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亡,在中國卻徹底根除,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2020-12-08 騰訊網

14世紀40年代是每一個歐洲人的噩夢,1347年9月,一種名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來到了義大利著名的港口城市墨西拿,沿著水路,它一路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威尼斯,來到了英國……短短7年,「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可是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啊!

肆虐完歐洲的「黑死病」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步伐,它來到了俄羅斯,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要知道,當時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治療「黑死病」,它一旦在中國蔓延開來,整個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一位叫伍連德的男人出現了,他竟然憑藉一己之力攔住了這場可怕的瘟疫,上任4個月內,伍連德就消滅了它,拯救了整個中國!伍連德是誰?他又是如何成功的?

伍連德,出生於1879年,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臺山市),由於父親是一位僑商,所以伍連德是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出生的,並且在這裡接受了10年制教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後來還考取了英國女皇獎學金,進入世界名校劍橋大學學醫。

正是在這裡,伍連德打下了堅實的醫學基礎,並且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懷揣著這樣的夢想,伍連德在群英薈萃的劍橋大學依然保持優異的成績,7年拿下5個學位,並且在年僅24歲的時候就拿下了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07年,這位年輕的醫學天才回到了中國,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還認識了梁啓超、嚴復、胡適等人,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雖然這個時候他的中文還不是很好,但他專門請了老師教自己中文,希望早日融入祖國。

就在伍連德積極學習中文,救治中國百姓的時候,「黑死病」以極快的速度來到了我國東北,1910年,「黑死病」(也被稱為「肺鼠疫」)在1個月內奪走了吉林、黑龍江39679人的生命,佔兩省總人口的1.7%,當時的清政府根本沒有專業的防疫機構。

沙俄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竟然還以「保護僑民」為由,趁機派兵來到我國東北,想要「幫助」我們防治瘟疫,整個中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危機中。

這個時候伍連德挺身而出,表示自己對細菌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學都非常精通,可以擔當重任!外交部施肇基聽到伍連德的話激動地握住他的雙手,這時候的東北,是所有人想要逃離的地方,伍連德竟然主動請命,於是施肇基把他推薦給了清政府。1911年1月,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鼠疫研究所,並出任所長。

來到哈爾濱後,伍連德進行了一系列工作,比如深入疫區調查、甚至解剖病例,這一切,都是非常危險的,要知道肺鼠疫在當時的致死率是100%,病人通常在2~3天內就會死亡,死後屍體呈現紫黑色,所以才被稱為「黑死病」。

但伍連德的冒險是值得的,他發現「黑死病」的傳播途徑是「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傳染」,並不是當時國際上認為的「鼠疫是通過老鼠再通過跳蚤傳染給人類的,人與人之間不會互相傳染」,所以只要殺光老鼠,就能斷了瘟疫。

伍連德的想法無疑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伍連德做了3件事,這3件事也是我們國家正在做的:

1. 隔離疫區,控制交通,增加鐵路檢疫,阻止疫情的蔓延;

2.讓所有人都戴上他發明的「伍氏口罩」(全世界最早的醫用棉口罩);

3.找出感染源,控制源頭。

對伍連德的要求,清政府全部照辦,在接下來的1個月內,東北地區的肺鼠疫開始迅速減少,但死者的屍體成了最大的問題——細菌和病毒在合適的條件下,會繼續存活,伍連德決定,燒掉所有屍體。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習俗是「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當地老百姓一聽說伍連德要燒掉他們去世的親人立馬發出激烈的反對,清朝廷也開始猶豫,但在伍連德等人的堅持下,清朝廷還是下旨同意燒掉所有肺鼠疫死者的屍體。

這一天,是1911年1月31日,正值春節,但在當時的東北卻沒有任何年味,老百姓們遠遠看著親人的屍體被火葬。伍連德心裡也不好受,但他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果然,東北的肺鼠疫患者越來越少,甚至連續3天都沒有1例新增病患!伍連德知道,他成功了!

從伍連德上任到東北肺鼠疫結束,竟然還不到4個月,這一年伍連德才31歲。毫無疑問,他是拯救全中國的英雄!

在肺鼠疫結束以後,伍連德繼續在中國大力推動醫學的發展,1918年,創建了北京中央醫院;1922年,創建了東北陸軍總醫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202醫院);1926年,創建了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

伍連德,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記住!

相關焦點

  • 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在中國卻沒大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人傳人的現象也標誌了這次疾病傳染的嚴重性,人類的群居性的優勢在此時仿佛成為了劣勢,但是幸運的是我們中國人們的團結性在此時展現了出來,全國人民統一聽從黨的領導,再加上鍾南山等科研人員的努力,最終展現出了讓世界驚嘆的防疫速度,這其中想鍾南山這樣的無雙國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像這次疫情一樣的狀況曾經也在我國發生過,而那一次疫情還要追溯到二十世紀之初。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蔓延,都要感謝一個人
    這場寒流危機在歐洲出現過,並且在歐洲地區有了個新名字——黑死病。這種病曾經讓歐洲陷入災難,從發病到最終結束,整整有2500萬人死亡,悲慘程度一點都不亞於一場世界戰爭。從損失的人口來看,這種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非常恐怖,只要是沾染上基本上就是沒跑。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此人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一場關乎民族興亡的危機隨著西伯利亞的寒流竄入中國東北三省,行將就木的大清朝廷處理好了,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處理不好,中華民族就將面臨亡種的危險。這危機在歐洲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
  • 黑死病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在中國卻沒有蔓延開,多虧這個辦法
    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無非有兩種,天災和人禍,人禍多為戰爭,但天災卻難以扼制,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這場戰爭讓歐洲損失了5%的人口,然而中世紀時期的黑死病奪走了歐洲2500萬人,這相當於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連戰爭都要為黑死病繞行,可見黑死病的威力。
  • 14世紀黑死病,全歐洲死2500萬,誕生了用4萬副人骨裝飾的教堂
    於是,所有人都覺得葬在這裡就等於葬在了耶路撒冷,就等於靈魂和上帝在一起了,就可以上天堂了啊……然後這裡就成為了當地最搶手的墓地。這一傳統一直持續到黑死病蔓延全歐洲的14世紀。14世紀的黑死病有多嚴重呢?
  • 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從1347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席捲了歐洲。在之後短短六年時間裡,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感染瘟疫後死去的患者屍體呈現黑色,因此當時歐洲人稱這個瘟疫為黑死病,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所稱的鼠疫。
  • 當年瀰漫歐洲的黑死病居然也是蒙古帶去的?
    鼠疫桿菌歷史上的鼠疫大流行很多人對鼠疫不太了解,但一定聽說過當年讓全歐洲乃至全世界恐慌不已的黑死病。實際上,根據科學家研究,黑死病的致病因和鼠疫是一樣的,也即是說,黑死病就是鼠疫。一般相信歷史上鼠疫有四次大流行,第一次就是在東漢末年,死亡人數約為帝國人口的三分之二;第二次大流行發生在公元6世紀,起源於埃及,最後波及整個歐洲,造成近2500萬人死亡;第三次發生在14世紀,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黑死病,僅歐洲就有2500萬死亡,全世界更是不可計數,中國也有大量人口死亡,這也被很多人認為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第四次發生在離我們很近的19世紀末期,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而今天,咱們不談玫瑰戰爭,也不談英法恩怨,我們只談曾經令歐洲人談虎色變的黑死病。·黑死病是如何由來關於黑死病的由來,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就是,由於當時蒙古人橫掃了歐亞大陸。當黑色病爆發之後,蒙古人不得不放棄進攻,這救了歐洲一命。但接下來的黑死病,卻奪去了歐洲2500萬人的生命,也就是整個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當然,蒙古老鼠論純屬胡說八道,是歐洲人恨蒙古人,給他們編排的故事。
  • 黑死病橫行歐洲,病毒為何在中國蔓延不起來?多虧一人救命
    十四世紀中期的歐洲,在病毒的恐懼中掙扎,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鼠疫,也就是俗稱的"黑死病",在恐怖的氣氛中傳播。當時佔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黑死病,據統計大概有2500萬人,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就算與號稱人類史上傷亡最慘烈的二戰相比,歐洲的死亡人數也比戰死的人數多得多。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人類如何戰勝了黑死病?
    起初,這場瘟疫起源於非洲,隨後,蔓延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死亡人數高達2500萬。從其最初爆發到平息為止,近一億人死於此次鼠疫。有學者認為,由於「查士丁尼鼠疫」的流行造成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人口銳減,東羅馬帝國的復興之路受阻;而西歐世界交通網較落後,加上自給自足的經濟發展模式,受到此次鼠疫的影響相對較輕,從而為其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黑死病時期鳥嘴醫生重現英國,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徹底失控?
    好像新冠肺炎疫情還不夠可怕,這兩周,英國諾裡奇附近的赫爾斯頓(Hellesdon)鄉村,一個穿著神秘黑色長袍和鬥篷,戴著面罩,嘴上還套著一個鳥嘴的人一直在遊蕩,讓整個社區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熟悉歐洲歷史的人都很清楚,這套裝束是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期,所謂鳥嘴醫生的標準裝束。黑死病14到17世紀肆虐歐洲兩百多年,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反覆爆發,導致當時全球約7500萬人死亡,約30%到60%的歐洲人喪命。
  • 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死亡人口達2500萬人,比例數超過二戰...
    序言十四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人來說,那是一段極其不堪回首的歲月。從1347開始,直至1353年,在這短短的六年時間裡,一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個死亡的絕對人數,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死亡籠罩下的恐懼處在大變革前夜的歐洲沒有人意識到,一場瘟疫正在沿著歐亞大草原的商路從東往西悄悄逼近。接近14世紀中葉,鼠疫在其自然疫原地中亞導致齧齒動物(如黑鼠)大批死亡,迫使寄生的攜帶鼠疫桿菌的跳蚤尋找新的宿主。跳蚤跳到人身上,透過血液把細菌傳染到人體。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七個世紀前的歐洲,一場大瘟疫肆虐在人類誕生直至不斷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疾病和死亡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的經歷,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早期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局限,使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始終處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地步。
  • 曾經橫行歐洲的黑死病曾導致兩千多萬人死亡,為何又突然消失了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曾爆發了一次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在這場幾乎席捲整個歐洲的瘟疫當中,2500萬人被奪走了生命,死亡人數佔到了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那麼這場大瘟疫又是如何結束的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瘟疫本身致死性太強。
  • 威尼斯嘉年華的鳥嘴面具,源於歐洲人對黑死病的恐懼
    長長的鳥嘴面具,讓人覺得嚴肅、冰冷,甚至恐怖。但很多人不知道,這款面具起源於歷史上最大的一場瘟疫,而最初佩戴這款面具的正是中世紀歐洲對抗黑死病的醫生。黑死病間接促進歐洲文明發展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為了尋找足夠的空間和食物,這批不顯眼的偷渡客開始向西遷徙,並最終沿著商隊的足跡湧入歐洲。然而事實證明,這場生物入侵對歐洲人來說簡直就是救星降臨。由於褐鼠不論在個頭、智商還是團隊協作上都遠勝過歐洲黑鼠,因此後者很快被「鳩佔鵲巢」並徹底淡出生存舞臺。就生物關係而言,褐鼠身上寄生的跳蚤同樣可以攜帶鼠疫桿菌,這種跳蚤被稱為「角葉蚤」。
  •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有多可怕?2500萬人死亡,威力比核武器還厲害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刻。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威力並不亞於核武器的殺傷力,當時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廣島和長崎時,死亡人數將近三十萬,相當於一百次核爆炸。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