東部有個車程不過一個小時的小鎮,名叫庫特納霍拉(Kutna Hora),小鎮曾因銀礦一夜暴富跟布拉格比肩,財富的積累使得她有足夠的實力修建後來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哥德式傑作聖芭芭拉大教堂。但在我們看來,她還有一個更具吸引力、也更加恐怖的教堂——人骨教堂。

你沒有看錯,就是用人的骨頭做裝飾的教堂:Kostnice Ossuary。

事實上,全世界的人骨教堂並不止這一處,但是捷克的這座卻異常獨特。

話說在庫特納霍拉的市郊,有處公墓,面積不大,名氣卻很大,大到聞名整個中歐,所有的有錢人都希望自己死後能夠葬在這裡。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公元1278年,時任波西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國王派遣小鎮修道院院長亨利前往聖地耶路撒冷出差,院長同志在回國時帶回一把聖地泥土灑在了公墓。於是,所有人都覺得葬在這裡就等於葬在了耶路撒冷,就等於靈魂和上帝在一起了,就可以上天堂了啊……

然後這裡就成為了當地最搶手的墓地。

這一傳統一直持續到黑死病蔓延全歐洲的14世紀。

14世紀的黑死病有多嚴重呢?

全歐洲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死亡人數高達2500萬,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很多家族絕種甚至整座城市幾乎無一人倖免,連持續近百年的英法戰爭都為這場瘟疫讓步——人死沒了士兵不夠啊!

14世紀的黑死病給庫特納霍拉帶來近30000具瘟疫受害者的屍體。

天災的恐怖尚未徹底清除,人禍繼續發生。

到了15世紀初也就是1419——1434年,羅馬天主教十字軍和波西米亞革新派之間爆發胡斯戰爭(the Hussite Wars),這場戰爭給庫特納霍拉留下了一萬多具屍體,而塞德萊茨公墓和庫特納霍拉也在戰火中毀於一旦。

黑死病和戰爭造成的死亡讓墓地的範圍不斷擴大——這塊3500平方米的土地上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同時也導致許多骨頭暴露地表,森森白骨何去何從成了一件特別棘手又迫在眉睫的事情。

於是,修道院興建禮拜堂來容納百多年來荒廢遺骨的工作被提上日程,而這項令人毛骨悚然的任務一開始是交由一位半盲的僧侶來執行。

欺負人家眼瞎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但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就有人異想天開索性將骨頭當做裝飾素材,於是慢慢地促成了人骨教堂的誕生。

等到1870年間,一位受僱於施瓦岑貝格家族(Schwarzenberg)的木刻師傅Rint開始將人骨排列成各種圖案,其中就包括施瓦岑貝格家族的族徽與Rint自己的籤名,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人骨教堂的樣子了。

從外表看,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教堂就是一座普通的哥德式教堂,樸實無華,毫無存在感,但在你踏入教堂的第一秒開始,你就能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超強大氣場,畢竟接下來將你包圍的將是40000副真實的人類骨頭!

教堂入口處,前方為一十字架。

左右各有一個人骨做成的聖杯.

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牆壁上的花紋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

四處可見的十字架、王冠、垂帶等均由各部位的骨頭拼湊而成。

居然覺得這個裝飾還挺美的......

岑貝格家族的族徽

有些骨頭上面有釘眼和被刀劍刺過的痕跡,那是在戰爭中死去的戰士。

殿堂的四周有四座類似金字塔型的「建築」,均由骷髏及大骨堆砌而成,官方解釋是這說明他們認為在上帝和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沒有尊卑高下之分。

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行走在生與死之間。

整座教堂內部,最具存在感的是那盞超級豪華的人骨吊燈,吊燈為巴洛克式,以腿骨組成主架,下顎骨串成掛簾,主架又分成8個腿骨燈架,撐著一塊塊排成圓形的盆骨,上面又各自端著一顆充當燭臺的頭顱,外形獨特。

吊燈下方是四座小小的骷髏尖塔組成的巴洛克式祭壇,祭壇中央為一個密室的入口,密室裡葬著15位有錢人的遺體。

關鍵字:有錢人+完整的遺體。

瞬間顛覆了起初看到的覺得「哇好有道理」的所謂平等的闡釋,天堂路窄,有錢者先進……

有勇氣看到這裡的寶寶先為自己點個讚吧,我知道你們很想問身處4萬具森森同類白骨中央是何感受,對不對?

像我們這麼認真負責又好奇心爆棚的旅行者,唯一的感受就是:又要拍照又要錄視頻、既要拍全景又不能錯過細節,好忙好忙的,哪有時間緊張害怕啊!

原來外國人也有丟硬幣的習慣?!

相關焦點

  • 用1萬多具骨骸建造的教堂,被譽為人骨博物館,遊客卻絡繹不絕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最恐怖的教堂之一,遊客卻絡繹不絕來參觀,這是為何呢?遊歷過歐洲20幾個國家,看過歐洲不少風格的教堂,卻是第一次看到這麼恐怖的教堂,由1萬多屍骨所填滿,所以被稱為人骨教堂。很多人聽到人骨教堂,不禁會毛骨悚然,那麼這座這麼恐怖的人骨教堂,為什麼遊客還會絡繹不絕來參觀呢?
  • 用1萬多具骨骸建造的教堂,被譽為人骨博物館,遊客卻絡繹不絕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最恐怖的教堂之一,遊客卻絡繹不絕來參觀,這是為何呢?遊歷過歐洲20幾個國家,看過歐洲不少風格的教堂,卻是第一次看到這麼恐怖的教堂,由1萬多屍骨所填滿,所以被稱為人骨教堂。很多人聽到人骨教堂,不禁會毛骨悚然,那麼這座這麼恐怖的人骨教堂,為什麼遊客還會絡繹不絕來參觀呢?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連戰爭都要為黑死病繞行,可見黑死病的威力。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連戰爭都要為黑死病繞行,可見黑死病的威力。
  • 末日與彼岸:黑死病與歐洲建築的兩種樣式
    例如公元541~700年之間,歐洲多次爆發鼠疫,讓人口減少了大約50%。1346至1353年間爆發的黑死病,則奪取約2500萬人的性命。在中世紀的歐洲,這種疾病時常被稱為「大規模死亡」。黑死病的概念首現於16世紀,用來稱謂1436年爆發的鼠疫。但「黑死病」只是中文的翻譯,在德語概念中,並沒有死的字樣,而是稱為「黑死」(Schwazer Tod)。
  • 末日與彼岸:黑死病與歐洲建築的兩種樣式
    例如公元541~700年之間,歐洲多次爆發鼠疫,讓人口減少了大約50%。1346至1353年間爆發的黑死病,則奪取約2500萬人的性命。在中世紀的歐洲,這種疾病時常被稱為「大規模死亡」。黑死病的概念首現於16世紀,用來稱謂1436年爆發的鼠疫。但「黑死病」只是中文的翻譯,在德語概念中,並沒有死的字樣,而是稱為「黑死」(Schwazer Tod)。
  • 世界上最恐怖的教堂,用1萬多具真人骨骸建造,你們敢來嗎?
    捷克的Kutna Hora小鎮,就有這樣一座人骨教堂。你敢來看看嗎?從布拉格出發,坐火車前往著名的人骨教堂。捷克「人骨教堂」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 14世紀黑死病橫掃歐洲,卻促使英語成為一種官方語言
    14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世 界,給歐洲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痕和記憶。人類與病毒的搏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歷史事件總在重複上演,給無數的家庭帶來了無法治癒的傷痛,改變本來已經被人們認定的發展軌跡。而歐洲的這場黑死病,不僅使得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停戰10年,甚至還為英語成為世界語言提供了契機。
  • 站在上萬具骷髏中間是種咋樣的感覺(人骨教堂)
    捷克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教堂入口處有用120多塊人骨做成的蠟臺,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牆壁上的花紋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
  • 世界上最恐怖的教堂,用1萬多具真人骨骸建造,你們敢來嗎?
    捷克的Kutna Hora小鎮,就有這樣一座人骨教堂。你敢來看看嗎?從布拉格出發,坐火車前往著名的人骨教堂。捷克「人骨教堂」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 最滲人的教堂,用萬具真人骸骨當裝飾品?一周只開放一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Sedlec骨庫,也稱為骨教堂或"骨頭教堂",是捷克共和國庫特納霍拉郊區的天主教教堂。不過,這不是我們認為的天主教教堂。相反,它是最不尋常和最獨特的教堂之一。它"骨頭教堂"或"骨頭教堂"的綽號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教堂內有40,000至70,000具骷髏,這些骷髏在14世紀中葉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胡斯特戰爭中喪生,令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後來有人索性把骨頭充當裝飾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他們的骨骼都被藝術地排列成有趣的形式。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亡,在中國卻徹底根除,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4世紀40年代是每一個歐洲人的噩夢,1347年9月,一種名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來到了義大利著名的港口城市墨西拿,沿著水路,它一路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威尼斯,來到了英國……短短7年,「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可是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啊!
  • 站在上萬具骷髏中間是種咋樣的感覺(人骨教堂)
    捷克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教堂入口處有用120多塊人骨做成的蠟臺,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牆壁上的花紋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
  • 一場病,死了1/3歐洲人。悽美人骨教堂裡,卻有人做這種事
    用鏡頭記錄、用文字敘述。14世紀,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在歐洲爆發。根據義大利名著《十日談》的描述:有人走在街上,突然倒地而亡;有人呆在在家裡,悄無聲息死去;每天、每小時都有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亡,在中國卻徹底根除,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4世紀40年代是每一個歐洲人的噩夢,1347年9月,一種名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來到了義大利著名的港口城市墨西拿,沿著水路,它一路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威尼斯,來到了英國……短短7年,「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可是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啊!
  • 世界上最詭異的教堂,只有骸骨沒有天使的「人骨博物館」
    世界上最詭異的教堂,只有骸骨沒有天使的「人骨博物館」教堂在我們心中一直是神聖的地方,無數的人在這裡祈禱懺悔過,同時也見證了無數美好的愛情。在世界各地都留存著很多古老的教堂,像是聖彼得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等,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前去那裡祈禱。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教堂和它們都不一樣,它是由人骨建造起來的。
  • 最滲人的教堂,用萬具真人骸骨當裝飾品?一周只開放一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Sedlec骨庫,也稱為骨教堂或"骨頭教堂",是捷克共和國庫特納霍拉郊區的天主教教堂。不過,這不是我們認為的天主教教堂。相反,它是最不尋常和最獨特的教堂之一。它"骨頭教堂"或"骨頭教堂"的綽號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教堂內有40,000至70,000具骷髏,這些骷髏在14世紀中葉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胡斯特戰爭中喪生,令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後來有人索性把骨頭充當裝飾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他們的骨骼都被藝術地排列成有趣的形式。
  • 圖文:四萬副人骨裝飾捷克「人骨教堂」(二)
    13世紀的Sedlec地區修道院長亨利,銜波希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聖地耶路撒冷,所帶回來的一把泥土就撒在教堂周圍的墓園裡,認為埋骨於聖土就可上天堂的信念,吸引了波希米亞地區,甚至中歐富豪紛紛將此地視為身後最佳福地,Seldec因而遠近馳名。後來的黑死病、胡斯戰爭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墓園的規模也因此擴大。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原標題: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圓環形狀的玫瑰,裝滿口袋的花束,灰燼,灰燼,你們都要倒下!」 這首英國童謠《Roses》,相當於英國版《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唱完最後一句就行屈膝禮。然而,童謠背後隱藏著慘烈:它描述的是歐洲黑死病暴發時,很多人臨死前情緒癲狂,跑到大街上肢體亂舞,然後暴斃倒下。
  • 世界上最詭異的教堂,只有骸骨沒有天使的「人骨博物館」
    世界上最詭異的教堂,只有骸骨沒有天使的「人骨博物館」教堂在我們心中一直是神聖的地方,無數的人在這裡祈禱懺悔過,同時也見證了無數美好的愛情。在世界各地都留存著很多古老的教堂,像是聖彼得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等,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前去那裡祈禱。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教堂和它們都不一樣,它是由人骨建造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